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作者:罗颖图片提供:程昕东、刘兰、佳士得、苏富比、本刊资料库、各画廊机构官网 2022年10月9日 专题话题
如果不是艺术,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远在法国的贵族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Count and Countess Jean-Jacques de Flers)。他们被誉为“第一批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的欧洲藏家”。去年11月,这对深爱彼此的伉俪在同一天相继离世,留下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这个秋天,随着他们曾经珍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佳士得巴黎和香港苏富比拍场的陆续释出,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往事的那道记忆之门被再次推开……
 
斯民艺苑出版过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册
斯民艺苑出版过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册


许多的“第一次”

 


2013年,弗勒斯伯爵夫妇前往香港巴塞尔,那是他们最后一次来到香港。他们反复问老朋友程昕东的一个问题是:该买哪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此时,距离他们初次来中国已过去了8年。2005年他们第一次来北京时,向程昕东咨询了同样的问题:当下应该买谁的作品?
首次中国之行,伯爵夫妇在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买下了曾梵志那年的新作《天空6号》。这并不是他们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始,更不是他们收藏的起点,但他们却收藏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星星美展的重要参与者黄锐1979年的《圆明园》、1980年的《民主墙草稿》;中国当代抽象绘画的领军人物余友涵的《圆系列1986-8》(1986);荣荣和张洹的《北京东村19号》(1994)……
 

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早年照片 图片来源:佳士得
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早年照片 图片来源:佳士得
余友涵《圆系列1986-8》 198.2x198.4cm 压克力画布 1986
估价:6,000,000-8,00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余友涵《圆系列1986-8》 198.2x198.4cm 压克力画布 1986
估价:6,000,000-8,00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弗勒斯伯爵夫妇首次中国之行,在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买下了曾梵志那年的新作《天空6号》
弗勒斯伯爵夫妇首次中国之行,在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买下了曾梵志那年的新作《天空6号》
荣荣 - 张洹《北京东村19号》图像:138.5×93.5cm 纸本:150×101.5cm 银盐照片 1994,版数13/15,此作品共15版
估价:50,000-8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荣荣 - 张洹《北京东村19号》图像:138.5×93.5cm 纸本:150×101.5cm 银盐照片 1994,版数13/15,此作品共15版
估价:50,000-8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在藏家屈指可数的年代,弗勒斯伯爵夫妇的出手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无疑是绝渡逢舟。2005年之前,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和机构同样寥寥无几。1991年,刚30出头的澳大利亚人布朗·华莱士(Brian Wallace)创立的红门画廊,在北京国贸附近的中国大饭店二楼度过了最初的8年;5年后,瑞士人劳伦斯·何普林(Helbling Lorenz)在上海商城的波特曼酒店的通道创办了香格纳画廊;同一年,北京东华门外的一座四合院内,位于地下室的四合苑画廊诞生……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开篇”的第一代画廊,它们甚至连个像样的空间都没有。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就是在那样一个几乎一片荒芜的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有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个展、第一次被收藏、第一次在威尼斯双年展亮相、第一次参加博览会……艺术家、画廊主、藏家在岁月的洗练中“开疆拓土”,这些探路者们跌跌撞撞地步入了千禧年。无论东西,他们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基石。

 

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有一家从80年代开始代理赵无极的画廊——法兰西画廊(Galerie de France),它曾为欧洲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在这家画廊,程昕东于1992年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起点。1996年秋天,顾德新、张培力、张晓刚、方力钧四位艺术家的群展“四点交汇”的举办标志着法兰西画廊正式开始推动中国当代艺术。

 

1995年,巴黎法兰西画廊展览现场
1995年,巴黎法兰西画廊展览现场
 
今年,恰好是程昕东进入当代艺术领域整30年。也许没有谁比这位完整经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无到有的推手,更适合来讲述当年的市场旧事了。在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起飞的前传中,还有哪些像弗勒斯伯爵夫妇那样的赞助人?又有哪些美术馆机构、画廊在助力中国当代艺术?它们又是如何编织在一起的?

 

收藏家、资深艺术品经纪人程昕东(摄影:董林)
收藏家、资深艺术品经纪人程昕东(摄影:董林)

 

“你说how much,就是how much!”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你和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程昕东(以下简写为程):我跟伯爵夫妇是在1999年认识的,但在此之前,他们早已在法兰西画廊的藏家名单上了。因为他们的收藏并不是从中国当代艺术开始的,这只是他们收藏的一部分而已。
 
Hi:你在法兰西画廊工作期间(1992-1999年)都推出过哪些中国当代艺术家?

程:法兰西画廊早在80年代就与赵无极开始合作。1996年秋天,画廊推出了顾德新、张培力、张晓刚、方力钧四位艺术家的群展“四点交汇”,那算是正式开始推动中国当代艺术。顾德新的作品、张培力的影像作品《不确定的快感》卖给了法国国家收藏。后来分别给方力钧举办过个展。岳敏君、林天苗、“星星画会”马德升的作品在群展、博览会上都有过亮相。
合作时间最长的就是张晓刚,他也是法兰西画廊总监卡特琳娜(Catherine Thieck)最喜欢的艺术家之一。1999年给张晓刚做了在法国、也是欧洲的首次个展“同志们”,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在国外很难销售,第一个展览展出了十几件作品,也才卖掉两件。但2003年,法兰西画廊又给他举办了个展“失忆与记忆”,这次我们售出了全部展览作品。
 
 
2012年,程昕东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现场,右边第二位为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
2012年,程昕东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现场,右边第二位为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
2012年,程昕东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现场,右边第一位为德‧弗勒斯伯爵夫人
2012年,程昕东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现场,右边第一位为德‧弗勒斯伯爵夫人
 
 
Hi:你最初和中国艺术家接触的时候,他们是什么状态?
程:1992年我进入法兰西画廊工作后,很快就参与了苏拉热在中国美术馆个展的筹备中。那年11月,我带着卡特琳娜等一行人来到北京,第一次接触到圆明园的艺术家们。因为苏拉热的展览属于使馆的文化项目,欢迎酒会也邀请了顾德新、方力钧等艺术家出席。那时候的信息渠道比较单一,艺术家们一旦听说有国外的专业机构过来,都会很积极地带着作品集来自我介绍,并邀请大家去参观他们的工作室。毕竟机会太少了!
 
在90年代,一句在艺术家中的市场流行语“你说how much,就是how much!” 其实也反映出市场的无奈、无序。
 

 

张晓刚 《同志》 190x150cm 油彩画布 2000

成交价:44.1万欧元,此作于9月21日佳士得巴黎 “独具慧眼: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珍藏” 拍卖中呈献(2003年,弗勒斯伯爵夫妇在法兰西画廊购入来自张晓刚著名“血缘”系列的肖像画《同志》)
张晓刚 《同志》 190x150cm 油彩画布 2000
成交价:44.1万欧元,此作于9月21日佳士得巴黎 “独具慧眼: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珍藏” 拍卖中呈献(2003年,弗勒斯伯爵夫妇在法兰西画廊购入来自张晓刚著名“血缘”系列的肖像画《同志》)
张培力的影像作品《不确定的快感》,1996
张培力的影像作品《不确定的快感》,1996
黄锐《民主墙草稿》54.5x78.2cm 油画纸本,裱于木板 1980
估价:100,000-15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黄锐《民主墙草稿》54.5x78.2cm 油画纸本,裱于木板 1980
估价:100,000-15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张伟《抽象构图》 24.8x32.2cm 油画水墨纸本 1978

估价:50,000-8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张伟《抽象构图》 24.8x32.2cm 油画水墨纸本 1978
估价:50,000-80,000港币
此作将于2022年10月6日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秋季拍卖“艺术新潮乌托邦: 重要欧洲私人珍藏中国当代艺术”呈献
 

我们也开始主动走访了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室,很多人都住在城乡结合部,除了写信,偶尔也能用BP机联系上,很不容易。我记得顾德新是住在父母化工大院宿舍的小房间里,白天把床拉起来做作品,晚上睡觉时再放下去。

 

当时通讯不便,对艺术家的了解只能通过相互推荐,见得到谁,谁没有被看见,充满了偶然因素。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他们一般都只介绍跟自己关系不错的艺术家,所以想要发现更多的艺术家需要大量的时间。

 
1995年,程昕东与法兰西画廊总监卡特琳娜在上海
1995年,程昕东与法兰西画廊总监卡特琳娜在上海
1995年,在北京与艺术家见面的联络方式。“那时只有BP机,它一响,我就要马上找个公共电话亭给艺术家拨电话。”
1995年,在北京与艺术家见面的联络方式。“那时只有BP机,它一响,我就要马上找个公共电话亭给艺术家拨电话。”
1997年,与栗宪庭、顾德新、王广义、刘炜等朋友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博纳法展览开幕现场
1997年,与栗宪庭、顾德新、王广义、刘炜等朋友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博纳法展览开幕现场

稀少的画廊阵地

 
 
Hi:当时除了法兰西画廊,欧洲还有哪些画廊或机构在推中国当代艺术?
程:法兰西画廊算是最早的国际窗口了。美国也有几家在推,但都是在2000年之后了。欧洲还是更早。当时还有一家叫Galerie Loft的画廊,他们经营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应该比法兰西画廊晚点,大概在2002年左右。其中一位合伙人是让·马克·德克洛普(Jean-Marc Decrop),以前是在香港生活。他在汉雅轩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后,就开始做了一系列的中国当代艺术展。他现在已经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专家。弗勒斯伯爵夫妇就是在Galerie Loft买的刘小东的作品《垂死的兔子与无所事事的人2号》。Galerie Loft进入市场的时机恰恰是中国当代艺术价格的上升期,而且他们是专门经营这部分生意,不过并没有持续太久,2008、2009年市场滑坡后它也就没有继续做了。
 
 
Galerie Loft外观,该画廊于1985年创建于巴黎
Galerie Loft外观,该画廊于1985年创建于巴黎
小东《垂死的兔子与无所事事的人2号》 200×200cm 油彩 画布 2001,成交价:40.32万欧元,此作于9月21日佳士得巴黎 “独具慧眼: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珍藏” 拍卖中呈献
小东《垂死的兔子与无所事事的人2号》 200×200cm 油彩 画布 2001,成交价:40.32万欧元,此作于9月21日佳士得巴黎 “独具慧眼: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珍藏” 拍卖中呈献
 

英国的红楼基金会(Red Mansion Foundation)也是比较早将中国当代艺术介绍到英国的机构之一。它是1999年成立的,创始人叫Nicolette Kwok。2008年之前,基本上中国艺术家在英国的项目这个基金会都有参与,同时也协助策划并资助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比如资助过蛇形画廊的中国艺术家项目、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活动;由小汉斯策划的“中国电站展(China Power Station)”大展,在伦敦巴特西电站、奥斯陆和北京三地都举办过;凯伦·史密斯在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策划的中国当代艺术展“真事(The Real Thing)”等。红楼基金会断断续续地收藏过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但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就慢慢缩减到支持本土艺术院校。

 

1999年,凯伦·史密斯和邱志杰、吴美纯在英国伦敦ICA策划的Revolutionary Capitals (北京——伦敦:创意之都),图片提供:凯伦·史密斯
1999年,凯伦·史密斯和邱志杰、吴美纯在英国伦敦ICA策划的Revolutionary Capitals (北京——伦敦:创意之都),图片提供:凯伦·史密斯

Hi:那亚洲呢?

程:当时世界了解中国主要通过香港。张颂仁是最早的推手,汉雅轩也是最早经营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1993年他在香港艺术中心就做了“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那个展览之后,一部分艺术家就去参加了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1994年他又把王广义、余友涵、李山、方力钧等人推到了圣保罗双年展。
 
比他稍晚一点的,是定居香港的瑞士人文少励(Schoeni Manfred Ludwig)1992年创办的少励画廊,他其实是做古董家具生意起家的。我对少励画廊印象比较深刻的展览是1997年的“8+8-1”,他选了20个艺术家,包括曾梵志、忻海州、祁志龙、朱伟、刘炜、岳敏君、郭晋、张晓刚、刘小东、杨少斌等,每个艺术家50件小尺幅作品,50-200美金,全部买断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开幕现场,左起:张颂仁、何庆基、栗宪庭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开幕现场,左起:张颂仁、何庆基、栗宪庭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展览现场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展览现场
文少励在李贵君工作室
文少励在李贵君工作室
文少励在刘野个展开幕现场
文少励在刘野个展开幕现场
 
新加坡的蔡斯民也是当时的一个出口,他是从拍摄吴冠中、李可染、叶浅予等20世纪的重要艺术家开始接触到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是西南地区的一批艺术家。他在新加坡经营的斯民艺苑大概是从1997年开始专注于当代艺术。他和栗宪庭策划过一个叫“红与灰:八位中国前卫艺术家”的群展,将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周春芽等艺术家都在这份参展名单中。可以说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进入新加坡市场,也是首个在东南亚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甚至影响了之后东南亚地区的当代艺术发展。
 

 

1997年“红与灰”展览现场,蔡斯民与张晓刚
1997年“红与灰”展览现场,蔡斯民与张晓刚
1997年“红与灰”展览现场,栗宪庭与蔡斯民合影
1997年“红与灰”展览现场,栗宪庭与蔡斯民合影
1997年“红与灰”展览现场,王广义、蔡斯民、周春芽
1997年“红与灰”展览现场,王广义、蔡斯民、周春芽


Hi:其实90年代初北京也有红门画廊、世纪艺苑画廊了,中期出现的四合苑画廊、中央美院画廊也是当时的重要平台,还有1996年创立于上海的香格纳画廊。

程:1991年创办的红门画廊其实是起步最早的,布朗当时是个喜爱中国的留学生,但他实力还不太够,所以他一直没有进到中国当代主流的核心圈。我觉得比较可惜,占据了一个好的时机,但后续发力不足,没有把澳大利亚这个平台充分利用起来。

香格纳画廊的劳伦斯就相当专业了,他曾在香港的一家画廊有过一段工作经历,具备专业的眼光和判断力。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画廊能走到今天的高度。

1991年李剑光也在京伦饭店创办了画廊,后来他将画廊搬到了日坛公园,名字叫“世纪艺苑画廊”,代理的基本是写实画派的学院艺术家。1997年林松在北京王府井附近创办了自己的世纪翰墨画廊。我是在他那里,认识了赵半狄等一些当代艺术家朋友。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曾经位于东便门角楼的红门画廊(1991年、1999年-2017年)
曾经位于东便门角楼的红门画廊(1991年、1999年-2017年)
1992年,世纪艺苑画廊在日坛公园具服殿的室内场景
1992年,世纪艺苑画廊在日坛公园具服殿的室内场景
1996年,在上海波特曼酒店时期的香格纳画廊
1996年,在上海波特曼酒店时期的香格纳画廊
1996年3月,戴汉志和王兴伟在Cifa Gallery(中央美院画廊)东展厅,当时正在展出的是王兴伟个展“男性浪漫英雄史之尘”
1996年3月,戴汉志和王兴伟在Cifa Gallery(中央美院画廊)东展厅,当时正在展出的是王兴伟个展“男性浪漫英雄史之尘”
中央美院画廊
中央美院画廊


核心主场的亮相,是佐证

 

Hi: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以群体面貌集中亮相的重要展览有哪些?

程:在戴汉志(Hansvan Dijk)、施岸迪(Andreas Schmid)和岳恒(Jochen Noth)推动下,1993年柏林世界文化宫举办的“中国前卫艺术展”是欧洲范围内首次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型展览。

1993年,经由栗宪庭的推荐,该届双年展的策展人博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邀请了王广义、张培力、耿建翌、徐冰、刘炜、方力钧、喻红、冯梦波、王友身、余友涵、李山,孙良、王子卫和宋海东等14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那个展览我也去看了,当时还没有中国馆。因为有个小国家没来参展,中国艺术家就用了那个馆。那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在威尼斯出场,尽管作品非常好,但因为位置非常偏僻,并没有被很多人看到。
 
 
中国前卫艺术大展黄永砯装置现场  图片提供:施岸笛
中国前卫艺术大展黄永砯装置现场  图片提供:施岸笛
1996年,戴汉志创办的NAAC(新阿姆斯特丹艺术咨询公司)在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设立的cifa Gallery,即中央美院画廊东展厅,后面的建筑依次为中央美院画廊、陈列馆、宿舍楼
1996年,戴汉志创办的NAAC(新阿姆斯特丹艺术咨询公司)在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设立的cifa Gallery,即中央美院画廊东展厅,后面的建筑依次为中央美院画廊、陈列馆、宿舍楼
1995年11月5日戴汉志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展厅韩磊个人摄影展开幕式 摄影:荣荣
1995年11月5日戴汉志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展厅韩磊个人摄影展开幕式 摄影:荣荣

 

真正被更多人看见是到199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了,那届策展人是瑞士人泽曼(Harald Szeemann),凭借他的影响力以及他跟希克的关系,自然是选了不少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也包括很多希克的藏品。蔡国强的《威尼斯收租院》就是获得了那届金狮奖。我认为那才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最重要的一次出场。

 

大概在1995年,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艺术中心也做过一个比较大的中国当代艺术群展。

 

1989年,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策划的“大地魔术师”大展,费大为作为中国部分的推荐人推荐了黄永砯、顾德新、杨诘苍,但毕竟只有三位艺术家,体量还是非常小的。

 

1999年,蔡国强作品《威尼斯—收租院》在第4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荣获“金狮奖”
1999年,蔡国强作品《威尼斯—收租院》在第4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荣获“金狮奖”
1989年,参加“大地魔术师”的中国艺术家黄永砯、顾德新、杨诘苍三人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前
1989年,参加“大地魔术师”的中国艺术家黄永砯、顾德新、杨诘苍三人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前
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中国艺术家及策展人合影
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中国艺术家及策展人合影
1994年,由张颂仁策划的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部分
1994年,由张颂仁策划的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部分
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庆祝晚宴现场,张颂仁起身发言。那届双年展,还邀请到了英国戴安娜王妃出席
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庆祝晚宴现场,张颂仁起身发言。那届双年展,还邀请到了英国戴安娜王妃出席


Hi:资料上显示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是因为2002年去看了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Espace Pierre Cardin)举办的尤伦斯夫妇的珍藏展后,对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兴趣的?你当时去看过那个展览吗?

程:我也去看了,看完我都很震惊!有一些艺术家我之前也没有见过。皮尔卡丹艺术中心是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展览名字叫“巴黎-北京(“Paris-Pékin”),规模很大,也很完整,至少有200件作品,就像一个盛大的派对。 

虽然也有批评的声音,认为不够讲究,像个大杂烩。也许专业上来说是可以商榷的。但那是文化中心,不是专业的美术馆。我想尤伦斯夫妇当时肯定也希望在专业的美术馆里举办这个展览,只是在那个时间点上,专业机构还没有给他们机会,同时国外公立艺术机构更有自己的学术判断标准。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Hi:但2003年蓬皮杜就做了“中国怎么样?:中国当代艺术展”?

程:对,那个展览的契机是中法文化年。展览规模没有“巴黎-北京“那么大,是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一楼东南角上一个800平米左右的空间,大约有四五十位艺术家,虽然量不大,但展览呈现得非常专业。
 
Hi:这些展览的影响力很快就反映在收藏上了?

程:那是肯定的。以前都是零星的展览,没有在西方的核心主场重磅亮相过。这些大规模的整体亮相触动了西方藏家去购买,这个推动是很厉害的,至少这些展览给别人一个佐证,应证了判断,他们也更有信心了。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2005年之前,刘兰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位中国本土藏家

 
 
Hi:如果要讨论西方藏家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你认为可以怎么划分阶段?前后又有什么不一样?

程: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概是2005年之前和之后。2005年之前的那波西方藏家,大部分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可能都想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商业价值会出现增长,但想象不到它会以10倍20倍100倍甚至1000倍的速度爆发。市场总是超越我们的想象,这是惊喜,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Hi:2005年前半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都是哪些人?

程:第一批购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人群主要是集中在北京的外国记者、大使。尤其是记者,因为他们和艺术家交流比较多,消息也灵通,比如圆明园有什么活动,骑着自行车就去玩了,喝啤酒吃烧烤,大家年龄相仿能玩到一起。
但是大使不会以这种方式。当时能跟希克一较高下的是法国驻华大使毛磊(Pierre Morel )先生,他买了好几张刘野、汪建伟。那会刘野刚从德国回来,画的是“蒙德里安“和”小海军“系列。以前西班牙文化参赞依玛女士也买过曾梵志的作品,法国文化参赞尚·路易也买过刘野的作品。后来2010年他把刘野的那幅《明亮的路》拿出来卖了1000多万港币。他说为国家工作了40年,工资加起来都没有这件作品的收益大。

 
程昕东与法国收藏家娇兰夫妇
程昕东与法国收藏家娇兰夫妇
刘野 《明亮的路》 170×200cm 油彩画布 1995,成交价:1984万港币,2010香港苏富比春拍
刘野 《明亮的路》 170×200cm 油彩画布 1995,成交价:1984万港币,2010香港苏富比春拍
 
 

总的来说,那时候大部分购买中国当代艺术的人都是零散的,甚至谈不上是藏家。当然,希克和尤伦斯除外。希克对中国当代的介入跟他有过商业投资的经历有关,他一开始就在进行有策略的整体收藏。毕竟当时成本很低,可以一网打尽。他把一个时代给收藏了。

 

前半段还包括弗勒斯伯爵夫妇、丹尼尔·娇兰(Daniel et Florence Guerlain)夫妇、还有德国柏林的 Erika Hoffmann 夫人。但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外国藏家基本上都没有来过中国,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艺术品。一直到2005年之前我遇到的唯一一位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藏家是刘兰。(相关内容:在收藏了25年后,她在自己的办公楼里打造了一处私人收藏空间The Room2004年底,她在我的画廊买了一张张晓刚的油画作品《失忆与记忆No.26》。

 

 

 收藏家 刘兰(摄影:董林,2020年)
 收藏家 刘兰(摄影:董林,2020年)
2004年,刘兰在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买下了张晓刚的作品《失忆与记忆No.26》,她也是2005年之前程昕东遇到的唯一一位中国藏家。(图片提供:刘兰)
2004年,刘兰在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买下了张晓刚的作品《失忆与记忆No.26》,她也是2005年之前程昕东遇到的唯一一位中国藏家。(图片提供:刘兰)


买到就是赚到
 

 
Hi:2000年之后的主力外国藏家都有谁?
程:法国DSL自然是绕不开的,他们从2005年进入时就明确了聚焦中国当代艺术。我也是在那年的FIAC上认识的他们,他们买了一张俸正杰的作品,那时他们对中国当代的收藏才刚起步。当时就是我和香格纳的劳伦斯俩人帮他们去了解中国的艺术家。后来他们的收藏也越来越有计划性,趣味性。收藏方向定格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白兔美术馆也是在2000年开始进入。
 
 
法国DSL收藏创始人 西尔万和多米尼克·勒维夫妇(Sylvain and Dominique Levy)
法国DSL收藏创始人 西尔万和多米尼克·勒维夫妇(Sylvain and Dominique Levy)

 

Hi:2005年之后还有来自台湾的藏家和画廊,就你的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

程:2005年之后进入的零星藏家80%以上都是因为市场行情好才进入的。台湾藏家和画廊并没有看上中国当代艺术起步那波,也没有想到势头来得这么猛。他们大部分都是2005年价格起来之后才入场的。我在2005年参加第九届上海艺术博览会的时候,展位作品全部被台湾藏家买空,而且他们还不断给我打电话问还有没有作品?他们的商业敏感度太厉害了。他们和西方藏家处事方式不太一样,每天请你吃饭,带各种礼物,一定要拿到作品才肯走。但他们有时候出手太快,刚买完就拿出来拍卖在市场上流通。

 

我是进入法兰西画廊后,才逐渐知道艺术品投资市场与整个产业链的关系。那时我还在不断纠结于艺术理想与艺术商业市场的合理关系问题,作品有时不愿意销售。有时候不愿意卖。但台湾画廊不是,他们非常现实,画廊就是生意,很干脆,这也很了不起。我从他们那儿学到了一句话:买到就是赚到。

 

西方藏家不太一样。我经常去弗勒斯伯爵家里玩玩,他们家中挂满了艺术品,喝点香槟酒,聊聊艺术,顺便问下最近有什么推荐的作品和艺术家。

 

 

曾梵志《面具系列第十六号》150×180cm 布面油画 1994

成交价:2070万元

2017中国嘉德秋拍“纬度/态度——少励家族藏中国当代艺术专场”
曾梵志《面具系列第十六号》150×180cm 布面油画 1994
成交价:2070万元
2017中国嘉德秋拍“纬度/态度——少励家族藏中国当代艺术专场”
刘野 《烟》 178×356.5cm 亚克力画布 2001-2002
成交价:5218.2万港元,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吉利翁·库维中国当代艺术珍藏”
刘野 《烟》 178×356.5cm 亚克力画布 2001-2002
成交价:5218.2万港元,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2019香港苏富比秋拍“吉利翁·库维中国当代艺术珍藏”

 

Hi:东南亚的藏家也是当时的积极份子?

程:东南亚的藏家都是组团过来,什么橡胶大王、茶叶大王,各种产业的大王都过来了。余德耀先生也是在那时候进入的。他们一方面是有文化寻根的情结,但另一方面看到价格每三个月就增长50%,这些数字对商人来说太刺激了。他们没事就来北京,我也经常和他们一起喝酒聊天,讨论艺术市场行情。

 

Hi:当时大陆的藏家是什么状况?

程:国内的藏家还是起步比较晚,虽然现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第一批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建构的成功企业家屈指可数。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大陆的藏家是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的,今天是山西煤老板,明天是新疆的能源大王,山东的书画礼品大王,这太有意思了。

 

 

张晓刚 《生生息息之爱》 125×97.5cm 布面油画 1988成交价:7906万港元2011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

张晓刚 《生生息息之爱》 125×97.5cm 布面油画 1988

成交价:7906万港元

2011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

张培力 《X?系列三号》 180×198cm 布面油画 1986

成交价:2306万港元

2011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
张培力 《X?系列三号》 180×198cm 布面油画 1986
成交价:2306万港元
2011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


成百倍的价格增长已经翻篇

 
 
Hi:2000年左右也可以视为一个节点?假如没有出现2008年的金融危机现在会是什么样?
程:对,我在2003年第一次参加FIAC,香格纳画廊是2000年成为首家入选巴塞尔艺博会的中国画廊,当时所有的藏家都不可能缺席这些博览会,再加上外界的舆论都对中国未来充满了想象。
 
我想如果没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疯狂高潮可以从2006年冲到2011年,而不是短暂的2年。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契机,接下来又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时中国经济发展在快速线性发展的繁荣通道上,它有惯性,不可能突然之间会刹车。很可惜,它被金融危机给冲撞了。2009、2010年相对困难一点,但2011年以后,中国当代又冒出了一个高峰,但是里面的艺术家名单变了,有一部分还在。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每次都会有一个明星艺术家补涨。张晓刚、曾梵志、刘野、余友涵、丁乙、刘炜等一个接一个,现在70、80后又上来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是在成长,但是市场榜单早已今非昔比。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2000年,香格纳画廊成为首家入选第31届巴塞尔艺博会的中国画廊,周铁海个人项目参加的“艺术宣言”
2000年,香格纳画廊成为首家入选第31届巴塞尔艺博会的中国画廊,周铁海个人项目参加的“艺术宣言”

 

Hi:你觉得未来还会出现2005年前后那样,大力度购买中国当代艺术的外国藏家吗?

程:未来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可,再次达到2006-2008年的井喷程度?我想挺难的。不过,肯定会有部分艺术家,融入到国际艺术品市场的顶端,但很难形成群体的面貌。在商业层面上,过去中国当代艺术成百倍的价格增长肯定也已经翻篇了。国内市场可能会继续火爆,靠自身建立一个所谓的话语系统、市场系统。

 

Hi:中国当代艺术近几年在全球艺术市场的份额也在缩小,你怎么看它过去十几年的变化?

程:2015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二级市场的份额明显越来越小,份额被韩国、日本挤压。你看香港两大拍卖行的夜场就一目了然,现在是“泛亚州化”的概念,不再是中国当代艺术一枝独秀。纽约苏富比2006年是设有中国当代艺术专场的,到2012年就停了,这个市场移到了香港。

 

但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最早出现在国际市场并不是2006年,而是在2004年左右的伦敦苏富比秋拍,那批东西非常好,但几乎全军覆没,50%流拍,拍得很惨。可能是还没到那个时间点,又或许是跟SARS有关。本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可以提前到2005年起飞,但SARS把它挡了一下,就又回去了。

 

 

香港M+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图片由 Herzog & de Meuron 提供
香港M+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图片由 Herzog & de Meuron 提供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传
希克展厅的“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的展览现场照片 摄影:M+郑乐天 图片由香港 M+提供
希克展厅的“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的展览现场照片 摄影:M+郑乐天 图片由香港 M+提供

 

Hi:让-雅克.德.弗勒斯伯爵夫妇这次的藏品出售,会给中国90年代的星星画会、玩世现实主义、后八九新艺术带来新一轮市场机会吗?

程:弗勒斯伯爵夫妇的藏品里如果有特别精彩的作品能创下一个纪录,这是有效的。但如果卖得很差,那效果就是反向的,信心从何而来?

 

国内几乎所有的公立机构并没有把70年代末期到85新潮以来的历史作品进行梳理,从这点来讲,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但机会什么时候到来?这不知道。可能性应该是有的,虽然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有难度,但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那段历史是不可回避的。国内目前除了龙美术馆在做系统性的梳理之外,其它还没有看到。

 

我觉得去年11月香港M+的开馆其实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机会,展出的希克那批藏品应该是给全球的藏家提振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信心。按理说去年秋拍应该会出现很多那个时期的作品,但并没有出现一个正向的效果,也没有看到市场特别的反应。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下的疫情就影响了这份红利?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