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 四年之后

作者:朱赫摄影:董林 2016年10月1日 专题人物
艺术家 张晓刚
艺术家 张晓刚
9月28日,张晓刚最新展览在佩斯北京开幕,细数他最近一次的大型展览亮相北京还要追溯到近四年前,四年时间张晓刚的作品有什么变化,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这些都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这次和张晓刚同时亮相的还有美国艺术大师索尔·勒维特,佩斯北京推出本次双个展的用意也在于两人作品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佩斯北京“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展览现场
佩斯北京“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展览现场
崭 新 与 开 始
 
在佩斯北京双人展“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开幕前,我提前来到了张晓刚工作室,这是时隔近四年后张晓刚在北京的再次亮相,张晓刚还在紧张的为展览做前期的筹备工作。除了我之外也还有其他的媒体记者来到这里,我们的采访持续了半个小时, 我问他这次新展览会有一些改变吗,张晓刚回答说:“我从来不追求新,所谓的变不是我的擅长。但这批展览东西还和过去的不太一样,成熟不成熟不重要,呈现我现在的状态最重要的。”
从索尔·勒维特的作品看张晓刚
从索尔·勒维特的作品看张晓刚
春天的时候,我们曾来到这间工作室,当时那里刚装修好,一切都非常的崭新。在几株爬山虎前,张晓刚说,这些都是新栽的,等秋天来临它将长满整片院墙。等再次来到张晓刚工作室,已经到了初秋,虽然没有再去二楼画室参观,但明显的感觉到,这里逐渐步入了工作的氛围,艺术在这里已经深深的扎住了根。爬山虎爬满了整面院墙,张晓刚的作品也已经悬挂在佩斯北京展厅的墙壁上。
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的精神对话
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的精神对话
在 市 场 的 漩 涡 中 间
 
张晓刚是最早为海外所认识和熟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被栗宪庭评价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他将来自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社会、集体记忆和私人回忆的典型意象予以抒情性和高度自由的提炼、重组、并置和更新,将一代人历史经验普遍化的同时又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换一个角度看一下张晓刚的市场表现,2006年他的作品《大家庭:同志120号》被拍出97.72万美元,加上佣金突破百万,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第一个作品单价过百万的艺术家,此后2014年4月,作品《血缘:大家庭3号》以9420万港元(包括佣金)在 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成交,再次刷新他的拍卖纪录。
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的精神共鸣
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的精神共鸣
十年之后张晓刚再次回忆这件事时说:“说拍卖对艺术家没有影响这不可能,人非草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震撼,不敢相信是真的。后来慢慢可能懂了——拍卖市场是一个二级市场,是很难把控的市场,再到后来我反而觉得市场对我的影响是一种反作用力,是比较负面的。”从2006年开始张晓刚一直处于当代艺术的风口浪尖,作为当代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张晓刚期间经历了太多,“最近10年真的感觉卷在市场的漩涡中间,在浪尖上,这个感受很多人是体会不到的。但对我来讲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体验,受益匪浅,并学到很多东西。”
 
《光2号》61 cm x 46.5 cm 纸上油画 2016 
《光2号》61 cm x 46.5 cm 纸上油画 2016 
《致敬的仪式》 240 cm x 160 cm 布面油画 2016 
《致敬的仪式》 240 cm x 160 cm 布面油画 2016 
艺 术 是 精 神 性 的
 
佩斯北京在展览的评述中写道,“张晓刚在今天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着更为多元而复杂的维度及干扰项。这些交织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文化、集体记忆与私人隐秘回忆的丰富意象在真空般的抽象空间中无法存活,却得以在情感与想象建构的内在空间中重组并生长、更新。”
张晓刚四年之后重新在佩斯北京展出,四年前的2012年也是张晓刚病后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一年。从2012年开始,张晓刚也逐渐恢复状态,并且一年比一年更好,这几年他除了吃饭、睡觉和基本的朋友交际之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创作上。即使不画画,也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相关的工作上。
《黑沙发》120 cm x 150 cm 布面油画 2016 
《黑沙发》120 cm x 150 cm 布面油画 2016 
《朗读者》120 cm x 150 cm 布面油画 2016 
《朗读者》120 cm x 150 cm 布面油画 2016 
在这次的新作中,以往作品中隐含的文字意象被呈现为更加具体的视觉符号,房间中的日常事务,如门、柜子、抽屉等事物,正式成为了保存时间的档案室。这是张晓刚的格物方式,他用这样细致入微的描绘事物,而使事物本身具备新的时间生命力,这是一种绵延并不舍昼夜式的记录。张晓刚说:“创作上来讲,我的创作实际上是一个日常的状态,艺术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没有成功和失败的概念,只要我对生活还有感觉,还在思考,艺术就在行走。艺术还是一个精神性上的东西,我希望保持在这种氛围里继续往前走。"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