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 将艺术北京做出北京的气质

作者:胡婷婷图片提供:艺术北京、董林 2015年5月9日 专题话题
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  图/董林
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  图/董林
作为艺术北京掌舵者的董梦阳,第一次以老板的视角来讲述今年艺博会背后的工作与愿景。经历了九年的探索,董梦阳坦诚自己与新团队的冲劲相比是不够的。然而,新血液的加入与挑战也同样无处不在——参展画廊数量的减少、展示空间的扩大、设计北京的初次亮相等等。紧接着明年,来自东京艺博会的艺术总监金岛隆弘的加入,又将给艺术北京的团队带来哪些新的契机与成长,它们都有待商榷。
2015艺术北京当代馆现场
2015艺术北京当代馆现场
Hi艺术=Hi  董梦阳=
 
明年还有新总监加入
—————————
 
Hi:今年的艺术北京,你第一次退居幕后的工作有什么不同吗?
董:也没完全幕后,我希望明年能慢慢幕后起来。今年的工作量我并没有感觉到轻松,相反比往年更加忙碌。这也是因为新的执行总监李孟夏的加入,他们的团队比我们更具有冲劲。当然,我也需要跟上这个节奏,所以也会更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加入艺术北京之前,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已经做的相当成熟和拥有自己的人脉了。只是由新的团队来运营的第一届艺术北京,我们之间还是有很多需要交接的工作,他们也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到了明年还会有一名新的艺术总监的加入,来自东京艺博会的艺术总监金岛隆弘。
Hi:新的团队从筹备到今天所呈现的面貌上来看,你个人觉得满意吗?
董:我觉得还是需要给他们时间。特别是如何在中国特色的艺术生态中找到生存的方式,将规范化的模式渗入进来,还需要一个过程。从一个老板的立场来看,我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允许新的团队做各种尝试,然后再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最后的结果。我认为从他们所呈现的面貌来看,至少是在路上的。我实事求是的讲,与新的团队相比我们的冲劲是不够的。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艺术市场是启动的最晚的,这个市场的逐渐完善和专业化,我想这就是接下来他们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Hi:此次场馆粉金搭配的风格上,与以往艺术北京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
董:对,例如这次团队对于场馆鲜花元素的运用上,而我是作为要跟他讨论的态度来看的。我想对于第十年的艺术北京来说,我们是允许它有更多尝试的。
2015艺术北京当代馆现场
2015艺术北京当代馆现场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
 
Hi:此前你提到艺术北京的理想是“完整亚洲”,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董:今年艺术北京总共有100多家画廊参展,海外画廊基本上占三分之一。“完整亚洲” 实际上是很漫长的过程,所谓“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我们得先把本土力量培养起来,夯实基础后,别人来接触我们的艺术就更容易一些。
Hi:说到底博览会还是一个交易的平台,艺术北京吸引藏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董:其实日常就是在做这些工作,展开针对藏家的教育和活动。但是我们目前还做不到那么的精准,还处在一个广泛撒网重点补鱼的阶段,仍需要我们不断去积累,人们需要哪些东西,我们可以有更好的精准的服务。
Hi:毕竟多数画廊集中在北京,所以有的画廊每次都会犹豫去还是不去艺术北京的问题。
董:我想大家之所以从四环到三环去参展,其实还是看到了不同于798、草场地的面貌。毕竟我们在宣传和服务等方面更加精准。博览会效益的来源往往是很综合的,不见得是简单的交易。 我们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懂得真正贴近市场的道理。你们把那大车都开完了,就要求我们直接变小,那也不行,我也得都过过那瘾。如果商场不想着服务社区,它也很难生存。博览会也同样如此,如果只想着几个国外藏家,也难以维系。我心里想的是这里的人需要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带给大家一点点提高,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的不同,我觉得这件事情才可能变得更有意义。
2015艺术北京当代馆现场
2015艺术北京当代馆现场
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是有所收获的
——————————————
 
Hi:很多媒体和观众反映,这一届的艺术北京本土化更加明显了。
董:我们的操作可以往国际化靠拢,但是在内容的实施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到北京本地资源的需求。当然也会有不少的媒体记者们在问,我们的定位和风格是什么?但是这个答案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并没有那么的重要。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服务于这里的人民,更多考虑的是他们所需要的内容是什么?就像我总说自己是一个采购的,最终的目标肯定是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都是有所收获的。
Hi:在这一届对画廊的“采购”过程中,做了哪些调整呢?
董:首先今年参展画廊的数量上,是有所减少的。其次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将门槛提高,希望能够将艺术北京的品质做的更好。当大家对当代艺术的市场不再怀疑的前提下,我们就更应该有信心将艺术北京的品质做的更加扎实,它应该是一个值得被大家所信任的平台。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我们也在不断的调试。当我们从依赖于参展画廊的每一分钱到借助艺术北京自身品牌化的运转模式和得到更多加盟商的加入时,我们就有时间和精力去打造自身的品质。
2015艺术北京公共艺术项目
2015艺术北京公共艺术项目
依旧处在补课的阶段
—————————
 
Hi:这次也有画廊方面反映,当代馆的入口设置上跟当初的安排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董:是的。当初的设置是将当代馆与经典馆的入口做一个连接,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在质疑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明年也许会再恢复到原来入口的位置。虽然今年的艺术北京已经成长了十年的时间,但是在场馆的硬件设备上,展位的变化上依然处在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例如此次场馆里卫生间的改善,但是在开幕前农展馆里的空调确实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这次我们不幸地遇到当代场馆的空调拆掉了。开幕前我们甚至想要安装200个外挂空调,但是最终仍然无法与农展馆里的工作人员达成一致。这件事情也是我在开幕前最头痛的一件事情,但是最终还是很遗憾的出现了。
Hi:接下来会对艺博会展墙、灯光提出更高的要求吗?
董:会的,随着我们一步步做到经济合理化的规模,我们肯定会加强这方面的要求。
Hi:在场馆设置上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拍卖公司在当代馆的比重比往年要弱了,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董:一定会越来越弱,这也是一个循序的过程。拍卖依然很好,只是它没以前好了,在它更加趋于理性的时候,一二级市场倒挂的形势会扭转过来。我们依旧处在补课的阶段,以前增加拍卖公司的展位,大家会质疑我们,但坦率地讲,我是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带动一级市场。如果有一天画廊成长起来了,拍卖行就要离开我们的平台,去他们自己的平台。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逐渐也会走得更清晰一些。
董梦阳  将艺术北京做出北京的气质
北京的气质最可爱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包容
——————————————————
 
Hi:在北京,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你觉得会有哪些变化?
董:在我的脑海里,中国未来的当代艺术市场完全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北京将会成为亚洲艺术中心,这主要是源于我们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如果明天市场就没了,我们也就没有必要那么认真的去做这件事情。下一步的调整将会是把我们的团队培养的更加国际化,整合各方资源并融合在北京,做出北京的气质。我认为北京的气质最可爱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包容。只要我们将自己的品质打造的更具吸引力,在这里就有无限的可能。
Hi:目前中国收藏当代艺术的群体,他们有哪些不同?
董:今天的中国,我认为真正的收藏才刚刚开始。收藏当代艺术的人群,并没有那么好的判断力。例如昨天晚上,我手机里收到的不少来自中国今天所谓有头有脸的有钱人所发来的信息“能帮我问问这件作品吗?”“能帮我谈谈那件作品的价格吗?”等等。不难从中发现,他们对于当代艺术是存在疑问的,这也正是艺术北京未来发展的方向,让来到这里消费的人群充满信心,相信这里所展出的作品是有品质的,值得信赖的。
董梦阳  将艺术北京做出北京的气质
培养更多热爱艺术的人群加入
—————————————

Hi:当艺术北京处在一个全球艺博会的竞争关系之下,它会有哪些调整?
董:这方面的想法,我好像并没有那么的直接。在中国偌大的市场,就像存在于不同社区机构一样,它需要定位好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服务好现有的人群,这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核心内容。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全球各地所发生的艺博会,刻意去避开举办周期,它同样会存在各种问题。所以后来我想明白了,所谓的风格和定位,就是抓住当下观众的需要,提供值得信赖的平台。身处中国的艺博会,我们不要拿国外的艺博会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在今天我真的觉得成交量并没有那么的重要,重要的在当下的艺术生态里,我们如何一步步的完善自己,培养更多热爱艺术的人群加入,这才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
Hi:可以为我们分享下,这次艺术北京的成果吗?
董:例如在我微信圈里的一位朋友,当他看到玉兰堂展位上一件尹朝阳的作品时,他跟我讲,当他看见这件作品时,令他感动得直发抖。这种回馈的声音,对于我来讲才是最有价值的。当然,商业这块并不是从美院毕业的我的强项,我认为商业它应该是无欲则刚的一个过程。在保证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我们会更加注重的大家对于精神性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