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了解的’85新潮, 与我有何不同?
人们常说“入乡随俗”,好像是人因为环境空间而发生了变化, 殊不知,原先的“乡俗”却正是因人而起。那么在时间里,是否 一样存在这样的关系?是人们记住了时间,还是一些人让时间得 以铭记,甚而言之,他们自身就是时间的构成元素?
1985年,对于后来的艺术界来说,几乎一直是人们不断追念的 年份,没有具体的定位,这也恰恰提供了怀念者徘徊的时空。这 些人是谁?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媒体人......这些身份话语实在无法也无需得到明确核定,任何局部取舍都会消弱时代风云 下他们付出的努力;在今天看来,我们或许会用“意义”来评判 他们,但是一旦历史的时钟拨回某个起点,未来对任何人来说都 是未知的,所谓的“意义”也是未知的,甚至不存在的,或许还 是冒险的。当一些指数在直系坐标中呈异常的上升或下降时,可 能才是“意义”生发的预兆。因此,让事件、当事人退回到历史 中,试图还原“预兆”的某种情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1.具象画家和昆明画家合影(前排左起 :张夏平、吴文光、孙国娟、叶永青、李洪云 ;后排左起 :张华、邓启耀、潘德海、毛旭辉、张晓刚、翟炜、苏江华、杨黄利、马祥生)
2. 吴山专《批斗会——我是艺术家》行为艺术1988
3. 宋永平《1986年某月某日一个场景的体验》行为艺术1986
3. 宋永平《1986年某月某日一个场景的体验》行为艺术1986
数据显示,1977-1986年期间,现代美术活动人数由0增长到 4817人,其中,1985-1986年间,出现了由926人到3475人骤 增的现象,35岁以下的人群更是占了94.5%(摘自高名潞等著 《’85美术运动:80年代的人文前卫》)。虽然,这不能说明 所有的问题,但就这一现象而言,也能让事外之人引发这样的思 考:发生了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尽管,历史的数据中没有所谓的英雄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消弱个体的 个性和创作性;而且,一旦如上的类似发问跳出,必然引发向着 历史具体行径的追问。此“追问”不是一种对其“起源”的追 问,而是与其后30年艺术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的追 问。一方面,’85美术运动距离眼下并不算遥远,很大部分艺术 家、批评家等尚且还活跃在当下,我们相信这一运动或思潮的余 波尚存,即便此刻的“撰写”,也将是为这“历史文献”添砖加 瓦。其次,社会发展水平为这样的历史提供了很大的记载和传媒 的技术和工具,“历史文献”的梳理相对容易。
4. 1986年4月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前排左起:高名潞、张培力、唐庆年、朱青生、李山;后排:舒群)
关于艺术的这一历史,艺术史论家、评论家或者相关亲历者已经 书写下的,或者正在书写的文本著作枚不胜数,此不赘述。但回 顾并不是为了对当事者探个究竟,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本 质上来说是无意义,历史、现实的破碎不是某种真实的缺失断 裂,它是真实的一部分;回顾也不是当下存在的充要条件,更不 是一劳永逸的行动,它构成了向前进的摩擦力。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对过去的反思,这无关乎好坏优劣,无关 乎历史发展的必然或偶然。有哲人向世人断言“人不可能踏入同 一条河流”,但更为关键的不是“河”的不同,而是当我们面 对“此河”或者“彼河”有着怎样的不同思考。今天的我们在 面对’85新潮之时,是否如同艺术家刘韡所言,“今天资本本身是政治,只是原理和规则不同,我们适应着这个规则和存在的 原理,艺术成为了类似的金融产品,它的突破早已景观化,我们 仍然是一个群体运动。”作为一名追溯者,之于时代、环境、文 化,我们都无法对焦’85新潮这一独立运动,但是身处当下的我 们可以选择抱着当初那份质疑与批判的意识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