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山 求证自我绘画哲学的实验者
黄一山的作品很妙,远看是张再正常不过的绘画,近看却为细节惊诧。在他的作品里,墙是墙的质感,砖是砖的质感,而在瓷砖和墙面构建的空间中,总以相似角度呈现某些日常物品。黄一山曾经说过,比起绘画,他更愿意把他的作品看成是建筑模型,或是装修。最近,由新氧艺O2ART主办的黄一山首个个展“非格物——形而下的空间叙事”在瞳空间开幕,对话黄一山,却发现,黄一山在做的远不止他口中的装修,他在做一次实验,验证自己的绘画哲学,而实验才刚刚开始。
Hi艺术=Hi,黄一山=黄
材质形成于反绘画的态度
Hi:你的创作特点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黄:作品从我研二时就形成了基本面貌,一直延续至今,其中存在着不同阶段的变化。
Hi:你非常迷恋于呈现画面中的构成的材质,这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黄:我刚开始做这批作品的时候,是一个反绘画的态度。我在绘画时,要尽可能地说服自己我不是在画画,而是在做室内装修或是模型。在这个概念中,材质就变得很重要,我要尽可能去还原模仿对象的材料性,比如金属、玻璃等。手法上有点像在拼贴和绘画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Hi:最初为什么以反绘画的态度来进行绘画创作?
黄:我觉得,这是一种偶然性。画地板砖是个导引,这种形态本身会带来一个理性空间的结果。在刚开始时画面的材料性并不强,现在呈现的材料性是在不断的推进中建构起来的。也有另外一个原因,画画实在是太难了,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就需要另辟蹊径。事实上,在画这批作品之前,我很喜欢表现主义,强调笔触的感觉。但我发现,无论怎么画都会有别人的影子。我开始看了一些西方的哲学书,这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理性。
Hi:当时看了哪些哲学书籍?
黄:当时很痴迷,现在却很难说出书名,对我而言,消化成一种状态,我觉得看书就是为了把书忘了吧。大致应该是后现代主义往结构主义追溯的部分。
关于新展“非格物”
Hi:这次新展展出的都是新作吗?
黄:对,这是我近两年的工作成果。最近的两年我其他的展览呈现的几乎都是旧作。我会同时画几张作品,但跨越时间很长。基本上不管大画小画,创作周期前后都要两个月。
Hi:你的绘画中都存在了一个相似的角度,并且一贯至之。这个角度对画面有什么意义?
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从看画的角度,这个俯视角度有一种偷窥感。第二,是与我提到的做模型的概念相吻合的。于是我采用的是施工中平行透视的方法,消除了物体近大远小的视错觉,像施工图一样。在西方中世纪绘画中,也就是焦点透视发明之前,绘画的透视方式也有点类似这样。
Hi:那作品中出现的看似怪异的比例与画面接缝的不对称,是否与这种透视方法相关?
黄: 对,由于平行透视的关系,就会令观众觉得物体的比例怪异。而画面接缝的不对称,是我有意为之,出现在这次的两联画“PK”中,我希望这两张画像是两个分镜头。于是上面的接缝是不对称的,到下面是无缝咬合的。
Hi:如何看待你作品中的叙事性以及给予的空旷的想象空间?
黄:我觉得所谓的画面的叙事性是可以被重新阐释的,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定义叙事性?比如静物是否真的没有情节,我会想象静物被什么人使用过了,或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我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叙事性的外延。在我早期的作品中,叙事性比较显在,到了这次展览,我觉得叙事性正在消退,慢慢变成画面中另一个构成部分。比如“锥形树”,看似无意义,但实际上也是有情节的,比如人们将树修建成这种形状的过程及动机,这都是特别荒诞的。我希望把早期直白的叙事性转化为画面结构的问题。我会做一些假设,在画面与真正感受中形成声东击西的东西,看似在说一件事,背后却有其他的暗示。
求证自我绘画哲学的实验者
Hi:你的作品,尤其是新作中的一些变化,比如石膏体,石膏像的出现,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你对绘画的自我认知?
黄:一件作品肯定是表达一个艺术家的世界观。对我来说,这个阶段更偏向于讨论绘画内部的问题,怎么画,用什么方法画,我是在超越绘画材料的同时回到绘画内部本身讨论。
Hi:酷似素描训练中最基础的圆锥体的“锥形树”与石膏像纷纷出现在你的作品中,这种对绘画主体的选择是否是你思考绘画的一部分?
黄:会有这样的原因。在最开始学绘画时,要经历从素描到油画的过程,而在学习素描是,要从最简单的形体去画,正方体、圆锥体、球体等,可以假设这是绘画学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那么我在研究绘画的新方法,用最简单的形体做以实验,经过理性推导出新再现方法,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画任何物体。石膏像也是一样,结构更复杂,我没有去画一个真实的人,是希望在新方法研究的现阶段更单纯一些。
Hi:这次的布展方式非常特别,部分作品嵌在墙面有意的突起中,与画面中的角度形成反差。为什么特意选择这种布展方式?
黄:我希望作品与空间发生关系,通过这种布展,使作品像从墙里面生长出来的感觉,作品没有外框,整个墙壁就充当了外框。布展前期先做建筑3D图确认效果,加上遇到新氧艺这个执行很认真有力的团队,才将想法得以实现。最终的现场效果和我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比较统一。
材质形成于反绘画的态度
Hi:你的创作特点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黄:作品从我研二时就形成了基本面貌,一直延续至今,其中存在着不同阶段的变化。
Hi:你非常迷恋于呈现画面中的构成的材质,这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黄:我刚开始做这批作品的时候,是一个反绘画的态度。我在绘画时,要尽可能地说服自己我不是在画画,而是在做室内装修或是模型。在这个概念中,材质就变得很重要,我要尽可能去还原模仿对象的材料性,比如金属、玻璃等。手法上有点像在拼贴和绘画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Hi:最初为什么以反绘画的态度来进行绘画创作?
黄:我觉得,这是一种偶然性。画地板砖是个导引,这种形态本身会带来一个理性空间的结果。在刚开始时画面的材料性并不强,现在呈现的材料性是在不断的推进中建构起来的。也有另外一个原因,画画实在是太难了,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就需要另辟蹊径。事实上,在画这批作品之前,我很喜欢表现主义,强调笔触的感觉。但我发现,无论怎么画都会有别人的影子。我开始看了一些西方的哲学书,这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理性。
Hi:当时看了哪些哲学书籍?
黄:当时很痴迷,现在却很难说出书名,对我而言,消化成一种状态,我觉得看书就是为了把书忘了吧。大致应该是后现代主义往结构主义追溯的部分。
关于新展“非格物”
Hi:这次新展展出的都是新作吗?
黄:对,这是我近两年的工作成果。最近的两年我其他的展览呈现的几乎都是旧作。我会同时画几张作品,但跨越时间很长。基本上不管大画小画,创作周期前后都要两个月。
Hi:你的绘画中都存在了一个相似的角度,并且一贯至之。这个角度对画面有什么意义?
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从看画的角度,这个俯视角度有一种偷窥感。第二,是与我提到的做模型的概念相吻合的。于是我采用的是施工中平行透视的方法,消除了物体近大远小的视错觉,像施工图一样。在西方中世纪绘画中,也就是焦点透视发明之前,绘画的透视方式也有点类似这样。
Hi:那作品中出现的看似怪异的比例与画面接缝的不对称,是否与这种透视方法相关?
黄: 对,由于平行透视的关系,就会令观众觉得物体的比例怪异。而画面接缝的不对称,是我有意为之,出现在这次的两联画“PK”中,我希望这两张画像是两个分镜头。于是上面的接缝是不对称的,到下面是无缝咬合的。
Hi:如何看待你作品中的叙事性以及给予的空旷的想象空间?
黄:我觉得所谓的画面的叙事性是可以被重新阐释的,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定义叙事性?比如静物是否真的没有情节,我会想象静物被什么人使用过了,或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我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叙事性的外延。在我早期的作品中,叙事性比较显在,到了这次展览,我觉得叙事性正在消退,慢慢变成画面中另一个构成部分。比如“锥形树”,看似无意义,但实际上也是有情节的,比如人们将树修建成这种形状的过程及动机,这都是特别荒诞的。我希望把早期直白的叙事性转化为画面结构的问题。我会做一些假设,在画面与真正感受中形成声东击西的东西,看似在说一件事,背后却有其他的暗示。
求证自我绘画哲学的实验者
Hi:你的作品,尤其是新作中的一些变化,比如石膏体,石膏像的出现,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你对绘画的自我认知?
黄:一件作品肯定是表达一个艺术家的世界观。对我来说,这个阶段更偏向于讨论绘画内部的问题,怎么画,用什么方法画,我是在超越绘画材料的同时回到绘画内部本身讨论。
Hi:酷似素描训练中最基础的圆锥体的“锥形树”与石膏像纷纷出现在你的作品中,这种对绘画主体的选择是否是你思考绘画的一部分?
黄:会有这样的原因。在最开始学绘画时,要经历从素描到油画的过程,而在学习素描是,要从最简单的形体去画,正方体、圆锥体、球体等,可以假设这是绘画学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那么我在研究绘画的新方法,用最简单的形体做以实验,经过理性推导出新再现方法,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画任何物体。石膏像也是一样,结构更复杂,我没有去画一个真实的人,是希望在新方法研究的现阶段更单纯一些。
Hi:这次的布展方式非常特别,部分作品嵌在墙面有意的突起中,与画面中的角度形成反差。为什么特意选择这种布展方式?
黄:我希望作品与空间发生关系,通过这种布展,使作品像从墙里面生长出来的感觉,作品没有外框,整个墙壁就充当了外框。布展前期先做建筑3D图确认效果,加上遇到新氧艺这个执行很认真有力的团队,才将想法得以实现。最终的现场效果和我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比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