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豪 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作者:吕晓晨 2016年12月19日 专题话题
东莞被称为“世界工厂”,曾几何时,制造业是它经济发展的命脉,娱乐业也一度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消费对象。道滘作为东莞的一个水乡,在九月底进行了与当代艺术的第一次试水。由范明正为发起人、李振华为艺术总监、李战豪为项目总监、瑞秋·瑞斯·沃洛荷博士和“ABI当代艺术调查局(简称ABI)”为策展人的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正式拉开序幕。
​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项目总监 李战豪
​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项目总监 李战豪
信心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Hi:说说你对道滘这个小镇的初次印象吧。
李:在项目确定之前我从未去过道滘,这个地方对我来讲是神秘的,也是好奇的。项目起始,范明正与地方企业、政府进行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沟通以及实地考察,他在项目相对成熟的情况下邀请我和李振华加入。这个项目的承办方是当信安喜文化产业集团和道滘镇政府。当信安喜集团的陈长春董事长是一位对文化艺术事业充满热忱和富有情怀的人,正是他们的热忱和真诚打动了我们,使得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项目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Hi:道滘此前从未有过如此的活动,你之前也提到“当代艺术不应该只在北京、上海”,此次新艺术节有哪些参考典范吗?
李:三月份的时候,范明正老师带着道滘当地的企业家和道滘镇负责文化工作的领导参观了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看后,大家在既定的诉求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当代艺术项目在道滘的落地。
Hi:整个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李:第一是展览空间的落实,道滘是第一次举办有一定规模的当代艺术节,基础设施较差,需要改造出适合的展览空间;第二是展览方案的讨论与落实:怎样呈现一个适合道滘地方特点的当代艺术节,使艺术节能够和道滘产生关联,使艺术节具有道滘特色……李振华提出了艺术家驻留,让艺术家来道滘亲自感受并进行艺术创作;第三就是参展作品的落实和布展,尽可能的使艺术节的呈现具有一个专业好口碑的调性。
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开幕仪式
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开幕仪式
“世界工厂”的第一次试水
 
Hi:此次的展览有意避开“双年展”这个概念,选择了“新艺术节”。
这是为什么?
李:“双年展”一开始就被李振华否定了,这是个饱受争议的概念,在国内有点泛滥,道滘暂时不具备举办双年展的条件。我们也想过以“国际邀请展”命名,但是做国际艺术项目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报批,时间与沟通成本太高,所以李振华认为以“新艺术节”命名更合适。
Hi:当代艺术对城镇的改造和尝试的案例越来越多,如越后妻有、濑户内,国内的如乌镇、银川……有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的为当地找到了新的增长模式。道滘希望以新艺术节的形式,对当地有哪些改变?
李:东莞有32个镇,道滘是这32个镇里第一个率先成为文化产业立项的镇,这很重要。2008年经济危机后,东莞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要着重发展高新技术和文创产业。这二者一定是由高尖端人才带动的,这样的人才同时也能带来当代艺术的消费,艺术和人才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当代艺术的落户很重要。
Hi:本次艺术节对于道滘的“因地制宜”,都有哪些相关的考虑?
李:当然是本次展览的落地性和未来持续性,以及循环生态的自由长成,需要考量地方的实际情况,不能生硬地强加和植入。东莞籍艺术家李景湖的创作就源于自身对东莞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这也为艺术节的项目落地和未来拓展给予启示。
夜色中的道滘粮仓(摄影:李振华)
夜色中的道滘粮仓(摄影:李振华)
把理想和现实结合好是件不容易的事
 
Hi:和当地政策、资本打交道,又是当代艺术头一回走进道滘,有哪些局限性吗?
李:政府的要求就是艺术节要积极向上,不要反政府,不要黄色、暴力的内容即可。展览筹备期间我也和业内很多朋友聊过,认为这件事情一定要接地气,起码一定让当地的群众感受到这是艺术,因为对于道滘民众来说当代艺术很多都太前卫了。道滘目前在大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新艺术节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所以作品来说形而上的会偏多一些。
Hi:资本是否是最大的软肋?怎样才能在持续力上有所保障?
李:当然,没有资本肯定是困难的。因为不是说今天做一个艺术项目,明天就会产生一个怎样的改变,影响是需要很长时间进行作用的。当然资本的力量也是强大的持续力,不过有钱和没钱其实都是可以做点事的,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能把理想和现实结合好,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