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康 身份转换已经完成
正式卸任今日美术馆馆长之后,张子康的工作重心从为企业服务推动当代艺术发展转向到了为政府服务来促进当代艺术发展上。这似乎正切合当下正在发生的艺术生态的转变,中国当代艺术的瓶颈期也正需要自上而下变革。当人们都认为他只是挂职在新疆文化厅时,今年的新疆双年展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艺术推动者旺盛的能量。在总结八年民营美术馆馆长经验之后,加上在政府的工作经验,张子康现在更看重当代艺术发展的高度。
美术馆和企业必须分离
Hi:回过头来总结,今日美术馆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张:今日美术馆赶上了时代给他的一个机遇。这样一种正规化的做法赢得社会的认可。所以做专业美术馆战略定位,是今日美术馆成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只有这样它才可以跟社会同步生长,跟当代艺术产生互动。但是今日美术馆现在的风险还挺大的,因为他没有形成真正长远的公益化的资金模式。如果要赢得社会化的支持,那展览的品质必须要不断提升,如果停止不前,就是倒退。国家对民营美术馆的政策,主要是支持好的展览,并没有对民营美术馆运营的拨款。为什么国家是对的,我到了政府以后才理解,因为许多民营美术馆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体系,可能过几年就倒闭了,国家如果支持这样的事,会引起社会的质疑。
Hi:那在过去的八年的经营美术馆的馆长工作当中,你最认可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呢?
张:我觉得有两个,创造了第一个中国非盈利美术馆。这个转型对中国是有意义的,再一个在美术馆学术体系的建设上我的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Hi:那在过去八年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比较大的困难呢?
张:困难是天天有。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上的困难,还有一些沟通上的困难。比如和投资方在美术馆的认知上,美术馆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术应该怎么建造?到底跟企业什么关系?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完全得到统一。
Hi:在你看来美术馆和企业应该是一个什么关系?
张:美术馆和企业必须是分离的,国家对于民营非企的定义就是这么规定的!
Hi:现在有没有实现你当初上任时候的预期呢?
张:我到觉得差不多,但达到我心中理想的美术馆的概念,离中国MOMA的目标还差的很多。这也是我离开的一个原因,因为顾不上,怕耽误美术馆的发展。
新一轮美术馆建设者更成熟
Hi:从馆长变成了厅长,身份的转换当中,你这一年思考最多的艺术的问题是什么呢?
张:其实转换我很早就完成了。相对来说原来在美术馆下的工夫比较大,到了新疆文化厅之后,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推进政府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支持,这是对于推动我们未来的艺术创造力是有好处的。现在我们的艺术市场很发达,艺术生态的广度有了,但是在高度上,我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在制订政策上,要平行这种关系,把真正有创造力的艺术推动起来,建立国际艺术的平台。
Hi:你怎么看新的一轮美术馆的兴起?
张:这一轮的美术馆建设者比第一轮成熟了很多,他们知道美术馆是什么,考虑的也比较长远。他们大部分是有非常丰厚的馆藏,这往专业化迈进的一大步。当然这也跟今日美术馆这样的民营美术馆的推动有关系。
Hi:根据你的观察, 2012年的当代艺术圈的跟往年有什么变化?
张:我觉得当代艺术的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很大的一个变化。再一个大家对当代艺术的推动上,产生的共识越来越多。当代艺术跟其他领域的艺术的沟通越来越多。再一个有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关注一些更宏观的东西的,这也是一个变化。
新疆双年展是一次有效的双年展
Hi:今年各方对新疆双年展的评价很高,你作为组织者如何总结这一次盛会?
张:新疆双年展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了好几分钟,这也第一次上新闻联播的双年展,所以新疆双年展的成功跟国家的战略支持息息相关,另外艺术家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所以在双年展的策划当中,我们考虑得是如何在新疆产生更大的效应,在每一点的策划上既要考虑到当代艺术的整体性,也要考虑对城市的作用。因为新疆接触当代艺术的机会很少,所以在各个层面,对当代艺术需要有一个的认知过程。第一届新疆双年展,之所以选了很多很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不是简单的要学术高度,而是希望这些作品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比如说刘小东的“和田计划”会对新疆的艺术创作产生提示性的作用。方力钧的平行展能让当地的艺术家看到一个当代艺术家是怎么成长的。另外我们还力推影象艺术,一是老百姓容易接受。另外这些观念性的影象艺术,对今天的电影、电视剧有什么样的启示,可以对新疆影视业直接产生作用。我们统计本次新疆双年展吸引了30多万观众,这在中国也是奇迹,我觉得从这两方面还是我觉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Hi:这次新疆双年展没有一些遗憾或者不足的地方?
张:做任何事情都有遗憾。比如资金的问题,因为新疆一开始做也不知道双年展是什么样的,所以从资金方面出现不足很正常。其实上真正批就批了200多万,比如运费贵的经典作品很遗憾就没有过来。另外在学术主题上还可以更深化,这一次我们还是服从当地的效用,我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做到及至。如果空间更好一些,资金、能够调动的资源更大一些,时间更长一些,展览做出来会更好。
Hi:回过头来总结,今日美术馆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张:今日美术馆赶上了时代给他的一个机遇。这样一种正规化的做法赢得社会的认可。所以做专业美术馆战略定位,是今日美术馆成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只有这样它才可以跟社会同步生长,跟当代艺术产生互动。但是今日美术馆现在的风险还挺大的,因为他没有形成真正长远的公益化的资金模式。如果要赢得社会化的支持,那展览的品质必须要不断提升,如果停止不前,就是倒退。国家对民营美术馆的政策,主要是支持好的展览,并没有对民营美术馆运营的拨款。为什么国家是对的,我到了政府以后才理解,因为许多民营美术馆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体系,可能过几年就倒闭了,国家如果支持这样的事,会引起社会的质疑。
Hi:那在过去的八年的经营美术馆的馆长工作当中,你最认可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呢?
张:我觉得有两个,创造了第一个中国非盈利美术馆。这个转型对中国是有意义的,再一个在美术馆学术体系的建设上我的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Hi:那在过去八年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比较大的困难呢?
张:困难是天天有。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上的困难,还有一些沟通上的困难。比如和投资方在美术馆的认知上,美术馆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术应该怎么建造?到底跟企业什么关系?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完全得到统一。
Hi:在你看来美术馆和企业应该是一个什么关系?
张:美术馆和企业必须是分离的,国家对于民营非企的定义就是这么规定的!
Hi:现在有没有实现你当初上任时候的预期呢?
张:我到觉得差不多,但达到我心中理想的美术馆的概念,离中国MOMA的目标还差的很多。这也是我离开的一个原因,因为顾不上,怕耽误美术馆的发展。
新一轮美术馆建设者更成熟
Hi:从馆长变成了厅长,身份的转换当中,你这一年思考最多的艺术的问题是什么呢?
张:其实转换我很早就完成了。相对来说原来在美术馆下的工夫比较大,到了新疆文化厅之后,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推进政府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支持,这是对于推动我们未来的艺术创造力是有好处的。现在我们的艺术市场很发达,艺术生态的广度有了,但是在高度上,我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在制订政策上,要平行这种关系,把真正有创造力的艺术推动起来,建立国际艺术的平台。
Hi:你怎么看新的一轮美术馆的兴起?
张:这一轮的美术馆建设者比第一轮成熟了很多,他们知道美术馆是什么,考虑的也比较长远。他们大部分是有非常丰厚的馆藏,这往专业化迈进的一大步。当然这也跟今日美术馆这样的民营美术馆的推动有关系。
Hi:根据你的观察, 2012年的当代艺术圈的跟往年有什么变化?
张:我觉得当代艺术的社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很大的一个变化。再一个大家对当代艺术的推动上,产生的共识越来越多。当代艺术跟其他领域的艺术的沟通越来越多。再一个有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关注一些更宏观的东西的,这也是一个变化。
新疆双年展是一次有效的双年展
Hi:今年各方对新疆双年展的评价很高,你作为组织者如何总结这一次盛会?
张:新疆双年展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了好几分钟,这也第一次上新闻联播的双年展,所以新疆双年展的成功跟国家的战略支持息息相关,另外艺术家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所以在双年展的策划当中,我们考虑得是如何在新疆产生更大的效应,在每一点的策划上既要考虑到当代艺术的整体性,也要考虑对城市的作用。因为新疆接触当代艺术的机会很少,所以在各个层面,对当代艺术需要有一个的认知过程。第一届新疆双年展,之所以选了很多很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不是简单的要学术高度,而是希望这些作品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比如说刘小东的“和田计划”会对新疆的艺术创作产生提示性的作用。方力钧的平行展能让当地的艺术家看到一个当代艺术家是怎么成长的。另外我们还力推影象艺术,一是老百姓容易接受。另外这些观念性的影象艺术,对今天的电影、电视剧有什么样的启示,可以对新疆影视业直接产生作用。我们统计本次新疆双年展吸引了30多万观众,这在中国也是奇迹,我觉得从这两方面还是我觉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Hi:这次新疆双年展没有一些遗憾或者不足的地方?
张:做任何事情都有遗憾。比如资金的问题,因为新疆一开始做也不知道双年展是什么样的,所以从资金方面出现不足很正常。其实上真正批就批了200多万,比如运费贵的经典作品很遗憾就没有过来。另外在学术主题上还可以更深化,这一次我们还是服从当地的效用,我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做到及至。如果空间更好一些,资金、能够调动的资源更大一些,时间更长一些,展览做出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