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卉 超颜值的知美术馆将提供一份怎样的中国私人美术馆新样本?

作者:罗颖图片提供:知美术馆摄影:董林 2018年7月3日 专题话题
知美术馆艺术总监 王从卉
知美术馆艺术总监 王从卉
2014年,在距离成都市区约40公里的新津县老君山脚下,出现了一道新风景——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知美术馆。但四年来,它几乎也只是以一道景观而存在。4月25日,这座艺术品级的山间美术馆将迎来它的再次开馆展。面对这个不短的“闲置期”,许多人和我一样对它的过去和未来抱有太多的好奇和疑问。比如,它背后的创始人是谁?她的藏品是什么面貌?为什么可以任性的闲置四年,时至今日再重新出发?这座偏安一隅的美术馆又如何摆脱除了开幕人特别多,之后就没有人去的魔咒……今天,它的新一代掌舵者——有着丰厚拍卖从业经验的独立艺术顾问王从卉将为我们逐一揭开知美术馆背后的故事。
王从卉 超颜值的知美术馆将提供一份怎样的中国私人美术馆新样本?
超颜值的知美术馆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超颜值的知美术馆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Hi艺术=Hi  王从卉=王
 
 
在一个长期的规划框架下,迅速启动
 
Hi:知美术馆最初创建是什么时候?
王:是2014年。
 
Hi:知美术馆已经存在了四年,除了隈研吾建筑本身,它对外似乎一直缺乏一个相对清晰的软性形象,为什么时至今日才感觉它步入正轨?
王:我特清晰地记得知美术馆的创始人说过:“没想好做什么就先别折腾,就搁在这里,别乱弄。先把物业、硬件管理好,把专业团队各方面内功做好,一旦时机成熟,它随时都可以启动。”这一点恰恰也是让我比较钦佩的地方,她有一个长期的心态。没想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蛰伏等待,但是一旦思考成熟、方向清晰,在一个长期的规划框架下,迅速启动
丁雄泉《红艳似火》177.8 x 228.6 cm 亚克力彩画布 1971
丁雄泉《红艳似火》177.8 x 228.6 cm 亚克力彩画布 1971
Hi:选择在4月25日再次开馆的原因是什么?
王:我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在有机成长的状态下发生。美术馆的整体定位其实经历了一个挺漫长的思考摸索的过程。 知美术馆的创始人是一个非常热爱艺术的严肃的收藏家,在过去的三到四年里,我个人作为私人艺术顾问一直在为她的收藏做建构。在收藏的过程当中才慢慢一点一点共同发现和确认藏家的审美、方向、趣味,这三、四年左右的磨合,也是藏家自我发现自我确定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有乐趣、有智趣的过程。具备了一定的收藏基础,再加上已经有一个美术馆的存在,就自然而然的讨论到美术馆的定位方向,就来重新讨论美术馆的启动动作了。我们本来也打算在2018年开展,在2017年下半年正好得知首届艺术成都的时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大家能有合力,给成都的艺术生态带来一些新内容,就果断确定了这个时间段。 
丁雄泉 《You can't keep me from loving you》 107x204cm 布面丙烯 1975
丁雄泉 《You can't keep me from loving you》 107x204cm 布面丙烯 1975

和高手联手打造新的可能

 

Hi:你刚刚不断提到创始人,我们会好奇她是个怎样的人?对艺术的兴趣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王:创始人本身很爱艺术,但是纯粹的个人喜好和做公共性的美术馆确实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如何把个人对艺术的热爱和美术馆的健康成长进行有机的结合?知美术馆和母集团本身的品牌定位和诉求相结合?这几年我们在这个课题上思考的比较深入。

她大概是五年前进入艺术收藏这个领域,客观来讲,时间并不长,整体藏品数量和量级和顶级藏家相比仍有差距。但是我们的购藏过程从一开始就非常全视野、国际化、各个渠道全扫描。国际国内各大一线画廊、中小画廊都有密切交易。我自己拍卖出身,因此对全球各大拍场专场是全垒打,只要在我们的方向下,没有错过的场次,也基本上是不会错过合适我们作品。

 

Hi:藏品又是怎样的面貌?

王:目前为止藏品大约积累了200多件,主要涉及到这几个方向:一是东方美学的现代性和当代性这条我们的主线。当然包括吴大羽、赵无极等耳熟能详的大师,另一部分就是我们觉得应该继续在艺术史中再去深挖的、地位及艺术价值还值得更为公众所认知的大师们,当然也是我们由衷喜爱的艺术家。比如陈福善、丁雄泉等等,我们都做了十分深入的收藏和研究。这也是我们收藏中比较有观点、见解和创造的部分,占了很重的比例。东方美学的当代性部分我们聚焦在世中坚艺术家中对这个领域有深入探索的艺术家个案(有些深入的探索还没有在市场的层面显现出来),比如洪凌、曾梵志、周春芽、叶永青、魏立刚、朱伟、李津……等等,我们的当代收藏面貌是非常有东方精神、同时又非常国际化的选件。第三部分,我们也开启了在媒体艺术方面的系统收藏,这个方向上我们更加基于国际化的选件,但还是会重点关注中国中坚及新一代的黑马,比如张培力、王功新、雎安奇、邱黯雄、李舜等等。基于非常前沿的、未来方向的媒体艺术也是知美术的重要展览方向。 

魏立刚《万物察》205x300cm 布面丙烯 2015
魏立刚《万物察》205x300cm 布面丙烯 2015
Hi:开馆展往往奠定了一个美术馆的基调,“东方美学”是创始人主要的收藏线索,那么为什么选择做一个媒体艺术的群展再次出发?
王:在探讨美术馆定位和美术馆的社会功能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未来性部分的比重和关注度一定要加大。因为我们探讨的是东方美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深入发掘历史的同步我们更要做的是探索未来。未知永远都是更有趣的部分。 因此媒体艺术基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时代的迅速变迁下艺术表达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这个领域更加具备开放性和可能性。
我们原来理解的“未来性”往往仅基于一些年轻的新锐艺术家。但在这几年不断和很多专家,包括国内外策展人交流以后,我们发现在真正的所谓“未来性”部分要拓宽视野,根本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从艺术的疆域、艺术表现的手段还有艺术的观念整体进行更打开的状态是否具有未来性。
郑维 《The Tree》 577x380x4.5cm  木刻,综合材料
郑维 《The Tree》 577x380x4.5cm  木刻,综合材料
Hi:展览名为“开”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王:决定用“开”作为展览的正式名称,就是想把知美术馆这种开放的状态以及未来展开的状态都在这个展览当中呈现。大家可以在这个展览里看到艺术家不界定的状态,也就是说不给你灌输价值观念,也不告诉你什么是好或者不好,它只是呈现了一种体验,它体现了自身感受的体验和反思的一种能力。我们本身就希望这个展览能吸引一部分知性、善于思考、热爱学习的人群。相信这个展览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
在这个基础上,我就去寻找更合适的展览方向,但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答案。直到有一次我去上海看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的展览,遇到策展人张尕老师。我个人非常喜欢他们的展览,CAC的展览不是大家一提到新媒体时想象的沉浸式3D那种很炫的感觉,而是偏向于沉思式、启发性的、甚至有些“涩”的媒体艺术的探索。这和我们知美术馆一直在探讨的什么是“知”的态度是一致的,从已知朝向未知。 而CAC在媒体艺术领域中具有批判性的介入不断改变,它重塑当代经验的媒体技术来推动艺术创新和文化认知的核心使命与美术馆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同时CAC的高度严谨的专业和学术态度,与知美术馆打造“精专”美术馆的目标也十分吻合。我们需要这个领域的高手来一起联手打造一种新的可能性。 
王从卉 超颜值的知美术馆将提供一份怎样的中国私人美术馆新样本?
知美术馆内景
知美术馆内景
每年设置一个清零的过程
 

Hi:知美术馆这栋建筑已经先于它的内容有了更大的知名度,在里面呈现作品并不容易,你们对这点是如何考虑的?

王:隈研吾的确是把知美术馆当一件纯粹的艺术品在做,他考虑的完全是光影和建筑给大家带来的感受,他是以一个艺术家的态度来对待建筑的。 所以我们就尊重顺应了这个特点,并会把这种体验做足:即便你从市区千里迢迢来到郊外,当你面对的仅是一个空荡荡的美术馆时,依然会觉得不虚此行。所以我们会在每年的12月到1月的淡季,将知美术馆恢复到裸馆的状态,基本上什么都不展,每年设置一个清零的过程。既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出色的作品,那为什么不可以将它归到一个清静原本的状态?这样大家也有时间去逛逛老君山,在我们这里喝喝咖啡,做一次极简的悠闲旅程。正因为极简,它才可以最大化的丰富你的心灵、把你想要减掉的部分去减掉,找到自己。

洪凌《夏荷》150x240cm 油彩画布 2003
洪凌《夏荷》150x240cm 油彩画布 2003
Hi:知美术馆距离成都市区40多公里,会不会担心客流量的问题?
王:有考虑过。一开始大家会认为这是不太方便的地方,但是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难点。美术馆之所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精神场所,所以走远一点也没有关系。我相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看美术馆的习惯,那么知美术馆会形成这样的样本:你必须离开市区,走到自然当中才能接触到美术馆。既然来了就不要着急走,可以待上一天或者一个周末,我们也有自己的酒店,毗邻美术馆,坐拥无敌老君山景。不远处是观音寺,儒释道文化的气场是俱足。明年我们的知图书馆也将对外开放,周末会展开各种读书、沙龙、工作坊……可以想象是一个怎样美妙的美术馆体验。远,才能沉浸。 
陈福善《争宠图》 152x102cm 塑胶彩纸本 1968
陈福善《争宠图》 152x102cm 塑胶彩纸本 1968
摆脱“开幕人多,之后没人去”的魔咒

 

Hi:区别于其它私人美术馆,“知”的独特性格在哪?

王:首先,知美术馆是一座非常“精专”的美术馆,一旦开馆运营起来,这个特点会很明显。二是比较任性,这与创始人有关。她的这种任性和自身携带的性格特点一定会影响到美术馆。但是我们会在任性跟公共性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度,这种任性更多的体现在专业的研究后的我行我素。

比如说MoMA或者蓬皮杜还没有做过的艺术家,但我们的学术团队认为对于国际认知东方美学是重要的,就应该做。因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在深入的进行,他们不如我们了解自己的文化,而且我们趁其他国际大美术馆还没有收藏的时候开始系统的收藏,在别的美术馆还没有做之前我们来做深入的回顾展。我们这几年在与一些国外的美术馆和策展人聊这个思路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这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他们来到中国,他们希望看到在MoMA、在泰特看不到的展览,希望你是真的有见解。 那么你的见解从哪里呈现?就是你的选择。这个选择需要勇气,需要任性,需要你用专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告诉别人真的是这样一回事,这才是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这是知美术馆很强烈的一个性格!知美术馆今年9月即将呈现20世纪艺术家陈福善的个人回顾展。如果说知美术馆能为现有的艺术生态提供一个新的样本的话,我们希望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前沿的、有个性,并且有自己鲜明主张的超颜值美术馆。

陈福善《无题》(观龙的人群)  50.5x75cm  1968-1985
陈福善《无题》(观龙的人群)  50.5x75cm  1968-1985
Hi:这类艺术家在学术上的认可度和票房却不一定成正比,如何平衡这个问题?
王:一旦引进的不是最顶级的艺术家,也就是你的咖位没有大到莫奈、梵高、贾科梅蒂等这种现象级别的时候,自带的流量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这么几个有限的人之外,其他的名单中对票房的差距就不会太大。既然你放弃了用前者的策略,选择了后者,那么宣传和活动就非常重要。 我始终觉得,展览一定要摆脱的一种开幕魔咒:除了开幕人特别多,后面就没有人去了。我觉得这种悲惨的状况是绝对要避免的,不要在开展时求大求好又求体面,把钱都花在开展的热闹,然后就没有钱干别的事情了。其实做了运营之后,会知道其实做活动、做沙龙、做工作坊花的钱是比较少的,但是它的互动效果、真诚度、精准的人群影响度是更持久更大的,所以我们的精力至少要一半一半。
井上有一《花》 164.2x144.8cm  水墨纸本立轴 1968
井上有一《花》 164.2x144.8cm  水墨纸本立轴 1968
花样年具备“超越常规、善于创新、好玩爱美”的基因

 

Hi:知美术馆背后的花样年集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王:花样年集团是香港主板上市企业。从地产起步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以互联网思维,将社区服务、金融、文旅、养老等各板块融合协同的创新商业模式。换句话说,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从重资产创新转型到轻资产,从“硬件的物”转型到“软性的人”的企业。在我个人看来,花样年具备一种“超越常规、善于创新、好玩爱美”的基因。因此,花样年做美术馆并不是偶然的。

 

Hi:知美术馆与集团又是怎样的关系?

王:知美术馆首先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美术馆立足,它具有超越集团自身的社会公共性。其次知美术馆作为花样年品牌的文化审美核心,它的精神及内容浓度特别高,能辐射到品牌自身,蔓延到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中,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严谨的规划、合理的战略布局、长期的预算支持耐心的慢慢来建构。
美术馆最大的公共职责是艺术分享、艺术教育。 因此,知美术馆也承载着在整个集团范围内部的审美和艺术系统培训的职责,这是一个长期的五年计划。就从什么是艺术?为什么要做美术馆?美术馆的功能是什么开始。 然后再基于美术馆的藏品,让大家都要有如数家珍的自豪感和品鉴力。最后也是最丰富的,是基于美术馆的万变活动(比如暑期的亲子艺术夏令营,周末的读书坊、戏剧诗歌等)提供给集团内部的家属,员工,集团的客户都可以去深度体验、参与、互动。基于这样立体的培训和体验,才能够让集团从高层到员工都能对美术馆的功能和真正的价值感同身受。这个潜移默化的软性价值是长期存在的,最终艺术这个基因会进入到花样年品牌的最深处,时间越久它的含金量价值越大。
周力 《线-影子的影子之9》 280x5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6-2017
周力 《线-影子的影子之9》 280x5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6-2017
集团出资做十年计划的保证
 

Hi:知美术馆目前的供血模式是什么?会纳入赞助理事机制吗?

王:目前美术馆的运营都是集团出资,这保证了美术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长期的供血机制。也能够确保美术馆不是为了做一次两次豪华的展览,而是系统持续的做优秀的、高品质的展览。这样其实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够做十年计划的一个保证吧!目前许多其他私人美术馆的融资方式,能够形成正向循环的还是比较艰难。无论你是招募理事,还是依靠慈善活动,都是你主动出击去募资的一个过程,都是很耗费精力和资源的事。如果对方给到你资金,必须要有社会型回报或者个人型回报这样的一个回报机制,但这个链条还不那么完善,中国的艺术赞助系统又不健全,又不减税。再加上近年来美术馆雨后春笋,成为现象。一多也形成竞争,能做理事的就那么几个人,整体出资量也很有限,根本不具备可持续性。虽然我相信我们如果把内容做到精专品质的话,也一定会吸引一些品牌来赞助,在当地或者国际上也会有人愿意来参与支持,但这都是补充。不能依靠这个去生存。同时特别重要的是美术馆自身的运营能力,除了专业的展览以外,咖啡馆、衍生品,艺术图书馆、会员制等等、我们要尽可能的在这个互联网新零售、重体验、重生活方式消费、重分享的新环境中操练我们的团队,以不断创新的手段来扩大美术馆的影响力和营收力。无论有没有捐赠系统,我认为这是一个美术馆专业团队必须应该具备的能力。


知美术馆 . 设计
知美术馆 . 设计
Hi:在再开馆的预热工作中,邀请了很多圈内资深人士来谈论什么是“知”,为什么要以务虚的方式来传播?
王:“知”是我们美术馆的精神文本,在这个精神文本下展开的内容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做什么展览。对这个美术馆来说,它建构上层建筑的时间特别长,什么是“知”?“知”里面的精神包括什么?我们不仅自己在思考,我们也希望启发大家一起来思考,有了思考,碰撞,才会有行动,这就是我们做这个“知时代”的大咖讨论的初衷,美术馆是平台,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广场,我们抛出问题,时代来回答。美术馆通过艺术、通过各种文本来记录时代。
业内资深人士谈什么是“知”?
业内资深人士谈什么是“知”?
Hi:对于这样的私人美术馆,如何将个人意志对专业领域的干预降到最低?
王:我觉得这有一些先天的因素,并不是外人能够左右的,而在于创始人自身对于专业的尊重度有多大。知美术馆的创始人对专业知识特别的尊重,这也是为什么在做收藏的开始就找专业顾问,接受这种服务。说明她的价值观中认为专业就是值钱的,专业就是应该得到尊重。这既是对自己的保障,也是对专业认可的态度,这个思想观念是前提。缺乏这个基础,一切都很难展开。因为就像基因一样,如果没有这个价值观,就没有所谓的专业的运作。这是其一。
其二,机制也很重要。我们都免不了个人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美学,自身的社会关系携带的跟谁熟跟谁不熟,这都很正常,每个人都摆脱不了这样一种状态。因此,对美术馆而言,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理事会等等都是一些国际美术馆的成熟机制帮助形成相对公正,不偏见的手段。但是,目前的中国艺术生态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现象是错位的,比如画廊老板比批评家更严谨更学术、或者策展人比拍卖行还商业、拍卖行做个案研究比学院派更深入……不一而足,都是乱象。那在这个阶段就不适合将国际的成熟操作搬到国内。 知美术馆有自己隐形的动态的“大咖顾问团”,向目前生态中各个身份领域的最强的高手去请教,我个人更像是个小学生,或是顾问团的秘书长。汇总来的精华我们再消化运用到运营本身。我们目前能做的是尽量把知美术馆的开放性做好,不是急于要用所谓机制把金钟罩罩上。 知美术馆希望把我们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努力方向通过一个个展览、一个个学术活动来表达清楚,相信会吸引到和我们同频同质的伙伴(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艺术机构等)来共同完成探索未知的使命,开始一段有趣的旅程。

《失踪的警察》年份:2016,时长:50分钟,语言:中文,字幕:中/英;主演:厉槟源,林科,栗宪庭,王广义,巫鸿,张晓刚,徐冰,丁乙,方力钧,凯伦.史密斯   

影片制式:HD,导演/编剧:雎安奇,出品:雎安奇工作室,版数:8+1AP
《失踪的警察》年份:2016,时长:50分钟,语言:中文,字幕:中/英;主演:厉槟源,林科,栗宪庭,王广义,巫鸿,张晓刚,徐冰,丁乙,方力钧,凯伦.史密斯   
影片制式:HD,导演/编剧:雎安奇,出品:雎安奇工作室,版数:8+1AP
用相对性价比高的方式去做一件难度比较大的事情

 

Hi:为什么你的头衔不是馆长而是艺术总监?

王:因为我的工作确实是艺术总监,重心还是确定艺术内容方向、精深文本和视觉审美的部分,再有就是整合外部的资源。大部分运营的细致工作,比如物业、搭建、行政管理流程等大量海面冰山下看不见的工作,都由运营总监来完成,这是非常繁琐而庞杂的工作量。没有运营总监,就不可能有美术馆的正常运营。 清晰的分工能够保证专业度。

Hi:所以实际上这是一个馆长空缺的美术馆?

王:是这样的,至少在这个阶段并不重要。

知美术馆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队
知美术馆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队

Hi:你之前在拍卖行工作,之后又做了独立艺术顾问,到现在作为知美术馆的艺术总监,对你的职业生涯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王:我觉得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回顾自己一路走来,努力的方向并没有改变。不过,从离开拍卖行到自己创业做顾问,到现在协助藏家做美术馆,确实是属于学习曲线特别陡峭的几年。

尤其是自己开始独立做顾问之后,成长的速度和工作的节奏强度都比我原来想的快而强。一方面在万变的艺术市场里裸奔,你需要快速学习、应变行动。另一方面对的人碰在一起,学习和实现事情的速度就会加快。这真的是机缘。

知美术馆令人激动之处在于:刚才所说的一切都是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包括怎么确定并落实我们的定位?怎么选择艺术家?策展人?怎样创造精准的文本?怎么在繁杂运营劳动中不丢失乐趣,我想这里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共同创造,因为你能看那到这三年多的日子里,和创始人那一次次的天马行空的讨论慢慢一点点的变成了现实。这里面都包含着大量的创造和我们知美术馆整个优秀而年轻的团队的艰苦劳动。

这个创造除了动脑之外,更需要去落地实现。怎么融入到庞大的集团机构当中,和机构进行互动和有机的成长?很多工作都超越了我以前所有的经验。最后,我们身处快速变迁的环境中,如何用相对性价比高的方式去做一件难度比较大的事情,这也是有挑战的,当然也是更有成就感的事。

李津《无题》 138x69cm 彩墨 2002
李津《无题》 138x69cm 彩墨 2002
舒服和好看其实是很高的标准

 

Hi:成都最近这些年的当代艺术几经沉浮,现在你怎么看它以及走向?

王:客观地讲并不是很理想。但今年有首届Art Chengdu,正好我们也开馆,麓湖·A4美术馆近几年也比较活跃,所以就是形成了一小波火热的局面,但它的有机性和生命力有多大?我觉得需要观望和考察。一个新的艺博会要扎根一个地方不那么容易,从成都本地藏家的购买力,包括能够引进到西南去购买艺术品的国内国际藏家的到位等,这都是技术活。毕竟成都国际化程度、商务效率,第三方供应商的专业度跟上海、北京比还是有差距,都需要慢慢去磨合提升。但是总体而言,我觉得比前两年好太多了,至少大家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合力,这不是商量好的,也不是一种偶然,一定还有某些内在的不可见的力量在推动。

Hi:你理想中的美术馆是什么样的?

王:我特别喜欢瑞士巴塞尔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那种感觉。在自然里,有好吃的饭,好喝的咖啡,好看的美术馆限量作品或小玩意儿可以买回家,有最赏心悦目的展览。贝耶勒当然是国际顶级的大牌,它的专业呈现在太多的细节当中。任何一眼看上去好看,待着舒服的地方,都意味着背后大量的专业劳动。舒服和好看其实是很高的标准。我个人喜欢的美术馆也是这样,可以让你待个一天半天,能够看看艺术,有些看得懂,有些看不懂。不用太多,给你的精神一点盛宴,但也留白,发发呆,这是我理想中的美术馆。

A.R.彭克《改变I》 280x280cm 布面丙烯
A.R.彭克《改变I》 280x280cm 布面丙烯
叶永青《朵朵报应》 150x200cm 丙烯布面 2016
叶永青《朵朵报应》 150x200cm 丙烯布面 2016
Hi:那么未来知美术馆的展览计划有哪些?
王:首先在东方美学这条线索上我们基本上排到了第八年。另外在媒体艺术这块,我们和CAC有一个长远的战略合作计划,目前是三年里每年有一个高品质的媒体艺术大展。第三是我们每年会留出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空间档期来探索一些年轻艺术家的可能性,我们希望看到好玩、跨界的方式,这个需要碰撞出来。最后,我们会留出部分档期给西方艺术家,会基于西方和东方艺术家的对话展开。照目前的规划来看,我们不会纯粹地引进西方大牌艺术家或者群展这样的形式。所谓东西方艺术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我们所有的选择理想状况都是要以可对话的标准下展开,展览线索主要是在这四大块线索上。
马库斯·吕佩尔茨《位于泰尔托的桌子I》 144x165cm 木板油画 2010
马库斯·吕佩尔茨《位于泰尔托的桌子I》 144x165cm 木板油画 2010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