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ne Gaensheimer 毋妄断艺术的国籍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上,Moderne Kunst Frankfurt am Main美术馆主管Susanne Gaensheimer继2011年后再一次出任德国馆策展人。这位艺术史博士出生在慕尼黑,曾在纽约惠特尼美术馆进行学术驻留。今年,她选择了艾未未、Romuald Karmakar、Dayanita Singh和Santu Mofokeng,四位艺术家中除了法国-伊朗混血Romuald Karmakar出生在德国,其他三位艺术家都出生在欧洲之外。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常被认为是展示本国当代艺术实力的重要场所,Susanne Gaensheimer的选择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争议。在巴塞尔艺博会期间,她在与《Hi艺术》的采访中阐述了自己的策展理念,并告诉我们她“很喜欢今年的中国馆”。
Hi艺术=Hi Susanne Gaensheimer=Susanne
艺术是最后一片能自由表达之地
Hi:在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的展览中,你选择的四位艺术家中有三位不是出生在德国的。为什么这么决定?
Susanne:现在德国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国家,艺术界尤其如此。比如,柏林是全欧洲国际艺术家最多的城市;比如,法兰克福著名的艺术学院Städelschule授课用英语,外国学生比例达到65%以上。国际化是德国艺术非常突出的特点,我想表现出这一点。
Hi:会不会有人认为,在国家馆中展示这些外国艺术家的行为不够“本国化”?
Susanne:没错,确实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但是从很多人,包括很多媒体的反馈看来,他们很清楚德国现在正经历的变化。尤其在艺术领域,你不能再僵化地局限于地理边界。法国国家馆展览的艺术家Anri Sala出生在阿尔巴尼亚,在法国成长,现在住在柏林;德国国家馆中展览的艺术家之一Romuald Karmakar出生在德国,在希腊成长,他的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伊朗人。我能举出一大堆类似的艺术家,他们的居住地和出生地在两个地方,我们很难断言他们是哪国人。我们不能妄断艺术的国籍。我认为,大多数人还是同意这个观点的。
Hi:总的来说,你觉得这届威尼斯双年展怎么样?
Susanne:这届在威尼斯有88个国家馆,这表示威尼斯双年展已经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很好,也很有必要。Massimiliano Gioni策划的主题展就不按地理划分,而是关注更加心理上的,或其他层面的身份认同 ,也注意讨论如何突破边界,如何看待他者。整体说来,我觉得今年双年展各部分搭配很好。
Hi: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很长,在当今艺术世界中,你觉得它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
Susanne:我不能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情况都一样,但是对欧洲来说,我觉得艺术是最后一个你能自由表达的地方。你可以表达自我,可以评论现实世界、日常世界中的发展,也可以评论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对我们的文化来说,保持这片精神上自由的土壤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这片自由的地方,来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和活动。
艺术界没有唯一的“中心”
Hi:数百年间,欧洲都是世界的艺术中心,但如今当代艺术中心愈发偏向美国与亚洲。你是否认为欧洲正在失去艺术中心的地位?
Susanne:是的,的确如此,欧洲的确不再是世界艺术的中心。欧洲如今更类似网状结构中的一部分。我觉得如今在艺术世界中,已经没有唯一的“中心”了,包括北美洲也不再是世界艺术的中心。如今,全世界的艺术形成网络,有很多个不同的中心,我们有同样的重要程度,尤其是在各自的地区中。同时,世界各地间都有交流。德国和欧洲成为许多合作方的合作方,是网络中的一部分。
Hi:那么,欧洲作为网络中的一部分,你认为它以何种特色吸引他人?
Susanne:欧洲拥有重要的文化史,曾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启蒙运动、欧洲哲学、欧洲文学及欧洲音乐 ,这些都是欧洲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Hi:为什么许多人被巴塞尔的巴塞尔艺博会吸引呢?
Susanne:我认为巴塞尔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家正是因为它如今非常国际化,但它可以变得更加国际化,比如现在在巴塞尔,还是没有那么多亚洲画廊参展,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有发展的空间。巴塞尔的关注点还聚集在欧洲,也许正因为如此,许多国际藏家才会来巴塞尔,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可以纵观整个欧洲的艺术面貌。
Hi:通过威尼斯双年展和巴塞尔艺博会,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开始吸引大家的,新的潮流或新的艺术家?
Susanne:新的艺术家……比如,今年德国国家馆中有来自印度的Dayanita Singh和来自南非的Santu Mofokeng ,他们在欧洲的知名度还不是很大,这次展览也许可以使许多来自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发现他们。这次威尼斯也出现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有趣的年轻艺术家,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但很难说哪个艺术家格外突出,这个很难讲。
艺术是最后一片能自由表达之地
Hi:在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的展览中,你选择的四位艺术家中有三位不是出生在德国的。为什么这么决定?
Susanne:现在德国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国家,艺术界尤其如此。比如,柏林是全欧洲国际艺术家最多的城市;比如,法兰克福著名的艺术学院Städelschule授课用英语,外国学生比例达到65%以上。国际化是德国艺术非常突出的特点,我想表现出这一点。
Hi:会不会有人认为,在国家馆中展示这些外国艺术家的行为不够“本国化”?
Susanne:没错,确实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但是从很多人,包括很多媒体的反馈看来,他们很清楚德国现在正经历的变化。尤其在艺术领域,你不能再僵化地局限于地理边界。法国国家馆展览的艺术家Anri Sala出生在阿尔巴尼亚,在法国成长,现在住在柏林;德国国家馆中展览的艺术家之一Romuald Karmakar出生在德国,在希腊成长,他的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伊朗人。我能举出一大堆类似的艺术家,他们的居住地和出生地在两个地方,我们很难断言他们是哪国人。我们不能妄断艺术的国籍。我认为,大多数人还是同意这个观点的。
Hi:总的来说,你觉得这届威尼斯双年展怎么样?
Susanne:这届在威尼斯有88个国家馆,这表示威尼斯双年展已经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很好,也很有必要。Massimiliano Gioni策划的主题展就不按地理划分,而是关注更加心理上的,或其他层面的身份认同 ,也注意讨论如何突破边界,如何看待他者。整体说来,我觉得今年双年展各部分搭配很好。
Hi: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很长,在当今艺术世界中,你觉得它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
Susanne:我不能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情况都一样,但是对欧洲来说,我觉得艺术是最后一个你能自由表达的地方。你可以表达自我,可以评论现实世界、日常世界中的发展,也可以评论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对我们的文化来说,保持这片精神上自由的土壤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需要这片自由的地方,来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和活动。
艺术界没有唯一的“中心”
Hi:数百年间,欧洲都是世界的艺术中心,但如今当代艺术中心愈发偏向美国与亚洲。你是否认为欧洲正在失去艺术中心的地位?
Susanne:是的,的确如此,欧洲的确不再是世界艺术的中心。欧洲如今更类似网状结构中的一部分。我觉得如今在艺术世界中,已经没有唯一的“中心”了,包括北美洲也不再是世界艺术的中心。如今,全世界的艺术形成网络,有很多个不同的中心,我们有同样的重要程度,尤其是在各自的地区中。同时,世界各地间都有交流。德国和欧洲成为许多合作方的合作方,是网络中的一部分。
Hi:那么,欧洲作为网络中的一部分,你认为它以何种特色吸引他人?
Susanne:欧洲拥有重要的文化史,曾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启蒙运动、欧洲哲学、欧洲文学及欧洲音乐 ,这些都是欧洲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Hi:为什么许多人被巴塞尔的巴塞尔艺博会吸引呢?
Susanne:我认为巴塞尔之所以能够吸引大家正是因为它如今非常国际化,但它可以变得更加国际化,比如现在在巴塞尔,还是没有那么多亚洲画廊参展,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有发展的空间。巴塞尔的关注点还聚集在欧洲,也许正因为如此,许多国际藏家才会来巴塞尔,因为他们知道在这里可以纵观整个欧洲的艺术面貌。
Hi:通过威尼斯双年展和巴塞尔艺博会,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开始吸引大家的,新的潮流或新的艺术家?
Susanne:新的艺术家……比如,今年德国国家馆中有来自印度的Dayanita Singh和来自南非的Santu Mofokeng ,他们在欧洲的知名度还不是很大,这次展览也许可以使许多来自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发现他们。这次威尼斯也出现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有趣的年轻艺术家,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但很难说哪个艺术家格外突出,这个很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