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所看非所识

作者:胡婷婷图片提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2015年5月24日 专题人物
艺术家李青
艺术家李青
什么是图像?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如何?文字之外,图像如何传达思想和情感;图像之内,文字怎样佐助读图,塑造思想形象。当我们将图像与文字从自我经验中解构出来时,它们存在于当下的理由,也许就剩下观看过程中的自我审视了。
5月16日李青个展“大教堂” 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5月16日李青个展“大教堂” 于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李青个展“大教堂”现场
李青个展“大教堂”现场
重获自由和力量的方式
~~~~~~~~~~~~~~~~~~
这是我理解李青创作的前提。李青,早期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大家来找茬”系列,首次调动了人们记忆中的意识形态,将图文从表面的游戏规则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视觉与图像的多次互动。它同时印证李青所说,“艺术像盐,可以调味道或者让你的伤口疼痛,即使面相上可能是轻松的。我的作品对话的对象就是我身处的现实,也就是日常生活,有时候它也会链接到一些历史记忆和知识背景。日常生活总有许多规则和意义是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乏味和麻木就此产生,将日常的规则和话语加以消解和颠覆,激活另一种可能的情境,这是我想做的,我觉得这是一种重获自由和力量的方式。”
《乡村教堂》  600×560×500cm  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   2014-2015
《乡村教堂》  600×560×500cm  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   2014-2015
《乡村教堂》局部   600×560×500cm  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   2014-2015
《乡村教堂》局部   600×560×500cm  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   2014-2015
当毕业后的李青,选择将职业艺术家作为自己今后生活的常态时,艺术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他自我审视的工具。在这个过程里,艺术所呈现的维度开始不再受到局限,因为最终画面所呈现的结果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它与艺术家的观察方式形成了一种对话的模式。它就好比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一般具有能动性,它也有可能成为杜尚所说的 “艺术是一场发生在所有时代和所有人之间的游戏”里的游戏规则。
《临窗——小教堂》  151×85.5×7cm  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   2014
《临窗——小教堂》  151×85.5×7cm  木、有机玻璃、金属、油彩   2014
作品只是现实中的影子
~~~~~~~~~~~~~~~~~
我们无法将李青的创作以材质来区分其脉络。 无论是绘画、装置、录像还是摄影,它隐含在作品背后的消费目的,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解释。归根到底,作品只是现实中的影子,它最终的意识形态完全取决于当下人们对于物质社会的精神需求。这也是李青最新个展引用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大教堂》的意义所在。作品《乡村教堂》由农村废旧木窗和木头搭建而成的一个带窗的教堂局部装置,与窗上绘制的另一幅来自上海郊区的教堂图景重叠在一起,进而通过“物”与“目光”的关系揭示 “物象”的政治结构性。它所唤醒的并不是人对宗教的情感,而是通过物,作为一个镜像去映射世俗生活里的情绪。从某种方面来讲,这也很像艺术家做的事情,利用视觉介入人的感觉和心理。
《音乐课》  150×290cm×2  布面油画  2014-2015
《音乐课》  150×290cm×2  布面油画  2014-2015
《音乐课》  150×290cm×2  布面油画  2014-2015
《音乐课》  150×290cm×2  布面油画  2014-2015
在李青的创作中,富有政治意味的历史图像经常会挪用进其图像中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与富有仪式感的雕像有关。当二次解读后的肃穆形象呈现在画面或影像之中时,观众不禁会感到一种潜藏的“阴谋论”的存在,与现实割裂开的物体本身同样在传达着一种微妙的世界观。例如用巧克力酱浇灌在普希金雕像的头顶;杉本博司的《最早的人类伴侣》被二次消费后变成涂抹上金箔的当代男女雕像。特别是去年在9平米美术馆完成的个人项目“放大”,从空间的窗户望出去,观众所看到虚拟的风景,被局部放大的艺术媒体广告图片充斥着,整个日常空间布满了唐突和荒谬之感。
李青个展“大教堂”现场
李青个展“大教堂”现场
《人类伴侣》  100×55.5×24cm  综合材料  2015
《人类伴侣》  100×55.5×24cm  综合材料  2015
透过李青的视角,我所看到的世界是充满“离间”性的——原本僵硬的画面语言,通过蜿蜒曲折的解构方式重新塑造;将一眼就能看到的 “真象”,设置不同的陷阱达到自我审视的效果。当然,宣扬真善美本来就不是艺术家的工作,然而艺术却有如传教一般,它何以存在? 为谁所需?
《节日完了》综合材料   2012
《节日完了》综合材料   2012
Hi艺术=Hi 李青=李 
 
物本身是画的一部分
~~~~~~~~~~~~~~~
 
Hi:从你整个创作脉络出发,近几年你创作的作品中考虑最多的元素是?
李:比较直接地说就是空间的纳入。从“窗子”系列的绘画开始——我更加愿意把它视为是绘画,而不是装置。物本身是画的一部分,只是给画面增加了一个隔断,将后面的图像和观众的位置,用中间的间隔提示得更清楚。我觉得这还是对观众观看方式的一种介入,把观众对作品的认知,通过一种手段去间隔它,或者去介入它。
“邻窗”系列作品现场
“邻窗”系列作品现场
《镜窗·三岛的花园》  151×106×8cm   木、玻璃、亚克力镜面、金属、油彩  2014
《镜窗·三岛的花园》  151×106×8cm   木、玻璃、亚克力镜面、金属、油彩  2014
Hi:《乡村教堂》可以理解为是一件二维的绘画作品?
李:其实“大教堂”很直接是从窗子系列发展来的,因为它显然用到了更多的窗子,从窗子发展到建筑的局部。它们所探讨的问题是跟绘画息息相关的。但是《乡村教堂》更具象、更有实体性,它不像单个的窗是一个更抽象的结构。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必须考虑的还是如何调动一个形式和结构的问题。从我最早创作的系列开始,最独特的地方也是一种形式或者说方式。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游戏
~~~~~~~~~~~~~~~~~
 
Hi:一种仪式感的形式?
李:包括我所说的这种间隔感的形式,其实也会造成一种观看的仪式感。比如说就像我们小时候打游戏机一样,你要一手握着操纵杆,一手按那个按键,然后面面对像窗户一样的屏幕,坐在那里,本身它就有一种仪式感。然后你会全神贯注跟着它,这也非常像观看绘画的经验,你面对屏幕的时候,你的智力、心理和身体都在跟着它。
《纪念物·亚洲风景》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3-2014
《纪念物·亚洲风景》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3-2014
Hi:可以将你的创作视为是在设置一种游戏规则吗?
李:我觉得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游戏,这也与艺术最初的起源——“游戏说”是一致的。首先我们并不能把观众看成是一个无知的、没有反应的人,不要一味的去告诉观众这是什么。其实我在做每一件作品的时候,第一个观众就是我自己,我必须满足自己的兴奋点和好奇心, 才能够将这个游戏进行下去。 
 
 
Hi:在创作的过程里,你是如何保持与作品之间的新鲜感?
李:其实对于艺术家自己来讲,作品的变化有时候是一种很曲折的状态,但是新的系列也并不意味着对前面系列作品的否定,我更觉得它是一个互相照应的关系。一个艺术家走到最后,可能是一辈子的时间。当他形成自己的体系之后,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东西,是可以互相印证的,我认为这才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
《最后的主义—列宾“托尔斯泰犁田”之后》局部   158×234×63cm×2   布面油画、画框、油彩、亚克力、土、沥青在玻璃纤维上、木头   201

 
《最后的主义—列宾“托尔斯泰犁田”之后》局部   158×234×63cm×2   布面油画、画框、油彩、亚克力、土、沥青在玻璃纤维上、木头   201
 
《最后的主义—列宾“托尔斯泰犁田”之后》   158×234×63cm×2   布面油画、画框、油彩、亚克力、土、沥青在玻璃纤维上、木头   2013

 
《最后的主义—列宾“托尔斯泰犁田”之后》   158×234×63cm×2   布面油画、画框、油彩、亚克力、土、沥青在玻璃纤维上、木头   2013
 
利用视觉介入人的感觉和心理
~~~~~~~~~~~~~~~~~~~~~~
 
Hi:正如三年前你在采访中所提到的,接下来将会把对物的解剖放置在历史的维度中,你实现了吗? 
李:在一些作品里,可以看到这一点。对物的解剖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对世俗生活的理解。例如在卡佛的小说《大教堂》里,它所唤醒的并不是人对宗教的情感,而是通过对教堂这个物的观看体验,作为一个镜像去映射世俗生活里的情绪。从某种方面来讲,这也很像艺术家做的事情,利用视觉介入人的感觉和心理。 
 
Hi:对于你来说,将观众引导到你的观看世界之后,你的观看世界是否成立呢?还是说,你是在给大家呈现一个思维方式?
李:对,一种新的观看方式,一种认知的方式,并不是告诉你是什么,或者它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什么特别明确的观念,我觉得这都是开放性的,观众可以自己去找一个答案。但是在找答案的过程中,这个经验是艺术家可以带动起来的。 
 
Hi:延续你一直以来所探讨的问题,你所寻找的答案是? 
李:我们今天作为一个观看的主体,是否还能像以前的人那样去观看,今天的观看是不是有一种新的模式,无论是智性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觉得这是必然的,我们的认知方式以及主体性是被不断塑造的。
《江边的佛像工厂》240×408cm    布面油画    2012
《江边的佛像工厂》240×408cm    布面油画    2012
《风尘之冠》 6‘05“   录像    2012
《风尘之冠》 6‘05“   录像    2012
结构走到极致,恰是诉说
~~~~~~~~~~~~~~~~~~
 
Hi:你创作所思考的方式是不是与自我感知事物的角度也是一致的? 
李:不喜欢非常直接的去说一件事情,或者描述一种情感,或者抒发一种情感的状态。 
 
Hi:你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李:艺术家并不是靠情感的浓烈度来确立自身的。在情感的表达这一点上,我觉得艺术家与其他人群相比,并没有一个很强的优势,特别是在今天,显然人人都有可能是艺术家,通过分享照片、上传录像或者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的表达甚至会比艺术家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或者更有力量。所以今天艺术家的优势不在抒发情感,而是怎么样去修炼自己的说话方式,通过叙述的结构去引导,引导到一种跟日常生活不太一样的体验,或者说 体验这一结构本身,因为“结构走到极致,恰是诉说”。
2014年11月,9平米美术馆展出李青的个人项目“放大”现场
2014年11月,9平米美术馆展出李青的个人项目“放大”现场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