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蓝 长征空间在稳定中成长

采访:史伟图片提供:长征空间 2016年2月17日 专题话题
国内老牌画廊长征空间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总监梁中蓝认为现阶段它处于稳定中求成长的阶段。尤其在参加海内外博览会方面,长征有着其独到的见解与体会。在2015年末,“窥视秀”作为一档小鲜肉当代艺术家的群展,似乎也提示出一些全新的信息,这也透露出长征空间一贯的工作线索。
长征空间总监 梁中蓝
长征空间总监 梁中蓝
Hi艺术=Hi 梁中蓝=梁
 
艺术市场是一个在开发中的市场

Hi: 你认为长征空间发展至今,它处于画廊成长历程中的哪个阶段?
梁:稳定中求成长。画廊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十三、四年时间了,中间经历了很多阶段:长征开始是计划,是比较策展模式的平台,不是商业画廊的形态,在2007年开始慢慢转型为商业画廊的运营模式。长征的品牌历史很长,2008、2009年基本确认开始有长征空间和计划的区分,长征空间经历过市场最火爆的时期,也经历过三十几个员工的时期以及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艺术圈而言是一次淘汰与洗礼,因为长征有自己的精神和历史、艺术家支持,撑过金融危机后,我们希望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比较稳定的做事,可发展的区域还有很多。
Hi: 2015年艺术市场不是很景气,画廊经营方面有什么切身的感受吗?结合国内外交易情况谈谈。

梁:没有特别感受到2015年市场比2014年不景气,相反,与2014年相比,营利是有所增长的。长征在国内是建立比较久的画廊品牌,而在国外即便我们有很棒的艺术家和项目,更需要让别人认识和了解长征,让他们知道你是谁,这是这个是每个中国画廊去国外的市场还有博览会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此外,长征不是年轻的画廊,我们的艺术家也并不都是年轻艺术家,也并非所有作品的价格都很便宜,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价格与国内市场有一个时间差,这属于市场大环境的问题,中国市场很好,但没有比较成熟的美术馆和批评机制,所以一般国外的藏家会去评断这个艺术家值得不值得买、这个艺术家的价格是不是物有所值,作品价位超出藏家的预期,又不在藏家购买和熟悉的领域,这就需要画廊做很多功课积极应对。这也是长征过几几年投入很多精力参加国际博览会很看重的一点:逐渐建立海外的品牌认知度。

Hi:在2015年,藏家结构是否发生一些变化,通过哪些途径发生新的藏家?
梁:博览会是重要渠道,但结识藏家未必是全部是在博览会。还包括博览会通过其他藏家的介绍引荐,甚至聚会吃饭等社交场合也会遇到新藏家,这是一个在开发中的市场。长征空间的展览也是重要的结识藏家的途径,我相信我们的展览、我们的艺术家以及我们的品牌,这都是长征空间比较核心的部分。
朱昱个展”隔离“展览现场
朱昱个展”隔离“展览现场
“汪健伟:赃物”个展现场
“汪健伟:赃物”个展现场
长征没有”中国当代艺术家“这一概念
 
Hi:对博览会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更看重它的哪些方面?
梁:首先,博览会的品牌很重要。其次,考量博览会所在地的市场是否是我们想要开拓的市场。每间画廊都有其人员、资源和资金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市场都要去开拓。值得信任的博览会能吸引到藏家以及哪些藏家,这一点很重要。比如巴塞尔艺博会,它的品牌意味着来的人都是重要人物。现在博览会越来越多,大家如果在档期内只能选择参加一个博览会,瑞士是一定要去的,因为全球的画廊、藏家都会选择去那里,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及代表性画廊都在那里,对于藏家很便捷。
 
Hi:长征空间更在意国内的藏家、艺术家和市场,还是更青睐和海外的博览会的曝光?
梁:我们很看重国内,因为中国是我们的家,不可能家里不顾顾国外,国外的宣传对我们也很重要。长征空间一直以来都不是在讲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做的当代艺术,或者在中国生活或者工作的当代艺术家,我们没有限定他们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的概念,而是国际认可的当代艺术家。这是长征空间所秉承的理念与方向,我们在用国际共通的艺术语言替艺术家的工作建立语境,在国外不管是参加博览会或者是我们的艺术家参加其他展览,我们希望以这个方向做出推广。
 
Hi:画廊要面对二级市场和一些新形态的艺术空间,你认为这对画廊而言是一种挑战吗?
梁:没有什么竞争,这是很好的事情。市场中有各种各样好的画廊、空间,就代表它有足够多的好艺术家。我们的藏家也会去二级市场买东西,但至少我们的核心藏家购买艺术品不是以投资为全部或主要目的,而是他对作品的态度是真心喜欢,并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藏家。
胡向前个展“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此为《再造米开朗基罗计划-完美剪辑》的表演现场
胡向前个展“天天表演 身体健康”,此为《再造米开朗基罗计划-完美剪辑》的表演现场
”窥视秀“展览现场
”窥视秀“展览现场
艺术家是艺术市场创新的主导
 
Hi:2015年末的“窥视秀”群展,是否可看作是长征空间发出的一个新信号?
梁:这的确是一个变化。首先,长征空间是开放性的平台,它是做计划起家的,起初并不是商业画廊的模式,逐渐空间的部分称为商业画廊形态之后我们采取艺术家代理机制,过去几年我们都是只做我们自己代理的艺术家的项目,也是时候和其他艺术家展开合作了。像大多数画廊一样,我们也会尽力关注周围发生了什么,由此发现新的艺术家,它会成为我们工作系统的一部分,长征空间一直在关注,只是并没有显现出来。其次,年轻艺术家有一个趋势,他们作品的需求未必会选择传统的画廊营销方式,这只是他们宣传推广渠道中的一个。艺术家更倾向开放的合作模式,与画廊的合作也没有太大压力。
 
Hi:你认为目前画廊还有什么新的玩法?
梁:整个艺术行业存在的基础是艺术家,画廊是否有新玩法需要看艺术家创作什么作品,艺术家是艺术市场创新的主导因素。我们会考虑艺术衍生品,这依然需要以艺术家作品及个展的面貌灵活应对,所以在我看来,有没有新的营销方式或者新的商品,都需要看艺术家。
长征空间在巴塞尔艺博会现场
长征空间在巴塞尔艺博会现场
Hi:长征空间在现阶段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梁:我完全相信如果有好的展览、好的艺术家、好的艺术品、好的品牌,就会有好的藏家,其他方面都不是问题,当然如果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画廊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画廊还需要抱有比较开放的心态,这样才可以有新的艺术家、新的创作语言。

Hi:你认为媒体的宣传对画廊而言重要吗?
梁:当然重要。我们会将微信、纸媒、网媒、自媒体相结合。纸媒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冲击,但它很重要,因为其内容制作更为精良、深入、学术性更强、质量更高,我们也希望纸媒可以熬过这段时间,很多人对纸媒还是有情结的。

Hi:在2016年,画廊在经营策略上有什么具体的策略吗?
梁:今年我们会比较谨慎一点,在博览会上投入的时间、资金会缩减,也会精选几个博览会参加,不会参加那么多。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