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屹松×皮力×孙冬冬 如何借当代艺术升级一座热带海滨之城?

采访:胡婷婷图片提供:华宇集团 2015年12月25日 专题话题
走进第四届“三亚艺术季”,心里多少是有些忐忑的。在这座人来人往的旅游城市里,连续举办与“当代艺术”相关的在地项目并非易事,请问它的目的何在?它在当下语境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但是,当看到本届“三亚艺术季”整体呈现的规模及水准之时,前面的疑问似乎变得不再那么紧迫,继而回归到当代艺术的表达之中,它是否能够激发我们更多的思辨?在“华宇青年奖”的背后,我们听到的是哪些受到肯定的声音,它具有哪些前瞻性?
赵屹松×皮力×孙冬冬  如何借当代艺术升级一座热带海滨之城?
Hi艺术=Hi  
赵屹松=赵  皮力=皮  孙冬冬=孙
增加我们思考问题的复杂性
—————————————
Hi:从全球范围来看,地域性的艺术项目并不少见。基于此,三亚这座城市它具备哪些优势?
赵:其实,全世界很多地方性项目都在发生,它们与所在地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是社会某一段时间社会现象的总结或者症候。比如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出现,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巴塞尔当地拥有大量的美术馆。这样,我们接着会追问,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美术馆呢?其实跟当地文化的理念有关,它们的政府和人民也给予艺术事业很大的支持。当然,三亚市政府同样给予了我们这次活动很大的支持。
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
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
中式建筑的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至今已十岁了
中式建筑的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至今已十岁了
很多时候我在想,三亚之于巴塞尔艺博会也好,之于威尼斯双年展也好,我们这个以“三亚”地缘为前缀的项目,与这座城市产生了怎样的联系?之前,大多数人群对于三亚的认识更多的是基于它是季节交替分明的旅游目的地,将我们的展览项目融入到这些“候鸟式”的游客、公众中去。当然,从这个角度思考并实践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做这个真的只是为了成为旅游对象的一部分?如何平衡这个矛盾点,才是我们一直在商榷和探讨的。但是重点还在于我们如何让整个策划更有效,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在地性”也包含在这个有效性之中,如果有效性不成立,那么“在地性”也会受到质疑。
无可挑剔的旅游胜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
无可挑剔的旅游胜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
三亚除了沙滩、海滩之外,还有?
三亚除了沙滩、海滩之外,还有?
皮:走进三亚这座城市的人群,可以说99%都是游客,南来北往的人群,让这座城市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飞地”。这也是“三亚艺术季”所面对的综合群体,然而这也恰恰是它的优势所在——没有“在地性”的负担。另外,在这里发生的艺术项目也能在最快速度下与最广泛的观众接触。
在三亚这座悠闲地城市,大部分游客除了晒晒太阳,也没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娱乐,何不花一个小时将一个展览看了呢?所以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肯定也是有私心的。做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对于评委或是策展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希望在这么好的时节里,让艺术界的人士能够坐下来,一起交流些问题,并用一种新的方式展开,深入一个问题去讨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希望制造一个共识,更希望在其中增加我们思考问题的复杂性。
“三亚艺术季”总策划人赵屹松致辞  摄影:萧潇

 
“三亚艺术季”总策划人赵屹松致辞  摄影:萧潇
 
“华宇青年奖”诞生于2013年,也是“三亚艺术季”最具人气的环节
“华宇青年奖”诞生于2013年,也是“三亚艺术季”最具人气的环节
Hi:从有效性来看,像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多少也会跟商业有所挂钩。
赵:是的,但是也有很多跟商业没有必然的关系的大型展览活动。比如说卡塞尔,它是战后才兴起的城市,它同样被称作是“鬼城”,因为德国在二战时所犯下的罪行使得它在欧洲的地位被边缘化,从身份上来说,是不被接纳的。那么它要回到欧洲,就需要找机会和恰当的方式,在卡塞尔举办文献展就是其中的一个机会,并对欧洲文化的发展展开梳理。所以,像这样的展览跟商业是没有关系的。这是地域的诉求,我们在三亚举办艺术季,有它的“在地性”,也有自己的诉求。但这不是类似于全球化的大融合或者随大流,而是在这当中寻求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否则我们的有效性就会随着地缘诉求的淡化而慢慢消失。
围绕“社会介入型艺术”展开的思想交锋现场,皮力与孙冬冬担任主持人,五位业内人士带来的思想激荡
围绕“社会介入型艺术”展开的思想交锋现场,皮力与孙冬冬担任主持人,五位业内人士带来的思想激荡
“三亚艺术季”不止于展览
————————————
 
Hi:“三亚艺术季”未来的工作重心会放在寻找自己的独特性上面吗?
赵:我们一直在寻找,只是现在更自觉而已,这是很重要的。从现在到明年的三月,这段时间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或者艺术圈的人士,我们会一直关注所产生的有效性方向,以及它是否能够从地缘的有效性扩展到更大的文化上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我甚至打算邀请一些学者来讨论。
12月18日,经过初评委推荐,孙冬冬策划入围艺术家群展“青年的尺度”后,再由终评委皮力、凯伦·史密斯、田霏宇、徐累、张培力甄选出两位艺术家授予“评委会大奖”、“评委会特别奖”  摄影:萧潇
12月18日,经过初评委推荐,孙冬冬策划入围艺术家群展“青年的尺度”后,再由终评委皮力、凯伦·史密斯、田霏宇、徐累、张培力甄选出两位艺术家授予“评委会大奖”、“评委会特别奖”  摄影:萧潇
获得“评委会大奖”的艺术家陶辉作品《多余的》,作品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因为自己左手多余的一根手指与家人产生矛盾的故事   摄影:萧潇
获得“评委会大奖”的艺术家陶辉作品《多余的》,作品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孩因为自己左手多余的一根手指与家人产生矛盾的故事   摄影:萧潇
获得“评委会大奖”的艺术家杨健作品《世界监控器——末日已经开始,只是没有坏事发生》,这是一出剧场表演,作为背景的电视墙上监视器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监视视频,两位在监控室内工作的保安关于末日的对话以及一位不时介入的陌生路人的荒唐表演。 摄影:萧潇
获得“评委会大奖”的艺术家杨健作品《世界监控器——末日已经开始,只是没有坏事发生》,这是一出剧场表演,作为背景的电视墙上监视器播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监视视频,两位在监控室内工作的保安关于末日的对话以及一位不时介入的陌生路人的荒唐表演。 摄影:萧潇
Hi:本届入围艺术家群展“青年的尺度”首次邀请策展人加入,是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赵:前三届我们没有设置策展人的机制,现在想来是有点不负责任的。因为,我们自身在策展方面的经验是不足的,不能使得艺术家作品的展示效果最大化,有可能在评奖方面留下不公正的印象。本届策展人孙冬冬是一个很靠谱的人,很认真,很严肃,对自身的身份认知也很清晰。本次展览“青年的尺度”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是对艺术家公平的,展览是好看的,有效地将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面貌呈现出来了。
彭弈轩  《死亡之光》 尺寸可变   捕蚊灯  2014  摄影:萧潇
彭弈轩  《死亡之光》 尺寸可变   捕蚊灯  2014  摄影:萧潇
王恩来装置作品  摄影:萧潇

 
王恩来装置作品  摄影:萧潇
 
Hi:作为“三亚艺术季”的策展人及初评委之一,给你最深的体会有哪些?
孙:现在我们可能遇到一个好时机,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共事。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这个奖项有品质地做下去。首先考虑到的是在有限的场地与预算前提下,如何提供给艺术家作品的展示空间。缩减参展艺术家,同时也就意味着能够展示同一艺术家更多的创作。“三亚艺术季”并不单纯是一个展览,它还包含一个评奖的机制。我们如何能够在这个展览里给终审评委看到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结构与面貌?所以展出的作品数量上就会有要求,缩减人数,增加展品都是此消彼长的事情。而且今年“三亚艺术季”又增加了一个策展人的角色,它可以让展览更加的理性。
朱田   左:《像妓女一样等待,一半羞耻一半悲伤》  ;右:《脏》(部分)  摄影:萧潇
朱田   左:《像妓女一样等待,一半羞耻一半悲伤》  ;右:《脏》(部分)  摄影:萧潇
苗颖  《APP催眠》 180×180cm  单频影像  6'09
苗颖  《APP催眠》 180×180cm  单频影像  6'09"   金字塔、鲜草皮、抱枕、懒人支架、Iphone模型   2013-2014  摄影:萧潇
刘诗园  《迷失出口》  33'43
刘诗园  《迷失出口》  33'43"  单频道、彩色、双声道  2015  摄影:萧潇
年轻化是否等于全球化?
————————————
 
Hi:你认为这一代的艺术家身上具备哪些前辈们没有的特质?
皮:首先,我觉得他们的作品很洋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一代艺术家作品确实跟以往非常的不一样。在全球化的局面下,他们对西方艺术与制度的理解,都是没障碍的。然而我们这一代还是需要去跨越这些障碍的,这也是这一代艺术家身上的优点。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看到这一代艺术家能够带着这些优点,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能有他们的问题意识。这也是我们评奖最为看重的地方。
张如怡作品展示现场    摄影:萧潇
张如怡作品展示现场    摄影:萧潇
钟云舒  《力和力和力》  尺寸可变  铜管、钉子  2015  摄影:萧潇
钟云舒  《力和力和力》  尺寸可变  铜管、钉子  2015  摄影:萧潇
孙:当我们的时代处于快速转型的时期,中国同时也处在一个不断产生问题的现象之中,在同时期的艺术家作品中也更多的是去呈现那个时代的现象,所以他们的作品更为关注的是谁推陈出新的速度更快。然而在获得此次“评委会大奖”陶辉的身上,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这一代艺术家身上思考的厚度,它们来自于艺术家成长的环境,再结合自身的思考来呈现其作品,而不单纯停留在综合的变化层面。在杨建的作品里,则从另外一面来思考当下的社会,正如我们今天所面临着全球化的背景,有可能我们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被监视、被消费等等。在杨健的作品里是能够很好地把这种“悖论”提示出来。所以说,从两位获奖艺术家的作品来说,它们已不单纯的是在讨论中国的问题,而应该放入“当代性”的艺术语言中来讨论。
一场由当代艺术组成的仪式——发明仪式现场  摄影:萧潇
一场由当代艺术组成的仪式——发明仪式现场  摄影:萧潇
Hi:在今天的环境下,“华宇青年奖”它代表着什么?
皮:它很年轻,相比其他奖项来说,它是一个为艺术家服务的奖项。当我们谈论的这个奖项的奖金与展览时,我们还是希望这个奖项能够从艺术内容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也是与其他艺术奖项最大的不同之处。
孙:“华宇青年奖”是我所接触到为年轻艺术家评奖机制里越做越好的,而且它绝对是一帮为艺术负责的人在做的事情,也是与其他奖项最不一样的地方。艺术质量也做的越来越好,加之主办方也没有追逐艺术系统名声方面的诉求,从而保证了该奖项的公证。
上届“华宇青年奖”获得大奖艺术家胡为一的作品展示现场   摄影:萧潇
上届“华宇青年奖”获得大奖艺术家胡为一的作品展示现场   摄影:萧潇
上届获奖艺术家吴超《植物人视听唤醒》项目 展示现场  摄影:萧潇
上届获奖艺术家吴超《植物人视听唤醒》项目 展示现场  摄影:萧潇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