黄燎原谈巴塞尔 极简主义回潮
每年年中的欧洲行几乎成为了圈内人士的一种规定动作,反衬得国内艺术界在这个时期陷入一片沉寂,头条全部贡献给了巴塞尔艺博会。今年在国内有大动作的一众藏家们都去了巴塞尔,比如说王薇、乔志兵、余德耀、张锐等等。据前线观察员黄燎原爆料,张锐这次在巴塞尔就下单不少,其中小部分为中国艺术品,多数还是西方的艺术品。而就整个博览会来说,黄燎原认为极简主义作品在回潮,巴塞尔的水准基本无意外,今年的新项目“14间房”旗开得胜。
极简主义回潮
Hi:对于巴塞尔艺博会这项例行活动感受如何?
黄:巴塞尔就是巴塞尔,它有一个基本水准在。无论这一届还是下一届,或者说和上一届,都不会有太大差别。首先就在于每家画廊所带的作品,就基本水准来说都没有问题。
Hi:今年依旧吸引你前往的缘由是什么?
黄:我每年来巴塞尔就是想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西方的艺术是如何发展的。另外,我把巴塞尔当做一个年中的休假,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都太累了,需要放松一下。
Hi:你提到要去看看欧洲同行们在做什么,观察的结果是什么?
黄:这届巴塞尔比较明显的发现就是:极简主义回潮。有很多好画廊都带了极简主义的东西,做现代艺术的画廊就不用说了,他们带了很多老派极简主义的东西,做当代艺术的画廊也带了一些新的极简主义的东西,从绘画到雕塑、装置各种样式都有。
极简主义的回潮,真的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我想也许现在的社会太纷乱,艺术也太庞杂了,真的需要心灵和视觉上的安详和休息吧。
中国艺术家作品稀少
Hi:与香港巴塞尔相比,欧洲同行们的出场策略有什么不一样?
黄:和香港巴塞尔比,欧洲画廊的策略明显就很不一样。在这里很少能够看到中国的作品,像佩斯画廊今年看起来就类似于两个展览,一个是韩国的李禹焕个人项目,一边是美国老波普大师Claes Oldenburg、CoosjeVan Bruggen的作品。像白立方、乐曼·慕品这样的恐龙型大画廊都没有带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今天我去看豪斯&沃斯画廊也没有看到张恩利作品,不知道是不是换掉了。另外,在高古轩看到了一张曾梵志,在Marian Goodman画廊看到了一件杨福东,德国的一家老牌画廊看到一件赵刚。总之,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不多吧。世界上这些顶级画廊,他们太明白什么是商业了。在亚洲就挣亚洲人的钱,在欧洲就挣欧洲人的钱,我想这就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如果不聪明的话,也做不了这么好这么大吧。
Hi:场上的亚洲面孔与往届相比有增多吗?碰到了哪些熟人?
黄:从收藏家来说,亚洲面孔不是很多。因为有时候,买家这一届来,有时候下一届来,每一届不一样。中国的话,王薇、王兵、张锐、余德耀、乔志斌等都来了,我还碰到一个台湾的35人团,也有一些日本、韩国的熟悉买家。
Hi:有哪些画廊的表现令你侧目?
黄:我觉得画廊其实都还差不多,都带他们应该带的东西,都不会犯错误。其实我比较注重看一些稍稍“邪门”的画廊,从中国画廊来看,我反正一直比较欣赏维他命,他们一直很特立独行,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次他们带了郑国谷、储云,香港的李杰,还有日本的田中功起,挺有特点的。
Hi:预展当天的人气和买气如何?
黄:还是走访了很多的画廊,欧洲的、中国的、日本的、韩国的。几乎所有人都说今年非常好,尤其欧洲和日本的画廊,他们觉得今年非常强。私下问了一些中国画廊,他们都表示还可以,好像都没有卖完。香格纳销售好像不错,张锐一个人就买了五件。
“14间房”最出彩
Hi:哪一个版块最为精彩?
黄:“Art Unlimited”每年都一样,今年好像规模更大,然后作品的尺寸也更加夸张。
这届巴塞尔艺博会肯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4Rooms”,这14个行为艺术真的给这届巴塞尔增光不少,是一个特别引人兴奋的项目吧。因为这14个艺术家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真的是有几个非常好的。我最喜欢有大野洋子的那间房子,还有一个除了一面镜子什么都没有的屋子。
Hi:周边同期发生的活动中,有什么值得一看的?
黄:周边的活到,我还真的不太知道,也没时间去。我知道Bayeer 基金会在里希特回顾展。
这个基金会做的活动每年都很靠谱,去年我看了马克思·恩斯特的回顾展,我觉得今年的里希特也会很棒。海报就是那个德国女孩,去年我在巴黎的蓬皮杜看过展览,应该很棒。
Hi:亦有国内画廊不辞辛劳参与了周边的卫星博览会,这类展会可以带来关注度吗? 你作为画廊主,你觉得参与的必要性大吗?
黄:我也曾经去看过周边的那些博览会,像Liste什么的。也人山人海,人很多,那边跟巴塞尔的藏家不是太一样,有少部分的融合,因为我也没参加过,不知道里面的销售如何,这个就不好去评述了。
从我们画廊来说,可能就不会去参加了,现在博览会有不少,但艺术家的创作数量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