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博览会正由商业体制转向服务型体制

采访:史伟 2015年3月26日 专题话题
艺术博览会作为一级市场的主体,其参与方在博览会组织者、画廊等机构、艺术家之外,策展人在其中单元的把控与阐释也是同等重要的一环。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光映现场”单元始于2014年,是在策展人选定主题下对国内、国际影像作品的集中呈现。李振华作为两届“光映现场”的策展人,在本文中分享了艺术博览会中策展人工作如何展开、选择艺术家及作品的标准、对于该单元主题的阐释逻辑、以及对博览会本身功能演变等观点。
李振华
李振华
Hi艺术=Hi 李振华=李

策展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规则展开

Hi:策划艺术博览会与策划常规展览的区别主要有哪些不同?
李:不存在区别。每一次策划我都会全力以赴,不存在差别对待。关键要分析每个项目的不同规则,具体研究规则以及如何理解展览的主题、面向哪些观众群体,因此每个项目呈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Hi:根据你目前的策展实践来看,在国内外艺术博览会中,国内、国外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的侧重或特点吗?这一特点是基于什么造成的?
李:国内外艺术博览会我看的不多。我的工作主要是调查研究,涉及方面包括一直在关注中国录像艺术、国外的艺术生态,最近国外调查如柏林、奥斯陆。每一次都有新发现,这也印证了艺术家创作的不同。因此很难用国内外、区域、或者年龄段来进行比较。这就是我的发现。在我的项目中,我认为每位艺术家的创作都很独特。
2015年光映现场
2015年光映现场
Hi:作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光映现场单元的策展人,你个人的职责是什么?
李:我的工作主要是安排、策划、配合整个项目的运作,并保持工作的独立性,在画廊、艺术家提交申请方案之后,给予具体选择、命题、分类等。综合来讲,“光映现场”是在商业体制内的艺术项目,但我希望提供一种独立于商业体制之外的另外一种看待世界、看待艺术的视角,观众可在现场感受不同艺术带来的多重体验,感受关乎记忆、时间的影像作品,在公共空间经验共享的内容。既要看到艺术的人生,同时体会个体沉浸其中及所处的位置。

Hi:对于光映现场,你策划的逻辑线索或理念是什么?
李:我是通过方法来推进策展的,并不以事先提出一个理念为先导,我会从阅读艺术家的作品开始,进而提炼出展览的主题或题目。
2015年光映现场 北京现在画廊参展艺术家雷本本作品《Nostalgia》 (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2015年光映现场 北京现在画廊参展艺术家雷本本作品《Nostalgia》 (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发现作品间的内在联系及共性

Hi:这两届香港巴塞尔“光映现场”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
李:本届“光映现场”的主题是依据近期在香港发生的具体事件确定的。在这一策展思路下,我希望形成项目在认知层面的框架,并与香港地区的现实发生联系。

Hi:本届主题“与革命说再见”与上一届的“行动与激进主义者的乌托邦”存在什么上下文联系?你希望通过展览传达什么?
李:差异是“行动与激进主义者的乌托邦”为研讨会题目,“与革命说再见”是一个明确的主题。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把握发现一些正在出现的倾向,比如,“行动与激进主义者的乌托邦”关注的是那一时期艺术家介入具体的社会运动或社会活动的姿态,而邀请的艺术家关尚智和Chim Pom也正好给出了这样一种积极的姿态;“与革命说再见”应对的是香港在占中之后或全球所有发生的介入事件,公众应作何思考,这一思考是从策展的角度提出的。
2015光映现场 程然作品《The Fundamentals of Piano 》 (图片由艺术家、GalerieUrs Meile, Beijing-Lucerne and Leo Xu Projects提供)
2015光映现场 程然作品《The Fundamentals of Piano 》 (图片由艺术家、GalerieUrs Meile, Beijing-Lucerne and Leo Xu Projects提供)
Hi:本届光映现场展出36位艺术家的38件作品,探讨七个问题,这七个问题之间有何内在逻辑,又是如何阐释“与革命说再见”这一主题的?
李:未必存在互相解释的必然。策展工作恰恰是发现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所处的共性。策展与艺术家的创作是平行发现的过程;同时,策展与项目之间有提示的作用,公众发现新的问题出现并寻求解答这些都是正常的。如果存在一条策展线索的话,就是激发观众通过看具体的作品去自我发现。

Hi: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你会秉承哪些标准?你最看重作品中的什么?
李:我更关注艺术家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联,艺术家创作的纵深、内在的时间性,比如这届“光映现场”中Michael Craig-Martin在1963年创作的作品《Film》与 Marina Abramovic 于1975年创作的作品《Freeing the Voice》中体现出的历史时间和艺术史时间。另外,作品如何与当代构成联系方面也很重要,比如这次我邀请陆扬与宋琨所展开的讨论,主题为“What’s Next”,在此希望提示当代创作者及其工作的价值,正如Michael Craig-Martin、Marina Abramovic 等艺术家在作品中提示的可能性一样,即Freeing the voice.
2015光映现场 星空间参展艺术家陈天灼作品《PICNIC》(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2015光映现场 星空间参展艺术家陈天灼作品《PICNIC》(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Hi:国内外艺术家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李:我从不关心国内外艺术家及参展作品数量所占的比例。博览会在这方面会有一定预设,在一个融合的世界,大量画廊都在代理来自不同地缘的艺术家。我更看重艺术家具体工作的现实及其作品是否可以打动人。
2015年光映现场 麦勒画廊参展艺术家鄢醒作品《艺术,太艺术的》(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2015年光映现场 麦勒画廊参展艺术家鄢醒作品《艺术,太艺术的》(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博览会正由商业体制转向服务型体制

Hi:艺博会天生具有的一种灵活性,它们可以将外延拓展到其他市场,例如将其平台拓展至策展人策划的艺术项目、演讲、圆桌讨论等内容,其目的是?如何保证艺博会的水准?
李:博览会的目的是多样的,博览会正在经历从商业运营体制,转而形成其服务型体制,博览会首先是服务于画廊、艺术家的需求,因此博览会既重视市场又重视服务。
2014光映现场 55画廊参展艺术家李燎作品《A slap (wuhan)》
2014光映现场 55画廊参展艺术家李燎作品《A slap (wuhan)》
Hi:策划“光映现场”与你在世界范围内其他地区的策展项目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侧重或不同?
李:每个地区项目的侧重点会不同。比如香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香港本地有很多观众来看艺术博览会,于他们而言,博览会不仅仅是交易,同时也是集教育、观览的大型临时美术馆。在这一层面来看,博览会在不同地区体现的意义、文化特征是值得思考的。
2014年光映现场 奥沙画廊参展艺术家缪晓春作品《Disillusion》 (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2014年光映现场 奥沙画廊参展艺术家缪晓春作品《Disillusion》 (图片由艺术家及画廊提供)
Hi:有观点认为,艺术博览会越来越承担城市娱乐中心的角色,你如何看?
李:艺术博览会不是娱乐场所。一流的艺术博览会,也不仅限于提供某种娱乐功能,我更相信博览会的严肃及微妙之处。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