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不惧尝新

作者: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3年7月2日 专题人物
最近的新媒体展举办场地似乎越来越突破常规,犹记得去年张锐的饪我行餐厅开幕时就曾声势浩大地举办了一场新媒体展,这个5月24日,一场由李振华策划的“真实、美、自由和金钱”新媒体艺术展亦作为开馆展揭幕了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位于B3层的chi艺术空间。虽然策展人李振华一再强调此空间并非常规的商业空间,但不得不承认,此空间也非常规的展览空间。除了不惧怕尝试新空间,从展览面貌来看,新媒体在跨学科和新技术的尝试上也一再地迎接着新突破,新媒体专业也已经陆续进驻各大美院,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展览机会、曝光率都在增长的局面下,新媒体艺术的市场认可度似乎尚未跟上。那么,怎么看现在,又如何谈未来?
尝“新”的意外

Hi:你们如何评价在这次在上海K11举办的展览?
李:展览是我做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推敲和反复观看,应该是一个可以让人不断来看的展览。另外,设计师的工作很到位、布展和设备都完全按照需要,甚至超过需要,是一个在展示领域也值得看的展览。
陆:我觉得在K11展出一方面可以让更多观众看到策展人用心和艺术家辛勤工作的结果,而且这里的观众群体更丰富和多样,一些平时不去美术馆的观众也可以逛到这个展厅观看作品。
Hi:但这样一个空间适合办展览吗?尤其是对场地要求比较高的新媒体?
李:新媒体对场地的要求和其他艺术的要求几乎是一样的,当然,新媒体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对空间的理解和回应是当代艺术领域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最终空间的感受会与艺术一起被传递。展览空间的综合体验类似于日本的森美术馆,并不是一个商场,名字叫Chi艺术空间,这商场与展览空间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个机构是新兴的融合了美术馆、画廊和艺术中心特质的一个空间,并在K11这个商业综合体的概念中发挥着作用。
Hi:除K11之外,近两年来类似商业空间举办新媒体展览的现象挺多的。他们为什么青睐新媒体?
李:艺术中心往往比传统的美术馆和画廊机制更灵活,这也是为什么Chi艺术空间有着一种混杂特质的原因。艺术为什么受欢迎,应该是因为它和社会的现实情况接壤,也不是那些受欢迎的艺术都是我希望做的。只不过,恰好新媒体艺术的受欢迎和我希望在Chi艺术空间做的相重合罢了。至于K11是如何考虑的,我不想猜。
陆: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新媒体艺术是很自然的呈现方式。如今观众了解信息的渠道正变得多元起来,以往给人感觉崇高至上或者说神秘的艺术也已经以一种完全打开的方式,可以让任何一个现代人可以通过任何渠道看到、感受到。而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之前也有过一些非常规空间的展览,比较类似的经验是在一个国外的广场。通常在这类空间里能够遇到一些不同类型的观众,而我作品本身的观众也来自不同领域,我还是非常乐意参与、尝试这类展览的。

开阔思路重于拘泥现状

Hi:你们怎么看新媒体艺术在国内发展的现状?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吗?
李:新媒体艺术在中国有几个节点:一个是自身发生的,如张培力1988年开始创作录像艺术,1996年邱志杰、吴美纯策划的第一个录像艺术展览《现象影像》,预示着一个新兴媒介和艺术观念的开始,2001年张培力回到杭州中国美院开始筹建新媒体系,可以说新媒体终于修成正果,而这个时候的新媒体并不是西方语境中的新媒体,它有着地缘和自我发展的传承关系。2002年亚太新媒体MAAP在中国的展览,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同时展出了中国和西方大量艺术家的作品,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了新媒体更广阔范围的多样性,同时这个概念也开始更加被打开。新媒体如果是艺术,那就不存在差距,而如果作为手段,显然中国的新媒体现实还不够丰富。
Hi:不够丰富体现在什么地方?原因又是什么?
李:机器人艺术、生物艺术还有更大社群化的艺术也都是缺乏的。制约的原因不在于艺术和想象力,而在于和科学相关的开放性,以及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相互认知上的问题。
陆:其实,新媒体艺术给人感觉所谓的国内外的差距,更多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技术上的差距,我觉得无论技术发展的如何一个程度,技术也只是艺术家的工具而已。艺术家的工作就是找到最合适的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观念,而非比拼如何用更先进的技术去做。虽然我也是技术控,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事务的核心和灵魂。
Hi:近年来国内各大美院纷纷开设新媒体专业会对这一局面有所改善吗?
李:教育需要三十年,才能产生改变,可以说是最慢的社会雕刻机。
Hi:有比教育更快的方式吗?
李:百年树人,已经是很快的了。一个社会的改善将伴随着成长的群体一起改变,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陆:而且,学校其实不过是给学生展示更多媒介的可能性,告诉他们更多的选择方向。个体的选择还是需要看每个人个人的意愿。
Hi:学校里的新媒体专业都教什么?
陆:我是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第一届本科生,最后一届研究生,张培力老师是我们新媒体系的系主任。他所做的就是给我们展示各种可能性,邀请很多活跃的各种类型的艺术家来我们系,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自己选择自己需要什么,教育方式非常客观,而且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空间。

作品在前观众在后

Hi:新媒体展览呈现出来的面貌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学科上都非常多元。你们怎么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又如何补充这些跨学科的理论知识?
陆:我很喜欢新技术,纯粹是个人兴趣,但我无法掌握每一门技术。所以在了解到什么样的技术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寻找什么样的合作,也会对技术层面上可以实施到什么样的高度有一定的选择和把握,像这次展览我就找到了郭浩赟来帮我完成APP的开发部分。当然更多的知识面的拓展也是必要的,我平时也喜欢玩各种软件,有部分我个人擅长的技术我可以自己完成,而其他领域的技术往往是自己摸索出一个大概后,再寻找合作,因为你再勤奋再努力也都无法掌握那么多技术。我觉得合作是一种节能和开源的方式。
Hi:艺术家解决这些问题后,观众又如何消化这件作品呢?受众面是不是会变得更小?
李:受众面在懂的时候会扩大,还是对不懂的东西止步不前?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陆:从我个人而言,我的作品还是很容易懂的,我作品的观众其实非艺术领域的观众也比较多。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自己的认知和知识面只在这个层次?我经常去一些美术馆和展览看到一些完全看不懂的作品,我不想做那样的作品。我想,应该是你做什么样的作品估计就吸引什么样的观众。作品永远是在前面的,而不是先考虑观众。
Hi:作为策展人,李老师你又是如何选择作品的?
李:我会考虑概念和内涵上的因素,另外,媒介手段我也会考虑。新媒体的机制更加复杂一些,除了艺术性和感性的判断,还有对媒介的判断。
Hi:机制的复杂性具体是指什么?
李:因为你在做出判断时既需要宏观的认识,也要有微观的体察。如何看待一件新媒体光看表面的互动和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到贴近时代的某种文化和政治倾向。有时候这些倾向又是脱离了当下特征的,这就需要自己独到的判断。这和通过书中的知识帮助解读或者是通过自己的认知和知识逻辑进行推理,或者干脆通过一种自我限定的方式和方法给出答案都不一样,但都是判断的方法,且每一次判断也不一定一样。

未来即现在

Hi: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标榜学术的展览,新媒体作品都会占据很大比重。但在艺博会上我们并不会发现多少新媒体作品,包括这次的香港巴塞尔。
李:香港巴塞尔博览会新媒体作品不多,大量的绘画作品。倒是2012年的瑞士巴塞尔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的单屏幕录像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风潮在兴起。录像艺术终于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艺博会,成为大家都在推动的媒介了。
陆:这次香港巴塞尔我没看,但是我看过一些纽约的、巴塞尔的博览会,非绘画类的作品也很多。
李:国内的市场跟国外可能真的不太一样,而且,我想不懂的事情就不要猜测,市场我真的不了解,但是从展览的需要和艺术家的情况看,确实存在着展出新媒体艺术的必然,一方面是博览会携带新媒体作品更方便,可以省却运费,只要当地租赁或是购买投影机、电视机就可以了。另一个方面是艺术家创作的现实主导了这个需要,大量年轻的艺术家开始使用多媒体的手段,也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当然还有从众的心理作祟,喜欢新媒体相对来说没有政治和正确性的风险。
Hi: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貌似有一种回归传统的趋势。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你们如何看新媒体艺术的未来?
李:我总觉得跟着这个时代的需要,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艺术家使用更新的媒介和手段是一种必然。而未来就是现在,就是现在你推动什么,未来就是那个你要推动的东西,以及你所相信的。
陆:顺其自然,人类创造的东西都是自然,未来的新科技创造未来的新媒体。

相关人物

相关空间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