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作者:李天琪图片提供:北京公社摄影:董林 2021年6月24日 专题人物
“如果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力就像是一块板结的土壤,那艺术的目的就是让土壤重新回到肥沃且松软的状态中”, “80后”艺术家王礼军的实践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用雕塑的思维、常见的材料和朴素的语言,触发被遮蔽的经验、隐而不发的情感、琐碎平常中的诗意,幽微之趣,妙不可言。
那些动人的、“只可意会”的作品,常常给人以节制的美感和思维转换的妙趣,这其中也许不仅仅是王礼军一个人的能量,也包含着这个图像爆炸的戏剧化时代里,所有沉静、内敛、思考者的无声呐喊。
1
艺术家王礼军(摄影:董林)
艺术家王礼军(摄影:董林)
1

 

连展览标题都要“造型”

视觉艺术家普遍是造型高手,但连展览标题都要“造型”的艺术家实属少见。王礼军为其在北京公社开幕的个展取名 “峙——持”,仅用一个破折号和两个形似的汉字,就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奇异的对称感和平衡感。如同一架天平、一根扁担,因为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所以正处于暂时的平衡。显而易见,从中央美院本科到在读博士,经过十多年的雕塑专业训练,王礼军已经把造型意识刻进了骨子里。

1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王礼军最新个展“峙——持”现场,北京公社
王礼军最新个展“峙——持”现场,北京公社
1
当我们走进北京公社的展厅,看着那一个个极具团块感的球形樟木在金属丝的牵引下,与底部的平面板材相互拉扯并稳稳立住时,也许会隐约担心:如果一阵风吹来,它们会不会倒下?如果板材受潮、变松翘起,精心维持的平衡会不会坍塌?
当这样的担心产生时,我们无疑已经意识到平衡中隐含的张力、脆弱与不稳定,“平衡”由此从物理空间进入心理空间,并与当下的生存境遇相互交织,形成一张复杂的意义之网。
1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王礼军最新个展“峙——持”现场,北京公社
王礼军最新个展“峙——持”现场,北京公社
1
另一方面,通过相互拉扯的形式与平面板材翘起的一角,雕塑的重力——这个一向不易以视觉显现的问题也被王礼军揭示出来,摆脱了被遗忘的命运。艺术家着眼于难以觉察的隐秘之物,以近乎“显微镜”的方式,提供另一种视角、维度和宇宙,
1
《自持》 264×60×109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持》 264×60×109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明》  276×120×72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明》  276×120×72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重》 244×122×500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重》 244×122×500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11
看似静止,实为角力;看似风平浪静、微不足道,实则暗流涌动、关乎本质。与《自持》《自证》《自决》等一样,王礼军的很多作品都带有这样的意味。在注意力经济空前繁荣、“戏剧化”日趋成为票房保证的当下,王礼军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朴素、内敛的表象中暗含惊人的爆发力。
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何几乎从未在标准的白盒子中展示过作品,因为后者已经摆脱了悦目、装饰与收藏属性,追求的也并非精致和华美。相反,它们极为质朴而平常,可以轻而易举地融入周边环境。换言之,它们已经不仅是被观看的对象,而是通往本质的工具。
1
《自决》 182×122×244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决》 182×122×244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在》 300×100×110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自在》 300×100×110cm 樟木、多层胶合板、钢丝绳 2021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自白》 尺寸可变 石膏 2021
《自白》 尺寸可变 石膏 2021
1

 

把多余的东西都洗干净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写实造型”方向第二工作室的王礼军,在学院的体系中触摸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雕塑的体量是什么?如何造型?如何处理雕塑的重心、结构和空间?经年累月的训练让他具备了娴熟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扎实的基本功”——这个词也许会打破外界对于艺术家的浪漫想象,但它确实成为王礼军后来能够“举重若轻”的基础。
王礼军是个不停反问、质疑和推翻自己的人,喜欢反思、讲求逻辑的性格使他对很多问题又都很较真,甚至时常陷入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循环漩涡中。正如他所说:“一遍一遍地反思和洗涤,最后把多余的东西都洗干净了,或许才是那个简单而真实的自己。”
1
王礼军 尺寸可变《布新》  旧家具 粉笔 2015
王礼军 尺寸可变《布新》  旧家具 粉笔 2015
《把桌子装进它的抽屉里》250×30×12cm 木家具、粉笔  2015
《把桌子装进它的抽屉里》250×30×12cm 木家具、粉笔  2015
1
虽然王礼军近年来的创作实践不能用“雕塑”一词全部概括,但关于雕塑的体积、空间等问题却一直在他的探索与尝试范围之内。比如2015年的作品《把桌子装进它的抽屉里》,王礼军就将拆解后的旧桌子装进了它的抽屉中,原本是收纳空间的抽屉,却最终收纳了它依托的家具本身。这既是对原物件最大的空间压缩,也是对物性与空间的转换。“开”与“合” 是语言形式,也是物像本身的存在方式。
1
《把桌子装进它的抽屉里 2》120×55×12cm 木家具、粉笔 2015
《把桌子装进它的抽屉里 2》120×55×12cm 木家具、粉笔 2015
《这件 那件》抽屉 200×160cm 旧家具木板 尺寸  2017 
《这件 那件》抽屉 200×160cm 旧家具木板 尺寸  2017 
1

即逝——“那一刻很短”

罗曼·罗兰说:即使一动不动,时间也在替我们移动。而日子的消逝,就是带走我们希望保留的幻想。这句略显悲凉的话也许触动了很多人对于生命不过转瞬之间的感慨。王礼军则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即逝、以及即逝对于人的心灵的撞击。
王礼军曾把粉笔的两头磨成差不多粗细,竖着粘在一起,形成一根三米多高的线条,命名为《矗》,以一种普通的材料、简洁的方式表现平衡的易逝。现在回头来看,这根脆弱的《矗》成为王礼军的转型之作。艺术家之前的很多雕塑作品,更趋于“外向化”的表达,与他本人的关联微乎其微;但《》却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作品与人的生活可以达成如此紧密的契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他自己。
1
《矗》400cm 粉笔、胶 2014
《矗》400cm 粉笔、胶 2014
1
《水平》亦是如此。我们从高低错落的玻璃器皿中的那一条水平线出发,发现了透明的水的体量,也因为水的蒸发,发现了“水平”的短暂易逝。“我们似乎只是在某一刻达到了水平,而那一刻很短”,王礼军说。
1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水平》 尺寸可变 玻璃器皿、水  2018
《水平》 尺寸可变 玻璃器皿、水  2018
1
如果说《水平》传递的是微妙的逝去,那么《一张单人床的空间幻想》直面的则是对所谓倚靠、稳固的不堪一击。
 
《一张单人床的空间幻想》尺寸可变 旧单人床木块 丙烯  2016 
艺术家将一张单人床拆解,在空间中随意搭靠,达到某种短暂而静止的平衡,看似稳定却是岌岌可危,一触即倒。
《一张单人床的空间幻想》尺寸可变 旧单人床木块 丙烯  2016 
艺术家将一张单人床拆解,在空间中随意搭靠,达到某种短暂而静止的平衡,看似稳定却是岌岌可危,一触即倒。
《一张单人床的空间幻想》局部

 
《一张单人床的空间幻想》局部
 
消逝之感难免略带悲伤,但艺术家的表达却倾向于点到为止,思考替代情绪,理性多过感性,就像罗曼·罗兰的那句话还有最后半句:我们抵抗不了时光的流逝,但可以决定塑造怎样的时光。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日常关系》 尺寸可变 念珠、黑板、粉笔 2019 展出于素元空间

艺术家在每两个相邻的家具间放一颗念珠,并在桌子上以间隔一毫米的距离摆放一串没有线的佛珠,这些细微而又井然的秩序,紧张而又无常。黑板墙上面用粉笔写下日期和当天的境遇,将自我的生活轨迹强行嵌入到一个商品展示的样板间,从而制造一种我此在的逻辑。

 
《日常关系》 尺寸可变 念珠、黑板、粉笔 2019 展出于素元空间
艺术家在每两个相邻的家具间放一颗念珠,并在桌子上以间隔一毫米的距离摆放一串没有线的佛珠,这些细微而又井然的秩序,紧张而又无常。黑板墙上面用粉笔写下日期和当天的境遇,将自我的生活轨迹强行嵌入到一个商品展示的样板间,从而制造一种我此在的逻辑。
 
1

隐匿,从儿时开始

王礼军从小爱画画,拿着粉笔在家里满处涂鸦,甚至钻到床底下尽情挥洒。但画在床底下谁能看到?他并不在乎,只是单纯享受画画的过程。或许“隐匿”这颗种子就在儿时埋下了,成为之后时常不经意间出现在王礼军作品里的关键词。
他会在墙中埋藏一根根尼龙线,只留一小段线头在墙面之上,观众沿着线头撕扯,便被带入一个无从寻觅的感知现场;他会在水泥地面上画出60厘米见方的砖缝线,制造一种仿水泥砖的假象;他也会将凿磨墙壁扬起的灰尘刻意保留一块,取名《经意》,因为这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物质存在。如王礼军认为的那样,表面的细微存在是我们极易忽视的线索,却也是我们发现另一道风景的缘起。
1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线索》尺寸不定 尼龙线 2018 展出于候鸟北京空间
《线索》尺寸不定 尼龙线 2018 展出于候鸟北京空间
《60厘米见方》 尺寸可变 丙烯、水泥地面 2019

在水泥地面上以60×60厘米的瓷砖规格画出砖缝线,从而制造一种水泥地面仿水泥砖的假象。
《60厘米见方》 尺寸可变 丙烯、水泥地面 2019
在水泥地面上以60×60厘米的瓷砖规格画出砖缝线,从而制造一种水泥地面仿水泥砖的假象。
《破规》尺寸可变 混凝土砖墙 2017

在墙上凿出几个大小、尺寸不一的圆圈,凹陷起伏的表面与白墙下所固有的颜色层次,揭示一个潜藏在表层下的语言逻辑。
《破规》尺寸可变 混凝土砖墙 2017
在墙上凿出几个大小、尺寸不一的圆圈,凹陷起伏的表面与白墙下所固有的颜色层次,揭示一个潜藏在表层下的语言逻辑。
《经意》尺寸可变 灰尘  2017

在做作品《破规》时,凿磨墙壁扬起的灰尘弥漫整个展厅,艺术家保留了《破规》相对应一角地面上的灰尘。

 
《经意》尺寸可变 灰尘  2017
在做作品《破规》时,凿磨墙壁扬起的灰尘弥漫整个展厅,艺术家保留了《破规》相对应一角地面上的灰尘。
 

用消耗解释消耗

做艺术,既是创造也是消耗,对艺术家心力、体力和时间的消耗。王礼军对“消耗”这一概念格外敏感,并常以置换的方式将看不见的“隐性”消耗变得显性。
2014年,王礼军创作了一件如今看来具有节点意义的作品——《2014年的冬天》,他用磨煤的时间置换代课的时间,用消耗解释消耗,用虚无对抗虚无。
·
《2014年冬天》尺寸可变 煤等综合材料 2014

教课5小时,磨煤5小时,这一重复而机械的劳作从北京开始采暖的那一天开始,直至供暖终止的那一天结束。煤块经砂纸打磨后变为精致、表面光滑、极具几何美感的多面体。
《2014年冬天》尺寸可变 煤等综合材料 2014
教课5小时,磨煤5小时,这一重复而机械的劳作从北京开始采暖的那一天开始,直至供暖终止的那一天结束。煤块经砂纸打磨后变为精致、表面光滑、极具几何美感的多面体。
磨煤在工作室外面的小棚子进行,那些原本预备给王礼军工作室供暖的煤,以另外一种方式慰藉了他。
磨煤在工作室外面的小棚子进行,那些原本预备给王礼军工作室供暖的煤,以另外一种方式慰藉了他。
1
如果说《2014年的冬天》注重的是自身的消耗与置换,那么2019年的“盲盒J”项目想讨论的是自我与外部的“消耗交换”:观众可以随意挑选一个装有木质雕塑的“盲盒”,付出的“成本”是在画布上填满一个小方格,用一分钟交换艺术家的一小时。
 
1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盲盒 J 》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2019
 《盲盒 J 》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2019
1

情绪转换成认知的基础,而非宣泄的出口

每个人都是一个多面体,当理性、思考、逻辑等词汇成为解读王礼军的标签时,他作品中时不时释放出的温度,格外令人动容。
2017年在搬入新家之前,王礼军在房子里做了一个为期7天的展览“502 这里没有作品” 。他用手边的装修材料,如剩下的瓷砖、拆下的木板、甚至累积的尘土……因地而作,从玄关到客厅、书房、楼梯、厨房、餐厅、儿童房,一直到父母的卧室,每个空间都置入了紧扣空间主题的“作品“。即使是最简单的材料,只要能够在当下的语境生效,便可为我所用——王礼军几乎摆脱了材料的束缚,作品气质因而变得轻盈舒展;但即使是最易动情的细节,艺术家也最大限度地保持克制,让情绪转换成认知的基础而不是宣泄的出口。
“502 这里没有作品” 之儿童房

在儿童房,挂着一幅粉笔画《风景》。透过儿童房窗户看到的是一座公立幼儿园,虽然仅一街之隔,但王礼军的儿子因为没有本地户口而不能入园。这如同一道风景,仅供欣赏。他用粉笔在房子里拆下的隔墙墙板上画下了幼儿园,并加上了吊顶上拆下来的栏杆。

 
“502 这里没有作品” 之儿童房
在儿童房,挂着一幅粉笔画《风景》。透过儿童房窗户看到的是一座公立幼儿园,虽然仅一街之隔,但王礼军的儿子因为没有本地户口而不能入园。这如同一道风景,仅供欣赏。他用粉笔在房子里拆下的隔墙墙板上画下了幼儿园,并加上了吊顶上拆下来的栏杆。
 
“502 这里没有作品” 之书房

在书房,王礼军将家中装修时用到的20多种材料的切面展示出来,嵌入到墙泥之中。装修关注最多的是环保问题,可即使剖开材料的切面,却也未必看得到安全。
“502 这里没有作品” 之书房
在书房,王礼军将家中装修时用到的20多种材料的切面展示出来,嵌入到墙泥之中。装修关注最多的是环保问题,可即使剖开材料的切面,却也未必看得到安全。
“502 这里没有作品” 之墙壁

墙壁裂缝被王礼军保留了一处,镶嵌了金箔,裂缝就像生长的筋脉。
“502 这里没有作品” 之墙壁
墙壁裂缝被王礼军保留了一处,镶嵌了金箔,裂缝就像生长的筋脉。
1
尽管很少提及家人,但王礼军在《不惑》《法令》中罕见地以“特写”的方式呈现了父子亲情,他将自己和父亲脸上的几道皱纹雕刻在木料上。人是一个容器,上面有纹路、刻度和痕迹,生长、变老,最后消失。那两道深深的皱纹既是血脉情感的象征,也是对自我成长的凝视。
1
《 法令》52×84.5×5.5cm 樱桃木 2019
《 法令》52×84.5×5.5cm 樱桃木 2019
《不惑》樱桃木 32×22.8×5.5cm2018 
《不惑》樱桃木 32×22.8×5.5cm2018 
1

也许“节制”需要被强调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你的作品在视觉上似乎总是显得很节制,原因是什么?
王礼军(以下简写为王):在视觉文化极度爆炸的今天,也许节制是一个需要被强调的概念。声光电、沉浸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很佩服那些视觉极其震撼的作品,但我个人好像不属于这一类的艺术家。
Hi:你好像总是对细微之物非常敏感?
:确实。我对微弱到极致的东西很敏感,它们的存在让人意识到一切的存在都很不稳定,转瞬即逝,心灵难免被此触动和撞击。
Hi: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作品类型?
:威廉·塔克说雕塑的本质是物体,我理解为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及空间中的存在状态。所以,我的作品基本上没离雕塑太远。
Hi:你如何看装置与雕塑的区别?
:取决于追问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追问的目的是艺术,那么只要能表达你的态度或想法,使用何种媒介好像没什么所谓。但所有人都会依赖媒介,媒介也是思考和工作的方法。雕塑可能会更强调结构和空间形态,这与装置比如声光电的切入角度是不同的。
1
《有机1》60×50cm 旧家具木方、胶、漆  60×50cm 2016
《有机1》60×50cm 旧家具木方、胶、漆  60×50cm 2016
《脊》废旧钢筋 玻璃胶 尺寸不定 2017
《脊》废旧钢筋 玻璃胶 尺寸不定 2017
《一块多层板的反转》122×200×17cm 复合多层板、彩铅 2016

艺术家把一整张多层板以它的厚度 1.8 厘米为宽度标准进行切割,再把锯开的木条反转重新拼合成一块整板,并按它本身的纹层涂上不同的颜色。从而使一块物理意义上没有太大变化的多层板从概念到视觉实现了整体的翻转。
《一块多层板的反转》122×200×17cm 复合多层板、彩铅 2016
艺术家把一整张多层板以它的厚度 1.8 厘米为宽度标准进行切割,再把锯开的木条反转重新拼合成一块整板,并按它本身的纹层涂上不同的颜色。从而使一块物理意义上没有太大变化的多层板从概念到视觉实现了整体的翻转。
1

身体不那么安逸,有利于大脑不那么安逸

Hi:最初接触雕塑的起点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小学二三年级,我在粉笔上雕了一个在课本上看到的鲁迅像。后来想想,当时的我懵懂却很直接:随手拿来一个材料,在根本不知道雕塑是什么的情况下,用雕塑的方式认识人物。
Hi:《矗》那件作品之所以用粉笔,是不是也与这个经历有关?
:是的。我当时想学了那么多年雕塑,如果回到起点,用粉笔——一个原始而陌生的材料,能做什么?当时做了很多尝试,《矗》是其中一件。
1
王礼军 节制地雕塑
《一盒子现代主义》局部  粉笔、胶、亚克力 2014
《一盒子现代主义》局部  粉笔、胶、亚克力 2014
1
Hi:当时你还做了《2014年的冬天》,每天在工作室外磨煤,为什么选择这种又脏又累的方式创作?
:我还是珍惜自己能吃一点苦的精神,随着年龄增长,人可能会越来越安逸。身体不那么安逸,其实是有利于大脑不那么安逸
Hi:你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工作室,工作室专攻的方向是什么?
:专攻“西方写实”方向,我的老师们是苏联解体前的最后一批中国留学生,老师们的老师是享誉苏俄、有着“人民艺术家”之称的雕塑大师阿尼库申、库巴索夫……
Hi: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出来的当代艺术家似乎并不多?
:第二工作室更多的是强调认识和传承雕塑,非常重视造型能力的训练。成为艺术家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且人多多少少都有路径依赖和习惯性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它与你的生存压力契合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寻求改变。
1
《童话-1》60×160cm 收藏级喷绘  2015  
《童话-1》60×160cm 收藏级喷绘  2015  
《童话-2》 56×100cm  收藏级喷绘  2015 

 
《童话-2》 56×100cm  收藏级喷绘  2015 
 
《童话-4》100×60cm  收藏级喷绘 2015 

2015 年春节时,艺术家将儿时生活过且至今仍保留的那栋房子全部用粉笔涂抹,最后用录像和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
《童话-4》100×60cm  收藏级喷绘 2015 
2015 年春节时,艺术家将儿时生活过且至今仍保留的那栋房子全部用粉笔涂抹,最后用录像和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
1

思考的是行动问题,不是身份问题

Hi:你的艺术理想是什么?
:我觉得艺术就是要画一个圆圈,圆心是艺术家,半径是你的语言、思想、方法,有的人爆发力很强,圆心已经足够大。有些人圆心没有那么突出,但是半径拉得足够长。这个圆最后画成什么样,就是一个艺术家所能达到的高度。
Hi: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艺术家?
:天赋、思想、情感、经历,这些都是艺术家的养料,它们同时存在,相互咬合。每个艺术家可能有不同的侧重,有的艺术家情感极为充沛,有的艺术家个人经历十分丰富,有的艺术家强调他的知识结构……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你会从哪一方面突破,在哪方面立住脚呢?对于我来说,可能思考力这一部分比较重要。我欣赏的艺术家也是偏向这类思想储备更为丰厚的。
Hi:你似乎很强调逻辑、思考、理性?
:我自己的方式确实是偏理性的,如果一件事的逻辑没说通,我总会持怀疑态度。但逻辑是很讨厌的,它让你觉得很可靠,但它不是事实。事实在现实中很容易崩塌,但逻辑不会被击碎。现实总有一部分是逻辑无法穿透的一层。
Hi:创作的过程会不会感到乏味?
:创作的过程不是为了单纯享受快乐,这里面有快乐的成分,但不是那么多。就像爬山本身倒不一定有多快乐,但是你希望到达山顶时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感受到不同的境界。但其实永远没有山顶,山顶是一个伪命题,只不过每向上攀爬一点,你又看到了一点新的风景,这一点点风景带给你的身体感受就不一样。
Hi:你即将迈入39岁,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如何规划的?
:有些人一辈子没做过展览,但作品穿越千年留存至今;有些人以艺术家的姿态做各种展览,但最后被时代淹没。我思考的是行动问题,而不是身份问题。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