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作者:刘霞 2018年1月28日 专题话题
这是一个会让任何“吃货”都无法拒绝的展览,而在看过这个展览之后,会有更多人名正言顺的成为“吃货”。作为一场占据了美术馆三层空间的大型展览,这里没有高冷,只有一派熙熙攘攘的喜悦气氛,你在这里可以看,可以动手做,甚至可以带走其中的作品,而最关键的,这是一个可以吃的展览。俗(wang)话(shang)说“没有什么是吃一顿不能解决的事”,如果有,那就吃一个展览。
深圳华美术馆 荷兰艺术家玛瑞吉·沃格赞个展“吃设计”现场
深圳华美术馆 荷兰艺术家玛瑞吉·沃格赞个展“吃设计”现场
深圳华美术馆 荷兰艺术家玛瑞吉·沃格赞个展“吃设计”现场
深圳华美术馆 荷兰艺术家玛瑞吉·沃格赞个展“吃设计”现场
深圳华美术馆 荷兰艺术家玛瑞吉·沃格赞个展“吃设计”现场
深圳华美术馆 荷兰艺术家玛瑞吉·沃格赞个展“吃设计”现场
你是否已经开始好奇?先来几张图给你压压惊。
展览的现场是这样的: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展览现场的嘉宾和观众是这样的:
没错,这是一个关于吃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吃的展览,这是一场真正研究“吃”的展览。
 
时下大家无论对吃东西这种行为,还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都变得越来越挑剔。但更多吃货们对食物味道的评判,对营养价值的讨论和对成品摆盘的规划在荷兰艺术家玛瑞吉·沃格赞(Marije Vogelzang)来说,这些都只是最常规的“吃”设计。
 
作为全球第一位“吃”设计师,“食物和爱”是玛瑞吉·沃格赞的座右铭,在她看来,大自然所创造的食物已近完美。而食物的内涵和其背后所蕴藏的故事,以及隐含在“吃”这一行为背后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设计食物和设计“吃”来改变人类社会的关系才是其创作的重点。
 
在其于深圳华美术馆开幕的“吃设计”展览上,艺术家展出了过往创作的关于“吃”的14件影像、装置、设计作品。让我们了解了玛瑞吉·沃格赞从事“吃”这一领域研究18年的成果,以及依然十足少女心的吃货艺术家本人如何利用吃,来帮我们解决“麻烦”的。展出的作品中多数都邀请观众参与其中,是一个充满了互动和充满了爱以及充满了美食味道的展览。
在一楼的展览,通过四件作品,艺术家让观众通过互动的装置,来感悟自身,以及自身同食物的关系。
《泪滴》
2012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泪滴》是由长达5公里的绳子和24根滴管组成的透明装置作品,它所创造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社会体验试验。在这24根滴管里装着24种不同味道的水,一个人拉扯某根系着类似“时间总是令人咋舌”标语的绳子,站在滴管下的人张开嘴就会喝到某种味道的一滴水。在这样的互动中检验着人与人之间的安全和信任感,你努力等待并捕捉这滴未知味道的水,内心的兴奋以及复杂情绪也会随着水滴的滴露得到一种未知的结果。
《糖枪》
2004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将糖做成一把枪的形状,来提醒过分摄入糖分对身体的影响。而除此之外,将一把枪形状的食物塞到嘴里的画面也充斥着暴力的警示,但其令人垂涎的外形则又十分吸引人,似乎是一种难以取舍的矛盾关系。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帮助,现场翻制并带走属于你的糖枪。
《镜食》
2015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这是一件可以让你审视自己的同时了解另一个人的作品。展厅中间一张桌子用双面镜隔开,桌子的两旁各一把椅子。两个人相对而坐,互相看不到彼此的眼睛,但能通过镜子中的小洞看到对方的嘴唇,两个人的形象在镜子中合二为一。桌子上的食物,又为彼此的沟通增进一部,当两个人互相喂食和分享食物的同时,彼此的体验也能让你更加了解另一个人。
《唇唇欲动》
2016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这是一件非常“生猛”的作品,习惯文明生活的我们,也习惯了用刀叉或筷子进食,这也造成了食物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当我们与食物渐行渐远时,也逐渐忽略了自己身上最敏感的部位:我们的双唇。而在这件《唇唇欲动》中,有精致的餐点,却没有同样精致的餐具,所有的进食都需要参与者依靠嘴唇完成,当嘴唇神经末梢接触到这些食物,或许也让人回到了作为动物的本质。
上至二楼的展厅,艺术家用食物在人与社会中架起一座桥梁,以食物为媒介的互动,同时也增进了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
《鸡蛋交易所》
2016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鸡蛋是我们日常最常见的食物,但我们是否明白今天餐桌上的鸡肉都是工业化的产品?在面对规模化肉类生产这样的问题时,现有的经济体系往往会帮助我们将其“大食化小”,让终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鸡蛋交易所》则建立了以受精蛋为基础的新型经济体系,参与者可以从这里带走一枚鸡蛋,带回家孵化成鸡,从鸡蛋开始体验育鸡的过程,真正体悟食物的价值。但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你需要先了解一下,如何在没有母鸡的情况下孵小鸡。
《口口相传》
2010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通过聚餐增进情感是吃货们最喜欢的社交方式,但聚餐依然存在着局限,当我们与很多人一起用餐时,往往也只会和坐在自己身边的人交流。而《口口相传》这个装置不仅能传输食物,参与者还可以把的想法写在纸条上,通过食物传递到到其他人面前。恩,这样的装置,每个公司年会都可以来一套。
《米·你的人生》
2013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这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着爱和互动的作品,参与者通过互动,交换装在袋子里的大米。在这过程中,人们交换的不仅是大米,更重要的是他们各自关于大米的故事和回忆。当穿梭在装置中,层层密布的缎带会轻轻抚过你的肌肤,营造多重感知体验。人们将饱含自己记忆的大米袋子系到绳子上去的时候,会看到绳子另一端挂着别人留下的大米,参与者可以取走别人留下的大米和故事,于是,这根绳子通过这两袋大米将双方链接在了一起。而当你把这袋大米拿回家,可以一边煮着这袋米,一边读着别人的故事,就会了解那个人的经历,当吃着这一碗饱含着故事的米饭时,或许就会产生不同的心境。
当观众上至三楼,会被展厅中弥漫的食物香味深深吸引,这个展厅的几件作品,观众都可以亲手参与到“食物”艺术品的制作中,充分感受食物与人。
《刨根问底》
2010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体验烘焙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那在展览现场体验做一个雕塑艺术家怎么样呢?《刨根问底》准备了各种与人类皮肤相近颜色的泥土,参与者可以用黏土包裹住根茎类蔬菜,再取火炮制、烘烤,是十分古老的烹饪手段。当人们再对外壳精心塑形雕琢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迟疑与不舍:我是留着泥土雕塑作为摆设呢?还是打碎雕塑,取出里面平凡无奇的根茎食物?当我们打碎外壳的那个瞬间,就证明在我们内心,我们相信外在的肤色是次要的,而内里包裹着的根茎才最具价值。而这根茎所代表的亦是我们生而为人之根本。
《意面桑拿》
2009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在美术馆里“吃”一场展览,能解决所有烦恼
展览非常贴心地在最后为观众奉上了一次亲自做意大利面条,并品尝的作品。《意面桑拿》应上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艺术运动而生。未来主义先驱之一马里内蒂撰写了《未来主义烹饪书》,涵盖了各个派系的美食佳肴,色香味俱全。但在书中,马里内蒂却呼吁人们禁食意大利面,理由是未来主义者倡导速度、激进和动力,而意大利面却让人变得慵懒、肥胖、无精打采。艺术家通过这件包含多重感知的艺术装置,通过融合声音和不同的感觉,让人们沉浸在一种意面带来的闲适散漫的体验中。
 
至此,你一定开始好奇艺术家到底是怎样的人?
玛瑞吉·沃格赞 艺术家/设计师
玛瑞吉·沃格赞 艺术家/设计师
来自荷兰的玛瑞吉·沃格赞毕业于埃因霍芬设计学院,目前担任该学院“人与食物”(Man and Food)专业带头人,2016年创立了荷兰食物与设计研究院,从事“吃”这一设计领域的研究长达18年。以“食物”为创作对象的设计师往往被称为“食物设计师”,他们探索食物带来的各种感官体验:例如越发精致的摆盘、讲究的营养搭配、创新的原料和加工流程,抑或是造型感十足的食物设计,不断惊艳着人们的五感。而对玛瑞吉·沃格赞而言,大自然所创造的食物已近完美,为此,她另辟蹊径,以“吃”这个行为为切入点,成为了全球第一位“吃-设计师”。
 
玛瑞吉认为食物的形态只是讲述故事的一种手段,她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食物本身,而是将食物视作生命的源泉、世上最大的经济力量、维系着每一个人的载体,从食物的产地、加工、生产、消费、礼仪、心理、历史、文化等范畴进行“吃”这一动词的设计。因此,“吃设计”(Eating Design)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和全新的创作路径,她正尝试着用行为、装置等多种方式展现食物的力量和对新的进食行为的探索。
 
玛瑞吉·沃格赞在多年的设计研究探讨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八大灵感”哲学理念,这八大灵感包括:感官、自然、文化、社会、技巧、心理、科学及动作,她认为这些灵感能够给食物设计师和创意作品提供思考来源。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