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作者:张开博图片提供:杨伯都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23年10月12日 专题人物

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由崔灿灿策展的杨伯都个展“圆室”将《在美术馆AL 5:04》作为开篇。

面对这张描绘监狱场景的画作,杨伯都说:“我很懂住在里面是什么感觉,甚至会有点上瘾。”

画面中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手党老大阿尔·卡彭在费城的东州教养所软禁时的场景。服刑期间的卡彭享受特殊待遇,房间陈设豪华:波斯地毯、书桌台灯、收音机(他爱听华尔兹),墙上还有油画。唯一提示牢狱属性的是屋顶狭长型的天窗,光从上方倾泻下来。

《在美术馆AL 5:04》18×28cm 木板油画 2023
《在美术馆AL 5:04》18×28cm 木板油画 2023

2009年,杨伯都到此处参观,游走其中,她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氛围感。在此后的14年中,这个场景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种似曾相识的气氛,杨伯都在自己的工作室中也有体会。在酝酿一个展览的过程中,她一直待在工作室,那是一种心甘情愿被其囚禁的感觉。身体被囚禁在有限的空间里,精神反而得以壮大成为一个无限的场域。

东州教养所的设计,也让杨伯都联想到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描述的圆形监狱,四周是发散型的甬道,在中央可以很好观测到所有犯人的行为,房间中的每个人都能看见每个人,相互注视,永远是被监视的对象。

这段经历引发的思考,犹如一颗种子,使《在美术馆AL 5:04》在个展“圆室”中点题般存在,成为整个展览的浓缩。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在此次展陈设计中,杨伯都也建起一个完美的圆形狱室。观者游走其中,需要穿过重重窄门,所有的入口亦是出口,没有特定的起点或终点,动态的路径只留下一个无形的圆。

策展人崔灿灿阐释道:“它们更像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圆形,时间没有终点,也无法抵达尽头。”这也是艺术家设计的初衷:如何用空间的方式,为观看提供一个时空无限延伸的场域。

杨伯都的创作始终贯穿着对建筑空间的构建,而并不止于画面之中。小时候,杨伯都的爷爷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她有机会翻看历代建筑效果图,设计效果图,以及世界各地的建筑大师的手稿。

《气氛》220×70×70cm 装置 2016-2021
个展“沿地平线”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
《气氛》220×70×70cm 装置 2016-2021
个展“沿地平线”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
《气氛》220×70×70cm 装置 2016-2021
个展“沿地平线”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
《气氛》220×70×70cm 装置 2016-2021
个展“沿地平线”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

自童年起的积累和兴趣,让她对空间有着极致追求,这在2021年杨伯都唐人曼谷个展中的《气氛》装置已初见雏形,从4个窥视孔看到由49个房间构成的模型,一直延续到2023年的北京个展终于落地实现为9个方正的房间。

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从《气氛》模型到实体,她让观看画作的人也同时成为了被观看的对象,恰如19世纪70年代末,卡萨特描绘的巴黎歌剧院中举镜窥视的观看行为,凝视与反凝视同时发生。她相信“空间跟人一样,有自己的灵魂和气息。”观者只管沉浸其中,用意识窥视世界,体会被空间笼罩的氛围感。

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个展“圆室”展览 开幕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 开幕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这次个展全是你2023年的新作,仅有一张2009年的旧作《亨利·马蒂斯》,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杨伯都(以下简写为杨):我的美术馆系列是2007年开始的,这张《亨利·马蒂斯》创作于毕业之后的2009年。我现在看这张画都很恍惚,我还记得画它时候的一些状态,历历在目,但一晃已经十几年过去了。

《亨利·马蒂斯》 40×30cm 布面丙烯 2009
《亨利·马蒂斯》 40×30cm 布面丙烯 2009

画面中的结构和唐人展厅的结构特别像,但当时我是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空间的,直到它阴差阳错挂在这里,我才感觉好像有一种宿命感。原计划并不是展出这张画,也是在布展时,策展人崔灿灿提醒我,可以呈现美术馆系列最早期的一张画,这样可以和其他的美术馆系列新作有一个呼应。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Hi:墙面正中没有挂画,作品反而是在转角处。对你而言,角落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杨:角落一直处于一个被忽视的状态,通常是点缀的作用。主要的空间几乎都是由四面墙,一个或多个入口,以及墙面组成。大家视觉的中心点,是入口的地方,墙面正中心。

其实角落作为框架的存在,后来在建筑和绘画中也被强调。比如在中国的风水中,角落有时会承载一些功能性。

这次在展厅中,我把观者的目光焦点置于角落,反而让四周的留白的墙面成为点缀。事实上是破除掉空间中主墙的概念。就像一个正方形,如果把它斜过来,就变成了菱形,通过视角以及称呼的变化,看世界的角度也会变化。

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Hi:转角处是你美术馆系列的新作,如何想到将美术馆的地板和海平面联系在一起?

杨:有时候在美术馆中,独处的状态下,坐在一个角落,当思考或者眼睛虚焦,所见可能就变成了所想。我们看到的美术馆地面,为什么就不能是海呢?在那一瞬间,它是海的想象,或者说是存在于意识层面的海洋。

“地板之海”是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脚下的地板,可以穿越墙面,眼前的墙,也是天空的一部分。作品中看似“实”的地板延伸出去,有种海平面的暗示,逐渐有了地平线的暗示,上面有一种虚空般的天空存在。

右侧这张是左侧这张完成之后的几个月里创作的,天空做了更加透明的处理,地面也没有之前那样强调写实,它跟海平面之间的关系更近,有一种波光粼粼的反射,更加贴近“地板之海”主题

《在美术馆2023 2:05》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在美术馆2023 2:05》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Hi:此次展厅中庭,让人联想起唐人曼谷那次展览中有4个窥视孔的《气氛》模型,这是一种延续吗?

杨:是的,这次跟上次唐人曼谷的展览是有呼应的。《气氛》模型的门是在每个墙面的正中间,但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这次展览把门换到了侧边,变成了9个房间。

整个模型的设想可以追溯到2014年,我爸爸生病,在医院的病床上。我想到制造一个进入后,出口会消失的空间,一个进去之后能丧失方向感的状态。

因此这次展厅,当观者走进去时,会发现这个模型是四面对称的,进入的每个入口都是出口,意识被层层剥离,门框之间遥相呼应。最后,肉体迈出门框,面对的是精神的门框。

Hi:从之前《暮色》系列到最新《圆室》系列,为什么对描绘黄昏情有独钟?

杨:昼夜交替,黄昏对于我来说就像墙角。我发现这世间所有交界处都是锐利和短促的。黄昏的时间,可能有时候只有一秒钟,它由亮到暗,好像眨了一下眼睛就天黑了,早晨又眨了一下眼睛就亮了。学画的时候,老师会说明暗交界线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这种转瞬即逝,对我而言充满了魔力。

《日暮2》200×130cm 布面油画 2017
《日暮2》200×130cm 布面油画 2017
《在美术馆-圆室2 7:21》275×200 cm 布面油画 2023
《在美术馆-圆室2 7:21》275×200 cm 布面油画 2023
《在美术馆-圆室b 11:01》

189.5×107 cm 布面油画 2023
《在美术馆-圆室b 11:01》
189.5×107 cm 布面油画 2023

Hi:2021年唐人曼谷展出的《海市蜃楼》以及这次展览中你最新创作的3件骆玉笙系列,作品中的人物比例都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杨:中国画习惯于把人缩得更小,以显示背景的宏大。它是一个对比的原理,着眼点以及自身位置越微小,所能看到的外界就越庞大。在画面中,只要缩小到某一个程度,它所对应的外部才会形成成倍的增长,就像骆玉笙系列后面的帘子那样,其实是种对比的状态。

当时《海市蜃楼》后面也有一个模型,很像这批美术馆系列新作。这次相当于我成功看到了一直存在于自己潜意识中的景象。当时画《海市蜃楼》时还没有亲眼见过,但今年在高昌旅行见到了,它成为了画中一个纪念碑般的存在。

对我而言,不论是骆玉笙系列画面中的人物,还是《海市蜃楼》前面4个人物,其实都是缩小版的纪念碑,只不过是有人形的外貌。

《海市蜃楼》 240×120cm 布面油画 2021
《海市蜃楼》 240×120cm 布面油画 2021
《骆玉笙 7:05》190×90 cm 布面油画 2023
《骆玉笙 7:05》190×90 cm 布面油画 2023

Hi:你刚才提到作品中的“纪念碑”般的存在,为什么方框在你的作品以及展览中反复出现?

杨:框就像镜面,它的呈现取决于观者的位置。在展览中,这个框既作为一个实体的、固体的存在,也在展厅中以门洞的形式,作为一个“空”的存在,并且在展厅十字交叉线上挂的那四张画中,作为外部世界的框,被镶嵌在了石头上,变成了外框。甚至包括悬挂在展厅四周的四张小画,也是一种框的形式。

 

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Hi:美术馆系列自2007年开始至今已16年。这期间,你觉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转折?

杨:一开始是非常具体的描绘一个空间,比如这次展出的2009年的《亨利·马蒂斯》,当时还在国内。到美国之后的两年是相对停滞的状态。对当时的我而言,艺术有无限选择,美术馆还不是一个系列。

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2012,比如这张蓝色背景,中心位置是塞尚《圣威克多山》的作品,也是这张画确定了观者和艺术家合为一体的状态。

2014年开始,我画中所有标志性的正中心的艺术品消失了,中间变得模糊或者留白,只剩下了空间。

后来着重于描绘空间的气氛,直到2022年这张中间仅仅一个白墙和2023年的地板之海,画面中的空间也都消失了,仅剩地面和墙面,天地两种关系。

因此,目前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画面中出现了一个中心点,然后这个中心点消失了,最后连中心点所依附的空间也即将消失。

 

《在美术馆中2》122×92cm 布面油画 2012
《在美术馆中2》122×92cm 布面油画 2012
《在美术馆A》 24×32cm  木板油画 2019
《在美术馆A》 24×32cm  木板油画 2019
《在美术馆 2022 3:33》 160×240cm  布面油画 2022
《在美术馆 2022 3:33》 160×240cm  布面油画 2022
《在美术馆2023 2:05》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3
《在美术馆2023 2:05》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3

Hi:美术馆系列中的人物为什么也消失了?

杨:画中人的隐形是因为我把人直接调到了画的正面,或者说画的对面。人看似是消失的状态,但又完全存在着,因为人就是此刻在看画的观众本身。

无论观众站在展厅当中,还是站在遗址的正对面,其实都是一个人的高度望出去,它不是鸟瞰,也不是俯瞰。而是仿佛站到了导演的位置上,通过窥视孔去看这个世界,此刻观者的眼睛和艺术家的眼睛是合二为一的状态。

《在美术馆 2021 C》 240×120cm 布面油画 2021
《在美术馆 2021 C》 240×120cm 布面油画 2021
《骆玉笙 8:08》200×280cm 布面油画 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骆玉笙 8:08》200×280cm 布面油画 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Hi:你刚才提到着重于描绘空间的一种气氛,为什么气氛很重要?

杨:如果这个展览再早两年,展览标题很可能会是“气氛”。我发现气氛这个词介于名词和形容词之间,大家有时候会说这里很有氛围,它是一种烘托,难以描述。
从小到大,每次从不同的地方回到家,我都感受到屋子里的氛围不一样,同一个空间开门后扑面而来的气息都是完全不同的。这让我非常感兴趣。
我其实就想把这种模糊的,难以形容的东西描述出来,把它用艺术作品的方式再现一下。当我们游走在模型里面,那个感受还可以再集中,也希望能有机会实现一个包裹感更强,房间更多的状态,那时我所说的气氛会更加完整的表现出来。

画美术馆16年,杨伯都建造了“圆室”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个展“圆室”展览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2023

Hi:为什么你的画作都看起来很平滑?

杨:其实我这次已经有了一些起伏,包括画面的一些颜料也是有厚度的,但因为它描绘的是一个实体的场景,这个场景会让你有拉近的感觉,让你模糊掉一些别的元素,比如说一些颜料的凸起。

我觉得跟眼睛也有关系,因为无论画面和颜料,都有一层凸起来的质感,但是看画时,眼睛会把它们连成一片,就像原本是倒着的外部世界,人脑会把它校正过来。因此,你所看到的平滑其实也是一种眼睛的处理,画布在那个时候就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在美术馆-圆室 3 11:05》275×200cm 布面油画 2023
《在美术馆-圆室 3 11:05》275×200cm 布面油画 2023

Hi:2021年的采访中,当谈到创作状态时,你曾说“没有放过自己”,那么现在呢?

杨:我好像依然没有放过自己,但是抓的手好像松了一点。之前的状态像是我掐住了自己的脖子,现在变成了揪住了自己的一撮头发。之前的我丝毫不让自己有喘气的机会,很多东西我会做到非常满,但后来,尤其是今年,自己有点看不惯这种感觉了。

Hi:接下来有什么新的计划?

杨:这次做了一个展厅中的展厅,接下来我有一个想法是会依照每一处展览空间,来做一个内部的变化,打破它原有的路径,这是我要做的。如果只是让我把画往墙上一挂,四周填满,我肯定是不甘心的。

之前我只在画中有这种控制欲,因为当时我的手还伸不到外面来。我的画稳定下来之后,我才动手去做空间上的东西。之前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上,现在我抽离了一部分注意力出来,可以在画外的的世界中也进行一些尝试。这个尝试应该会持续下去,这样画面才真的变成了无限。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