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栋 策展人不是服务者而是创造者
策展人鲍栋
2013年初,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年群展“ON|OFF”将出生于1976年以后的年轻艺术家群体推至评论的风头浪尖,争议、讨论、研究不绝于耳,在展览策展人之一鲍栋看来,引起争议的原因在于从时代观察者角度呈现的展览并没有突出某些观众的价值观,而这样做的目的也恰恰是希望摆脱对时代虚妄的想象和死板的定义。
Hi艺术=Hi 鲍栋=鲍
Hi:对于引起争议的“ON|OFF”展览,你最初的策展理念是怎样的?
鲍:所谓的争议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因为今天大家已经很难对展览产生深入的看法和讨论,更多只是个人情绪、个人趣味,以及那套江湖利益思维的放大,比如对艺术家名单的关注要超过对展览主题和结构的关注。但我和孙冬冬早就排除掉了那种价值判断性的工作方式,通过这个展览只是想呈现两个维度上的观察,一是年轻艺术家背后的整体现象,比如自我组织现象,艺术家以这种集体性实践来强调年轻人自身的主体性,以区别于整个艺术系统;另一方面是艺术家的个体性,即他们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家的层面,这是我们想呈现出的两个角度。
Hi:在你看来,这一展览带给当代艺术的影响是什么?
鲍:虽然今年仍然有很多年轻艺术家的活动和展览是打着“年轻”的旗号,但仅仅以“年轻”为旗号已经不能提起观者的兴趣了,也就是说“ON|OFF”抬高了我们讨论年轻艺术家的门槛,必须能够在某一个角度上深入下去才行。
Hi:通过今年的策展,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获得了提升?
鲍:在对年轻艺术家有一个全面了解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只讨论例如年龄大小等一般意义上的生态问题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而需要更深的研究,最好是在艺术史的纵深度上。正因如此,我和几位同仁正在筹备一本学刊,一方面希望摆脱狭隘的当代艺术概念,加入更开阔的学科角度,另一方面希望打破“76年叙事”,将当代问题延伸到晚清民国。
Hi:以你的观察,包括你在内的年轻一代策展人有着怎样的特点?
鲍:讨论代际的差别还不如讨论工作重点的转移,总体来说年轻一代策展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评论家、一个观察者,更多的是介入到艺术生产系统的内部,即策展人的工作包含了生产性,包括与艺术家之间的讨论、展览现场的控制、空间和视觉设计等各个方面。上一代策展人则更多的满足于批评家、理论家的角色。但这么划分代价肯定是不对的,上一代策展人中的费大为、侯瀚如最早就完成了从批评家到策展人的转型,而我这一代现在叫做“策展人”的很多人,似乎还只是把策展的工作理解成起个标题、写个前言。
Hi:你判断今年的总体策展质量是怎样的?
鲍:我觉得2008年以来展览质量越来越高,因为大家见地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距离也拉得越来越大。因为水涨船高的原因,从数量上而言,绝大部分展览都是平庸的,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情。2013年也是这样。
Hi:在机构自主展览越来越多的同时,策展人是否有受到挤压?
鲍:展览并不是非得有策展人才可以做,也不是非得是策展人才可以策展,但今天,一个展览可以没有策展人,但难以想象没有策展性,或者说策展意识。当自觉策展意识成为艺术系统中的基本起点的时候,策展人身份的意义就不再是提供一般意义上的展览了。就像是司机的变化,以前没多少私家车的时候,会有许多专职司机,而现在每个人都会开车了,每个人都是司机,而真正专业的司机出现在了赛车场上。对于策展人而言,他们的赛道是国际大型展览、美术馆项目,及其他非一般性的平台,他们不是行业服务者,而是创造者。
Hi:总结一下2013年,你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鲍:从年初的“ON|OFF”展览、出版物编辑、活动策划,到上周刚刚翻译、修改完成的一篇英文文章,核心是形成我们自身的问题意识与工作方法,包括已经启动的学刊计划在内,今年重要的不是某一个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工作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