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苇 我来自晶体星球
罗苇在“晶体星球”的实践中
1989 年出生的罗苇用自己的实践印证了“年轻就是能 折腾”,不光是各种创作的媒介都敢大胆尝试、在“全能” 的道路上摸爬滚打探索着前行,而且罗苇还有个神秘的爱 好 :占星。这个“能折腾”、难以捉摸的姑娘,竟还是个“科技达人”。她不但热衷探索宇宙的奥秘,还能在作品中 也构建出一套有严密逻辑、设施齐全的系统。
“另类”的艺术家
———————
罗苇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 系,告别学院教育以后,她不再“中规中 矩”地继续做一个传统架上绘画的艺术 家,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装置、 摄影、戏剧以及策展领域也都敢于涉猎。与此同时,罗苇还进行了很多人眼中的 “行为艺术”、“Cosplay”般的实践,和 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合作。“毕业之后我开始接触非营利机构、开始策展、开始接触 艺术家。我发现了自身的问题,便开始和 不同领域的人沟通、合作,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罗苇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 系,告别学院教育以后,她不再“中规中 矩”地继续做一个传统架上绘画的艺术 家,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装置、 摄影、戏剧以及策展领域也都敢于涉猎。与此同时,罗苇还进行了很多人眼中的 “行为艺术”、“Cosplay”般的实践,和 不同领域的人进行合作。“毕业之后我开始接触非营利机构、开始策展、开始接触 艺术家。我发现了自身的问题,便开始和 不同领域的人沟通、合作,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
罗苇还有一个常人看来会觉得不可思议的爱好:占星。她曾经以占星术为媒介主持 了自己展览的讨论会,为前来的人解读 各自的命运。虽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迷信”,但罗苇表示自己“关注的是科学本身,占星只是我了解宇宙秩序的一种方法。”罗苇这个特殊的爱好和视角也影响 了作品的内容,她早几年的作品中总有些 神秘的、带有宗教感的符号跳脱出来捕捉观者的眼球。在此次展出的作品《早上好 和我看到的》中,画面左半部分裸露着上身的人物在表情上与西方中世纪宗教油画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几分神似,就连展出的画框也是特地定做的,如同中世纪教堂里的古典油画框。
《早上好和我所看到的》 200×350cm 综合材料 2015
亦游走于现实
——————
虽然很多作品都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是罗苇的画面中生活痕迹也有处可循。“晶体星球”系列中,罗苇为她虚拟的星球上设计了美术馆、游乐场、购物中心、剧场等一系列现实中切实存在的场所,画面中的人物也有拥抱、交流、购物、演出等现实行为。比如在作品《空无的购物中心》中,一群“晶体星球人”在一家并不宽敞的超市里,于一排排空无一物的货架上进行“购物”,有的彼此之间还有语言交谈,如同现实世界里的买卖;这在《剧场中的剧场》也有体现: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有背着风琴的、妆扮怪异的、面容呆滞的不同人群。
自去年“晶体星球”项目以嘉年华形式启动至今,围绕罗苇身边也发生了诸多改变。2014年200余件作品亮相艾米李画廊,罗苇在展览中担任过多种身份如服务员、销售员,也进行过多样化的展示如乐队、舞蹈等,这样的展示难免会被当作是一场表演,但这些“行为艺术”实际却是罗苇在整个展览项目中利用另外的身份去扩充系统路径。而今年罗苇的展示显得更加“脚踏实地”:她将作品数量进行了大规模缩减,还为项目设置了拥有物理层面、云层面和宇宙层面的大系统。地理场所、网络、时空及生命本体都存在于这个大系统中,仿佛是一个切实存在的生活社区。罗苇的工作区域分为球状、网络状和晶体状三个部分,分别意为生命本体的融合、打通事物的界限、建立虚拟多维场域。她运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去展现一个心灵与科学结合的世界,同时包括对人性的解读、客观事实和主观觉察,并通过科学、技术、生态学的联系,重新定义行动、目的、经验、自我塑造与自由主义等。
虽然很多作品都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是罗苇的画面中生活痕迹也有处可循。“晶体星球”系列中,罗苇为她虚拟的星球上设计了美术馆、游乐场、购物中心、剧场等一系列现实中切实存在的场所,画面中的人物也有拥抱、交流、购物、演出等现实行为。比如在作品《空无的购物中心》中,一群“晶体星球人”在一家并不宽敞的超市里,于一排排空无一物的货架上进行“购物”,有的彼此之间还有语言交谈,如同现实世界里的买卖;这在《剧场中的剧场》也有体现: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有背着风琴的、妆扮怪异的、面容呆滞的不同人群。
自去年“晶体星球”项目以嘉年华形式启动至今,围绕罗苇身边也发生了诸多改变。2014年200余件作品亮相艾米李画廊,罗苇在展览中担任过多种身份如服务员、销售员,也进行过多样化的展示如乐队、舞蹈等,这样的展示难免会被当作是一场表演,但这些“行为艺术”实际却是罗苇在整个展览项目中利用另外的身份去扩充系统路径。而今年罗苇的展示显得更加“脚踏实地”:她将作品数量进行了大规模缩减,还为项目设置了拥有物理层面、云层面和宇宙层面的大系统。地理场所、网络、时空及生命本体都存在于这个大系统中,仿佛是一个切实存在的生活社区。罗苇的工作区域分为球状、网络状和晶体状三个部分,分别意为生命本体的融合、打通事物的界限、建立虚拟多维场域。她运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去展现一个心灵与科学结合的世界,同时包括对人性的解读、客观事实和主观觉察,并通过科学、技术、生态学的联系,重新定义行动、目的、经验、自我塑造与自由主义等。
《空无的购物中心 》 128×110cm 综合材料 2015
Hi艺术=Hi 罗苇=罗
历时一年,“精简”不光“精剪”
——————————————
Hi:能先跟我们解释下什么是“晶体星球”的概念吗?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挺玄的。
罗:这次展览并不是成果展,而是阶段性展示,“晶体星球”是我从2014年6月开启的系统,工作方式为快速聚合多种流变型智力团队、生产团队、技术团队合作并继续粘合更多组合部分,具有游牧性;我们浓缩编造于事实并不断吸收与原有系统不调和的局部。从2015年开始,系统包含了三个“超级大词”——物理层面、云层面和宇宙层面。物理层面即是将地球的事物转换为发生在“晶体星球”之中,我们建设了社区、实验室、美术馆、新媒体互动组织等;在云层面延伸物理层面的触角至网络与虚拟世界,创设“晶体星球”初始载体并主动测试人群反应;而宇宙层面,我们关注人类与空间、时间、生命本体、细胞再生以及集体演进的关系。“艺术家罗苇”是我设定在“晶体星球”中的其中一个身份,她担任了交流、制作、沟通和融合各界领域技术的工作,而“我”一直隐藏在系统背面,作为一个编写代码与点击鼠标的幕后程序员的存在,转播兼并“晶体星球-地球”的后部、中段和前方,以及系统更新和发布。
《晶体星球No.47》 直径40cm×16 综合材料 2015
Hi:“晶体星球”已经不能用常规的视觉观看角度去理解了,它背后有非常复杂的支撑体系,你不担心观众与作品的交流吗?
罗:这个问题回答了很多次。我认为理解作品首先是基于观众的认知度,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体对比起普通大众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自然是有差异的,但我也会尝试用更具普及性的方式去让观众更好地进入作品,这会体现在我接下来的创作中。例如我会在新的“漫游晶体星球”项目中设置某个公共场所让观众参与创造、改造和重设体验。但“晶体星球实验室”核心部分就需要逐渐进入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况且我们从来未曾停止探索,同时也会探索观众对于“晶体星球”发出信号的接收量,这需要时间来完成。
罗:这个问题回答了很多次。我认为理解作品首先是基于观众的认知度,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体对比起普通大众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自然是有差异的,但我也会尝试用更具普及性的方式去让观众更好地进入作品,这会体现在我接下来的创作中。例如我会在新的“漫游晶体星球”项目中设置某个公共场所让观众参与创造、改造和重设体验。但“晶体星球实验室”核心部分就需要逐渐进入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况且我们从来未曾停止探索,同时也会探索观众对于“晶体星球”发出信号的接收量,这需要时间来完成。
《未完成的过去》 79×125cm 综合材料 2015
Hi:为什么会把“我”放置在一个核心的位置,但是又隐藏在系统后面?
罗:实际上这一整年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事件、子项目,我曾经做过被误解为“角色扮演”、“行为”或“表演”的艺术项目——包括“罗苇乐队”、“酒吧服务员”、“赫尓尼克阿夫纳”、“博览会销售”、“顶太太”等,实质上却并非如此,而是我利用“艺术家罗苇”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去扩充系统的另一路径,具体的从属关系观众可以通过展览得知。
罗:实际上这一整年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事件、子项目,我曾经做过被误解为“角色扮演”、“行为”或“表演”的艺术项目——包括“罗苇乐队”、“酒吧服务员”、“赫尓尼克阿夫纳”、“博览会销售”、“顶太太”等,实质上却并非如此,而是我利用“艺术家罗苇”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去扩充系统的另一路径,具体的从属关系观众可以通过展览得知。
晶体星球“展览现场
披着“ 神秘”外衣的科学探索
——————————————
Hi:你所感兴趣的占星与你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罗:大概从四五年前我开始对占星感兴趣,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探究宇宙的秩序,占星也是我知晓宇宙秩序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认同秩序。我在寻找某种密码,去了解行星和行星之间、人和行星之间的关系,在作品中也体现了“关系”本身的话题。包括虚拟人物“赫尔尼克阿夫纳”的作品、新的绘图计划以及角色设置等。
《C.P半人》 90×183cm 综合材料 2015
Hi:占星和做作品一样,都是在探寻“真相”、“关系”、“秩序”的一个途径吗?
罗:都是其中的分支。同样,我这次的展览也是一种探索,“晶体星球”看似有点神秘,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实际上我主张的更多是内在的科学。占星只是我的兴趣之一,也是我的研究方向,但是我不会把它完全放置到我的作品当中。
Hi:刚刚提到“晶体星球”的作品就有神秘色彩,你是怎样将这种“神秘”以及你这方面的爱好转化成艺术语言的?
罗:我会关注科学、物理学以及未被证实的边缘知识,与其所携带的有机感。大家一般都觉得占星、量子力学、生命本身这方面很神秘,但其实它们都有科学依据,有严密的逻辑在内。在目前展出的作品里,我将不同时空的物质挪用,把它们安置在同一个平面里,这是非常直接并简单的转化,但其中也有图片和文字上的暗喻,比如将人体结构与地球结构的连接并呈现在作品中。
罗:都是其中的分支。同样,我这次的展览也是一种探索,“晶体星球”看似有点神秘,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实际上我主张的更多是内在的科学。占星只是我的兴趣之一,也是我的研究方向,但是我不会把它完全放置到我的作品当中。
Hi:刚刚提到“晶体星球”的作品就有神秘色彩,你是怎样将这种“神秘”以及你这方面的爱好转化成艺术语言的?
罗:我会关注科学、物理学以及未被证实的边缘知识,与其所携带的有机感。大家一般都觉得占星、量子力学、生命本身这方面很神秘,但其实它们都有科学依据,有严密的逻辑在内。在目前展出的作品里,我将不同时空的物质挪用,把它们安置在同一个平面里,这是非常直接并简单的转化,但其中也有图片和文字上的暗喻,比如将人体结构与地球结构的连接并呈现在作品中。
《C.P美术馆》 129×159cm 综合材料 2015
罗苇扮演“晶体星球”中的角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