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作者:张朝贝 2022年3月17日 专题话题
提到丹东,你会想到什么?草莓、鸭绿江、抗美援朝……或许很多人什么都想不到,甚至并不知道这座城市具体在什么地方。2019年,我第一次来到丹东,才发现自己距离朝鲜这座巨大的“观念景观”仅有500米。入夜时分,鸭绿江窄得仅剩下一条界线的含义。我们坐在灯火通明的阳台上眺望漆黑神秘的对岸,正对着新义州数量不多的灯火。
梁琛《阿莱夫No.1》80×80×140cm 双屏影像装置 2022
装置改装自一台曾经在中朝边境丹东鸭绿江断桥给游客窥视朝鲜的望远镜,观众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一组双频影像,一组关于东亚、东北、边境、丹东以及作者个人史的时空景观。
梁琛《阿莱夫No.1》80×80×140cm 双屏影像装置 2022
装置改装自一台曾经在中朝边境丹东鸭绿江断桥给游客窥视朝鲜的望远镜,观众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一组双频影像,一组关于东亚、东北、边境、丹东以及作者个人史的时空景观。

从特殊景观到日常生活

如果从北京坐K27次火车去丹东,这座东北边境城市并不是旅行的最后一站。许多人继续以丹东为起点,坐上开往平壤的国际列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到丹东的时候,我们很难忽视鸭绿江对岸的现实奇观。比如平静的江面上那座被炸毁的断桥、对岸的哨兵与普通人在岸边的生活,以及边境故事。
然而旁人眼中的奇特景观,对于丹东人来说只是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鸭绿江首先是一个吃完饭遛弯、消食的江边休闲场所,其次才是一条国境线。比如在基于纪录片导演赵亮近几年在丹东家中对对岸朝鲜进行长期拍摄创作的影像作品《江边》中,江边村口人们的打水、洗澡的日常,或许与观众心中预设和想象的某些冲突有所不同。
在艺术家尹吉男的作品里,《说说我的鸭绿江》自述了他在家乡丹东从出生到大学前的回忆。他这样写道:“我对鸭绿江的记忆一直是美好的,像这条江本身那么美好。虽然在鸭绿江畔有过困苦和曲折的经历,好像都被鸭绿江冲洗掉了。从六岁到二十岁,我是在丹东长大的,那时丹东名字是安东。我1964年来到安东,第二年就改名为现在的丹东,镇江山改名为锦江山。那时的丹东没有高楼大厦,市中心基本上是日本人占据老安东时留下的建筑,两三层高,整个城市是透明的,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锦江山和鸭绿江……”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从安东到丹东

直到如今,很多人仍然喜欢叫丹东原来的名字,安东。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公元668年,唐朝设立安东都护府。1876年清朝沿袭旧名置安东县,直到1965年因为中朝友谊,改安东为丹东,意为红色的东方。
这里是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的发生地,也是1950年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渡江点;这里是建国后的轻工业明星城市,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边境城市、网红旅游城市……取材于丹东不同历史时空中的公共空间的文字,杂糅拼贴了满文、日文、俄文和朝鲜文字的张烁作品《欢迎来到安东》涌入视线,影射着这座边境城市错综复杂的历史与文化交融的特征。
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的梁琛,对家乡丹东的研究兴趣源自他大学时对东北城市规划建筑图纸和摄影画册的广泛收集,他逐渐发现这座小城是一座拥有殖民历史的典型东北城市,并开始了对丹东重新认知的旅程。
大概从半年前开始,梁琛准备策划一个关于丹东的展览,然而在此之前他对丹东田野调查式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数年。从自己的卧室和房子的几次装修,到整栋住宅楼以及社区的历史,最后扩大到丹东这座特殊的边境城市。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从建筑师到策展人

如果不是梁琛策划的关于丹东的展览,我们可能意识不到这座城市原来拥有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家。尹吉男、贾蔼力、王宁德、何翔宇、赵亮……尽管参展艺术家中有3/4为丹东籍,但梁琛并不打算把展览做成丹东艺术家选秀,或者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展示,而是希望在空间研究范围缩得极小的情况下,把丹东挖得更深。
在成为策展人之前,梁琛的身份更多是建筑师和艺术家。虽然他此前在OCAT上海馆策划过“空间规训——(后改革开放的)一些房子与(后世博的)一些建筑”的展览,但是聚焦的青年建筑师基本在他的专业范围之内;而在十点睡觉艺术空间策划的“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是他策划的第一个艺术展览。
或许正是因为建筑师的身份,为梁琛的策展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他的基本原则是,即便观众不阅读任何文本,不关注任何语境,整个展览的空间仍然可以令人感到舒适。在场刊的展厅剖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较为空旷的大展厅隐喻为鸭绿江的江面和对岸,而另一侧破碎的狭小的展厅则象征丹东高楼大厦中的城市景观,每个小展厅都是艺术家的房间,呈现着关于丹东的个人化切片。
当我们走到二层某个小展厅,坐在尹吉男的作品《说说我的鸭绿江》前,眼前恰好可以看到一层大展厅变成了江面,正对面的墙上则是王宁德描绘的对岸的景象。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田野调查的工作方法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这次在十点睡觉艺术空间的展览是关于你的家乡丹东的研究,它的出发点是怎样的?

梁琛(以下简写为梁):其实最初研究丹东的出发点非常简单,就是纯粹从认识自我开始,从我家开始。因为我10岁之前的童年记忆很少,对自己的家乡也完全不了解。所以慢慢从我家的几次装修开始,研究到那栋住宅楼的历史、社区的历史,再到扩大到丹东这座城市……等于是从个人史开始,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就会牵扯到更多的历史和时代问题。
Hi:你的工作方法像是田野调查,这种研究最初是怎样引起你的兴趣的?

梁:我本科在长春读了5年,当时的毕业设计就是把长春这座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当然毕竟我是建筑师,并不是社会学者,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因为我们设计房子时都是有场地的,它的边界非常明确,只能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做建筑,所以一定要对它进行调研,比如周边都是什么,每天的人流量怎么样。但是我不太满足于这些现状的分析,而是觉得这些现状都是有历史原因的,所以就想了解场地之前的历史,这种工作方法从我本科毕业设计就开始了。
后来中国人民大学的富晓星老师邀请我参加日常生活论坛,我发现参与论坛的大部分都是社科学者,他们的研究更多是文本化的东西,比如对一个村子的描述,谁家在谁家左边或者右边,在我们工程学看来一个精确的图纸看上去更加直观,而且有些自然形态分布的村落,更难用语言描述。我当时就意识到,建筑学有时候可以为人文社科提供一些参考。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Hi:丹东这个座城市挺特别的,比如它虽然是边境城市但对面的国家是朝鲜,它虽然属于东北但我们一般讨论更多的东北城市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在我们谈论东北文学、东北艺术家时,好像也很少会特别关注到丹东。

梁:准确地说不是东北文艺复兴,而是铁西区文艺复兴,开个玩笑。很多人知道丹东,可能是最近随着《长津湖》的热映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有了更多关注。当然还有可能是因为高晓松买下了一个在丹东发生的小说剧本,岡田和裕的《满洲安宁饭店》,这也是这次展览的参展作品之一。这位作家是1937年出生在丹东的,我们不能说他是日本人或伪满洲国人,1945年他回到日本之后也受到排挤,所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异乡人。”他穷尽一生都在追溯自己的家乡和出生地,包括1990年代回丹东进行考察,这本小说并不是纯虚构的,而是拥有真实的背景与人物。
丹东虽然处于东北的边缘位置,但同时也有国际化的一面,以前作为开埠城市拥有英美、俄国的领事馆。这次展览海报,我跟平面设计师张烁一起研究了丹东公共场所的文字标识,最终呈现出满文、日文、俄文和朝鲜文字这样一种拼合的状态。把这座城市背后复杂的文化历史,通过一张海报文字的平面设计揭示出来。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不想做成一个无聊的文献展

Hi:这些研究让这个展览更加真实,而不仅仅是我们对于丹东这座边境城市凭空的想象。但与此同时,丹东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对岸就是朝鲜,我们也可以在展览中看到关于朝鲜的作品。这算是丹东不可回避的一个标签吧?

梁:这是一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朝鲜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影射,很多人想去朝鲜旅游,其实是想看看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样子,它像是那个时代的体制在今天的现实景观。但是因为这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有3/4丹东籍的,旁人所谓的奇观对于丹东人而言就是一种日常。比如赵亮的纪录片,拍摄的就是对面朝鲜人在江边打水、洗澡、洗衣服的日常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人都在期待看到更多有张力的景观,或者更多符合他们想象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即便是何翔宇的影像作品《黄色泳帽》,从鸭绿江这边游到对岸,最终也没有什么冲突产生。
Hi:何翔宇的作品虽然是他的旧作,但和这次展览的主题非常契合,而且呈现方式也和整体的空间设计有一种很好的呼应。

梁:这件作品在展览中的呈现方式是我们一起沟通的,那些独木舟是他在云南收的,很像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一直放在他在北京的仓库里。有一次我们讨论可以把船立起来,游泳的影像作品投在船底,我们在展厅中就好像在鸭绿江里。这也呼应了整个展览的格局设计。这个空间的南侧是比较大的展厅,另一侧则分为很多错层空间,我不希望把它们当成一个个独立的展厅来使用,而是希望厅和厅之间进行交流。所以把它们隐喻成鸭绿江两岸,一侧是对岸空旷的景观,一侧是丹东的高楼大厦,里面大部分是丹东籍艺术家。关于丹东研究的学术部分我已经做了很多年了,那么怎样呈现看起来感觉不是一个无聊的文献展览,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Hi:虽然大部分参展艺术家都是丹东籍,但他们的身份并不全是纯粹的职业艺术家,而且还有一部分非丹东籍的艺术家。这份名单是怎么选择和确定的?

梁: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展览不是丹东艺术家选秀,或者最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展示,我也没有资格去做这样的评选。我选择艺术家的两个原则是,第一作品本身要足够好,第二我希望展览最后呈现出来是多媒介的,有文本、装置、影像、摄影和架上绘画,不能说做到最后搞成了一个老乡会。有一些非丹东籍的参展艺术家,则提供了来自外部的视角。比如方志小说今年过年期间,在丹东策划了20多天的驻留计划,这次以展中展的形式呈现,展出的都是驻留的作品。
Hi:那么展览最后呈现的效果,并不是像你前面说的一个无聊的文献展览吧?

梁:其实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在北京做一个关于丹东的展览,因为可能99%的观众都没去过,甚至都不知道这座城市。我觉得这恰恰是在北京做这个展览的意义,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个了解它的入口。有人说这个入口有点艰深,像一本很厚的书砸下来,阅读的门槛有点高,但是这样密集的信息,反而让展览后劲更足。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相对浅显的入口,就是空间的表达,大家的身体更容易感受到,哪怕不阅读任何文字,不关注任何语境,都能感到很舒服。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建筑师和策展人的工作是一回事儿

Hi:建筑师好像更加重视空间表达,这是这个身份为策展带来的新思路吗?

梁:我不是职业策展人,而是一个建筑师和艺术家。策展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虽然我自己也帮很多策展人做过展陈,但是自己做策展人的时候出发点不太一样,我希望能够更多跟艺术家沟通,尽量少做搭建,而是用作品本身去完成空间的引导和梳理。
Hi:在此之前你也曾在OCAT上海馆也作为策展人策划了“空间规训”的展览。你如何解释自己的策展工作?

梁:我比较倾向于基于自己研究的策展实践。比如OCAT上海的展览,我找了12位全国各地的青年建筑师,每个人做了自己家的房子和自己盖的房子。相当于每个建筑师提供了两条线索,一个是影响自己童年的空间,一个是自己设计的可能会影响别人童年的空间。因为建筑展很容易做成文献模型展览,所以最后的展陈没有所谓的搭建墙,而是每位建筑师选择这两个房子中某个建筑要素,比如地面、楼梯、窗户、墙面在展厅中1:1呈现出来。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眺望朝鲜的丹东,也在眺望当代艺术
Hi:你怎么看待如今建筑师或设计师在艺术圈的跨界现象?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梁:在我这里没有跨界的概念,我不觉得建筑师、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工作是分裂的,因为最后发现他们做的其实都差不多是一回事儿。对我来说,丹东研究就是一个样本,既是建筑样本,也是艺术样本。
Hi:延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你还发起了“边界计划”,它是怎么开始的?

梁:这个计划是以丹东研究为出发点的,在这之后我又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做了建筑设计“众方纪”,那是一个民谣歌手陈鸿宇的自宅。也是我自己第一个建成的建筑项目。不知道是我吸引了边境,还是边境吸引了我,这变成一条可能很有趣的线索。当然“边界”的含义不只是国境、地缘政治这些概念,建筑也一样,盖房子其实就是在制造边界,最基础的功能就是遮风避雨,所以“边界计划”接下来要做的会更加普世。另一个项目在新疆的可可托海,那里有一个曾经神秘的三号矿坑,把曾经的俄国矿工宿舍改造成一个club,作为配套设施服务周边景区的年轻人。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