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面的世界,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

作者:朱凡 2014年10月31日 专题话题
往返于京沪之间,在热闹的同时,不乏对于外面世界的想象,南京、杭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面对这些有着艺术发生的城池,在各自城市中的气质里,又有着怎样的困顿与前行。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看过去。

习惯了北京抑或上海的拥堵和繁忙,在每个周六日展览赶路的路上,如何安排自己的行程时间成为了一项技巧,精确计算在展览中停留的时间,尽管总是会被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人或事打断。

当在漩涡的中心疲累之时,我们开始反思,中心化之后路在何方,于是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想象。在那些从未踏上过的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区、画廊、美术馆,都是什么样子热闹的风景。随着微博、微信的使用,转到飞起来的各种展览预告成为一种诱惑,就像是得不到的红白玫瑰。真正深入,却发现,不乏寂寥。

于是,停止不了的,是反思。

艺术区是阵地

几乎,在每个城市拜访艺术区时,都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找寻。

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废弃的军工厂,也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位置适宜艺术家工作用的城中村。围绕学院的主动聚集往往停留不长,随着毕业及工作的多重压力,而出于三年甚至五年期的离开循环。而那些被地产商、产业园区为了热闹所被引进的艺术家,也无法从根本上获得安宁,面临着被驱逐再次寻找的困境。

在每个城市中,都有着对艺术区的向往,但大多数都是一种隐匿中的微量聚集,在抱团取暖中,守着那些为数不多的阵地,同时还要对那些以艺术为名的圈地者保持警惕。

再次拜访蓝顶艺术区的同事带回了两个字“安逸”,每月几百元的租金便能支付有植物围绕的花园洋房,这显然是在北京、上海的艺术家无法想象的生活。或许是城市规划对空间的挤压不到那般迫切的程度,成都市政府给予了蓝顶等几个艺术区巨大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了用地为题,这让成日陷入对抗矛盾及拆迁焦虑的北京艺术家们不得不说羡慕。有了安稳的空间,就如同扎根一般,有了家一样安稳的感觉,又为成都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叫做安逸的舒适吧。

随着中国美术学院的两度外迁,与学院紧紧绑在一起的艺术家资源也经历着分分合合的聚散。杭州的艺术家本就分散,面对北京、上海两地的感召,已经有众多艺术家选择离开杭州。而在这种分散之中,还要面对城市自身可用空间的匮乏,于是粮仓与新兴的科技园区成了艺术家们的选择,更年轻的艺术家则依旧跟随学院的步伐,环绕在校址周围的小区之中。

南京的江心洲随着城市的扩张,已经面临着消解,城市远处方山艺术区、可一艺术区能否成为艺术家新的归处,仍不可知。在传统的一批挤压之下,金鹰当代给予了艺术家一片安稳之处,颇为令人欣慰。

在广州,艺术区在长时间的酝酿中,形成一种分散中的相对稳定,维他命空间在番禺修建的新空间依旧保持着神秘感,但相信随着这种主动的撤离,在市区闹事的隐匿已经不足以满足隐于市的需求,空间的实在要求在正式的远离中,势必会影响艺术家的迁徙,尽管,维他命空间与当地艺术生态的互动显得颇为有限。

作为标志物的美术馆

美术馆就像是艺术机构中的航空母舰,总是可以牵动艺术圈敏感的神经。

在中国私人美术馆浪潮一波又一波之中,当下,上海艺术氛围的热闹与私人美术馆的运作有着极大关联,从这点而言,其他城市无疑是艳羡的。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启动偌大的美术馆项目势必要动用巨大的资金量,这种资金的注入毫无疑问是引人入胜的。但在欢喜之下,暗藏不安。当下美术馆运营中的重要议题依旧是如何维系这种可持续性,在资本涌入的同时,总是伴随着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的悲伤。
空荡的场馆,缺乏有力的展览支撑,展览本身获得讨论也势必要消耗更为大量的推动力,空处的回响是所有二三线美术馆尽力填补的空白。

双年展的离去

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重庆双年展、广州双年展、深圳雕塑双年展等等,这些与城市相守多年的双年展,曾经带动了诸多城市的艺术生态发展,如今正在一个个离去。

艺术家和城市对这种短暂的狂欢已经不再满足,艺术生态也已经告别了八九十年代对于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双年展的迷恋。两年为期,谁来为双年展买单成为两年之后未知的问题,在政府的介入时常随着领导班子的调整而搁浅之时,双年展也在慢慢褪去热情。
循环中的画廊

二三线城市往往是没有画廊的,或者与传统、设计的伴生体,或者仅仅作为更为基础的画店存在,并不能满足艺术家对于展览、推广等职业性的介入。

究其原因,自然有种种不足,当代艺术的氛围不浓烈,市场尚待开发等等。我们视画廊作为城市艺术市场环节的循环指标,希望在当地的画廊业态中寻找市场的成熟度以及藏家的潜在群体。而藏家往往又在质疑当地画廊的专业程度,自然向外寻找更为感兴趣的艺术家与画廊进一步跟踪。新生的画廊既面对对于本地藏家的拓荒式的发掘,又需要解决自身实力弱势对艺术家资源不能形成强有力吸引的问题,形成了一种非良性循环,形成一种怪圈,却暂时无药可解。虽然未来青年人成为可能发展的藏家群体,还需要长久的培育过程,不仅仅简单如时间。

画廊本身,就不是赚钱的行业,在那些带着勇气的人投入之前,不知是否想清楚,如何向成熟的画廊机制学习,同时做好寂寞多年的准备。
艺术家是所有动力的源头

在对一众硬件品头论足过后,虽然这并非本意,艺术家方才是一座城市艺术生态中所有动力的源头。

在有专业艺术学院支撑的城市里,学院输出成为了艺术家停留的唯一来源,与此同时,在学院派系下滋长的风格化,在本就有限的艺术家群体中显得明显,跟随形成了一种看似合理的形态,而那些勇于跳出老师们阴影影响的年轻人,或许已经有了远走高飞的勇气,于是乎,在画面之上暧昧的相似,成为了他们身份的标示,同时成了其获得当地市场认同的标签。活下来,但失去了独立的能力,更是让通往外面的路渐渐不见。当然,也有人坚持自我,在本就缺乏市场环节流通的支持下,艺术家们不得不选择其他的职业来供养艺术,时间,就在生活本身的消磨的渐渐远去,所谓精进和创作,成为一种理想。

在对于城市之间的寻找中,总是奋不顾身地投入,想要加入其中,在按图索骥式的寻找中,苦于艺术家数量的惊人的有限,在围绕抱团的圈子化中,同质性成为之中隐约想要逃避的问题。

最终,发现自己始终是个局外人,无法切断自身过多对于中心身份的认定和对于既定要求的链接,我们试图转换身份和思路,却难以摆脱位于中心所建立的标准,对于规模、数量、品质,但矛盾的是,恰恰是这些所缺失的,是他们如饮鸩止渴般希望形成和塑造的。
如同城市化扩张般的复制,空洞的如同水泥森林的繁盛是否又是当地生态所需要的。

或许,他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更好地安静创作,让那些画廊、机构的生长更自然一些,不再带有那些审视意味的眼光,大跃进未必是他们所需要的,谨慎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不成功的尝试会打击那些真正希望投身之中的人,让一切慢热起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