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17位艺术家,83件作品
张晓刚《兄妹》引领展览叙事
同样的题材,不同的风貌
做海外华人艺术,
何香凝美术馆特别合适
王:何香凝美术馆归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何香凝先生和她的后人都一直致力于侨务工作,在海外华人中威望很高,她本人又是艺术家,所以何香凝美术馆做推广海外华人艺术这件事特别合适。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何香凝美术馆最应该做的工作——不仅要推出新的、优秀的艺术家,更有责任帮助全球华人艺术家,尤其中国之外的华人艺术家艺术推广、桥梁搭建或者说历史记忆的打捞。
王:前两届都是“全球华人书画展”(2014、2016年),当时何香凝美术馆没有介入。从这一届开始,展览固定为何香凝美术馆承担,我们根据不同移民的区域做单元划分,然后再根据艺术状况提炼主题。今年这届邀请的大部分艺术家集中在亚太地区——也是历史上最主要的华人海外移民聚集地。
Hi:邀请的艺术家整体上看年龄偏大?
王:年龄大小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选择艺术家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艺术家的创作跟二十世纪的中国的艺术史书写发生关联;第二个条件是艺术家的血缘、家庭与祖(母)籍国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比如我们有好几位参展艺术家是没有中文名字的,他们的祖先可能是百年以前的移民,但他们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而且坚守华人的生活传统(虽然这种传统与我们的理解不一样,传统在不同环境中会发生变化)。
Hi:老一辈艺术家其实也是越来越少了。
王:确实。有些艺术家如果我们现在不做,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比如缪鹏飞老师,他生于上海,有研究者还称他为“后海派”艺术家之一,他移居到澳门后把现代艺术的实践带到澳门,澳门的很多艺术家都是缪老师的学生。我们很荣幸这次展览能够邀请到缪老师,但非常遗憾的是,他在展览开幕前不久因病故去。我想很多人不知道缪老师是谁,虽然他对澳门艺术的发展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年龄越来越大,这一部分年龄较大的艺术家如果我们不做,可能机会会越来越少。
我们对海外华人艺术不是特别关心
Hi:海外华人艺术家知名度不是很高,你会担心他们无法为展览带来“流量”吗?
王:我们经常提到的“知名度”里面包含一个陷阱——信息不对等。他们可能在当代特别有名,但是我们不了解,就认为他(她)是一个不知名艺术家。这次展览我们请到了很多(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华人艺术家,国内的观众可能并不知道他们,但是他们对当地的文化和生态有着重大的影响,比如刚刚获得新加坡的文化奖的艺术家廖芳炎,只不过我们没有关注而已。艺术界普遍存在有一种偏狭的势利心理。
Hi:那你是从何种渠道了解到这些艺术家的?
王:我曾在何香凝美术馆工作,美术馆的一些工作内容会涉及到海外华人的部分,此前我也参与了第1-4届“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当时的设想就是从两岸四地逐渐向海外扩展。另外,我对港台艺术、设计和文学界有一定的熟识度。在策划前两届华人书画展的时候,我们也通过驻外使馆以及其他公私关系,对全球华人艺术的状况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使策展具有了一定的信息基础。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本计划到这些地方做调研和考察,这样才会对海外华人艺术家有更直观的体认,但是因为疫情,没能成行。
老侨和新侨之间代际差异明显
王:代际差异还是很大的。比如菲律宾艺术家杰勒多·谭(Gerado Tan)说他哥哥受过华文教育,他就没有。随着愈演愈烈的全球化浪潮,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认知也相对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水墨艺术甚至平面类艺术创作的人也相对少一些。很多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洋气”,很国际化,但是你也很难看出来他们到底在谈什么问题,他们的文化身份是什么。海外不同华人聚居地的华文教育情况也不一样,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直就不错,艺术家谢忝宋还在马来推广水墨考试。
另外一个例子艺术家曲德益,他祖籍山东,在韩国出生长大,后来去了台湾,又去了法国。他在台湾是“外省人”,回到山东老家又是台湾人,可能一个永远的身份就是“华侨”。但每个地方的情况和艺术家个人融入地方的程度不一样,个体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有的艺术家会在作品中突出个人自传色彩,强调文化身份,有的艺术家的作品则不会太侧重这一方面。
王:这可能需要大量的“采样”和观察才会发现,而且这种共性可能与中国交流的密切度有关联的,比如说早年的南洋画派也好,香港的“新水墨运动”也好,他们都是直接跟艺术家曾在中国学习艺术的经历有关,但可能后来后来这种交流越来越少,艺术家可能会更加强调他与自己生活的直接关系。
希望能慢慢做成一个海外华人艺术智库
王:除了那些欧美国家的所谓大牌艺术家之外,亚洲艺术家我们知道多少?中国大陆之外的华人艺术家我们又知道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忽略了华人艺术家在亚洲艺术面貌塑造中的作用。我们对于海外华人这个板块的关注实在太少了,我们关注西方艺术史,关注中国艺术史,但是在中西方之间的部分却踏空了。
王:听说这是今年为数不多的有海外作品进来的一个展览,我们还暗自得意了一下,虽然我们也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将开幕时间推迟了20天。我很理解媒体、艺术界对这个展览不太关心,一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活动一直给人一种大杂烩的印象,二是没有炫酷的噱头;一方面我根本就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们这么认真怎么可能会做得差呢?另一方面,还是希望得到各个方面的支持,毕竟这部分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特别有限,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汇聚更多资源。把项目做好、品质做稳定,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海外华人参与,引起更多人关注海外华人艺术家群体。我们不只是单纯地展示作品,我希望能以这个展览为平台,通过每一届的积累,慢慢做成一个海外华人艺术智库的面貌,通过艺术家的个案了解一个全体的生态、创作状况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