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作者:李天琪图片提供:何香凝美术馆 2020年12月29日 专题话题
书写艺术史,总归有一个地理上的限定范围,或东或西,或中或外。但人眼难免主观,目光似乎不会白白落在某处,所谓“沧海遗珠”,就常是眼光所不及的缘故。 被忽视并不等于无价值,在中外艺术史的夹缝中,有一个极易被我们略过的群体——海外华人艺术家,除了赵无极、朱德群、严培明等少数几位所谓的“明星”之外,我们对于这个板块似乎知之甚少。
 
何香凝美术馆“离散与汇聚——第三届全球华人艺术展”
何香凝美术馆“离散与汇聚——第三届全球华人艺术展”

17位艺术家,83件作品

位于深圳的何香凝美术馆可能是国内唯一一家以女性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何香凝不仅是最早在留学海外学习艺术的女性,还是最早一批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中国女权先驱,而且是1949年后设立的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在全球华人和华侨事务中都享有很高威望。
“离散与汇聚——第三届全球华人艺术展”近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 这个从2014年就开始的“双年展”式项目从前两届的书画展扩展为艺术展,场馆从这一届开始固定在何香凝美术馆。17位艺术家的83件作品分为四大板块:“血缘”“新水墨”“东方与抽象”和“站在华人这边”。虽然参展艺术家中不乏“30、40后”,最年轻的也是“70后”,但展出的作品并不显得“过时”或“老气横秋”,而是突破了我们对于“老一辈艺术家”的传统想象。
另外,何香凝美术馆并非典型的、全封闭白盒子式空间,自然光透过落地窗照进展厅,为作品增添一丝“暖意”,两层的展览空间虽然不算大,但作品分布疏密有致,作品旁的二维码中还包含了艺术家用母语(普通话、潮州话、泰语……)讲述的作品故事,这可能算不上一个宏大的展览,但绝对是一个“观众友好型”的展览。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张晓刚《兄妹》引领展览叙事

展览既然名为“全球华人艺术展”,自然也应该包含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以一件何香凝美术馆的馆藏、张晓刚的 “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兄妹》开篇。策展人王晓松从馆藏中选择一件作品作为中国大陆艺术家的代表,既与主题相符,也体现了何香凝美术馆在全球华人收藏、研究和推广中的工作成果。
王晓松也希望这种“1+N”的结构能固定下来,一是为交流,二是可以省去挑选代表性中国大陆艺术家的麻烦。这件作品中所关注的自然家庭、血缘关系正是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汇聚在一起的自然客体”名为《兄妹》的作品“引领”整个展览的叙事结构,其意不言自明,正所谓“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海内外华人之间也有着无法割断的连结。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海外华人分布极广,人数众多,其中的艺术家数量难以统计,究竟应当选择谁参展?王晓松提出以区域作展览单元——从亚洲出发,旁至大洋洲。这个地理区域根据华人海外移民目的地的情况选择,从亚洲出发就是沿着华人海外移民的历史地理线索展开的,大洋洲则是作为亚太的概念被吸纳进来。地理区域之外,再根据艺术家自身对于华人身份的认同、其创作风格与中国艺术史的关联、个人回忆或家庭叙事与“华人”的联系等当面、进行判断和选择。
参展的艺术家可能是一代移民,也包含二代、三代等更年轻的移民,有些艺术家甚至已经没有中文名字,但他们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但关于祖辈的中华记忆或传统依然留存于成长环境中,比如新西兰艺术家艺术罗琳·塔雷雷瓦(Lorene Taurerewa)回忆说:“我至今记得我娇小美丽的母亲穿着旗袍去小镇,在1960年的新西兰小镇上,这是难得一见的奇妙美景!与周围的朋友不同,我们家吃中餐……”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同样的题材,不同的风貌

展览的二、三部分的“水墨”与“抽象”本是司空见惯的题材,中国本土的水墨或者抽象画家也比比皆是,但有意思的是观察这些海外华人艺术家在异域的生活、人文和历史环境中,会在同一题材的艺术中生发出与中国艺术家如何不同的枝叶。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曾在中国接受过美术教育,但数十年的海外生活与文化熏陶使得作品的风貌逐渐发生变化。
曲德益 《并置H1608》 162×650cm 布面丙烯 2016
曲德益 《并置H1608》 162×650cm 布面丙烯 2016
曲德益 《并置D1912》  162×195cm 布面丙烯 2019
曲德益 《并置D1912》  162×195cm 布面丙烯 2019
曲德益 《黑白与色D1602》 162×195cm 布面丙烯 2016
曲德益 《黑白与色D1602》 162×195cm 布面丙烯 2016
如曾就读于中央美院的姜宏光在移居新西兰后,当地丰富的自然生态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彩墨花鸟应运而生,原住民毛利人的图腾也会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再如生于上海的澳门艺术家的缪鹏飞,年过不惑才移居他乡,他站来东西文化现代交汇之处,对澳门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启蒙性作用。
姜宏光 《小鸟天堂系列》 176×143cm 纸本彩墨 2020
姜宏光 《小鸟天堂系列》 176×143cm 纸本彩墨 2020
缪鹏飞 《黑白系列(一)》 141×181cm 布面油漆 2006
缪鹏飞 《黑白系列(一)》 141×181cm 布面油漆 2006
关伟 《大航海》990×240cm 布面丙烯 2008
关伟 《大航海》990×240cm 布面丙烯 2008
虽然统称为海外华人,但不同地区、不同代际之间的海外华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面貌,连“移民身份认同”这个普遍的问题或许也被愈演愈烈的全球化浪潮而逐渐消解。初代移民曾面临的“两头都是家乡,两头都不是家乡”的情何以堪的困境,在网络发达、交通便利的今天也许会化为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如同展览标题——“离散与汇聚”,海外华人在因缘际会之下离散,又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汇聚,找一个汇聚的理由并不总是容易的,而艺术,恰恰成为了这个温暖的理由。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除了常玉赵无极,这些华人艺术家又一次打开了我们的海外视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做海外华人艺术,
何香凝美术馆特别合适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中国移民的数量庞大,为何在近几年才开始做“全球华人艺术展”?
王晓松(以下简写为王):从事艺术专业的人在海外华人中是非常小的一个比例,不像我们国内的人口基数大,艺术家也相对多一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关注过这一部分,但是近年来我们关心的基本就是欧美系了,现在连自己都不关注更不要说这些“远亲”了。
Hi:何香凝美术馆是否也跟海外华人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何香凝美术馆归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何香凝先生和她的后人都一直致力于侨务工作,在海外华人中威望很高,她本人又是艺术家,所以何香凝美术馆做推广海外华人艺术这件事特别合适。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何香凝美术馆最应该做的工作——不仅要推出新的、优秀的艺术家,更有责任帮助全球华人艺术家,尤其中国之外的华人艺术家艺术推广、桥梁搭建或者说历史记忆的打捞。
Hi:第三届“全球华人艺术展”与前两届的区别是什么?

王:前两届都是“全球华人书画展”(2014、2016年),当时何香凝美术馆没有介入。从这一届开始,展览固定为何香凝美术馆承担,我们根据不同移民的区域做单元划分,然后再根据艺术状况提炼主题。今年这届邀请的大部分艺术家集中在亚太地区——也是历史上最主要的华人海外移民聚集地。  

谢忝宋 《冠群芳》 69×67cm 纸本彩墨 2014
谢忝宋 《冠群芳》 69×67cm 纸本彩墨 2014
吴东龙 《块与线- 24》 120×150cm 油彩、画布板 2016
吴东龙 《块与线- 24》 120×150cm 油彩、画布板 2016
Hi:这是一个特别关注艺术家身份的展览。王:对,他(她)一定是华人血统,而且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这一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Hi:邀请的艺术家整体上看年龄偏大?

王:年龄大小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选择艺术家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艺术家的创作跟二十世纪的中国的艺术史书写发生关联;第二个条件是艺术家的血缘、家庭与祖(母)籍国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比如我们有好几位参展艺术家是没有中文名字的,他们的祖先可能是百年以前的移民,但他们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而且坚守华人的生活传统(虽然这种传统与我们的理解不一样,传统在不同环境中会发生变化)。

Hi:老一辈艺术家其实也是越来越少了。

王:确实。有些艺术家如果我们现在不做,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比如缪鹏飞老师,他生于上海,有研究者还称他为“后海派”艺术家之一,他移居到澳门后把现代艺术的实践带到澳门,澳门的很多艺术家都是缪老师的学生。我们很荣幸这次展览能够邀请到缪老师,但非常遗憾的是,他在展览开幕前不久因病故去。我想很多人不知道缪老师是谁,虽然他对澳门艺术的发展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年龄越来越大,这一部分年龄较大的艺术家如果我们不做,可能机会会越来越少。

靳埭强 《胸中丘壑》 187×97cm 纸本水墨设色 1994
靳埭强 《胸中丘壑》 187×97cm 纸本水墨设色 1994
托拉普·拉普贾恩斯库(Torlarp Larpjaroensook)《送妈妈去月球 BC2700》 28×32cm 亚克力板综合材料 2016
托拉普·拉普贾恩斯库(Torlarp Larpjaroensook)《送妈妈去月球 BC2700》 28×32cm 亚克力板综合材料 2016

 

 

我们对海外华人艺术不是特别关心

Hi: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创作如何与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书写相关联?
王:比如马来西亚艺术家谢忝宋 ,他的老师是早年在上海美专求学,后来到新加坡开创南洋画派的第一代艺术家;还有一些港台艺术家,他们或是自己或是老师是早年在大陆学习艺术,后来移民到港台,艺术创作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化和在艺术上呈现出的整体面貌是本次希望强化的部分。
Hi:你认为对国内缺失对海外华人艺术史的叙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以前我们除了关注自己的艺术史之外,主要还会关注欧美的艺术家和艺术史,近几年这种情况似乎有所转变,我们开始关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比如最近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发起的“泛东南亚三年展”。我们对海外华人艺术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或者说也并不十分关心,焦点也就是放在赵无极、朱德群这几位在海外功成名就(值钱)的艺术家。另外我们对待移民似乎有种很奇怪的态度,这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民族心理、动机等很多方面的原因,历史和现实纠结在一起。
廖芳炎 《穆苏》 103×66cm 纸上水粉 1993 蔡斯民藏
廖芳炎 《穆苏》 103×66cm 纸上水粉 1993 蔡斯民藏
廖芳炎 《黑野兔》 41.5×34cm 蚀刻版画 2010 蔡斯民藏
廖芳炎 《黑野兔》 41.5×34cm 蚀刻版画 2010 蔡斯民藏
杰勒多·谭(Gerardo Tan) 《海滩游荡之后》 111.8×137.2cm 布面油彩 2013
杰勒多·谭(Gerardo Tan) 《海滩游荡之后》 111.8×137.2cm 布面油彩 2013

Hi:海外华人艺术家知名度不是很高,你会担心他们无法为展览带来“流量”吗?

王:我们经常提到的“知名度”里面包含一个陷阱——信息不对等。他们可能在当代特别有名,但是我们不了解,就认为他(她)是一个不知名艺术家。这次展览我们请到了很多(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华人艺术家,国内的观众可能并不知道他们,但是他们对当地的文化和生态有着重大的影响,比如刚刚获得新加坡的文化奖的艺术家廖芳炎,只不过我们没有关注而已。艺术界普遍存在有一种偏狭的势利心理。

Hi:那你是从何种渠道了解到这些艺术家的?

王:我曾在何香凝美术馆工作,美术馆的一些工作内容会涉及到海外华人的部分,此前我也参与了第1-4届“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当时的设想就是从两岸四地逐渐向海外扩展。另外,我对港台艺术、设计和文学界有一定的熟识度。在策划前两届华人书画展的时候,我们也通过驻外使馆以及其他公私关系,对全球华人艺术的状况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使策展具有了一定的信息基础。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本计划到这些地方做调研和考察,这样才会对海外华人艺术家有更直观的体认,但是因为疫情,没能成行。

曲德益 《黑中黑I》 146× 266cm 布面丙烯、油彩 1983
曲德益 《黑中黑I》 146× 266cm 布面丙烯、油彩 1983
王舒野 《上海浦东的时空裸体·即(100)》 233.5cm ×712cm 纸本水墨 2018
王舒野 《上海浦东的时空裸体·即(100)》 233.5cm ×712cm 纸本水墨 2018

老侨和新侨之间代际差异明显

Hi:不同时代的移民的身份背景有何不同?
王:在侨民中有“老侨”和“新侨”之分,他们的移民时间、知识背景和目的地选择都不一样。近些年的移民一般青睐欧美国家,能移民过去的很多都是有钱人;早年间最常见的移民是从广东、福建移民到东南亚,就是所谓的“下南洋”,和“闯关东”相似,多少有些讨生活的意思。
罗琳·塔雷雷瓦(Lorene Taurerewa) 《非礼勿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201×152.7cm 纸本炭笔 2011
罗琳·塔雷雷瓦(Lorene Taurerewa) 《非礼勿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201×152.7cm 纸本炭笔 2011
李光春 《无极》 120×90cm 纸本彩墨 2007
李光春 《无极》 120×90cm 纸本彩墨 2007
Hi: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艺术家与老一辈的海外华人艺术家是否存在代际差异?
王:代际差异还是很大的。比如菲律宾艺术家杰勒多·谭(Gerado Tan)说他哥哥受过华文教育,他就没有。随着愈演愈烈的全球化浪潮,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认知也相对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水墨艺术甚至平面类艺术创作的人也相对少一些。很多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洋气”,很国际化,但是你也很难看出来他们到底在谈什么问题,他们的文化身份是什么。海外不同华人聚居地的华文教育情况也不一样,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一直就不错,艺术家谢忝宋还在马来推广水墨考试。

另外一个例子艺术家曲德益,他祖籍山东,在韩国出生长大,后来去了台湾,又去了法国。他在台湾是“外省人”,回到山东老家又是台湾人,可能一个永远的身份就是“华侨”。但每个地方的情况和艺术家个人融入地方的程度不一样,个体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有的艺术家会在作品中突出个人自传色彩,强调文化身份,有的艺术家的作品则不会太侧重这一方面。
Hi:海外华人艺术家在创作上是否存在某些共性?
王:这可能需要大量的“采样”和观察才会发现,而且这种共性可能与中国交流的密切度有关联的,比如说早年的南洋画派也好,香港的“新水墨运动”也好,他们都是直接跟艺术家曾在中国学习艺术的经历有关,但可能后来后来这种交流越来越少,艺术家可能会更加强调他与自己生活的直接关系。
梁蓝波 《音象XI》 173×93.5cm 纸本水墨 2020
梁蓝波 《音象XI》 173×93.5cm 纸本水墨 2020

 

 

希望能慢慢做成一个海外华人艺术智库

Hi:除了展示作品之外,你们还为每位艺术家做了访谈?
王:我在准备展览期间,和每位艺术家都做了一个访谈,最终以一人一篇口述史的形式出现展览的出版物中——我想特别强调,这不是常见的画册。我对画册越来越反感,我是通过编写来体现资料的价值和我对这些资料的认识,而不是随便拼凑点儿图文,拉个名人挂个名,那样做出来的东西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回到我们做的口述史,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艺术家个人的移民史,另一方面是艺术家的创作线索,我觉得通过这些资料对一位艺术家的状况就可以有个基本了解。
Hi:这个展览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了解到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处境。
王:没错。一方面,这个展览能帮助我们了解海外华人艺术家在海外真实的处境,比如萨摩亚的艺术家一听说要参加华人展,特别创作了新作品,而她跟中国可能已经一百多年没有联系了。艺术骗不了人,展览和艺术家是了解海外华人心理的机会,贴近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想象。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资源、同样的线索在海外华人艺术中的诠释。比如“决澜社”, 我们知道“决澜社”成员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状况,但是它们到台湾之后的情况又有多少人知道?在“新水墨”单元,可以看到在东南亚、东北亚、港台与中国水墨传统在大陆发展各自不同的情况,彼此之间或许因此得到一些参考或启示。艺术史的书写在同样一群人中间、在相同血统的人中间呈现出不同表达,这一点是很有意思的。
邢万和 《愚人船》 65×50cm 木刻版画 2016
邢万和 《愚人船》 65×50cm 木刻版画 2016
Hi:经过长期准备,展览落地后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王:除了那些欧美国家的所谓大牌艺术家之外,亚洲艺术家我们知道多少?中国大陆之外的华人艺术家我们又知道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忽略了华人艺术家在亚洲艺术面貌塑造中的作用。我们对于海外华人这个板块的关注实在太少了,我们关注西方艺术史,关注中国艺术史,但是在中西方之间的部分却踏空了。
 Hi:对于第四届、第五届...全球华人艺术展有怎样的期待?

王:听说这是今年为数不多的有海外作品进来的一个展览,我们还暗自得意了一下,虽然我们也受疫情影响不得不将开幕时间推迟了20天。我很理解媒体、艺术界对这个展览不太关心,一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活动一直给人一种大杂烩的印象,二是没有炫酷的噱头;一方面我根本就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们这么认真怎么可能会做得差呢?另一方面,还是希望得到各个方面的支持,毕竟这部分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特别有限,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汇聚更多资源。把项目做好、品质做稳定,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海外华人参与,引起更多人关注海外华人艺术家群体。我们不只是单纯地展示作品,我希望能以这个展览为平台,通过每一届的积累,慢慢做成一个海外华人艺术智库的面貌,通过艺术家的个案了解一个全体的生态、创作状况和诉求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