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莱尔 现代主义是我的词汇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变成有名的艺术家”,刚结束在台北村上隆Kaikai Kiki画廊大型个展,这个11月,安森·莱尔(Anselm Reyle)又在德国重要的汉堡Deichtorhallen当代美术馆迎来了自己的另一大型个展“MYSTIC SILVER”。对安森·莱尔来说,人生即是一段未知的旅行,艺术也从来充满着未知的探索。一如他在作品中单纯且复杂的刻板印象的嘲讽,艺术道路上安森·莱尔亦拒绝刻板印象。
成为艺术家
成为一名艺术家是命中注定,还是仅仅巧合?不爱念书而辍学的德国艺术家安森·莱尔会说选择当艺术家是她妈妈的主意,“我妈妈快疯掉了,看她儿子根本没野心,什么都做不了”,上艺术学院不需要高中毕业证,妈妈给他推荐了成为艺术家这条路。虽然他自己也尝试过许多别的职业,但都不能够做下去。
听妈妈的话,1970年出生于德国蒂宾根 (Tuebingen)的安森·莱尔,在1990年考上了离家乡不远的斯图加特(Stuttgart) 艺术学院。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未知的旅程:成为艺术家!
但何谓艺术家呢?“我不觉得自己是卓越的天才艺术家”,安森·莱尔说道。对他而言,做艺术就是一份工作,他不乐意实践历史和文学给我们的要经历吃苦、挨饿的日子才能够成功的艺术家的客观印象,他不想花三四个月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或完成一个作品。于是他就开始了“乱做”,让他着迷的各种现代主义抽象风格成为他尝试的出发点:抽象代表主义、不定形艺术、硬边绘画、贫穷艺术、极限主义、立体主义……
发现而不创造
看安森的作品,或许你会联想到杰夫·昆斯(Jeff Koons)那些闪耀着俗气的来自消费文化的作品,不过并不尽然,安森·莱尔曾说道:“现代主义是我的词汇。”他的作品中看似依靠消费者文化的艺术表现实际上有着很深的背景。
条纹画、闪亮的锡箔画是安森·莱尔的标志,在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风格成熟之前,他经历了两年的试验。霓虹管、反光的锡箔、有机玻璃、汽车油漆、荧光的颜料、压克力浆糊等是他最爱用的材料。同样,他的媒材也跟他用的材料一样多元,绘画、雕塑、装置都很熟稔,偶尔也尝试设计。
花哨的材料并不能归类为所谓的“高雅艺术”,而来自像广告迷惑力的这种美感可以说属于“低俗文化”。“每每路过商店的橱窗,他们用来布置的锡箔或者路边汽车的劲量油漆,总是非常地吸引我。那我就会想要去用,无所谓低俗或是高雅。”谈到自己创作的材料和灵感时,自己不认为是天才的安森· 莱尔说道:“我发现,我不创造”。
这样的观点也适用于他位于欧洲当代艺术中心重镇柏林的工作室的运作。从2001年开始,他便跟多名助手在2000平方米的大空间一起“玩”——尝试融合各种材料,比如工业材质实物和废弃物,聚合各种颜色与颜料。他们持续不断地这样生产,但产出的大部分作品并没有通过严格的审查,因此莱尔不断地改进作品的底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完全靠直觉。而最后,仅有一小部分的作品会离开工作室进入世界各地的画廊、美术馆或者私人收藏。
安森·莱尔的雕塑系列最为深刻地展现了他作品中的强烈讽刺性,旧货市场淘来的非洲小雕塑是其最新雕塑系列的灵感来源。对安森来说,这种最为常见的作品蕴涵着现代雕塑的本质,于是他把借用了其形状,通过挪用它、扩大它、铸造它、格化它,展现出一种既单纯且复杂的刻板印象。借用这样一种方式,他在嘲笑民众对刻板印象的认同,使那看似冷漠的距离感反而成为热情的幽默感。
被眷顾的幸运儿
根本不了解时尚的安森·莱尔,去年跟高级时尚品牌Dior跨界合作了一系列荧光迷彩缤纷的作品,闪亮了整个第十届迈阿密ART BASEL艺术博览会,那些色彩绚丽的商品一推出便深受全球时尚迷的追捧。安森的艺术也因此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这是他自2009年进入汉堡艺术学院授课时未曾设想过的。特爱穿重金属音乐队(heavy metal)T恤的安森笑着说道:“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到我,为什么想要跟一个不会穿衣服的我合作”。同时他也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挑战,“创作时必须要考虑到材质和市场营销的指标,对习惯自由性创作的我来说,这是一个新颖而精彩的体验”。
世界金融危机下艺术家是最吃亏的人,但安森·莱尔却丝毫没有觉察到。世界各地的收藏家都在等待他的作品,作品也经常以高于好几倍估价的价格在拍场成交。安森·莱尔觉得这和他成为艺术家一样,仅仅是一种幸运的巧合。“我从来没想到我的艺术作品会卖得好,这是非常好的事,现在我根本不用考虑是否买的起创作材料”。
成为一名艺术家是命中注定,还是仅仅巧合?不爱念书而辍学的德国艺术家安森·莱尔会说选择当艺术家是她妈妈的主意,“我妈妈快疯掉了,看她儿子根本没野心,什么都做不了”,上艺术学院不需要高中毕业证,妈妈给他推荐了成为艺术家这条路。虽然他自己也尝试过许多别的职业,但都不能够做下去。
听妈妈的话,1970年出生于德国蒂宾根 (Tuebingen)的安森·莱尔,在1990年考上了离家乡不远的斯图加特(Stuttgart) 艺术学院。在这里,他开始了自己未知的旅程:成为艺术家!
但何谓艺术家呢?“我不觉得自己是卓越的天才艺术家”,安森·莱尔说道。对他而言,做艺术就是一份工作,他不乐意实践历史和文学给我们的要经历吃苦、挨饿的日子才能够成功的艺术家的客观印象,他不想花三四个月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或完成一个作品。于是他就开始了“乱做”,让他着迷的各种现代主义抽象风格成为他尝试的出发点:抽象代表主义、不定形艺术、硬边绘画、贫穷艺术、极限主义、立体主义……
发现而不创造
看安森的作品,或许你会联想到杰夫·昆斯(Jeff Koons)那些闪耀着俗气的来自消费文化的作品,不过并不尽然,安森·莱尔曾说道:“现代主义是我的词汇。”他的作品中看似依靠消费者文化的艺术表现实际上有着很深的背景。
条纹画、闪亮的锡箔画是安森·莱尔的标志,在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风格成熟之前,他经历了两年的试验。霓虹管、反光的锡箔、有机玻璃、汽车油漆、荧光的颜料、压克力浆糊等是他最爱用的材料。同样,他的媒材也跟他用的材料一样多元,绘画、雕塑、装置都很熟稔,偶尔也尝试设计。
花哨的材料并不能归类为所谓的“高雅艺术”,而来自像广告迷惑力的这种美感可以说属于“低俗文化”。“每每路过商店的橱窗,他们用来布置的锡箔或者路边汽车的劲量油漆,总是非常地吸引我。那我就会想要去用,无所谓低俗或是高雅。”谈到自己创作的材料和灵感时,自己不认为是天才的安森· 莱尔说道:“我发现,我不创造”。
这样的观点也适用于他位于欧洲当代艺术中心重镇柏林的工作室的运作。从2001年开始,他便跟多名助手在2000平方米的大空间一起“玩”——尝试融合各种材料,比如工业材质实物和废弃物,聚合各种颜色与颜料。他们持续不断地这样生产,但产出的大部分作品并没有通过严格的审查,因此莱尔不断地改进作品的底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完全靠直觉。而最后,仅有一小部分的作品会离开工作室进入世界各地的画廊、美术馆或者私人收藏。
安森·莱尔的雕塑系列最为深刻地展现了他作品中的强烈讽刺性,旧货市场淘来的非洲小雕塑是其最新雕塑系列的灵感来源。对安森来说,这种最为常见的作品蕴涵着现代雕塑的本质,于是他把借用了其形状,通过挪用它、扩大它、铸造它、格化它,展现出一种既单纯且复杂的刻板印象。借用这样一种方式,他在嘲笑民众对刻板印象的认同,使那看似冷漠的距离感反而成为热情的幽默感。
被眷顾的幸运儿
根本不了解时尚的安森·莱尔,去年跟高级时尚品牌Dior跨界合作了一系列荧光迷彩缤纷的作品,闪亮了整个第十届迈阿密ART BASEL艺术博览会,那些色彩绚丽的商品一推出便深受全球时尚迷的追捧。安森的艺术也因此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这是他自2009年进入汉堡艺术学院授课时未曾设想过的。特爱穿重金属音乐队(heavy metal)T恤的安森笑着说道:“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到我,为什么想要跟一个不会穿衣服的我合作”。同时他也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挑战,“创作时必须要考虑到材质和市场营销的指标,对习惯自由性创作的我来说,这是一个新颖而精彩的体验”。
世界金融危机下艺术家是最吃亏的人,但安森·莱尔却丝毫没有觉察到。世界各地的收藏家都在等待他的作品,作品也经常以高于好几倍估价的价格在拍场成交。安森·莱尔觉得这和他成为艺术家一样,仅仅是一种幸运的巧合。“我从来没想到我的艺术作品会卖得好,这是非常好的事,现在我根本不用考虑是否买的起创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