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栋:以传统的范畴入手拓展讨论绘画的边界
7月14日,由鲍栋策划的“积极与消极—绘画课Ⅱ”在乔迁之后的杨画廊开幕,脱离了传统架上概念的“绘画课”,看起来更像是对视觉艺术的一种分析。相对于其他泛泛而谈或者宏大叙事的群展,“绘画课”是近年来不常见的“强策展”作品。鲍栋说他并不想建立一种体系,而是希望他着眼的小问题能激活现在散文式艺术批评的僵局。
Hi艺术=Hi 鲍栋=鲍
灵感来源于修辞学
Hi:这次绘画课的主题“积极与消极”,跟上次的“错觉或幻象”有什么关系?
鲍:“错觉或幻象”讨论的是再现,比如说传统的绘画是用错觉的方式来再现,然后它形成了一种幻象。本来是木字旁的“相”,这个“相”实际上是一个佛教的概念,佛教里面说的色戒,能看得见的东西都属于相,所以上次展览总体上是讨论绘画中具体的再现现实和写生或者是写实的错觉背后的世界观,就是艺术能够再现现实,能够把握真实。
Hi:这种真实是提问还是判断?
鲍:是在呈现绘画,呈现艺术家的实践和这些相关绘画内部问题的关系。这次“积极与消极”讨论的是风格问题,在传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研究里面,再现是功能,风格却是人参与进去形成的一个东西,属于美的范畴。西方的古典艺术,一方面艺术功能是再现自然或者再现心灵、再现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有风格的再现,就是美学的再现,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想美,这时候风格不光是形象上的风格,还有笔触、色彩、色调、趣味。后来风格成了艺术家核心的内容,我们一想到点彩就想到莫奈,一想到笔触就是梵高。所以这是讨论风格问题。
Hi:“再现”跟“风格”是递进关系吗?
鲍:我觉得也不是递进关系。但是内在是有逻辑的,因为这两个都是传统艺术史研究的范畴。因为绘画课的出发点就是把我们认为看起来并没有讨论的绘画,让它产生一些范畴,放到新的语境下来讨论。这个新的语境,一方面是新的理论,一方面是艺术家新的实践,所以很多作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
Hi:“错觉或幻象”,感觉意思比较相近,但是到了“积极与消极”就完全是对立的概念了。
鲍:上次“错觉或幻象”实际上是对真实不同层面的说法,一个是绘画技法的层面,是层次错觉;另外一个是从世界观层面,现实是一个幻相。我在前言里也提到了,它也不是二元对立的的关系。“积极与消极”的概念是受到民国学者陈望道修辞学研究的启发,他有一本《修辞学发凡》里讲到,他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出语言的两种基本修辞,一种是积极的修辞,一种是消极的修辞。积极的修辞是指带有情绪的,带有夸张的美学趣味。消极的修辞是没有修辞的修辞,像是一种科学式的修辞,比如说地球到月亮之间的距离是30万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都有。但是转化的很有意思,原来的积极修辞已经变成消极修辞,本来是很夸张的,现在大家不夸张了,比如说桌子腿,桌子怎么还有腿呢?这是一个比喻,我们现在说桌子腿很正常,最早发明这个词的时候,它是一个很积极的修辞。在这个展览中,我也在考虑风格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之间的相互转换。比如说在展厅里看到段天宇的画风格很强的,这个强建立在挪用别人的风格上,他的那张美女骑着老虎下山,画得是国画里的山鬼,他本来是一个挪用的,没有修辞性的东西,没有风格的变成一个很强的风格。
Hi: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鲍:所以说很难,重要的不是区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是在这两个维度下看他们的转换。这是一个供我们讨论当代绘画的角度,从这个角度来看绘画丰富的东西。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我们谈绘画,经常会陷入趣味化的描述,比如说笔触画的好,颜色画的到位,颜画的放松,画的严谨,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描述风格的,但是这个描述没有生产性,没有辩证性,没有把艺术家他实践的复杂的那种微妙的地方呈现出来。
Hi:觉得还是不够精确?
鲍:首先框架不对,严肃的风格学也不是这样的。这是一种我们习惯的散文式的批评带来的结构,例如画的非常优美、隽永、奔放,这都属于非常平面的认识。
Hi:这次参展的几个艺术家的关系是怎样的?你是怎么样去安排的?
鲍:如果说一个序列的话,风格最积极的是欧阳春,他那种涂鸦、趣味、形象很明显。段建宇也很强,作品内部有丰富的转换,然后到申亮,厚厚的笔触、灰调子、怀旧的色彩,这都是他的风格。中间的几个人就比较微妙了,龚剑作品的形式,它不是一种风格设计,而是偶然形成的,这个形式不是他积极的使用,而是他消极的结果。董大为也是这样的,董大为看起来很夺目,很鲜艳,但是实际上是色粉在不停地涂的过程中,往下渗,往下掉产生的。关音夫和陈彧凡,关音夫的风格很强,但是他是通过压抑自己的风格,使物质,使饮料,使箱子本身变成一个主体了,就是物变成一个主体了,他积极的风格追求变成了消极风格的力量,变成不用修辞的修辞。陈彧凡把绘画变成一个实体了,让物质本身说话来出来,最后又形成了一个他个人的符号,这点和李姝睿挺接近的,都是去风格的风格。
激活新问题
Hi:上次讨论了再现,这次讨论了风格,关于绘画课,你有一个体系吗?
鲍:我有一个出发点,但是终点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有可能下次做素描。因为现在不管是个展、评论、媒体、还是研究,对绘画讨论的维度特别狭窄。总是用这种已有的框架的一些概念来讨论绘画,我觉得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要换一个框架来讨论绘画。在讨论画的时候不要那么想当然,不要那么不加思索的用现有的工具。我们要转化我们的讨论理论,认识本身有个限度,可以说我不是在拓展所谓的绘画的边界,但是我要拓展讨论绘画的边界,或者说在加深它的层次。
Hi:你的这些区分是足够成立的吗?
鲍:实际上我也不是说它必须成立,成为一个大家必须要去用的方法.因为策展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策展性,策展本身就是一个作品。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艺术家的一张画包含的东西很多,从传统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讨论段建宇的绘画技法,也可以讨论制作的趣味,也可以讨论绘画中的形象,但是我们为什么不从风格的积极和消极性,以及他对风格的使用和挪用来讨论呢?
Hi:绘画课作为你的作品的话,为什么要选这几个艺术家?
鲍:如果这个展览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人,那可能会增加,主要这里面任何一个,因为策展是在一个具体的条件下的创造。
Hi:为什么要用“课“这样一个名字。
鲍:我们学画画的时候,就是这次谈再现,下次谈风格,再下次谈素描……都是传统教学的课题。我们本身就是要拓展传统讨论艺术的方法,把它重新看待,拓展我们对绘画的认识。讨论绘画是传统的范畴所限定的,所以我们以传统的范畴入手,或者说以我们习惯的方法入手,来看看这个概念是不是牢靠的或者是加深对这个范畴的认识。
Hi:能够说清楚吗?
鲍:我也不是要构造一个理论系统,展览是为了搅和问题,搅烂原有的问题,激活一个新的问题。
灵感来源于修辞学
Hi:这次绘画课的主题“积极与消极”,跟上次的“错觉或幻象”有什么关系?
鲍:“错觉或幻象”讨论的是再现,比如说传统的绘画是用错觉的方式来再现,然后它形成了一种幻象。本来是木字旁的“相”,这个“相”实际上是一个佛教的概念,佛教里面说的色戒,能看得见的东西都属于相,所以上次展览总体上是讨论绘画中具体的再现现实和写生或者是写实的错觉背后的世界观,就是艺术能够再现现实,能够把握真实。
Hi:这种真实是提问还是判断?
鲍:是在呈现绘画,呈现艺术家的实践和这些相关绘画内部问题的关系。这次“积极与消极”讨论的是风格问题,在传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研究里面,再现是功能,风格却是人参与进去形成的一个东西,属于美的范畴。西方的古典艺术,一方面艺术功能是再现自然或者再现心灵、再现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有风格的再现,就是美学的再现,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想美,这时候风格不光是形象上的风格,还有笔触、色彩、色调、趣味。后来风格成了艺术家核心的内容,我们一想到点彩就想到莫奈,一想到笔触就是梵高。所以这是讨论风格问题。
Hi:“再现”跟“风格”是递进关系吗?
鲍:我觉得也不是递进关系。但是内在是有逻辑的,因为这两个都是传统艺术史研究的范畴。因为绘画课的出发点就是把我们认为看起来并没有讨论的绘画,让它产生一些范畴,放到新的语境下来讨论。这个新的语境,一方面是新的理论,一方面是艺术家新的实践,所以很多作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
Hi:“错觉或幻象”,感觉意思比较相近,但是到了“积极与消极”就完全是对立的概念了。
鲍:上次“错觉或幻象”实际上是对真实不同层面的说法,一个是绘画技法的层面,是层次错觉;另外一个是从世界观层面,现实是一个幻相。我在前言里也提到了,它也不是二元对立的的关系。“积极与消极”的概念是受到民国学者陈望道修辞学研究的启发,他有一本《修辞学发凡》里讲到,他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出语言的两种基本修辞,一种是积极的修辞,一种是消极的修辞。积极的修辞是指带有情绪的,带有夸张的美学趣味。消极的修辞是没有修辞的修辞,像是一种科学式的修辞,比如说地球到月亮之间的距离是30万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都有。但是转化的很有意思,原来的积极修辞已经变成消极修辞,本来是很夸张的,现在大家不夸张了,比如说桌子腿,桌子怎么还有腿呢?这是一个比喻,我们现在说桌子腿很正常,最早发明这个词的时候,它是一个很积极的修辞。在这个展览中,我也在考虑风格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之间的相互转换。比如说在展厅里看到段天宇的画风格很强的,这个强建立在挪用别人的风格上,他的那张美女骑着老虎下山,画得是国画里的山鬼,他本来是一个挪用的,没有修辞性的东西,没有风格的变成一个很强的风格。
Hi: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鲍:所以说很难,重要的不是区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是在这两个维度下看他们的转换。这是一个供我们讨论当代绘画的角度,从这个角度来看绘画丰富的东西。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我们谈绘画,经常会陷入趣味化的描述,比如说笔触画的好,颜色画的到位,颜画的放松,画的严谨,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描述风格的,但是这个描述没有生产性,没有辩证性,没有把艺术家他实践的复杂的那种微妙的地方呈现出来。
Hi:觉得还是不够精确?
鲍:首先框架不对,严肃的风格学也不是这样的。这是一种我们习惯的散文式的批评带来的结构,例如画的非常优美、隽永、奔放,这都属于非常平面的认识。
Hi:这次参展的几个艺术家的关系是怎样的?你是怎么样去安排的?
鲍:如果说一个序列的话,风格最积极的是欧阳春,他那种涂鸦、趣味、形象很明显。段建宇也很强,作品内部有丰富的转换,然后到申亮,厚厚的笔触、灰调子、怀旧的色彩,这都是他的风格。中间的几个人就比较微妙了,龚剑作品的形式,它不是一种风格设计,而是偶然形成的,这个形式不是他积极的使用,而是他消极的结果。董大为也是这样的,董大为看起来很夺目,很鲜艳,但是实际上是色粉在不停地涂的过程中,往下渗,往下掉产生的。关音夫和陈彧凡,关音夫的风格很强,但是他是通过压抑自己的风格,使物质,使饮料,使箱子本身变成一个主体了,就是物变成一个主体了,他积极的风格追求变成了消极风格的力量,变成不用修辞的修辞。陈彧凡把绘画变成一个实体了,让物质本身说话来出来,最后又形成了一个他个人的符号,这点和李姝睿挺接近的,都是去风格的风格。
激活新问题
Hi:上次讨论了再现,这次讨论了风格,关于绘画课,你有一个体系吗?
鲍:我有一个出发点,但是终点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有可能下次做素描。因为现在不管是个展、评论、媒体、还是研究,对绘画讨论的维度特别狭窄。总是用这种已有的框架的一些概念来讨论绘画,我觉得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要换一个框架来讨论绘画。在讨论画的时候不要那么想当然,不要那么不加思索的用现有的工具。我们要转化我们的讨论理论,认识本身有个限度,可以说我不是在拓展所谓的绘画的边界,但是我要拓展讨论绘画的边界,或者说在加深它的层次。
Hi:你的这些区分是足够成立的吗?
鲍:实际上我也不是说它必须成立,成为一个大家必须要去用的方法.因为策展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策展性,策展本身就是一个作品。没有一个所谓的真实,艺术家的一张画包含的东西很多,从传统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讨论段建宇的绘画技法,也可以讨论制作的趣味,也可以讨论绘画中的形象,但是我们为什么不从风格的积极和消极性,以及他对风格的使用和挪用来讨论呢?
Hi:绘画课作为你的作品的话,为什么要选这几个艺术家?
鲍:如果这个展览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人,那可能会增加,主要这里面任何一个,因为策展是在一个具体的条件下的创造。
Hi:为什么要用“课“这样一个名字。
鲍:我们学画画的时候,就是这次谈再现,下次谈风格,再下次谈素描……都是传统教学的课题。我们本身就是要拓展传统讨论艺术的方法,把它重新看待,拓展我们对绘画的认识。讨论绘画是传统的范畴所限定的,所以我们以传统的范畴入手,或者说以我们习惯的方法入手,来看看这个概念是不是牢靠的或者是加深对这个范畴的认识。
Hi:能够说清楚吗?
鲍:我也不是要构造一个理论系统,展览是为了搅和问题,搅烂原有的问题,激活一个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