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为 一切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好吗?

2015年10月13日 专题话题
收藏家周大为
收藏家周大为
谈起今天上海当代艺术圈的热闹局面,周大为并没有给它添加更多的光环,甚至有点“火上浇水”。很多改变艺术生态的事情他于十年前就开始着手,而上海今天的热闹就像“死鱼被激活”。在觥筹交替的喧闹和乐观面前,周大为会反其道而行之地回到更基础性的工作上来。
 
Hi艺术=Hi 周大为=周
 
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上海”
 
Hi:你觉得上海这两年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什么。
周: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可能唯一的变化是宣传口径或者知名度上比较虚的变化,或许影响力更大了。
 
Hi:这次上海的艺博会效应,你感觉怎么样?
周:肯定非常的热闹,热闹得有点从艺术或者这个很多东西的本质上脱离了,更像是一个大聚会,过于热闹了吧。
徐震《永生》15.2×0.96×4.8m 2014 没顶公司出品

 
徐震《永生》15.2×0.96×4.8m 2014 没顶公司出品
 
Hi:上海的崛起更多的是市场方面的。
周:所以我就说本质没有变化,因为我们从来不喜欢说上海和北京的区别。第二点就是从来没觉得上海“没好过”,在收藏或者什么市场,因为藏家一直在上海很多,我们很清楚,并没有什么上海现在突然超过北京了,只是北京上海的艺术生态不一样。
 
Hi:哪种不一样呢?
周:我认为一种就是北京的艺术家比上海多得多,它的环境相对来说更容忍艺术家这样的群体生存,生活成本要比上海低一点;而且上海有它的局限性,就是相对国际化一点,但是有时候可能没有那么接地气。
 
Hi:所以你觉得上海会成为下一个核心的艺术品交易中心吗?
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一级市场,它太大了,文化差异也大。整个西南和沿海,整个大西北可能以后会有不一样的方式。我觉得很难说当代艺术可以覆盖全国,它更多地还是在北上广这些更国际化的城市。但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上海”,每个地方都会,会越来越强大。
陈维《乒乓》150x200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1
陈维《乒乓》150x200 收藏级喷墨打印 2011
真正有体系的年轻藏家,全中国也没有几个
 
Hi:直接切入上海的问题吗?
周:虽然作为上海人,我也得这么说。但上海有北京没有的东西,比如它的国际性和它的商业性,还有另外一种包容性,不是对生态的包容性,是做事的包容,各做各的,我不管你,你不管我,不像北京群体式的生活方式,更多是一种独立式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两年的在上海的艺术崛起,更多也是这样独立性的艺术家,北京的艺术家大多从群体出来,有“老大”什么的,上海看到的永远是个案。
 
Hi:在你了解,这两年上海的新进藏家多吗?
周:我觉得上海的新藏家很多都很低调,我也不认识。浮在水面上的也是大家都认识的,基本上也不会像北京,连藏家可能都会比较独立点吧,可能这就是上海,每个人都特别宅,并不是说特别自私。因为很多人觉得上海这个地方很自私,这就是每个地方给人带来一种性格上的特点,这并不是每个人本来的性格,我到北京我也特别“放”。你反过来说很多新的藏家,真的有很多很多,喜欢这边买一件,那边买一件,没有体系化。真的有体系年轻藏家,整个中国我没看到有几个。
 
Hi:所以你在当代艺术上的收藏习惯是怎样的?
周: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芝麻绿豆大的事,说出来我自己觉得丢脸。我们这种人心气特别高,就是觉得一辈子要做很大的事情,这种芝麻绿豆的事都拿出来说的话,我觉得丢脸。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什么特别习惯,更多的还是考虑是不是在自己的收藏体系里面,我不会买那么多不同艺术家,但是会针对特别欣赏的这些艺术家持续购买。
郑国谷 1993年作品  《我和我的老师》
郑国谷 1993年作品  《我和我的老师》
回到艺术生态本身,其他都是瞎扯
 
Hi:在这次上海西岸的现场没有看见您。
周:人太多的地方不想打招呼,经常等人家不怎么去的时候我去吧。
 
Hi:平日与画廊走动多吗?
周:不怎么多,因为我生意特别忙。我支持画廊,但完全不管他们,不怎么参与艺术圈里面的江湖,就跟自己的朋友玩,最多收藏一下东西。
 
Hi:上海的进步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周:回到艺术本身,少点聚会,少点喧哗,静下心来,特别是现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回归到艺术本身,其他都瞎扯淡吧。
刘韡作品 《门》 2009-2012年
刘韡作品 《门》 2009-2012年
Hi:指艺术家的创作?
周:我指的整个艺术生态本身,就是画廊做画廊的事情,把它做好,该培养藏家就把它培养好;二级市场、拍卖行该怎么样,按部就班地做,把每个部分都做好。现在大家去参加聚会和喝酒的时间,就是都变成受罪了,如果把玩的心变成受罪那没有意义了。

Hi:你在火上浇水。
周:我必须做这种事。为什么我开幕的时候不在,因为我觉得没必要去交际,在本身该做的基础事情上面都没有做好。你让我说狠一点就是,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没什么资格去这样做事。先把本分做好,还没到摘果实的时候,现在就是这么一个初步的生态。
  
Hi:感觉你已经在调整了。
周:反而静下心来。我那时候支持画廊,支持博览会,是因为整个艺术生态就像条死鱼。我做了这些事情就能激活很多东西,现在激活了这条大鱼,我倒想静下来了。我会回到自己基金会的推广上,重新找到好的年轻艺术家,重新去挖掘被埋没的艺术家,重新做回本质的事情。
Danh Vo 《Bud Lite》 300gr (Goldleaf,cardboard and stamps) 2012
Danh Vo 《Bud Lite》 300gr (Goldleaf,cardboard and stamps) 2012
市场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好

Hi:通过这次上海艺术周,感觉整体上的交易很多。
周:现在金融危机,哪能越来越多。

Hi:真实的情况?
周:这一定是真实的情况,购买力肯定会下降,这是必然的。

Hi:没有大家所看到的那么好。
周:肯定没有那么好,当代艺术本来就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不然我怎么会做呢?所以有人觉得我做很多事情是为了赚钱,说真的,这东西花那么大精力才赚那么点钱,或者不赚钱,有什么意义?就是在做推广的事情,虽然这两年比之前要好,但是比想象中还是差太远太远了。
杨福东作品《陌生天堂》
杨福东作品《陌生天堂》
Hi:所以你的工作,就是在培养这样群体。
周:中国买当代艺术的人很少,现在好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藏家,也是我们从二十年前就开始做的事情,这是一个过程,急不了。

Hi:现在年轻艺术家的价格比较低,所以市场表现得还可以?
周:并不是说艺术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就会有很多人要,往往是价格越来越高才会有人要,这是投资的基本原理。所以我觉得是一个供需的关系,而并不是价格体系的关系,价格体系是中国艺术圈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整体中国艺术家本身就比西方要贵。

Hi:上海基于市场需求,把一个比较完整的架构做出来了。 
周:我觉得现在上海大家都做得挺好。上海不可能只有一个“西岸”,而且大家方向不一样,就应该有他的共存性。他们做的到的,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的,他们有些也做不到。

Hi:方向上的差异。
周:我们针对大美术的概念,他们会针对艺术圈本身多一些。我们会考虑老百姓的接受,而且我们对画廊“能不能卖”这个问题也会比较在意。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