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展览才配得上“高冷”?

作者:张朝贝 2017年5月31日 专题话题

高冷,顾名思义就是格调高,因高处不胜寒而冷。然而,我们似乎也见过太多展览的姿态甚高,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而冷,以莫名其妙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的作品而心生凉意。四月底的北京,随着杨絮柳絮的远去而逐渐步入初夏,你准备好去画廊、美术馆偶遇一场“透心凉”的高冷展览了吗?

邸特绿(绘画艺术坏蛋店创办人):
这个话题太大,这个时代严格意义上说什么样的展示可以称之为展览?或许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得到的信息量要大于任何一个艺术区里的展览所传达的信息。展览的意义是什么?最终达到没达到传播的目的?至今我完全感受不到有哪个展览做到了展示意义上的传播。如果把“高冷”当成一个正面的词汇的话,或许说理解成对我自己产生了某种刺激(别说影响了就,因为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的展览一个也没有。反面意义的“高冷”展览一般出现在一些所谓美术馆里,艺术家大多有留学背景呈现形式一般是用国外老土的语言(在中国貌似有人觉得新的语言)说一些貌似中国人的事,实则没有一丁点人味儿的所谓作品堆积。这也是一些聪明艺术家的策略,谁叫现在这些从业者都土掉渣呢!
看展达人T:
高冷的展览当然是那种“连给朕提鞋都不配”的态度啦,重重关卡是筛你的必要仪式。喔!你居然知道我们的展览啊,还不错嘛;行!赏你个机会,先排个队,预约上了通知你啊;嘿!你运气还行,按时过来,交个入场费,进去观摩吧;喂!需要解说?拜托,你得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到作品的深意,需要解释的都不叫艺术……
媒体人B:
之前我一直以为那些能把媒体都拒之门外、只因不是媒体日所以就算你是业内记者也不能用名片来看展的机构就是“高冷”,直到我遇到了你主动要媒体资料对方都不给你发一封邮件的机构,才再次刷新我对“高冷”的认知……说到展览本身,现在的很多展览,知名学者写一篇谁都看不懂的前言,艺术家动辄牵涉“跨学科”“高科技”,策展人动不动就扯到人类学、社会学、资本主义,还能有上升到人性层面的深度剖析文章。看不懂就或许是自己文化水平不够,但是既然作品放进展厅,就得要能和观众对话,不是吗?视觉上的谄媚会让人感官不适,但是故弄玄虚、端着架子就让人打心里反感。我宁愿看真商业展览,也不愿看假学术展览。
媒体人W:
看不懂的“高冷”也许是因为术业有专攻,无须多做解释,不能因为看不懂就说展览不好,艺术需要一定的私密性和隐晦性;有些画廊或展览会象征性地收一些门票,也为了过滤一定数量的无效人流,这也无可厚非。其实作为媒体,在看展览的过程中,倒没觉得遇到过什么“门槛儿”,当然偶有在艺博会上遭遇高冷画廊扭脸走人的惨痛经历。所谓“高冷”,大概是因为把你视作无效人流了吧。
入门级小藏家X:
最高冷的境界就是“桃花源”,不是因为美好,而是因为不知道走了什么“桃花运”才能误入其中。对于一家画廊来说,没有明确位置标示,门口连个logo都没有,长年大门紧闭,如果不是资深行业从业者根本找不到地儿,进门之后前台只露出一条需要垫着脚尖才能和工作人员有个眼神交流的“缝隙”,真的很高!冷!。
艺术批评家Z:
也许有人认为看不明白的展览就是高冷展览,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对于艺术来说根本不存在看不懂这种情况,要不就是看展览的人读书少没文化看不懂就以为是高冷了,要不就是艺术家故弄玄虚故意把展览做的很晦涩,以为把展览弄得伪国际化就可以称之为高冷。这类人在老外面前鼓吹自己代表中国,在本国又宣称自己是国际化的代言人,他们的身份也不仅限于艺术家,还有策展人,画廊。他们总做一些自以为高冷但其实特别没意思的事儿,真想和他们说一声请脚踏实地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看展学生N:
我觉得大多数收门票的展览都蛮高冷的。
文艺青年C:
其实“高冷”倒不一定是个贬义词,反而有很多“高热”展览很值得警惕。毕竟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首次”“大师”“大型”这些字眼太过诱人,即便是作坊式收藏小展,或是艺术家作品中极小的一部分作品,甚至压根儿没几件原作,也吸引了众多的拥趸。我相信,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并不关心,像彼得·多依格这样真“高冷”的展览。
青年诗人S:
我觉得之所以用“高冷”这个词,还是说明当代艺术还没有很好地融入当下社会,简言之就是很多人会因为“看不懂”而把某一个展览和“高冷”挂上钩。“高冷”可能只是因为艺术家的不为大众所知,或者作品内容不是大家惯常所见,而并非展览故意想拒人千里之外。我们现在要做的可能不是去吐槽所谓的“高冷”,而是怎样去打破一些固有的审美习气,让“高冷”的展览不再显得高冷。
青年诗人W:
在我看来,“高冷”的展览要分情况吧。一种就是由展览的外部因素造成的伪“高冷”,如刚刚提及的高票价,以及一些无厘头的宣传词、海报等等,但真正的判断还是应该源于作品自身;因此,另一个维度的“高冷”是来自作品本身的,在某种意义上,这种“高冷”和“高逼格”很接近,这些展览有可能“看不懂”,但实际上包含了非常深邃的冰下意蕴,它们属于真“高冷”,但实际上它们是有温度的。最后,至于那种装逼的“高冷”,就是仅仅停留在“看不懂”的维度的展览,在我看来也是伪“高冷”。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