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作者:李天琪图片提供:户尔空间 2020年8月28日 专题人物
几个月前听说户尔空间要从草场地搬到798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上半年艺术市场的不景气大家有目共睹,也陆续看到部分画廊关闭空间或者外资画廊撤出中国的新闻。“开源”不易,画廊也纷纷选择“节流”,按兵不动的居多,因此很少听闻有什么大动作。
俗语讲“树挪死,人挪活”,对于一家画廊来说,798的地理优势毋庸置疑,但搬迁后包括租金在内的运营成本的增加也几乎是必然的。论资历,户尔空间2017年在柏林、北京两地同时开张,还相当年轻,可它却在这个市场不算红火的时间节点选择逆势而上,是深思熟虑还是有计划的冲动?我们和户尔空间创始人花笑婵聊了聊。
户尔空间北京798新空间,位于798东街D08-3
户尔空间北京798新空间,位于798东街D08-3

 

 

从草场地到798

花笑婵是谁?“85后”天蝎女,户尔空间创始人,22岁入行,30岁开了一家自己的国际画廊,疫情之前常年往返于中德两地,目前还是一位可爱混血男娃的妈妈。身边的人都爱管她叫“花儿”,听起来很像“户尔”,画廊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户尔空间创始人花笑婵 (摄影:Lukas Preuss)
户尔空间创始人花笑婵 (摄影:Lukas Preuss)
因为国际航班的限制,花笑婵今年还没回过中国,我对她的采访只能在线上进行。她的个性很直接,一上来就解答了我的疑惑:搬到798,其实是画廊创立之初就有的规划,而非临时的发想。草场地的空间最开始就被定位为户尔进入中国当代艺术圈的1.0版本,随着画廊不断发展,迁至798只是一个时机问题
今年的新冠疫情恰好提供了这个时机,众所周知草场地自春节后便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封闭状态,这对需要观众的画廊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在无法预估封闭状态还要持续多久的状态下,画廊选择果断离开。另外,本月初草场地发出拆迁通知,部分画廊不得不陆续撤离,户尔空间的这一步棋,下得似乎颇有先见之明
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群展“灼手的余温“,参展艺术家:古师承、孙存明、杨健、耶苏、曾宏、张佳星,2019年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群展“灼手的余温“,参展艺术家:古师承、孙存明、杨健、耶苏、曾宏、张佳星,2019年
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多萝西娅·汉姆(Dorothea Reese-Heim) 个展“光影边界”,2019年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多萝西娅·汉姆(Dorothea Reese-Heim) 个展“光影边界”,2019年

 

“这叫能量”

《Hi艺术》上次采访花笑婵还是在户尔空间刚成立的时候,当时文章关注的对象是2016、2017年在北京、上海两地新开的七家画廊,导语里有这样一句:在市场环境并不算好的今天,他们为何会选择逆势而上新开画廊?

三年后再回看这篇文章,当时提到的画廊如今有些已经悄然消失,让人不禁感叹艺术市场的残酷。但若单看户尔空间,今昔对比之下却可以发现惊人的巧合,同样的“市场环境不好”,再次的“逆势而上”

如果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画廊来说,谈定位和风格还操之过急,毕竟艺术家的选择和藏家资源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功,但仅仅从户尔的两次大动作来看,这个画廊似乎蛮“猛”,花笑婵自己则说,“这叫能量”。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群展“冥想电台”,2019年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群展“冥想电台”,2019年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奥尔加·格鲁吉亚(Orga Georgieva)个展“色 · 界 ”,2019年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奥尔加·格鲁吉亚(Orga Georgieva)个展“色 · 界 ”,2019年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梁汉昌个展“同时性”,2018年
户尔空间原草场地空间梁汉昌个展“同时性”,2018年

 

混血是它的DNA

在一家德国画廊的北京空间担任了5年的艺术总监之后,花笑婵在一种“有计划的冲动之下”,做出了同时创立户尔柏林和北京空间的决定,她的伴侣是德国人,也是资深艺术爱好者,两人一拍即合,此后便成为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搭档。

但柏林和北京的距离不是伦敦和巴黎的距离,也不是罗马和阿姆斯特丹的距离,六个小时的时差和七千多公里的地理距离之外,更多的是文化、语境、市场、人们相处方式的差异
接受采访的那天,花笑婵正在打印柏林空间新展的纸质邀请函,打完之后还要挨张写地址、贴邮票,然后给藏家寄出去。前段时间有个和她合作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给她发微信:“何必那么麻烦,叫闪送不就完了?”花笑婵笑了,“德国哪有闪送,都是邮递员送出去好吗?”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外景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外景
花笑婵和先生(摄影:Nikita Teryoshin)
花笑婵和先生(摄影:Nikita Teryoshin)
处在两种截然不同体系的交界处,花笑婵需要随时转换思路,两个空间也时常意味着双份的工作量和巨大的精力消耗。画廊刚开的时候花笑婵的儿子才四五个月,她甚至每天把孩子带到画廊去,“我没有办法,我也平衡不了。”
花笑婵的孩子几乎和画廊同龄,从小生活在双语甚至三语的环境中,相较于单语环境出生成长的宝宝来说,从出生到开口说话可能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但是一旦度过了适应期,对他来说这两三种语言或者文化都是他的母语,不需要刻意去完成语境切换。
户尔也一样,“混血”是它的DNA,柏林和北京空间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尽管画廊要面对更长时间的准备期,但从长远来看,适应多元的文化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也就能够更为便捷地为艺术家提供全球视野的平台,这是它的特色,也给予它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这种气质到底是什么?花笑婵用了一个词——无边界感,即跨越语言、国籍、地域、性别、语境的界限。她始终强调国际化,即使今年的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它,国际化绝不是地理上的广泛,而是心态上的开放
花笑婵带着儿子在柏林的空间
花笑婵带着儿子在柏林的空间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在冰上行走"展览现场 2020年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越南艺术家托马斯吴(Tomas Vu)个展“Space Oddity 69/19/45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越南艺术家托马斯吴(Tomas Vu)个展“Space Oddity 69/19/45"现场 2019年

 

做探险者而非收割者

回顾户尔举办过的数十场展览,艺术家的背景、使用的媒介、表达的方式千差万别,唯一的共性或许就是艺术家普遍偏年轻。包括8月29日即将在798新空间开幕的首展“感触触感”,6位艺术家中有5位是“90后”,“可能是我自己也比较年轻,跟同年龄段的艺术家的共识更多一些,沟通起来也相对更容易”,花笑婵说。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她要挖掘艺术家,她要做探险者而非收割者。爽快的花笑婵没有隐藏自己的野心,发现一个籍籍无名、无人问津的艺术家然后亲自把他(她)“做出来”——这种成就感是她最大的兴奋点,“优秀的画廊必须从这点做起,而不是拾别人的果实”。
选择艺术家从来不是一道简单的ABCD的选择题,而是对画廊主判断力的严苛考验。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绝不仅仅是画廊主的个人喜好所谓精准敏锐的眼光,实则来自常年的积累,甚至是刻意的训练
除了关注艺术圈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和话题,花笑婵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训练自己的全球化眼光,她将其称之为“功课”,即亲自走到艺术的现场,实地感受,面对面的交流。疫情之前她是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她会去逛世界各地的艺博会、去艺术家的工作室、去大大小小的开幕式、去和藏家见面、去美术馆看展览……
信息库的积累和构建和运营画廊一样,难以一蹴而就,非常耗精力,但是“有一个词叫‘乐此不疲’,艺术在某些时候确实有咖啡因或酒精的作用,让人觉得既兴奋又刺激”。
花笑婵在艺术家童昆鸟工作室
花笑婵在艺术家童昆鸟工作室
花笑婵在威尼斯
花笑婵在威尼斯

 

逆势而上的底气

逆势而上需要勇气也需要底气,花笑婵透露,对于一个新画廊来说,户尔空间前两年的销售情况总体来说比较平稳,但最重要的还是保持积极的态度。“市场嘛,有起就有落,很正常”,花笑婵淡定地说,“艺术家的面貌、画廊整体的特色、展览的质量等等这些走在前面的要素不到位,就还轮不到谈销售”。
采访中我问到798画廊云集,户尔空间的竞争力在于哪里,花笑婵很干脆地说她特别不喜欢竞争这个词。“每个画廊主有不同的性格、态度和沟通方式,各家画廊的气质、特色、风格更是大相径庭,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吸引到不同的艺术家和藏家,因为根本勉强不来,所以也就不存在竞争的问题。”
 
户尔空间参加2019年北京当代博览会现场
户尔空间参加2019年北京当代博览会现场

 

“感触触感”——一次隐秘的身体探索

相比于媒介,花笑婵更看重艺术家深度思考的能力,“艺术家的思想非常重要”,她坦言自己关注的观念艺术家更多一些,近一年来花笑婵很关心行为艺术,尤其是作品中对于身体的思考,既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经典话题,也因为她不想在艺术形式上给自己设限。此次户尔在798新空间的首展“感触触感”探讨的就是身体的边界、隐秘的情感,人际关系间的平衡等等一系列细致而微妙的私人经验。
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陈丹笛子、童昆鸟、张移北、钟笛鸣、范尼·吉奎尔(Fanny Gicquel )、瑞贝卡·霍恩(Rebecca Horn)共六位艺术家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诠释了疼痛、隔绝、脆弱、亲密、冰冷、甚至惨烈的身体经验或空间氛围,将不可见的抽象感觉转化为可触摸的实体形态,相当细腻感性。在疫情的环境之下围绕“身体”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似乎显得格外应景,在外部世界如此喧闹的当下将目光回归自身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冷静与抽离的方法。
陈丹笛子 《情感的转化》 尺寸可变 马蹄铁、蹄钉、金属清漆、数码微喷 2020
陈丹笛子 《情感的转化》 尺寸可变 马蹄铁、蹄钉、金属清漆、数码微喷 2020
钟笛鸣 《凹 II》 11×12×5cm 泡沫、⽯膏、树脂、油彩 2020
钟笛鸣 《凹 II》 11×12×5cm 泡沫、⽯膏、树脂、油彩 2020
瑞贝卡霍恩 《Performance 1》 18分53秒 16mm 胶片、彩色 1972
瑞贝卡霍恩 《Performance 1》 18分53秒 16mm 胶片、彩色 1972

纵观户尔空间2020年的展览,从年初的“没有南部阳光的一年”到柏林刚刚结束的“在冰上行走”再到即将开幕的“感触触感”与柏林画廊周的童昆鸟个展“哪凉快哪呆着去”,虽然从形式和概念上来看非常多样,但是归根结底展览的核心都是关于“人”的话题,尤其是“人性”在大环境下的种种表现与折射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 “没有南部阳光的一年” 展览现场 2020年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 “没有南部阳光的一年” 展览现场 2020年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 “在冰上行走” 展览现场 2020年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 “在冰上行走” 展览现场 2020年
柏林画廊周童昆鸟个展“哪凉快哪呆着去” 2020年
柏林画廊周童昆鸟个展“哪凉快哪呆着去” 2020年
每一个展览不仅是概念、空间特性、艺术家风格的综合呈现,也是对于自身的挖掘和拷问。有人说“画如其人”“文如其人”,或许画廊也“如其人”,但人的性格往往独特而又复杂,很难用几个词简单地概括,单从户尔空间举办过的数十场展览来看,人文关怀和跨越语境这两个关键词一定是少不了的。
逆势而上!一位“85后”掌舵的“中德混血”画廊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 “Triptych and two balconies” 行为现场 2020年
户尔空间柏林空间 “Triptych and two balconies” 行为现场 2020年

采访的最后,我和花笑婵聊到她的家庭和孩子,她的语气变得柔软。即使工作再累,回家看到孩子灿烂笑容的瞬间,压力似乎也能够立刻化解。“在我们如此努力的时候,在我们非常挫败的时候,看到一个这么新鲜的生命在那儿笑,我就会突然想到人类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艺术也好,任何形式的追求也好,或许最终我们要的还是爱,还是幸福。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