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又“悲”又“丑”,却是最不可忽视的魔幻现实

作者:李天琪图片提供:孟涛 2020年10月23日 专题人物

“锦江近西烟水绿”,午后小雨刚停,天色迷蒙,成都蓝顶美术馆旁绿竹掩映,颇为清静幽雅。

“你明天过不过来耍嘛?”美术馆门口,艺术家孟涛坐在一张黄色竹椅上,笑着向他的一位朋友问道。

艺术家孟涛
艺术家孟涛

十年磨一剑

不像肖像照里表现得那样严肃深沉,采访当天57岁的孟涛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运动装,身材不高,圆脸圆眼圆镜框,似乎总带着笑,不说话时若有所思,散发出天然的呆萌感。

第二天,孟涛的个展在蓝顶美术馆开幕,作为地道四川人,这里是他的主场。现场观者云集,人声鼎沸,而那幅长达十米的大画《苍生》恰好挂在展厅正中央,若画中人有眼,画里“苍生”与地上“苍生”对视,时空交错,不知能否同情共感
有诗云“十年磨一剑”,十年前,孟涛曾在四川博物院举办过展览“禽兽人间”;十年后,带着上百件作品,他为新个展取名 “物欲苍生”。两个展览标题,犹如文章彼此呼应的首尾,除了点明艺术家关注的问题——动物、人性、社会之外,也隐隐透出一股宏大悲壮之气,这令人有些难以将其与蜀地艺术家悠然闲适的情调、随性灵动的趣味联系起来。
他的画又“悲”又“丑”,却是最不可忽视的魔幻现实
他的画又“悲”又“丑”,却是最不可忽视的魔幻现实
他的画又“悲”又“丑”,却是最不可忽视的魔幻现实
蓝顶美术馆孟涛个展“物欲苍生”现场
蓝顶美术馆孟涛个展“物欲苍生”现场

人间悲喜剧

进入“物欲苍生”的展厅,“分裂”的感觉更加强烈,窗外是细雨朦胧、红花翠竹;窗内,画中的世界充斥着异兽、尸体、白骨、狰狞的面孔、染红双手的鲜血……画如剧场,里面上演着一幕幕规模不等的人间悲喜剧。
《苍生》 1000×480cm 油彩、色粉、丙稀 2016-2018
《苍生》 1000×480cm 油彩、色粉、丙稀 2016-2018
大约四年前,孟涛刚刚开始画《苍生》,身边人看到之后普遍表示:这张画是不是太苦难、太忧国忧民了?尤其是他在艺术圈外的朋友——“大家都觉得不至于这样,都觉得风和日丽”。

如今再看这件完成于2018年的作品,会略感惊讶于它的“预见性”——戴着口罩的女性、身着防护服和防毒面具似在消毒的人、躺在担架上表情痛苦的病患,恰好对应了2020年的新冠流行。

但孟涛说自己不是预言家,这些“巧合”只是理性分析的结果:“战争和疾病作为人类的历史的一部分,或许是要反复、不断上演的,很难说战争结束之后就没有战争,瘟疫结束之后就不再有瘟疫,很多事情非人力可控,有些危机和挑战似乎永远存在。”
《苍生》局部
《苍生》局部
《苍生》局部
《苍生》局部

魔幻的现实

其实《苍生》最初的名字叫做《何处安生》,画如其名,被屠杀的鲨鱼、逃亡的大猩猩、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婴儿尸体、捂住双耳大哭的孩子、变形的怪兽……无处不血腥,令人触目惊心,甚至想到《创世纪》中的大洪水。如果只能用一个词形容这件作品给人的感觉,或许是“末日”。
艺术家或许总属于神经敏感的那类人,正像孟涛说的,“要超前一点儿,要天马行空一点儿,艺术家的想象不必非要遵照社会的习惯思维和行为套路”。
《苍生》中包含的信息十分庞杂,它们来源于网络、影像资料和艺术家周遭的现实,再加上孟涛个人的理解和想象,最终以不同的图像和符号被明示和暗示出来:环境问题、动物保护、叙利亚的难民、中东地区的大爆炸、农民工的安置、文化冲突、种族矛盾……“苍天之下,不仅仅是人类,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所有生灵,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和危机。”
困境和危机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绝望,画面最上方有诺亚方舟一般似乎是来自远古天空的船,青蛙变成了一架直升飞机,它们都在救赎。
《苍生》局部
《苍生》局部
《苍生》局部
《苍生》局部
这就是孟涛营造的魔幻现实世界,离奇幻想与客观真实混杂,真假难辨,人鬼不分,夸张扭曲、光怪陆离之下有焦虑迷惑,也有批判和悲悯,使人不禁联想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风云变幻,充满痛、美、悲、奇,令人惊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句被过度引用的话似乎适用于每一个时代,孟涛不是一个歌颂者,他的目光常聚焦于时代的溃烂处。如果说《苍生》关注的是苦难,那么《物欲》表现的则是当下社会的痛点——物质至上、娱乐至死、享乐拜金、精神失落。画作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假珍珠、假宝石,人们笑得浮夸,眼神里流露出的却是空虚。
《物欲》创作过程中
《物欲》创作过程中
《物欲》  750×300cm 综合材料  2017-2018
《物欲》  750×300cm 综合材料  2017-2018
《一路同行》   300x250cm 布上油画  2019
《一路同行》   300x250cm 布上油画  2019
 《数码时代》 300×480cm 丙烯、色粉、油彩 2019
 《数码时代》 300×480cm 丙烯、色粉、油彩 2019

破碎的坚硬

18岁参加工作在当地县文化馆画木版画,24岁考上川美后阴差阳错地进了中国画系,后来出于个人喜好又画了大量油画,孟涛的艺途可谓一波三折。
出生在四川大巴山,孟涛对山川溪流有种天然的依恋,这种“乡土情结”让他在早年画了很多风景油画,千禧年后,虽然仍能带来市场效益,但孟涛渐渐对那些精致的、缺乏思考深度的风景创作产生厌倦,尝试转型多年,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孟涛对生命产生了更多思考,以“石头人”系列作品受到关注。
《蚀像 No.4》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8
《蚀像 No.4》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8
那是一张破碎的孩子的脸,画面完全看不到任何笔触,如同石块表面凹凸不平,也像脱落了墙皮的墙壁、产生裂纹的冰块,孩子咧着嘴,看不出是生的喜悦还是死的痛苦、是将要破石而出还是渐渐冰冻、归于泥土。这一系列的作品似乎给孟涛的创作撕开了一道口子,以此为界,他的作品不再是那类“无关痛痒”的山水田园,而是直视人间悲喜,万物生死。这一年,孟涛45岁。
十年后,孟涛重新拾起、深化“石头人”系列的手法,2020年的疫情再次引发了他对生命脆弱的思考,于是有了探讨人类合作与共存的《巴别塔》和《互害模式》,也有了充满温情的《郁金香》和《海枯石烂》。7月份画的最新作品《祈祷》也属于此系列,孟涛将其称之为2020年的写照——“他已经千疮百孔,但仍在坚定地祈祷。”
《庚子·祈祷 》 150×110cm 布面油画 2020
《庚子·祈祷 》 150×110cm 布面油画 2020
《互害模式》 200×240cm 布面油画 2020
《互害模式》 200×240cm 布面油画 2020
《海枯石烂》 120×200cm 布面油画 2020
《海枯石烂》 120×200cm 布面油画 2020
《憧憬》 160×300cm 布面油画  2020
《憧憬》 160×300cm 布面油画  2020
《郁金香  No.2 》 120×200cm 布面油画 2020
《郁金香  No.2 》 120×200cm 布面油画 2020

优雅的血腥

孟涛爱动物,他和太太养了两只狗四只猫,儿子在国外留学的几年里,动物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陪伴。早些年孟涛亲眼见到人们为吃狗肉竟用棍棒将其活活打死,也经常看到打鸟或者其他伤害动物的现象,心里很受触动,这或许是为何在他的画中总是出现受伤、流血、甚至是肝肠爆裂的动物形象。
不是不能捕杀,而是不能滥杀,甚至不是杀不杀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尊重生命的问题”,孟涛有些激动地说。所有的困境实际上都是生命问题,“或者说是生存权的问题动物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有生存权,但我们是如何对待动物的呢?同样,人活在这个社会里也有生存权,这是人最基本的权利,是否受到了尊重?”对孟涛的采访被安排在开幕前,展厅里极为安静,这几句话也似乎因此显得格外响亮。
《禽兽人间》 800×240cm 布面油画 2013
《禽兽人间》 800×240cm 布面油画 2013
他的画又“悲”又“丑”,却是最不可忽视的魔幻现实
他的画又“悲”又“丑”,却是最不可忽视的魔幻现实
《禽兽人间》 局部
《禽兽人间》 局部
表现伤口的方式有很多种,孟涛采取了视觉上的转换,在“伤”与“花”中自如游走。“禽鸟”系列中,远看像花,近看是“伤”, 血液的红色、孔雀羽毛里的红色以及艳丽花朵的红色融为一体,美与伤害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美的东西毁灭,或者说将美与痛并置,会使美更美,痛更痛,二者的力量感都会被加强,观看时的精神高潮由此而来。一如里尔克的那句诗:“因为美不是什么,而是我们刚好可以承受的恐怖的开始。”
《禽殇·沉羽》 150×200cm 布上油画  2009
《禽殇·沉羽》 150×200cm 布上油画  2009
《禽殇·剩羽No.2》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9 
《禽殇·剩羽No.2》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9 
将人兽尸骨置于一片粉红花海,并命名为《春暖花开》《踏花归来》,遵循的也是这种“优雅血腥”或者“美痛”逻辑——生与死、繁华与肃杀、华美的袍和爬满的虱子以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铺陈于眼前,除了视觉冲击之外,还有一层无常、悲凉的意味。
《踏花归来 No.1》 24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踏花归来 No.1》 24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春暖花开No.1 》 24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春暖花开No.1 》 24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禽鸟系列”结束之后,孟涛还画过一段时间风景,但手法与思想早已不同于往年,云霞与山川似真非真,山脉仿佛漂浮于空中,颇为神秘。

《过往云烟》 300×180cm 布面油画 2012
《过往云烟》 300×180cm 布面油画 2012
《蜀山No.1 》 240×200cm 布面油画  2012
《蜀山No.1 》 240×200cm 布面油画  2012
《流火》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6
《流火》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6
孟涛对自己的十年做出了这样的总结:2010年前后的作品以动物为主, 2014年开始以风景为主,到了近几年的《物欲》《苍生》,关注点放在了人和社会上。“从动物到风景再到人,我用十年时间建造了一个魔幻世界。”
魔幻的现实、破碎的坚硬、优雅的血腥……这些原本相互对立的词在孟涛的作品中和谐共存,或许艺术也如同人性一样复杂与矛盾。作为视觉探索者的艺术家又何尝不是人性的探索者,竭尽全力地清醒,尽己所能地敏感,站在高处、远处、僻静处,看时代的痛点和美感相互交织:像波德莱尔说的,“天使醒了,在沉睡的野兽身上”。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