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你“心仪”的另一半?

采访:胡婷婷、史伟、曹丝玉 2015年12月1日 专题话题
且看如今艺术圈风云变幻,云卷云舒,总归离不开一个“藏”字。那些浮在表面的成交数据,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终究是要拿出来与人分享的。就在收藏与观赏之间,它成为了今天社会背景下的一道文化风景及交流的平台。当我们回到艺术的本体,你是否有反问过自己:是谁在影响着你走进艺术的乌托邦?是谁启迪着你打开生活之外的维度?是谁教会了你用色彩来对话?……诸如此类的疑问,它就像一面镜子,答案自在人心。然而当艺术脱离了创作本身,进入到市场周期之中,它更像“待字闺中的少女”,等待着家人的审阅及遇到“情投意合”的对象,这中间的过程充满着未知。于是乎,我们将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分门别类,只为更好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另一半。
今天的艺术市场,哪种类型的艺术作品更受欢迎?
 
林家如:今年的市场趋势是国际化,很多国际藏家参与到亚洲市场。现在一些藏家不会以国籍来限制他的收藏,而是比较一个艺术家和作品的创作能不能吸引他,对他们来讲,收藏没有国界。这跟收藏家群体和艺术家群体越来越年轻化有关系。而且,现在通讯的发达,地球村的形象也同样发生在艺术圈内,资讯信息的获取基本是同步的。
李艳锋:我认为不管是哪个时期,能够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焦点的作品一定是凝聚了当时历史文化背景;承载着人文情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意识及唤起人们情感的作品。
伍劲:谈不到哪一类作品更受欢迎,可以是多项选择。
夏季风:绘画。毫无疑问依然是绕不开的收藏主流,这与绘画的认知程度以及便于收藏流通的特性有关,也与艺术家从业人数比例有关,却无关本身的艺术表达。
蒋伟:中国当下的艺术市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审美经验的多元化,当然导致了收藏趣味的多元化,没有绝对明确的更受欢迎。
杨洋:艺术市场很残酷,永远只关注两头,最贵的和最新的!从艺术类型来说,架上作品是占市场份额最大的,但是近两年,新媒体艺术是最受关注的。
越加国际化的作品是否更投藏家所爱?
 
李艳锋:对中国的藏家来讲,越国际化未必越受关注。我觉得这一定跟藏家的审美及其文化认同一致的作品才会是未来的趋势。
伍劲:这种说法并不成立。中国传统书画类作品中完全没有国际化因素,依然卖得热火朝天。
夏季风:未必。正如本土化的概念一样,国际化也是一种不确切的丶互为关系的状态,随时可能出现变数。
蒋伟:我个人认为艺术家真诚的作品更受藏家所爱,所谓更国际化也是一种功利意义上的标签。
杨洋:我个人不太认同国际化这个概念。
 
 
抽象会成为下一波市场的潮流吗?
 
蒋伟:我想会有很大可能,当然,“抽象”还是标签,更重要的是关注艺术家在这一领域的动机、线索、工作方法、思考方式等问题。
杨洋:抽象艺术已经流行一年了,明年会有新的流行元素。
伍劲:抽象绘画正在成为一波新潮流,之前抽象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短短的历史中没有成为过被市场重视的一种流派或风格,最近受到的关注度超过以往。
李艳锋:抽象这两年的关注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至于未来有多大的进步空间,我认为现在来看还为之过早,因为中国优秀的抽象艺术家数量并不是那么的多。
林家如:这几年,市场已经开始讨论抽象了,它显然是市场的一股潮流。当然,抽象的未来会怎么走,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可是我觉得,在关注抽象的同时还有一股趋势,就是更注意它的绘画性。除了绘画图像的留存,还有关注绘画的手工感,很多收藏家也开始关注,这些在奈良美智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具体体现。我觉得不会有中国版“奈良美智”的出现,因为艺术是非常忌讳重复的,奈良美智只有一个。现在市场趋向多元化,藏家对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都很自信,这跟四五年前是不一样的。
夏季风:会。这与藏家对艺术的认知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少单一的现实主义创作再已无法满足他们的品位与需求。
 
 
80后艺术家是否可以支撑的起未来的中国艺术市场?
 
伍劲:80后艺术家是小鲜肉,离支撑这个市场的距离还很遥远,甚至70后的艺术家他们还尚未进入市场舞台的中央,因此,谈80后还为时尚早。
蒋伟:毫无疑问,否则我们今天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杨洋:下一个十年就看80后的艺术家了!
夏季风:肯定的。时间是公允的,总会慷慨地给每一代艺术家中最优秀分子预留一席之地。
李艳锋:我认为80后艺术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不仅仅表现在作品上,更重要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创作上。
林家如:市场还需要时间积累,艺术家也同样需要沉淀。但是,80后艺术家是否可以支撑的起未来的中国艺术市场,还是比较难讲的。从近来大家对’85新潮艺术家的关注看,很多藏家都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衡量收藏的选择,我个人也觉得,从这种收藏选择在未来市场有一定的可靠性。
 
 
传统写实版块是否已经没有市场了?
 
李艳锋:传统写实板块仍然有它的使命与任务。无论是美术学院的教学上,还有从藏家的培养角度来看,它肯定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林家如:对我来讲,我关注这个版块比较少,它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我在之前的一个采访中也提到,传统写实的版块不会消失的,他是很多收藏家入门的经验过程,它在国内还会有长期的市场。现在,随着收藏的多元化,收藏群体的年轻化,这类版块好像被遗忘了。其实,如果我们用心去看去经营,这块市场还是有它的重要性的。
伍劲:传统写实绘画近两年在遭遇明显的颓势,以某几位艺术家为代表的写实画派,在艺术家主体及收藏人群主体方面都在迈向老年化,这直接妨碍到艺术收藏或推动市场的动力,市场出现停滞或者下滑是不奇怪的。
夏季风:还是有。市场不存在问题,恰恰相反,是艺术家的传统与创新能力出现了问题。
杨洋:从拍卖的数据来看,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蒋伟:这个判断太武断,会淘汰、筛选、重置,没有灵魂的作品肯定会被淘汰,无关写实还是抽象。
 
装置、影像市场能否异军突起?
 
杨洋:装置艺术不好说,但是新媒体(摄影、录像等)目前还是很有市场的。
夏季风: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每个人都有十分钟的成名机会。这话同样适用于装置与影像,包括摄影。通常情况下,你所忽视的恰恰也是让你最意料不到的。
林家如:装置、影像市场不存在异军突起,这个市场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不管是拍卖公司还是美术馆,都有可以在经营这一方面,尤其是录像,因为它的单价等,它比较多得吸引了年轻的市场群体的参与,这块市场反倒是有序的、稳定的发展。
李艳锋:从二级市场来讲,装置、影像还需一定时间酝酿。但是从一级市场来看,它们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
伍劲:这在二级市场是看不到的,一级市场交易方面也未必活跃。
蒋伟:不这么认为
 
 
影响一件艺术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伍劲:影响一件艺术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画得好坏不是唯一的市场决定因素。艺术创作者的知名度、市场履历、流行程度、适用范围等都会对作品价格产生影响,这些与作品本身的影响力相当,因此,作品好坏只是N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
李艳锋:这方面的因素有很多。通常来讲,包括艺术家的重要性、作品的数量及作品重要程度、作品的知名程度都有很大的关联性。
林家如:每一件艺术作品在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性、尺幅大小,等都会影响它在市场中的价格。而且,每一个艺术家的情况都不一样,甚至很复杂,所以很难用某一个具体的因素来说明。
夏季风:很多。简而言之,艺术品的价格因素实质上是艺术家的能力和社会认知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
杨洋:艺术家的性格、哪个画廊代理、该国的经济增长率、该艺术家的藏家群体、策展人、批评家、美术馆馆长对于该艺术家的认可程度、各家拍卖行对该艺术家的定位等等原因。
蒋伟:太大的问题,可以写本书了。
 
 
未来的艺术品市场,如何吸引更多艺术爱好者的加入?
 
林家如:我觉得,今天大家接触到艺术作品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多了。博览会的举办次数在统计占比上有了很大的上升,很多人可以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中去,它是大众接触到艺术品很好的很重要的窗口。
伍劲:现在的艺术市场正在吸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关的,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必然有文化层面的需求,这是必然趋势,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有更多的人参与消费、进入艺术市场是最理想的,市场的参与者、推动者应该考虑装饰家庭及公共空间等不同需求,并为市场提供多重的选择方案。
李艳锋:艺术品爱好者的加入不单是某一方面所能决定的,它应该从一个大的社会层面来看,它与中国的美术教育,人们的精神追求等等因素相关。
夏季风:艺术无需搔首弄姿。所谓饱暖思淫欲,当更多的人解决了生理性温饱问题,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是顺理成章的。
蒋伟:多层次的艺术品市场是必要的,我觉得现在已经逐步在形成过程中,衍生品店、艺博会、画廊、拍卖、美术馆都在做着不同的工作,坚持下去,就会有更多人加入艺术市场。
杨洋:口口相传!
林家如   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
李艳锋   中国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总经理
夏季风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
伍劲      Hi艺术中心负责人
蒋伟      今格空间总监
杨洋      杨画廊负责人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