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间 重新出发,不忘初衷

采访:曹丝玉 2014年2月25日 专题话题
房方
房方
2013年夏天,星空间从798搬至七棵树创意园,这里宽敞了许多,但也冷清了不少。房方说,搬迁最重要的考虑还是为了获得“重新出发的感觉”。有人说,目前的星空间正在进行“转型”,正在从“市场”走向“学术”;但在房方看来却并非如此,十年前的“卡通”也是实验和边缘的,他对艺术的初衷从未改变过。

Hi艺术=Hi  房方=房

星空间的传统从未改变过

Hi:星空间在“卡通”上的定位改变了吗?是否有一个转型期?
房:我的确想澄清一下关于“卡通”的曲解。2003年,我开始准备这个事儿(开画廊),05年正式开业。在这个阶段,我签约了好几位“卡通”艺术家,甚至星空间的开幕展就叫“下一站:卡通吗?”——这并不是因为我偏好“卡通”,而是因为10年前那些所谓的“新卡通一代”在当时是具有试验性的,当然,也是相当边缘的。

Hi:你真正的兴趣不在于卡通,而在于“卡通”是新的面貌?
房:我不算是“卡通迷”。初中毕业以后,我就不再看卡通片了,也不看漫画,我对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素。只不过那个时候,我发现有这样一些艺术家,在进行新的尝试,处于一种实验状态。正好我开始做画廊,就想融入同龄艺术家的实验,这才是事情本来面貌。即便如此,起初我也不是站在“卡通主义者”的立场上,所以我用一个问句来代表我的个人立场,是提问:“下一站:卡通吗?”——卡通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可能性,我只是提出这个问题,期待用更长时间来回答。我开画廊的出发点比较单纯,就是想利用商业平台去支持我所理解的实验艺术。将近十年过去了,与星空间共同成长的那些“与卡通有关”的艺术家在艺术上和商业得到了一些认可,但这也“模糊”了初始阶段的某些情况,10年前,“卡通”在中国几乎毫无市场。

Hi:2011年星空间开始尝试其他的艺术媒介,比如装置,那是一个转型期吗?
房:我不认为这是什么转型,勇于尝试应该是星空间的“传统”,况且今天这个年代“装置”也算不上什么具有先锋色彩的媒介了。在我看来,年轻的艺术家已经不再用媒介作为衡量“实验性”的标准了。

Hi:趣味上呢? 
房:总的来说,我一直在寻找有实验色彩的艺术家。只不过时过境迁,大家忘记了星空间出发的时候,那阵子太阳还没有出来,天蒙蒙黑,一片凄冷;后来,走着走着一片大亮,就忘了我们也是从黑暗里走出来的。星空间真正的价值在于,它一直寻求某些不一样的可能性,和不一定被认可的艺术在一起,我觉得这是星空间的传统,不是今天才刚刚开始。

Hi:是当它刚出发的时候?
房:比如星空间用4月1号去做自己成立的日子,这里面包含一点自嘲的勇气,宁可令人不屑也不打算落入僵化,一直关注鲜活的东西,我认为这是星空间的传统。
第二届邱炯炯艺术节
第二届邱炯炯艺术节
我不太擅长策略

Hi:星空间做了很多与空间发生关系的作品,比如刘耀华的《欢迎光临》,从市场角度来说这种作品的推广是很困难的。
房:这种作品肯定不好找买主儿,这个是大家都有共识的。

Hi: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房:我对刘耀华好奇,他的作品也吻合我的兴趣吧。

Hi:是否有意树立星空间的形象?
房:没有。我是很偶然地遇到了这位艺术家。我不太擅长策略,反而随性一些会更舒坦一点儿。

Hi:有对画廊经营的考虑吗?
房:肯定会所考虑,甭管对艺术有什么样的兴趣,都得落实到经营,这也是画廊必须面对的,赚钱虽然不是目的,但却是“继续做梦”的资本。我的确不太擅长经营,也缺乏对艺术市场短期风向的敏感把握,所以我不怎么重视“短期效果”;不过我相信我自己所推崇的艺术价值,迟早会被认可,以至于兑现它的商业价值、社会价值。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 
经营画廊本身就是最大的挑战

Hi:那星空间现在会面临一些挑战或困难吗?
房:星空间一直面临很多挑战,经营画廊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现在我们考虑的东西越来越具体,比如说秋天韦嘉的个展,如何驾驭好这个大的空间,做一个纯粹的绘画展,这就是个不小的挑战。

Hi:星空间有没有跟一些策展人合作过?
房:一直跟策展人保持着联系,介绍我们的艺术家给他们,也关注他们的研究领域;但星空间并不经常性的邀请策展人在画廊策展。画廊的展览,主要还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团队去弄,这也是经营画廊过程中特别迷人的部分,也会加深对艺术家的理解。

Hi:星空间是否与外部机构有合作,比如说,美术馆或者是其他非盈利的机构?
房:星空间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开放地和其他机构合作,这些机构包含画廊同行,这是最基本的。这种合作除了能够带来商业上的共赢,更重要的是,能够推进相互之间在文化艺术上的了解。

Hi:目前星空间工作核心是什么?资金主要花在什么地方?
房:主要放在展览上面吧,也更积极的参与博览会。

Hi:博览会相对较少?
房方:目前资金的使用状况,用个好听的词儿将是“均衡”,用个难听的词讲是“分散”。我们不像有些画廊会把大部分钱花在博览会上,出版也做的不如以前多。除了日常开销以外,资金会比较“均衡”地使用在支持艺术家创作、展览、博览会、广告、出版这几方面。

Hi:您觉得画廊经营最重要是什么?
房:选择艺术家,艺术家决定画廊的“命运”。

Hi:未来有什么愿景吗?
房:我希望用平常心做具体的事,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前几年,我也经历过急躁甚至失控的阶段,它让我付出了一些代价,但也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图/星空间)
天灼酸俱乐部
天灼酸俱乐部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