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君 矫枉过正

采访:史伟图片提供:段君 2015年2月10日 专题话题
段君,称其为学院派策展人并不为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本、硕、博出身。他强调学术研究,也曾尝试构建强大的学术团队,他倾向于强策展,他说独立策展人的概念不如更换为“职业策展人”更为妥帖,他推崇艺术空间展场的改造,作品数量要少才够精致以发挥其最大能量。
段君 矫枉过正
称职业策展人更确切

Hi:是什么样的契机你走进策展人这个领域?
段:大概在2003年,我写了一篇针对行为艺术家郑连杰的比较长的分析文章,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了一系列行为作品,其中有一个很大的装置,在河北一带的长城上做了很多块长城的砖,以十字形的红色布条包起来,场面很壮观,也是为了纪念之前在学生风波中失去的灵魂。那时候我并没有开始策展实践,不过策展是从我对当代艺术的兴趣和研究开始,2005年我针对高名潞在中华世纪坛策划的展览撰写了一篇评论文字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真正开始策划展览是在2006年,是一个关于水墨的展览。

Hi:年轻策展人区别于之前的策展前辈最大的差异在哪里?
段:我认为区别并不是特别大,最大的区别是工作环境不同。八、九十年代的一批策展人,比如费大为、黄笃、冯博一他们的策展更加纯粹,为了艺术,也更温暖些。今天的环境更加复杂,这一代策展人的工作总是充满竞争。而他们那一批策展人数量也不多,大家会为了艺术界去做事情,但这一点在今天策展人群体中不明显,如何去衡量真的热爱艺术、乐意奉献并对艺术界有所贡献,衡量的方式就是看他从事这个行业的时间有多久,这需要一种坚持。另外,这一代的年轻策展人尚未形成整体性力量,人生阅历包括对事情的认识还没有超越前辈,当然,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也有几位顶尖人物。也正因为此,第一,很多人对新一代策展人有期待,特别是年轻一辈策展人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第二,在思维角度方面比老一辈有所超越,看问题的方式会相对多元。第三,新一代策展人在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上会相对强一些,而且因为年龄关系,接受也处于不断转变之中,很可能将之内化并持续下去,我认为可能还是策展人和批评家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可以主动扩展自己视域的能动性,这可以是策展工作的一个基础。

Hi:你认为在中国目前还有独立策展人吗?“独立”的意义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它的价值在哪里?
段:我认为它不存在,对这一概念,我不反对也不否定,有一些策展人在坚持“独立策展人”的立场,我觉得可以成立,如果他们自认为做到了一种比较独立的状态的话。“独立”的概念要求很高,因为“独立”是中国文人最高的境界,独立的精神的确很难一以贯之。因此,我更倾向于使用“职业策展人”的概念,负担少一些,它包括没有公职的策展人员、排除了经纪人角色或画廊主的身份,是一种纯粹以策展为职业的人。基于目前艺术界的外在现状,职业或独立策展人面对的干预太大,包括展览的审查、所谓的人情世故、资本运作的力量等,这也无从避免,但我认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规避,用智慧化解不利因素。总而言之,对独立策展人这一概念,我只在内心保持一种尊重,只是在今天它可能名存实亡了。
《钻木取水:宋永红》2013年
《钻木取水:宋永红》2013年
策展人是杂家

Hi:你印象中,哪位策展人策划的展览让你印象深刻?
段:具体说不是哪一位策展人的展览,我欣赏哈罗德•史泽曼,他在概念上具备引导性,据说他的工作状态也很好,比如他的资料掌握,他在书房中保存的大量艺术家的材料、他与人通电话时候的状态等。中国的理论家更多的还是强调所谓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行动方面有所欠缺,虽然批评家也在行动,但实践还是相对弱一些。

Hi:你认为一个好的策展人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段:第一,在八、九十年代,策展人不用顾忌太多就可以将某个理念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但在全球资讯爆炸的今天,你会考虑它是否已经在西方、策展史上出现过,单纯依靠直觉和热情并不可行。第二,策展人需要一种气场,你与作品本身打交道、建立联系的气场,而不是直接与艺术家建立某种联系;同时也有与人交往中的气场与能力也很重要,他们包括艺术家、美术馆馆长、画廊主、收藏家、经纪人、政界人士等。我强调一种内心的学问,这会令策展人的气息比较正。第三,不同的场合如何着装、仪表、发言或致辞时的措辞以及杜绝口头禅的使用、酒会上如何掌握气氛、甚至发型等方面都需要严格的训练,在每处细节上给人以专业的形象。第四,实质上,策展人从批评家开始就是一个杂家,需要广泛涉猎,因为你面对的人群的兴趣和专业偏好不同,你是否可以提出适当的话题引发讨论;同时需要对专业有严格的训练和精深的了解,比如策展史的发展。第五,我有很强烈的感觉,当你和一些涉猎不深的行外人士交流的时候,他们未必对艺术了解甚至谈及话题会无趣,这时候你需要保持耐心、开启心灵系统,而非动用你的专业知识系统,训练并保持外在的淡然,同时不给对方造成未来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2012年,“依于仁,游于艺——21位中国艺术家非代表作品展”展望现场创作
2012年,“依于仁,游于艺——21位中国艺术家非代表作品展”展望现场创作
矫枉过正

Hi:你早期的策展实践具备什么特征,或者策展思路是什么?
段:在2006年到2009年我策展主要有三个主题。第一,比较注重社会政治的状况;第二,艺术史的角度;第三,新出现的艺术现象。在2010年,我策划了展览“什么是叙事”,我之所以关注叙事基于两个层面。第一,我既喜欢复杂,又喜欢像罗斯科那种抽象到最高层面的艺术。很多绘画作品中的叙事比较侧重超现实主义成分,或者魔幻现实主义,或者是带有神秘主义气质。我将叙事当作是一种超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神秘主义结合的存在,同时也在思考叙事的语言本身,因为存在并不完全侧重人存在的困境,还有对于人类所使用的根源性的语言的局限性的考虑,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它可能也会对于解决我们作为个体处于社会中的困境产生很大关系。因此,我从个体存在的困境出发,2012年开始我比较多的策划20世纪90年代艺术的展览。

Hi:你是如何权衡作品的艺术语言及其社会性的?
段:第一,策展人需要对策展专业本身的发展趋势有足够的了解,要身在其中;第二,对社会的进程有足够多的了解,这两点是基础。策展人的工作,我比较主张在适当的时候,对前面发展的趋势,如果你发现有些地方过于偏离了,就可以以“矫枉过正”的思路去做,比如过于强调语言的时候,策展人是不是应该考虑强调社会、政治性的因素,在大家都在强调政治性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强调艺术语言本身。艺术和策展并非是完全对立的,策展也在于二者的融合。我倾向于比较极端地去强调某个层面,但这需要很大的牺牲。学院策展人的局限性在于其冒险性比较少,这是很大的限制,因为它总是在强调学理性、艺术史研究。

Hi:你的策展带有很强的学术批判色彩,比如你会对某种艺术特别推崇吗?
段:2014年我和王春辰、盛葳在5艺术中心策划了“三界外”的展览,是一个比较强调观念艺术的展览项目,观念艺术仍然是当代艺术的核心与价值所在。对于媒介的区分性与融合性,以及在过去几年媒介越来越无法定义等方面,我们希望在这个展览里面能够多呈现这类作品。
2013年,展览“暗能量:琴嘎”现场 
2013年,展览“暗能量:琴嘎”现场 
展览和学术相交织

Hi:你在白盒子艺术馆任职期间,策展实践遇到过什么困境和问题吗?
段:2012年至2014年我在白盒子艺术馆任副馆长,首先借此机会由衷地感谢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他给了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在各方面都做了很大的牺牲,当时我放缓了展览的数量、节奏与频率,想把力量集中起来,困难在于那时候白盒子艺术馆是非盈利的机构,基本是孙永增个人资金的投入,所以在资金支持的循环方面,它不会像其它的盈利性机构顺畅,比如在不同展览项目上的资金分配可能有顾此失彼的事情发生,展览本身的一些概念还没有达到完全充分的实现。

Hi:你比较重视学术研究,那你的策展风格比较注重学术理论还是注重实践,或者说你策展的中心是什么?
段:从整体上看,包括我们这一代2005年前后出现的策展人,我认为已形成每个人不同的风格,但却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这反而是好事情,每个人都在不断调整、转变。比如说我在2012年开始更加注重对于展场的改造,这是很重要的方面,让每件艺术品都处在独特的位置,这与我过去所策划的展览中的作品数量偏少有关,极少就是极多,将作品本身的独特性、产生的力量放大,是我今后也会坚持的路线。第二,侧重学术研究。重要的不在于展览是否具有学术性,我现在的侧重点依然是展览和学术之间的交织关系,通常的展览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提出展览概念,再去实现它,也有的人认为在展览成型之后,通过之后的学术研究去提供更多的支撑,这两个思路都有些偏颇,我认为比较理想的还是在于两者之间的交织,在策展理念的形成过程中,其实已经是在做研究,布展本身也包含了学术水准。
我曾提过“强策展”与“弱策展”的概念,我个人偏向于强策展。我认为作品是艺术界的核心。之所以倾向于“强策展”,因为策展人最近几年往往一直以作品为中心,的确让自身存在的价值大打折扣,策展应该去进行更加强有力的介入。艺术家如果通过展览不能够改变自己、推动自己,那么展览做得便没有意义,他仅是为了展出作品而已,而策展人的作用就是推动这种变化和变动。
2013年,“十分之一秒:马六明”现场 
2013年,“十分之一秒:马六明”现场 
批评与策展界限渐明

Hi:你对策展的理解是否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
段:早期策展可能是一种批评的实践,但现在我基本放弃了这一观点。策展与艺术批评完全是两回事,批评主要针对艺术理论范畴,而策展却是实践性很强的。策展是需要有品位,品位高低很难说,但终归存在,有平庸俗气和段位高低之别。基于它的实践性,策展要对空间、人脉圈子都有要求,才彰显其专业度。学院对于策展人的培养,需要将它和批评区分开来,在未来策展人已不必要再通过艺术批评成为策展人。批评家成为策展人的现象,在中国有它成长的土壤,30%到40%的比例可以,50%到60%就不会很良性,以至于展览可能会显得空洞。目前学院策展人的培养我认为应该多开办策展实践培训班之类的项目。在艺术机构的实体内部,画廊、美术馆和中西方艺术院校相结合的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产生更好的状态。

Hi:你是否认为在2014年策展人与批评家阵营开始出现明显分野?
段:在2013、2014年,策展和批评的确分离得非常严重,比如说批评家出身的人做的展览和策展人出身做的展览基本上完全不一样。在2014年确实有很多展览,特别是年轻人策划的,都很注重策展模式、方法本身的变化。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更加积极地互动,产生真正的合作,而非策展人只是艺术家的类似于经纪人一般的角色。另外一个很深的感觉就是,批评家有他们的圈子,策展人又是另一个圈子。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