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艺术十周年 基石画廊的“马步”功
用基石画廊来形容仁艺术中心颇为准确,也是老板冰冰所认同的。那何为基石画廊?基石固然强调“稳”,所以稳定是必备的特质,另外强调的是画廊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姿态,容许水涨船高,但不随波逐流。作为最早进驻798艺术区的公共艺术空间,十年走下来,仁艺术中心的这种特性渐趋明显。“我不是野心特别大的人,我一直觉得做稳最重要,尤其在国内这种背景下,做稳了特体面。”冰冰说道。
追叙仁艺术中心这十年来的发展,颇有点“扎马步”式的路线。作为许多武术门派的根基功夫,马步通常分为站稳、站实和站空三个阶段,“稳”、“实”自然很好理解,“空”指的是单腿马步,是纯熟之后自然达到的功夫阶段。
仁艺术中心做“稳”的阶段体现在刚开始的2002到2006年,那个时候798并不是个热门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大山子、不知道王爷坟,在这里举办展览,来看的人往往寥寥可数。作为开拓者的仁艺术中心无疑是经历过孤独期的,那时候冰冰总是面临着告诉别人自己在哪有一个空间,她又在做什么,转机出现在引入商业活动的发布会后。通过租用空间给一些大品牌做活动,一方面增加了画廊收入,另一方面也传播了画廊的知名度。“也因为此,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仁艺术中心是做活动的。”
当然不会是这样。只是在冰冰一开始创办空间的时候,她就没有特别的要为空间定性,她甚至想音乐、绘画、舞蹈、戏剧什么都要做,在她看来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相通的,也因着这样一种开放的思路,她寻觅到了“举办商业发布活动”的曲线救国策略,仁艺术中心也在经历过最初的挣扎后,坚持了下来。在当时,画廊销售作品和举办活动的收入几近对半。
做“实”的阶段正是市场发展非常好的年份,主要为2006年到金融危机前。仁艺术中心这个时期展览非常频繁,多为群展,参与的艺术家人数众多,往往以合作的形式。冰冰坦承这个时期画廊的销售很好,市场好的环境下,似乎并不那么依赖商业发布活动,这个时期仁艺术中心在市场繁荣大环境下也受益不少。
而做“空”的阶段,自然是金融危机来之后的2008到现在,也就是艺术市场跌宕起伏的这几年,用马步里的表示纯熟的“空”来形容,主要是基于仁艺术中心的经营在这几年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因着自2008年起老板冰冰开始了自己亲力亲为地去经营画廊,变化从展览情况上来看亦非常明显,这个时期每年都会有一到两次群展,其余的多是个展,且展览主题大多有些“小感性”,主要推广画廊签约代理的艺术家。
其实刚开始尝试“空”时,还是有一定冒险的,首次单腿蹬马步时,“稳”、“实”又会再次地成为必修课,而且在冰冰接手空间的最初两年中,市场并不好,许是个性而为,做什么都会认真,亲历亲为后,冰冰降低了画廊的运营成本以及各方面投入,挺过金融危机之后,仁艺术中心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来都只做架上绘画的仁艺术中心这两年来也开始了装置作品的展示和经营。
冰冰对此颇为自信,她说过去四年的工作让她找到了方向感,就像是绕一圈回到一个原点,有点类似于二十年前她搞音乐的状态,很前卫、很摇滚、很朋克。“以前看山是山,后来绕一圈之后,看山还是山,但已经很饱满的经历过了。”至于为什么?冰冰透露的并不具体,隐约的信息是,对于仁艺术中心的未来,此刻冰冰是心里有底的。她很明确自己即将要做什么:年底时赶紧把空间装修好,装修完后空间和展览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
说来,“扎马步”在武术中也只能算是基本功,三个阶段过后才是真正的开始,而对仁艺术中心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十年基础夯实之后,新阶段的成长不过才开始。
Hi艺术=Hi 冰冰=冰
尊重为本,情愿被创造力胁迫
Hi:你接手画廊后,在选择艺术家上有没有什么标准?
冰:我很尊重我自己,通常我选择艺术家会比较感性,必须得打动我,然后我才会去看他的背景、阅历以及他的推荐人。
Hi:倾向于年轻人吗?
冰:对,我就做年轻人,也不排斥特别老的艺术家展览。我自己更喜欢年轻人一些,怎么说呢?我也很尊重那些成熟的艺术家,但我觉得后来他们在材料的运用上越来越精致,套路也越来越熟悉,虽说滴水不漏,但已经少了心动了。我为什么干这个行业,不光光是简单的心动,而是很喜欢遇到有些作品看似结结巴巴,跌跌绊绊,但本质生猛,动人的作品,那样的作品可能是我喜欢的,更有生命力的。
Hi:你觉得“滴水不漏”是在重复吗?
冰:没有生命力的话,肯定是重复的。创造力对艺术家来说太重要了,我们想要的艺术家是那种不断挑战自己,要求自己的类型,就算某部分的作品已经很成功了,有很多藏家在购买了,他本可以接着画很多这种类型的卖钱,但要是他能否定自己,慢慢地又在尝试新的,而这种新并不是很肤浅地换一种形式,而是经历过自己痛苦思考之后的呈现。如果艺术家这么努力的尊重他自己,我为什么不去尊重他呢?我必须支持这样的人。
Hi:是不是意味着你需要进行前期投入,也就是在艺术及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扶持他?
冰:这么做有两个原因。首先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我也供不起;其次,我真的很喜欢鲜活的东西。虽然我现在四十多岁了,我的价值观一直很忠实于我自己,我真的不想要随波逐流,要随波逐流的话,我做一个太太、炒房子、做金融也会有很好的条件,而选择这个就是因为我不愿意过一个无趣的人生,我应该有一个很丰富价值观的生活。有些诱惑你可以挡住,恰恰是生命力没法挡住,当作品扑面而来的时候,你就是很喜欢,你无法骗自己说你可以控制住自己。
Hi:你如何找到你想要合作的艺术家?
冰:很多时候是朋友推荐,有时候我自己也会找。是这样,艺术家是有嗅觉的,我现在正在做一些体现我自己喜好的展览,如果把这样的信息传达出去了,我想艺术家会自己找过来的。总之,还是一句话,好的艺术家太少了,我觉得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够做成功一个到两个,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反向思维,逆市下稳步向前
Hi:在经营上,你们资金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冰:画廊的销售,一方面我们会卖作品,另一方面我们一直会出租场地做活动。原则上我一直坚持画廊养画廊。
Hi:这些年市场的变化对画廊有影响吗?
冰:2008年金融危机来时,淡了不少,我们有投入一些自己的钱,挺过来了。2010年恢复正常了,该买画的还是继续买画,算是有影响吧,稍微闪了一下,但因为我们各个方面投资有缩减,损失不是那么大。目前是趋于稳定了,我觉得稳定就好了,我也不求大富大贵的。
Hi:听说今年的市场环境也不好。
冰:今年依然不好,但不好也必须要去扛,扛过去就好了。
Hi:在环境不好的时候,仁艺术中心会做哪些工作?
冰:我们年底要装修了,可能更加要投入了。我觉得环境不好可能是因为做得不够好,不应该去抱怨周围的环境。画廊和艺术家一样,都是金字塔式的模式,顶上的就那几家,我们必须往上走。大环境不好的话,也应该给自己提要求了,我估计是反向思维的,这个时候更应该把空间做好。
姿态积极,期许良性循环的未来
Hi:对仁艺术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冰:以前我比较保守,对这个领域并不是特别明确,更多地是通过别人的感受去感受另外的感受,画廊也不是我自己在打理,艺术家多是通过别人推荐再进行选择,当然也做的很好。但是一直都没有我自己的风格,很多人跟我讲,我的画廊看不到我的味道。现在我清楚前进方向,这次展览就有一个兆头了,以前仁艺术中心从来没有过装置,这或许是我未来的选择,装置、影像、绘画,无所谓传统或者前卫,都不排斥。我想如果我选择趣味相投的艺术家的话,肯定会有一些趣味相投的藏家过来,这是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Hi:具体而言呢?你提到会做装置。
冰:装置的话,肯定会加重一些。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做这种的艺术家,也许明年会做两到三个。
Hi:仁艺术十年,有什么感想?
冰:我很感谢仁艺术这个空间陪我走过这重要的十年,因为做这个空间,没有让我变成一个特别世故的人。大的方面,我不能说对这个行业有做过多大的贡献,但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那里,并发出着我们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的存在才得以让我继续往前坚持,也许会发出更大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可能会给年轻人一些希望。我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没有前辈提携和父辈的支持,也不会有今天。所以,如果有一天这里能够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的平台,也是很幸福的。
仁艺术中心做“稳”的阶段体现在刚开始的2002到2006年,那个时候798并不是个热门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大山子、不知道王爷坟,在这里举办展览,来看的人往往寥寥可数。作为开拓者的仁艺术中心无疑是经历过孤独期的,那时候冰冰总是面临着告诉别人自己在哪有一个空间,她又在做什么,转机出现在引入商业活动的发布会后。通过租用空间给一些大品牌做活动,一方面增加了画廊收入,另一方面也传播了画廊的知名度。“也因为此,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仁艺术中心是做活动的。”
当然不会是这样。只是在冰冰一开始创办空间的时候,她就没有特别的要为空间定性,她甚至想音乐、绘画、舞蹈、戏剧什么都要做,在她看来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相通的,也因着这样一种开放的思路,她寻觅到了“举办商业发布活动”的曲线救国策略,仁艺术中心也在经历过最初的挣扎后,坚持了下来。在当时,画廊销售作品和举办活动的收入几近对半。
做“实”的阶段正是市场发展非常好的年份,主要为2006年到金融危机前。仁艺术中心这个时期展览非常频繁,多为群展,参与的艺术家人数众多,往往以合作的形式。冰冰坦承这个时期画廊的销售很好,市场好的环境下,似乎并不那么依赖商业发布活动,这个时期仁艺术中心在市场繁荣大环境下也受益不少。
而做“空”的阶段,自然是金融危机来之后的2008到现在,也就是艺术市场跌宕起伏的这几年,用马步里的表示纯熟的“空”来形容,主要是基于仁艺术中心的经营在这几年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因着自2008年起老板冰冰开始了自己亲力亲为地去经营画廊,变化从展览情况上来看亦非常明显,这个时期每年都会有一到两次群展,其余的多是个展,且展览主题大多有些“小感性”,主要推广画廊签约代理的艺术家。
其实刚开始尝试“空”时,还是有一定冒险的,首次单腿蹬马步时,“稳”、“实”又会再次地成为必修课,而且在冰冰接手空间的最初两年中,市场并不好,许是个性而为,做什么都会认真,亲历亲为后,冰冰降低了画廊的运营成本以及各方面投入,挺过金融危机之后,仁艺术中心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来都只做架上绘画的仁艺术中心这两年来也开始了装置作品的展示和经营。
冰冰对此颇为自信,她说过去四年的工作让她找到了方向感,就像是绕一圈回到一个原点,有点类似于二十年前她搞音乐的状态,很前卫、很摇滚、很朋克。“以前看山是山,后来绕一圈之后,看山还是山,但已经很饱满的经历过了。”至于为什么?冰冰透露的并不具体,隐约的信息是,对于仁艺术中心的未来,此刻冰冰是心里有底的。她很明确自己即将要做什么:年底时赶紧把空间装修好,装修完后空间和展览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
说来,“扎马步”在武术中也只能算是基本功,三个阶段过后才是真正的开始,而对仁艺术中心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十年基础夯实之后,新阶段的成长不过才开始。
Hi艺术=Hi 冰冰=冰
尊重为本,情愿被创造力胁迫
Hi:你接手画廊后,在选择艺术家上有没有什么标准?
冰:我很尊重我自己,通常我选择艺术家会比较感性,必须得打动我,然后我才会去看他的背景、阅历以及他的推荐人。
Hi:倾向于年轻人吗?
冰:对,我就做年轻人,也不排斥特别老的艺术家展览。我自己更喜欢年轻人一些,怎么说呢?我也很尊重那些成熟的艺术家,但我觉得后来他们在材料的运用上越来越精致,套路也越来越熟悉,虽说滴水不漏,但已经少了心动了。我为什么干这个行业,不光光是简单的心动,而是很喜欢遇到有些作品看似结结巴巴,跌跌绊绊,但本质生猛,动人的作品,那样的作品可能是我喜欢的,更有生命力的。
Hi:你觉得“滴水不漏”是在重复吗?
冰:没有生命力的话,肯定是重复的。创造力对艺术家来说太重要了,我们想要的艺术家是那种不断挑战自己,要求自己的类型,就算某部分的作品已经很成功了,有很多藏家在购买了,他本可以接着画很多这种类型的卖钱,但要是他能否定自己,慢慢地又在尝试新的,而这种新并不是很肤浅地换一种形式,而是经历过自己痛苦思考之后的呈现。如果艺术家这么努力的尊重他自己,我为什么不去尊重他呢?我必须支持这样的人。
Hi:是不是意味着你需要进行前期投入,也就是在艺术及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扶持他?
冰:这么做有两个原因。首先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我也供不起;其次,我真的很喜欢鲜活的东西。虽然我现在四十多岁了,我的价值观一直很忠实于我自己,我真的不想要随波逐流,要随波逐流的话,我做一个太太、炒房子、做金融也会有很好的条件,而选择这个就是因为我不愿意过一个无趣的人生,我应该有一个很丰富价值观的生活。有些诱惑你可以挡住,恰恰是生命力没法挡住,当作品扑面而来的时候,你就是很喜欢,你无法骗自己说你可以控制住自己。
Hi:你如何找到你想要合作的艺术家?
冰:很多时候是朋友推荐,有时候我自己也会找。是这样,艺术家是有嗅觉的,我现在正在做一些体现我自己喜好的展览,如果把这样的信息传达出去了,我想艺术家会自己找过来的。总之,还是一句话,好的艺术家太少了,我觉得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够做成功一个到两个,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反向思维,逆市下稳步向前
Hi:在经营上,你们资金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冰:画廊的销售,一方面我们会卖作品,另一方面我们一直会出租场地做活动。原则上我一直坚持画廊养画廊。
Hi:这些年市场的变化对画廊有影响吗?
冰:2008年金融危机来时,淡了不少,我们有投入一些自己的钱,挺过来了。2010年恢复正常了,该买画的还是继续买画,算是有影响吧,稍微闪了一下,但因为我们各个方面投资有缩减,损失不是那么大。目前是趋于稳定了,我觉得稳定就好了,我也不求大富大贵的。
Hi:听说今年的市场环境也不好。
冰:今年依然不好,但不好也必须要去扛,扛过去就好了。
Hi:在环境不好的时候,仁艺术中心会做哪些工作?
冰:我们年底要装修了,可能更加要投入了。我觉得环境不好可能是因为做得不够好,不应该去抱怨周围的环境。画廊和艺术家一样,都是金字塔式的模式,顶上的就那几家,我们必须往上走。大环境不好的话,也应该给自己提要求了,我估计是反向思维的,这个时候更应该把空间做好。
姿态积极,期许良性循环的未来
Hi:对仁艺术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冰:以前我比较保守,对这个领域并不是特别明确,更多地是通过别人的感受去感受另外的感受,画廊也不是我自己在打理,艺术家多是通过别人推荐再进行选择,当然也做的很好。但是一直都没有我自己的风格,很多人跟我讲,我的画廊看不到我的味道。现在我清楚前进方向,这次展览就有一个兆头了,以前仁艺术中心从来没有过装置,这或许是我未来的选择,装置、影像、绘画,无所谓传统或者前卫,都不排斥。我想如果我选择趣味相投的艺术家的话,肯定会有一些趣味相投的藏家过来,这是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Hi:具体而言呢?你提到会做装置。
冰:装置的话,肯定会加重一些。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做这种的艺术家,也许明年会做两到三个。
Hi:仁艺术十年,有什么感想?
冰:我很感谢仁艺术这个空间陪我走过这重要的十年,因为做这个空间,没有让我变成一个特别世故的人。大的方面,我不能说对这个行业有做过多大的贡献,但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那里,并发出着我们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的存在才得以让我继续往前坚持,也许会发出更大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可能会给年轻人一些希望。我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没有前辈提携和父辈的支持,也不会有今天。所以,如果有一天这里能够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的平台,也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