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作者:吕晓晨 2016年5月12日 专题话题
前不久,保利香港和香港苏富比都在近现代版块有刷新艺术家个人成交记录的捷报传来,随即佳士得展出估价2.1亿元的莫奈《睡莲》的消息也接踵而至。但也有“好事之人”将这几幅作品拿来比对。在中国藏家大手笔购入西方艺术品的今天,这些艺术品的未来会怎样?中国市场,今后又是否会重蹈日本印象派覆辙?这一切都还是未知。
到底何方,才是中国收藏家心中的乌托邦呢?

张大千《桃源图》,以2.7亿港元成交于2016香港苏富比春拍,买家为刘益谦
张大千《桃源图》,以2.7亿港元成交于2016香港苏富比春拍,买家为刘益谦

佳士得在2016年亚洲区成立30周年之际,推出克劳德·莫奈的作品《睡莲池塘》,估价为2.1亿人民币
佳士得在2016年亚洲区成立30周年之际,推出克劳德·莫奈的作品《睡莲池塘》,估价为2.1亿人民币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李苏桥(藏家):
2亿的莫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不算贵的莫奈,2000年以前就有中国人买莫奈了。莫奈无疑是印象派最重要的人物,在那个年代非美学专业出身的所接收到的唯一的艺术就是印象派,这种教育甚至超过了传统书画对人的“洗脑”。但如果完全抱着投资的目的,用重金砸印象派,那么未来则是不乐观的——就算你用重金砸中国艺术,也一样充满风险。日本的确当年花了大手笔购入印象派,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是“砸在手里”,但实际上印象派在日本市场所占的总体份额很低,印象派在日本不活跃不代表世界市场印象派交易的不活跃。
最后,“乌托邦”就是精神家园,世界上有几个人能花2亿建精神家园呢?1000个人里面可能有100个人会建精神家园,这100个人里,可能有10个才会用《桃源图》或《睡莲池塘》建精神家园,我们剩下的13亿人关心这10个人的精神家园就没必要了。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伍劲(资深艺术市场专家):
我昨天刚看完一本名为《名利场》的书,讲的是1850年以来全球的艺术品市场,其中一个章节就讲80年代末的印象派市场主要是由日本人来推动的。这个情形和中国藏家收藏莫奈、梵高、毕加索的潮流有相似之处。但中国藏家是否了解日本人在这件事上犯下的过错呢?我觉得中国藏家似乎没有在这件事上认真做过功课。我在书上获知,很多高价作品后来又折价回到了欧洲市场,剩下的二三流的作品更是充斥日本的各种私人收藏或美术馆收藏。而现在这些作品的价格还是没有回到当时的位置,所以追赶印象派的时髦是非常不理智的。这本书最后一章写道: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西方人看来,更多是关于意识形态的部分,但实际上可能有另外样式的中国艺术的存在。所以也提醒来自西方的购买者,要有心理准备。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李战豪(收藏家):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1990年5月15日纽约佳士得,梵高1890年创作的《嘉舍医生》拍出8250万美金;1998年11月19日纽约佳士得,梵高1889年创作的《没有胡须的自画像》拍出7150万美金。这十年间梵高的肖像精品市场的成交不涨反跌,其事实表明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在西方艺术市场已经是瓶颈,市场表现乏力!受西方文化影响相对完善的莫斯科和东京,成为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大师作品的主要买进地区。进入21世纪,莫斯科和东京经济疲软,促使中国成为西方大拍卖行和画廊关照的最有潜力的地区,中国的财主们也及时的给予了回应——投桃报李!这次佳士得携带莫奈作品《睡莲》来到中国,预示了印象派与后期印象派作品在中国的市场复苏,莫奈作为印象派显赫的大家,其单品价格相对便宜,作品可以起到预热市场的作用。中国人买西方艺术品这股流变,已是不争的事实,所望之处部分大财主已开始了这方面的计划。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植深厚,那些真正有抱负的大藏家还是会扎根东方文化这一脉络,进行艺术史的梳理和收藏。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要努力消化掉传统艺术的精华和近代第一次中西艺术结合的果实,以及二次大战后西方现当代艺术先进的艺术成果。作为收藏家,先把功课做好了,买西方和买东方自然心有领会。或者先把子弹打出去几发,感受一下准星,打不准就回家好好把枪法练好。本土收藏家还是要有本土抱负才行,中国性恰恰是抱负的核心!因为这片土地能够酝酿出足够牛的东西!对于西方的优秀艺术,不反对收藏,但也不能一味地从收,还要学习和思辨,要让我们的原创也能立于世界的舞台,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对于世界美术史的贡献!今后的中国性一定是以世界艺术大潮为背景的中国特质,这一点未来会得到有力的证实。日本的那次大规模印象派作品的购买野心现在看来又可怜又绝望,他们想脱亚入欧,结果还是深陷泥潭。中国这一次抱印象派大腿,我看不到任何野心,都是钱的安全性和无知炫富的表现。这应该会很快过去。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徐娟(美博文化执行董事):
一个新经济体的增长必然伴随着艺术品价格的增长,这是不变的铁律了。近期几件过亿作品的引人瞩目,不仅是价格本身,我想还有几个因素。一是近年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并且多数人预估经济复苏时间不会太短,这与90年代末“亚洲四小龙”腾飞时期的亚洲艺术品价格暴增、日本买家买遍世界的情况完全不同,而中国艺术品价格的“逆势”增长、中国买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活跃在这样的整体经济形势下就尤为引人关注。二是两件中国艺术品与西方大师的作品价格相仿,自然引发大家联想、比较研究的心理。三是日本的“前车之鉴”让旁观者紧张,担心中国买家步日本买家“后尘”,替日本“解套”。这些担忧固然有道理,但是艺术品价格从来不是大众决定的,它是由极少数人决定的,所以才会出现诸多的“意料之外”,但这些买家并非一时兴起的偶尔为之,而是有自己明确收藏体系的成熟买家,而且“前车之鉴”他们也会借鉴吧?两亿毕竟不是两万。
至于“乌托邦”还是要问最后买单的人喜欢哪个吧,只是我怎么从佳士得挂出“睡莲池塘”那一刻听到的就是不自信的声音隐隐传来。烤鸭和牛排都好,都是顶级厨师料理的,为什么非比个谁比谁更香呢?如果非要比,那可以肯定的是华人肯定喜欢烤鸭的更多,外国人更有可能钟爱牛排,艺术品投资的确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买单人的口味,但是我们的顶级烤鸭很多非华人还没吃过,难说他们不会爱上这一口。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黄燎原(北京现在画廊负责人):
看日本的拍卖很容易让我想到未来之中国。日本人曾经买了那么多印象派,到现在还没吐干净;他们还扎堆儿买了那么多所谓的西方当代,依然砸手里没办法卖出去,或者卖个萝卜价,他们甚至是集体拉低了一些艺术家的价格。现在日本拍卖还是那几个西方大牌的名字频繁出现,看着都倒胃口,其中某人我曾经还是喜欢的,如今看到就困。我深信,未来之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那几位如今当红的西方艺术家,你们悬了。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吕澎(策展人):
别人要买这些作品、这些作品的命运如何,这都是很难说的事情,不能预估也不能简单按照历史上的先例来类推,后面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这些都是想多了,这是别人自己的事情,中国人想买什么,我们不该有太多的规定性。我们现在太在意别人怎么做了,无论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你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不了解情况而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是不对的。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刘新惠(独立艺术家、亚洲纽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艺术品评估专家):
我觉得无论是中国的收藏家还是投资人,都会习惯性的把中国的艺术家、艺术品拿来和国外的类比。实际上中国审美、价值观与西方的不一样,对艺术家、艺术品的理解角度也不一样。就拿印象派来说,不光是中国对其情有独钟,世界对印象派也是情有独钟。印象派之所以影响大,是因为其推广方式的不一样。但是美的标准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都有很强的地域性,是"中国特色"的博物馆。目前我还不知道国家背景的博物馆有哪一家收藏了印象派作品。而国外的美术馆是类似于有“普世价值”的,至于“重蹈覆辙”则是另一码事,莫奈、毕加索是世界级的,而张大千,齐白石几乎只有中国人在玩,而印象派是世界都在玩。受众群体不一样,市场的承受力也不一样。至于中国藏家的心中的“乌托邦”也是如此,和中国的社会、艺术市场发展相关。中国的博物馆目前还是走在自己的“康庄大道”上,前进的方向也是与世界的博物馆“并轨”。这是个时间问题,更是眼界、世界观、审美观的问题。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李达(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总经理、保利香港拍卖董事):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地位,但他们的价值对于藏家而言是基于藏家的文化DNA来决定的,莫奈的主流收藏群体是西方DNA的藏家。中国的藏家花一流的价格能否买到西方一流的作品,这是个问号。日本购买西方一流的作品花了比西方藏家两倍甚至三倍的高价,还有一部分是用一流的价格买到二流甚至三流的作品。我们在买西方艺术大师作品时,也是这样:好的作品,西方的收藏家也会买;你要和西方的藏家争取机会,你可能就要付比他们昂贵的价格。而且你很可能是用一流的价格买到二三流的作品,等到你准备将作品出手的时候,会不会有西方藏家来拿比你高的的价格来购买你手里的作品,这也是个问号。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藏家在买西方艺术这么多年到现在全部沉积在手里。东西方文化现在还在互相沟通、了解,尤其艺术更是学科、制度中,集中体现财富的精神物品。你买的西方艺术品在将来易手时,是否有西方藏家来接手,我想日本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所以中国藏家在买西方大师作品时,无论是喜欢还是资产配置,一定要想清楚再去买。在两种文化融合为一种财富的过程中,财富如何认可两种不同文化,是一个难解的题。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周大为(青年藏家):
用中西方两件单品来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这些作品无法用价格评估,所处的生态环境也不一样。何况这张《睡莲》还没有拍,而且还有更好的《睡莲》!每个国家的经济和艺术的关系也不一样,日本人的投资方式和中国人的投资方式也不一样。日本当时企业快速成长,需要快速进入美国市场。购买艺术品是避税的一种方式,变相是一种企业效应,是企业行为。而中国的买家是美术馆的,或者是本身就很喜欢的,背后的性质不一样。这就如同用范宽去比达·芬奇,是不具有比较意义的。
附:2016年中国与西方春拍中,部分重点拍品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桃花源”和“睡莲池塘”,何处是中国藏家心中的乌托邦?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