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霖 回归本质 务实求稳

作者:王哲 来源: hiart.cn 2013年1月4日 专题人物
在对2012年的回顾中,李宜霖提到最多的就是亚洲艺术中心平衡的经营策略和回归画廊推广功能的本质,在不景气的市场大环境下,事实也证明了这位稳重成熟的年轻画廊经营者的正确谋略。
Hi艺术=Hi 李宜霖=李

没有最满意,只有相对满意

Hi:2012年亚洲艺术中心共举办了11个展览,哪个展览是你觉得最满意的?
李:我觉得没有最满意的,但是有相对比较满意的。画廊展览方面,目前正在北京举办的“光/墨——郑重宾个展”是我认为相对比较满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展览不只是艺术家在创作上有比较独到的概念和技法,作品本身与建筑空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融合和互动,和我们常见到的传统或特别前卫的水墨展览还是很不一样的。另外,应天齐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个展和李真于西雅图弗莱伊美术馆的“造化之不生不灭——千岁与草民”个展则是在海外举办的展览中比较满意的展览。

Hi:在这11个展览中,参展艺术家从年轻到成熟、展览地点从国内到海外都有所涉及,所反映的经营策略是怎样的?
李:现代和当代并行、学术与市场并重。对于艺术家的选择, 我们画廊所代理合作的艺术家90%以上是来自内地,整体我们强调一个“大华人”概念,而这在某种意义上,和我们一直主推的“新东方精神”概念是相当契合的。介于现代和当代之间的“新东方精神”的风格,是我们认为比较符合中国艺术市场现阶段的发展而因应的策略之一。
应天齐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和李真在西雅图弗莱伊美术馆的展览则是我们着重在展示艺术家更为完整的创作面貌,更多的是在学术层面的呈现和推广。另外,关于合作艺术家的年龄段,我们目前主要推广还是集中在相对成熟、有一定资历的艺术家。虽然今年也办了几个合作多年的年轻艺术家展览,但因为他们需要相对更长的推广时间,因此目前没有与其他年轻艺术家合作的计划。

Hi:明年还会继续做“新东方精神”展览吗?大体计划是怎样的?
李:我们第一次正式提出“新东方精神”概念是在2008年,计划是每两年举办一个群展,持续探索这个概念的多元面貌和可能性。但是在2010年做完第二回时,发现尽管这两次群展已经有三十多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与,还是有很多也属于这个范畴的优秀艺术家,我们还没有机会接触或邀请他们。而且在对这个“新东方精神”概念的理解和探索越来越多时,才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梳理。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和呈现“新东方精神”相关的展览,目前我们在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计划会有一个“新东方精神”概念的展览,参展的许多艺术家都是这个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

博览会重在持续性

Hi:2012年亚洲艺术中心参加的艺术博览会只有两个,相比去年有所减少,原因是什么?
李:我们这几年的重心一直是放在巩固和拓展亚洲区市场,亚洲地区的博览会几乎都参加过,但我觉得能够持续性参加的博览会才是适合我们的。在一个为期三到五天的博览会上让一个地区的客户能立即接受我们的作品,我认为是十分困难的,只有持续参与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的资源,例如之前我们连续几年参加新加坡艺术博览会,就累积了当地一两百位很好的客户;而随着香港艺博会在被巴塞尔艺博会并购后日趋困难的申请,如果我们无法进入核心画廊区,对我们来说就没有太大意义。另外,随着今年亚洲区艺术博览会的相互竞争和变化,我们也需要再观察,现阶段并不急于参加更多的博览会,更重要的还是要把画廊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先建立和完善好。


Hi:你觉得今年亚洲艺术中心在博览会上的销售情况如何?
李:毕竟我们画廊在北京有一段时间,在博览会上也都会以画廊代理的核心艺术家为主要推广,并且持续性地参与艺术北京博览会,因此这几年许多客户也开始慢慢认同,博览会上的销售成绩都很稳定,今年也比去年成长许多。而上海博览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仍然不是很理想,但今年参展的主要原因还是想要了解一下上海当地对艺术的想法和收藏态度,目前以我的观察,上海的艺术市场可能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去培育和发展。

Hi:明年的艺博会计划是什么?
李:明年的艺博会计划还是会以北京和台北两地的为主,上海和新加坡我们会再观察考虑。

提高学术性

Hi:通过今年的画廊经营,你认为2012年艺术市场的整体环境是怎样的?
李:虽然距2009年的金融危机已有一段时间,但整体艺术市场并没有明显好转,特别是当代艺术部分,以我的观察,2012年的中国艺术市场比2009年还要严峻,而且这种低迷状况可能还会持续更久。

Hi:面对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亚洲艺术中心是如何应对的?
李:虽然整体市场环境低迷,但我们画廊今年的营运比去年更好,这可能是与我们画廊和艺术家、客户间的充分信任、良性互动、长期紧密合作有关,因此能够持续专注和积累自身的资源。另外,我们也充分考虑中国艺术市场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毕竟大部分人对艺术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我们暂时先退一步,等更多的人在未来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会再考虑更为前卫当代的作品。
整体营运上我们尽可能维持一个好的平衡,现代与当代风格、学术与市场原则等的平衡,同时,我们自身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当下的应对策略就是把最本质的推广工作做好,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应对策略在目前的市场状况还是适合的。

Hi:目前来看,你觉得亚洲艺术中心的不足是什么?
李:我觉得画廊展览的学术性部分还要提升,从展览策划到最终的作品呈现,在一个特定主题或概念能否作出更好的诠释,或是更多的考虑到与展览空间的互动关系等,这都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未来,我们希望通过组织更好的展览去呈现艺术家更丰富的创作面貌,并引起更广泛的探讨。

Hi: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年的亚洲艺术中心吗?
李:回归本质,务实求稳。

相关人物

相关空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