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imiliano Gioni 有一种对“不着边际”的狂热追求
作为威尼斯双年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策展人,Massimiliano Gioni策划了一届拥有来自37个国家158位艺术家总共4500件作品的规模最大的主题展,此外国家馆创纪录地达到88个,还有45个周边展。“百科宫殿”在他的理解中就是对世界范围内的可能与不可能的清理,还有他唐吉诃德式狂热追求着的无边无际。就像在发布会上他引用Don DeLillo小说《Underworld》中的几句对白:“我不读哲学。”“我阅读所有内容。”当主角这样告诉他的这个艺术家朋友时,对方看着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Hi艺术 =Hi Massimiliano Gioni =MG
挑战与风险
Hi:对你来说接受这一任务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MG:挑战太多,很难总结为一个。所有人都对威尼斯双年展抱有很高期待,我得对作品负责、不光是选择,还有要用最佳的方式呈现,让他们能处于一个彼此对话的环境里;再比如说我还要负责找钱,组委会方面只给了我230万美金经费,这怎么可能够?我个人又筹集了200万美金。
Hi:这200万都来自哪里?
MG:来自个人赞助以及基金会,在海报公示出来的有MoMA董事会的David Teiger、我工作过的纽约New Museum董事会的Dakis Joannou和我担任艺术顾问的意大利楚萨迪基金会(Trussardi Foundation),当然他们不是全部。
Hi:你都是怎么争取到赞助的?
MG:方式之一是通过引入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资助年轻艺术家在威尼斯更容易,而且这样一方面可以展示新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有销路的新兴艺术家们可以吸引经纪人的赞助,同时也节省了我们的成本,比如包装和运输的环节。当然我还是更希望争取到那些不对口销售的集团支持者。
Hi:我看过一篇报道中你提到像楚萨迪基金会这样的时尚品牌赞助商,有为当代艺术捧场的嗜好。
MG:对,我觉得时尚和艺术是某种程度的共生和互换,从90年代开始人们就注重时尚圈的社交能力,艺术之于时尚只是重在一种对于公众的影响力。
Hi:那你觉得除了在帮助推广这方面,时尚还给艺术带来的更多是发展空间还是某种程度的限制?
MG:我现在还不好说,就像有些我之前也举过的例子,有的学校也一样把学生训练成广告工具,教艺术家包装成娱乐明星,所以任何的直接挂钩都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我个人的经验是楚萨迪基金会相信画廊或者圈内人的角色作用,它总是会要求创造一个委员会似的必要条件,为的是艺术家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做大的起因、代价和问题
Hi:这次双年展是历史上参展艺术家人数最多的一次,这是为符合你对“百科宫殿”理解的必要因素之一吗?
MG:有人会觉得这是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让我把人数缩减到30-40个艺术家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了,还可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我反倒省事。但是后来我又对比一想,那岂不是太偷懒了吗?所以我决定把它做大。
Hi:那“做大”对你来说的困扰又是什么?
MG:就是不得不面对等级思维带来的典型问题,比如我被问到:请你选出在你心目中的最佳40、优秀前十⋯⋯,我其实根本不愿意做一个风尚带头人,更别提是什么市场风向标了。
Hi:除了众所共知的马力诺•阿瑞提(Marino Auriti)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世界百科全书宫殿”的提议给你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命名,还有哪些因素刺激了你的策划思路?
MG:荣格的红书(Carl Jung’s Red Book),到Ryan Trecartin的录像,这些都是你现在看到我把很大一部分空间给了身份模糊及1/3已故艺术家的原因。即便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我相信你看到作品也不是他有签名的典型代表作。我希望引起的思考就是谁就是艺术家了?怎么就是艺术作品了?比如Mike Kelley的作品是对回收的物品、从名片到色情杂志的分类, 如果他现在的主人、洛杉矶藏家Kourosh Larizadeh不愿意出借,你还能知道他有这样一件创作吗?
Hi:我想跟你说一件事,上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我也没看完,这一次我看到的展览比上一次还少。
MG:我就是希望观众能迷失其中,能感受到无边无际,而因此你也会忽略细节。这有点像迪斯尼,那个巨大的游乐场给你的视觉冲击就是看不到边,我确实有一种对让人不知何处是边际的狂热。
不为创新而创新地区别于市场
Hi:你怎么回应那些“没劲、意思不大”的评价?
MG:我确实没有做太多的创新,双年展本来就是90年代兴起的那拨人先散布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然后年轻人又开始抢风头,它已经开始成为一个专为展示国际艺术的固定节目、或者像德国诗人Peter Schjeldahl所发明的那个词所指:festivalism型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在这里以混合了互动的、分享的、欢乐的和壮观的艺术为特色,其中这种壮观是不是还必须包含有一定的体积,就像你在Basel博览会的“艺术无极限”单元所见,所以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就是还是要跟那边不一样,其次我想要摆脱那种来自于压力的被动创新。
Hi:最后这句我没太听明白。
MG:从1895年开始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群展之一,所以也成了艺术家的简历上重要的一笔,同时这也是对他们价值判断的砝码之一,我就是想要压制这种靠双年展产生的讨价还价。所以如果你还能在巴塞尔找到荣格、或者Rudolf Steiner,那运气也太好了吧?
挑战与风险
Hi:对你来说接受这一任务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MG:挑战太多,很难总结为一个。所有人都对威尼斯双年展抱有很高期待,我得对作品负责、不光是选择,还有要用最佳的方式呈现,让他们能处于一个彼此对话的环境里;再比如说我还要负责找钱,组委会方面只给了我230万美金经费,这怎么可能够?我个人又筹集了200万美金。
Hi:这200万都来自哪里?
MG:来自个人赞助以及基金会,在海报公示出来的有MoMA董事会的David Teiger、我工作过的纽约New Museum董事会的Dakis Joannou和我担任艺术顾问的意大利楚萨迪基金会(Trussardi Foundation),当然他们不是全部。
Hi:你都是怎么争取到赞助的?
MG:方式之一是通过引入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资助年轻艺术家在威尼斯更容易,而且这样一方面可以展示新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有销路的新兴艺术家们可以吸引经纪人的赞助,同时也节省了我们的成本,比如包装和运输的环节。当然我还是更希望争取到那些不对口销售的集团支持者。
Hi:我看过一篇报道中你提到像楚萨迪基金会这样的时尚品牌赞助商,有为当代艺术捧场的嗜好。
MG:对,我觉得时尚和艺术是某种程度的共生和互换,从90年代开始人们就注重时尚圈的社交能力,艺术之于时尚只是重在一种对于公众的影响力。
Hi:那你觉得除了在帮助推广这方面,时尚还给艺术带来的更多是发展空间还是某种程度的限制?
MG:我现在还不好说,就像有些我之前也举过的例子,有的学校也一样把学生训练成广告工具,教艺术家包装成娱乐明星,所以任何的直接挂钩都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我个人的经验是楚萨迪基金会相信画廊或者圈内人的角色作用,它总是会要求创造一个委员会似的必要条件,为的是艺术家能实现他们的梦想。
做大的起因、代价和问题
Hi:这次双年展是历史上参展艺术家人数最多的一次,这是为符合你对“百科宫殿”理解的必要因素之一吗?
MG:有人会觉得这是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让我把人数缩减到30-40个艺术家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了,还可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我反倒省事。但是后来我又对比一想,那岂不是太偷懒了吗?所以我决定把它做大。
Hi:那“做大”对你来说的困扰又是什么?
MG:就是不得不面对等级思维带来的典型问题,比如我被问到:请你选出在你心目中的最佳40、优秀前十⋯⋯,我其实根本不愿意做一个风尚带头人,更别提是什么市场风向标了。
Hi:除了众所共知的马力诺•阿瑞提(Marino Auriti)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世界百科全书宫殿”的提议给你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命名,还有哪些因素刺激了你的策划思路?
MG:荣格的红书(Carl Jung’s Red Book),到Ryan Trecartin的录像,这些都是你现在看到我把很大一部分空间给了身份模糊及1/3已故艺术家的原因。即便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我相信你看到作品也不是他有签名的典型代表作。我希望引起的思考就是谁就是艺术家了?怎么就是艺术作品了?比如Mike Kelley的作品是对回收的物品、从名片到色情杂志的分类, 如果他现在的主人、洛杉矶藏家Kourosh Larizadeh不愿意出借,你还能知道他有这样一件创作吗?
Hi:我想跟你说一件事,上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我也没看完,这一次我看到的展览比上一次还少。
MG:我就是希望观众能迷失其中,能感受到无边无际,而因此你也会忽略细节。这有点像迪斯尼,那个巨大的游乐场给你的视觉冲击就是看不到边,我确实有一种对让人不知何处是边际的狂热。
不为创新而创新地区别于市场
Hi:你怎么回应那些“没劲、意思不大”的评价?
MG:我确实没有做太多的创新,双年展本来就是90年代兴起的那拨人先散布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然后年轻人又开始抢风头,它已经开始成为一个专为展示国际艺术的固定节目、或者像德国诗人Peter Schjeldahl所发明的那个词所指:festivalism型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在这里以混合了互动的、分享的、欢乐的和壮观的艺术为特色,其中这种壮观是不是还必须包含有一定的体积,就像你在Basel博览会的“艺术无极限”单元所见,所以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就是还是要跟那边不一样,其次我想要摆脱那种来自于压力的被动创新。
Hi:最后这句我没太听明白。
MG:从1895年开始威尼斯双年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群展之一,所以也成了艺术家的简历上重要的一笔,同时这也是对他们价值判断的砝码之一,我就是想要压制这种靠双年展产生的讨价还价。所以如果你还能在巴塞尔找到荣格、或者Rudolf Steiner,那运气也太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