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义 今年我在做一件最“基本”的工作
作为2012年最令人期待的个展之一,“‘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让观众重温了经典之作的同时也领略了王广义风格迥异的新作《圣物》和《“自在之物”》。在展览现场放映的芬兰导演米卡•马蒂拍摄的王广义的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他舌战群雄的一幕,也不禁被他对艺术的真诚所感染。经历了展览热闹和喧嚣之后,王广义再次回归到他平静的工作生活常态,反省、思索,一如既往的认真。
Hi艺术=Hi 王广义=王
二次回顾
Hi:今日美术馆回顾展之后的感受是什么?
王:展览之后,有一种虚无的感觉。
Hi: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王:从布展开始一直到展览结束,在这段短暂而漫长的时间里,我周围所有的人——策划人黄专、美术馆各个部门的人、我的助手、还有大量的媒体记者,还有帮我实现《自在之物》和《圣物》的几十个工人,我们天天在一起,我们所有的交流形成了一个“经验”和“超验”的互换的氛围。这种氛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幻觉”,弥漫在我的周围,在这种幻觉中我有一种充实感。而当展览结束之后,回到日常的现实之中,一种“虚无”的感觉慢慢地向我逼近。
Hi:现在都在忙些什么?
王:展览期间,接受了大量媒体的采访,我这段时间在看这些已经出来的访谈文章,我想以一个平静的心情来看一下这些在展览期间处于“兴奋”状态下我所说过的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回顾展是对艺术生涯的一次“审判”
Hi:你现在怎么评价今日美术馆的这次回顾展?
王:如果说我把这次回顾展想象为是对我自己的艺术生涯的一次“审判”的话,我基本上呈现了我将近三十年的艺术道路上的重要的“物证”,也包括“人证”。当然,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自我审判”的意义仅仅是“个体的幻觉”。这种“自我审判”对我以后的艺术道路是很重要的。
Hi:展览让你满意的地方在哪?遗憾的地方又是什么?
王:如果说有最满意的地方的话,那可能是我在展览中呈现的最新的作品:《圣物》和《自在之物》,这让人们不仅看到我“历史”的“物证”,也看到了我正在进行中的“物证”。这个正在进行中的“物证”又反证了“历史”的“物证”的意义。如果说遗憾的话,有几件重要的“历史物证”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在展览中呈现。
Hi:有人说这次的回顾展,策展人的痕迹很重,对此你如何看?
王:我倒觉得这很好。对艺术家而言,他的回顾展必须要有一个历史的呈现线索,这个呈现线索是由策展人赋予的。在这种意义上,我非常感谢策展人黄专,他把我这三十年的艺术创作放到历史的情景中进行考察。
Hi:你怎么看目前策展人的角色?
王:毫无疑问在当代艺术的逻辑之中,策展人的角色是重要的,策展人能够在艺术家偶然性的呈现中发现意义。虽然艺术家的创作是第一“动因”,但是艺术家从整体而言具有一种“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和过去的历史可能是分离的,同时对未来的指向也是混乱的,而策划人确能从中发现那些可能有意义的“线索”,这些线索有可能引导艺术家达到和今天的“不共识”,这并不是说要故意地把自己调整到和今天同步,也不是故意地把自己停留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里。
当然,策划人和艺术家这两个角色也具有分离性,这种分离性让双方都保持一种警惕,或者称之为“必要的警惕”。
《自在之物》打开了创作的一扇门
Hi:“自在之物”系列之后,你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吗?
王:《自在之物》这件作品的创作对我个人而言,它打开了一扇门;让我感悟到了“艺术的可能性”是如此的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存在的一个理由。我现在还很难说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Hi:对你来说,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这次回顾展吗?
王:当然,这是我今年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这是我近几年最重要的事情。
Hi:除了这次展览,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王:除了这个展览之外,芬兰纪录片导演米卡•马蒂拉先生拍摄完成了我的纪录片,这也是很重要的,我配合这个纪录片也断断续续地拍摄了两年。
Hi:今年你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有困惑吗?
王: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在今天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艺术家如何做艺术?如何保持作为一个艺术家绝对的思想自由?而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今天艺术如此地“下降”?
Hi:总体上你如何评价自己的2012?
王:我觉得2012年我在做一个艺术家应当做的一件最“基本”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了艺术自身的尊严和价值。
Hi:明年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王:我希望明年以及日后很多年,我都能保持对于艺术的这样一种态度。
有越来越多的人尊重艺术的思想价值
Hi:今年你有没有关注别的展览?你觉得不错的展览有哪些?
王:我不是一个很关注展览的人,在我所看到的一些展览中,我觉得深圳OCAT卢迎华等人策划的“深圳雕塑双年展”是不错的展览。我觉得这个展览将“年轻”的艺术家和“不年轻”的艺术家以“个体”的方式平行地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构成当代艺术的复杂的线索。
Hi:2012年的当代艺术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王:2012年的艺术圈让我感觉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尊重艺术的思想价值——虽然还有一些市场的喧闹声。
Hi:你有关注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吗?
王:我不太了解年轻艺术家,甚至我的同代人我都不大了解。
Hi:2012年哪些艺术机构在你看来是表现比较出色的?
王:当然,今日美术馆是非常出色的,还有OCAT上海馆。好的艺术机构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看重艺术的思想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
二次回顾
Hi:今日美术馆回顾展之后的感受是什么?
王:展览之后,有一种虚无的感觉。
Hi: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王:从布展开始一直到展览结束,在这段短暂而漫长的时间里,我周围所有的人——策划人黄专、美术馆各个部门的人、我的助手、还有大量的媒体记者,还有帮我实现《自在之物》和《圣物》的几十个工人,我们天天在一起,我们所有的交流形成了一个“经验”和“超验”的互换的氛围。这种氛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幻觉”,弥漫在我的周围,在这种幻觉中我有一种充实感。而当展览结束之后,回到日常的现实之中,一种“虚无”的感觉慢慢地向我逼近。
Hi:现在都在忙些什么?
王:展览期间,接受了大量媒体的采访,我这段时间在看这些已经出来的访谈文章,我想以一个平静的心情来看一下这些在展览期间处于“兴奋”状态下我所说过的话,我觉得很有意思。
回顾展是对艺术生涯的一次“审判”
Hi:你现在怎么评价今日美术馆的这次回顾展?
王:如果说我把这次回顾展想象为是对我自己的艺术生涯的一次“审判”的话,我基本上呈现了我将近三十年的艺术道路上的重要的“物证”,也包括“人证”。当然,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自我审判”的意义仅仅是“个体的幻觉”。这种“自我审判”对我以后的艺术道路是很重要的。
Hi:展览让你满意的地方在哪?遗憾的地方又是什么?
王:如果说有最满意的地方的话,那可能是我在展览中呈现的最新的作品:《圣物》和《自在之物》,这让人们不仅看到我“历史”的“物证”,也看到了我正在进行中的“物证”。这个正在进行中的“物证”又反证了“历史”的“物证”的意义。如果说遗憾的话,有几件重要的“历史物证”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在展览中呈现。
Hi:有人说这次的回顾展,策展人的痕迹很重,对此你如何看?
王:我倒觉得这很好。对艺术家而言,他的回顾展必须要有一个历史的呈现线索,这个呈现线索是由策展人赋予的。在这种意义上,我非常感谢策展人黄专,他把我这三十年的艺术创作放到历史的情景中进行考察。
Hi:你怎么看目前策展人的角色?
王:毫无疑问在当代艺术的逻辑之中,策展人的角色是重要的,策展人能够在艺术家偶然性的呈现中发现意义。虽然艺术家的创作是第一“动因”,但是艺术家从整体而言具有一种“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和过去的历史可能是分离的,同时对未来的指向也是混乱的,而策划人确能从中发现那些可能有意义的“线索”,这些线索有可能引导艺术家达到和今天的“不共识”,这并不是说要故意地把自己调整到和今天同步,也不是故意地把自己停留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里。
当然,策划人和艺术家这两个角色也具有分离性,这种分离性让双方都保持一种警惕,或者称之为“必要的警惕”。
《自在之物》打开了创作的一扇门
Hi:“自在之物”系列之后,你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吗?
王:《自在之物》这件作品的创作对我个人而言,它打开了一扇门;让我感悟到了“艺术的可能性”是如此的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存在的一个理由。我现在还很难说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Hi:对你来说,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这次回顾展吗?
王:当然,这是我今年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这是我近几年最重要的事情。
Hi:除了这次展览,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王:除了这个展览之外,芬兰纪录片导演米卡•马蒂拉先生拍摄完成了我的纪录片,这也是很重要的,我配合这个纪录片也断断续续地拍摄了两年。
Hi:今年你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有困惑吗?
王: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在今天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艺术家如何做艺术?如何保持作为一个艺术家绝对的思想自由?而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今天艺术如此地“下降”?
Hi:总体上你如何评价自己的2012?
王:我觉得2012年我在做一个艺术家应当做的一件最“基本”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了艺术自身的尊严和价值。
Hi:明年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王:我希望明年以及日后很多年,我都能保持对于艺术的这样一种态度。
有越来越多的人尊重艺术的思想价值
Hi:今年你有没有关注别的展览?你觉得不错的展览有哪些?
王:我不是一个很关注展览的人,在我所看到的一些展览中,我觉得深圳OCAT卢迎华等人策划的“深圳雕塑双年展”是不错的展览。我觉得这个展览将“年轻”的艺术家和“不年轻”的艺术家以“个体”的方式平行地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构成当代艺术的复杂的线索。
Hi:2012年的当代艺术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王:2012年的艺术圈让我感觉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尊重艺术的思想价值——虽然还有一些市场的喧闹声。
Hi:你有关注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吗?
王:我不太了解年轻艺术家,甚至我的同代人我都不大了解。
Hi:2012年哪些艺术机构在你看来是表现比较出色的?
王:当然,今日美术馆是非常出色的,还有OCAT上海馆。好的艺术机构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看重艺术的思想价值,而不是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