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
有人尝试用时代、抑或时间、空间
来讨论隋建国的作品。
面对雕塑,或许隋建国一直是孤独的。
他不断地将自己从中一步步抽离。
“触手可及”,是隋建国新展的主题。
他以“动手”为释,人的肉体作为世界物质的一部分,以物对物,但并非是主体对客体,材料和创作者是平等的,物与物接触才能够形成作品。所有的物都有限制,身体受到关节、肌肉的限制,而材料也只能遵从引力,从高自下。
从《时间的形状》的褶皱放大而来,隋建国践行了从“盲人系列”而来的对个体意识的抽离。
再次拜访隋建国位于顺义后沙峪的工作室,那些在工作室中隐匿的,触手可及。
艺术家 隋建国
尽管努力规划,集装箱和用以运输作品的木箱伴随着使用后的停置,渐渐侵占了隋建国工作室顶棚之下的空间。地上依稀可见的方形痕迹,恰是佩斯北京个展“触手可及”展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的。
与这次展出作品同系列的雕塑还停在工作室中。黑色聚氨酯被一遍一遍浇在基础机构之上,原本之物早已无法识别,流淌本是添加的过程,在行为终止之后,却有着被吞噬的反向力。
流淌不会永无止境,随着向下的力量和物质存在的逐渐减少,黑色的聚氨酯会在有限的边缘内停止。
被材料染黑的手套挂在墙边的钢架之上,颇具形式感,手指部分的黑,提示着在创作中的劳作过程。
那些同样被黑色侵占的器皿叠放着。
在叠放的木箱之中,被物流工人随意写上的用以标识内部作品内容的七个汉字中有两个是错别字。
这张被覆盖的桌子,是隋建国在798工作室时期的旧物。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新作系列并非是抽象的集合。“有人说,我要做抽象,事实上,我并没有。”隋建国这样说。
穿过顶棚,进入工作室,798时期的老桌子还有两张,在门口用作堆放工具。
抽屉被写上字,用以分类。“防护用品”、“刷子排笔”、“砂纸”都是雕塑制作中常用的。
这件白色的柱子,是隋建国新作系列的第一件作品,选择石膏最原始的颜色以覆盖柱体,作为过度材料的石膏,成为了隋建国手中的终极材料。早在1989年其创作《卫生肖像》系列时,就曾使用石膏,与纱布纠缠而形成的白色头像,破碎着被插在钢管之上。
2014年,隋建国在洛杉矶个展上首次发表了新作系列,当时作品的模型至今还在工作室的一角。最初结构以一块板为始,保持直立的状态。时间成为主轴,材料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增加,形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与?《时间的形状”不同,在这一系列中,时间作为辅助性存在,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与《时间的形状》的圆球形状相对,从一根柱子到一块木板,最终板状呈现出的两个侧面,使得褶皱更为复杂,并完成使褶皱成为作品主体的过程。
在工作室的桌面上,小件作品记录了隋建国对于材料的熟悉过程与不断尝试,而这几件则与“盲人肖像”之中的某些作品形态相似。
黑色以物的倾覆形成物的生成,同自然中的钟乳石一样,成时间的加法。
《时间的形状》,这件始于2006年12月25日的作品,在工作室的一角,以一日的节奏,不断生长着。
日复一日,蓝色圆球已经有了重量,需要依靠支架完成颜料的覆盖。
散落在地面的,是另一种“时间的形状”。
本子是用以记录作品蘸取颜料的日期,以避免重复或是遗忘。
作品《时间的形状》初始的状态。
在工作室之外的展览状态。
工作室一角的架子上,摆放着众多“盲人肖像”系列的小稿。
在“盲人肖像”是一系列的动作,除了用手捏泥土之外,也有让泥自然从空中掉落,依靠自重造型。而在新作中,隋建国延续对雕塑本身的讨论,怎样把人的力量及干预减少,让材料自身形成作品。《时间的形状》形成其中时间性与褶皱的表层,而“盲人肖像”则将对“我”的剥离提示,不同的线索,形成新的交叉结点。
工作室的一角,望过去,重叠的是数个系列的作品。
工作室的状态也是生长的,当下与2014年2月的工作室对比,时隔一年,相似的角度,成为主体的是距离当下更近的创作。
工作室的二层陈列了众多“衣纹研究”系列的雕塑,这里也成为诸多摄影师选择的拍摄位置。这次到访时,艺术家正在此接受另一家媒体的拍摄。
“衣纹研究”系列创作始于1998年,隋建国受留法艺术家熊秉明将教授外国学生汉语课本编成诗的影响,思考日常雕塑教学形式向艺术的转化。于是他将雕塑中基础的衣纹研究课转化为作品——将教学中用到的经典男人体的石膏像与中山装结合起来。
2003年《衣纹研究—右手》 在隋建国当时798的工作室外。
1999年,隋建国在798的工作室中。
在工作室的二楼俯瞰,影子投影在巨大的铁球上,如同蜘蛛的足,打开了盖子泄露了铁球运动的内在结构。
这是《运动的张力》2009年在今日美术馆展出时的现场。
在工作室前往二楼楼梯的角落,立着一幅人体骨架。
隋建国在工作室中,背景是一个被放大的胸骨结构,时间是2007年,已经是8年前。
沙发上的“绿色橄榄”似是误闯进来的,带着圆滚滚的诙谐。
工作台上的“中山装”。
为了方便装置,工作室的天花板上安装着能够升降的滑轮,可以在二层的小平台上进行操作。
隋建国说,做雕塑,工作室一定会有很多工作台。
而这一张,是隋建国用来画画的。在佩斯的新展中,展出8件素描。隋建国说,他完全不做绘画,以前连素描也不画,从2012年开始选择素描。在他看来,素描本身是与绘画区分开的,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制作、实践的过程。这次,同样选择以聚氨酯实验,材料只给绘画动作一分钟的时间,绘画停止,材料还会持续发泡变化,形成新的厚度。
“这并不是一种听话的材料,它持续在行动,你需要加入到这种行动中去。”当被问及,是否对于不受控的材料有兴趣时?隋建国回答道,“自从盲人系列之后,我乐意接受这种意外。我与材料合作,这是个参与造化的过程。”
工作室中诸多工具,形成各自的静止状态。
木箱从作品的保护物,成为空间实际的占有者。
在工作室的电箱上,写着一首小诗。
工作室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分区,从雕塑工厂到书房。
隋建国的工作室有个巨大的书架。
工作台之上悬挂着四幅海报,最左侧是隋建国2005年开始与画廊合作的个展海报,而最右侧是他站在中山装内挥手的经典照片。
最左侧海报的内容就是这件其创作于2005年的作品《Made in China》。
作品为帷幔,垂在书房空间之中。
环形的2015年年表上,记录着艺术家日常的工作,最左侧标识的是隋建国在佩斯北京新展开幕的日子。
画架也成为日程的记事,还有学生写下的借书条。
展览“触手可及”的草图,右侧被遮掩的是“引力场”草图。
看书架的不同视角。
隋建国的工作台是按照站立的高度设计的,电脑屏幕下方的白色模型,其泥稿不知被谁摔碎,却因为3D扫描打印而得以保存。
电脑旁的小型3D打印机,隋建国使用它完成一些小稿,还未使用这种技术完成作品。
显微镜和地球仪在工作台的一角。
架子上被仔细陈列的是一些有内部结构的彩色小稿。
这与隔壁工作室中的黑色小件作品有着相似的结构。
穿过书房的门背后贴着中国传统的运动口诀,瞬时,完成了从工作到生活状态的切换。
结果的海棠已经被压低了枝头。
艺术家收集的旧物成为庭院的一部分。
在进入居住空间的门厅,老式的药柜成为鞋柜,上面摆放着《MADE IN CHINA》的红色雕塑,侧面可以看到隋建国的签字。
北京岐山艺术区,隋建国全新的工作室将建在那里,两千六百多平米的面积会存放隋建国自己存留的标志性作品,并在建好后对公众开放展出。
时钟,忠实地记录下我们到访的时间,7月8日,星期三,上午11:50。
1993年,工作照
1991年,美院后排房。
2013年春,寒气未去,那是我第一次到访隋建国的工作室。
在穿越院落时,他突然停下来,走向一棵树,
说道“这是梅花,应该也快开了,今年北京的春天比较冷。”
这一幕,同寻向西田各庄道路旁路标一样的盲人雕像一起,记忆深刻。
写在Hi工作室之后
对艺术家工作室,始终是好奇的。
展览始终作为艺术家外向性表现的一部分,多少有着几分扮演几分真假。
工作室,则是他们创作甚至居住的空间。自留地里的放松和自由。
而在工作室所有蒙尘的角落与斑驳的地面之上,被记录的是艺术家作为创作者存在的证据。
寻找这些细处的证据,重新回到作品之中的观看,想来,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