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 年轻艺术家的机会既很多又很少

采访:廖冬云 2013年11月24日 专题话题
王春辰在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布展现场
王春辰在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布展现场

从王春辰给我们列出的年轻艺术家推荐名单来看,他的关注视角看起来非常新鲜,在他认真地用纸写下来的十个名字的清单上,并没有出现任何我们预料中的热门年轻艺术家。关于艺术家是否“消失”,他概括为“永远消失”和“隐性消失”两类,说法很有意思,而至于艺术家如何保持创作生命力,他给出的建议则可简化为“听、说、读、写”,当然,学习无非就是这些方式,关键在于内容。
 
Hi艺术=Hi 王春辰=王

当艺术家应是一生的自我挑战

Hi:你通常对哪类艺术风格的作品感兴趣?
王:我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语言,它至少要给人新的感觉,无论是视觉上的震撼还是冲击;如果不是力量型的作品,像那种特别写实的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宁静、单纯、单一也挺好;如果是装置型得体现出观念性、空间化以及现场性,都得有结合。这些是我喜欢或者说我比较推崇的。
Hi:你怎样发现你喜欢的作品?
王:渠道有很多。一种对方主动的,比如说我在上课,经常会有学生让我去看他的作品;另外,我自己也会去找艺术家。美院每年有很多的展览,经常会碰到不错的作品;平常翻翻杂志、浏览网页也会遇到;还有接触艺术家群体时也会有人给推荐。如果我感兴趣,那我会主动去联系。
Hi:相比较前辈们,年轻艺术家面临的新的困难是什么?
王:一方面现在的机会很多,另一方面机会又很少。现在你去798,真是各种画廊、各种美术馆,策展人、批评家、媒体也多起来了,这对艺术家而言,视野多了、信息多了,然后不知道怎么选择了,无法判断。不像80年代、90年代这类机构很少、展览特别少,看一个兴奋一个,能够从直接的刺激里找到自己的选择或者立刻上手去做点什么,但现在却是被信息过度轰炸,倒有些手足无措。
另外,别看机构很多,其实平均到艺术家身上的机会还是很少,甚至说某种情况下还不如过去。过去是你只要有一个作品做得不错,你就被推出来了,但今天可能展览那么一两次都丝毫没什么作用。等于说对年轻人而言,当艺术家其实是一个一生的自我挑战,让自己的艺术改变,让社会接受。

“隐性的消失”最有压力

Hi:有没有碰到过那种一开始表现抢眼,后来消失在关注范围的艺术家?
王:肯定有,但消失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有的人消失是短暂性的,他只不过去创作新作品了,或者他正在思考新的东西,于是这一两年或者更长时间都没有在媒体范围内、批评家策展人范围内出现,但这并不表示他没有做作品,只不过是在等合适的时机;另一种则是觉得自己做艺术没意思了,改行了,或者迫于生活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放弃了,这可能是永远的消失;还有一类就是他还在做艺术,但没什么进展、没变化、没长进,也会逐渐的消失,这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消失。
Hi:这种隐性的消失对艺术家来说压力会很大吧。
王:对,永远消失的这类就没有压力,可隐性消失这类,他还在做艺术却不被关注肯定会纠结自己的东西怎么办,这类人如果沉淀下来也许会突然冒出来又亮一把。可也有人沉淀两年后冒出来也没什么特殊性,可能这种隐性的消失又得持续。
Hi:如果你很关注的艺术家“消失”了,你感受如何?
王:会很可惜,但每个人各自有各自的原因和理想,这不能强求,艺术绝对是个人选择,必须是一种自然状态。且是每一个人的积极努力形成了相互交流的网络,而非强制性的、被动性的,艺术家得让自己保持好的状态。
Hi:你觉得艺术家该如何保持生命力?
王:说起来简单且不复杂,可也很痛苦。简单来讲就是他对艺术得有一个执着的兴趣、热爱、肯投入,这个是前提。如果一个人吊儿郎当觉得艺术可有可无,这肯定不会成就一个艺术家。首先,一个艺术家得学习,看别人的展览是一种学习、听别人说话也是一种学习,不光是瞎聊扯淡,而是探讨一些严肃的话题;得多读书,读那种自己不了解的书、新出版的书,能读外文书当然更好,这是为了更多机会的去交流、去获取新知识,实际上读外版书会让人不盲从,毕竟外文版的书的写作和出版没有那么多禁忌,读来更畅快、真实。另外,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得自己写点东西,随便写,任何对作品的看法、关于生活的思考都记录下来,逐渐地就会汇成一个艺术家的整体思考,他会逐渐变得成熟。世界上很多重要的艺术家都有这种习惯,三言两语,但却展示了这个艺术家的真实状态。

学术会警惕助长泡沫变更大

Hi:你怎么看年轻艺术家在拍场上作品过百万的现象?
王:这个现象不好,绝对对他们成长不利。过早价格就这么高,以后怎么跳上去。比如说一个艺术家价格在20万,那可能有十个人去买;可到一百万之后,可能只有一个人了。十个人去关注和一个人去关注性质可不一样,这显然会限制艺术家个体被社会接受的更大可能性,很容易失去市场的支撑。而且价格高会让艺术家局限住,他不敢轻易去改变他的创作风格、创作语言、创作材料,那么他的才华可能局限在几个固定的样式上。相反,价格还没有很高的艺术家反而能够自由地创作,充分地展示其才华和潜力,逐渐成长。
Hi:所以你认为一个艺术家市场价格过高,学术机构会对他保持警惕?
王:是。即便这个艺术家很好,学术机构也保持距离了。学术机构面对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时是去研究他,肯定他的艺术成就,但对于青年人更多时候是鼓励而不是完全批评的。可是一个艺术家市场价格过高的话,可能会过于泡沫,做批评的也谨慎了,不会愿意说更多的话。因为一开口又似乎在拉高或者让泡沫更大。
Hi:在你看来,中国年轻艺术家在亚洲或者世界平台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从国际角度来讲,一些发达国家文化环境下的艺术家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要丰富,他们的创作自由度也比我们多,在表达上可能没什么太大的禁忌和限制。不过,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优势在于,中国是一个迅速变化、已经面貌全非的国家,这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机会去认识这个社会、去表现这个社会。变化是对人最刺激的事情,能够表现的能力就是最大的竞争力,也是机会。另外,中国有社会的特殊性,有些话不能讲,有些事不能做,条条杠杠很多,但恰恰是这种情况,当人的创作力面对限制时,他可能形成本能的反弹,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来,呈现出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强度和力度。

相关人物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