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管理着1万多亿资产的企业,能否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作者:罗颖图片提供:泰康空间 2019年5月29日 专题话题
这家管理着1万多亿资产的企业,能否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2018年,成立于1996年的泰康保险集团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20多年来,伴随其经济实力晋级的还有艺术品收藏。这家充分看好中国艺术未来的企业,始终将目光聚焦于本土,在收藏领域从容地深耕细作。继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首度亮相、2015年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呈现编年脉络后,泰康在2019年3月下旬的第一天,再次推出“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将“中国”这张牌高调且明确地亮出。与此同时,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正式对外宣布,泰康美术馆将落户北京798艺术区,这也意味在过去十多年里不断被谈及的话题终于尘埃落定。
这家管理着1万多亿资产的企业,能否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  “商业是艺术最忠实的盟友”
 
在为“中国风景”撰写的前言《时代、艺术与商业》里,陈东升写道:“商业是艺术最忠实的盟友”。泰康的收藏始于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最早一批涉足收藏领域的中国企业,此后相继收藏了沈周、傅抱石、李可染等名家精品。2003年,在位于北京复兴门的泰康人寿大楼成立了非营利的顶层空间,即泰康空间的前身,由唐昕负责运营。在空间成立之初,虽无成文的工作目标,但还是将“为泰康未来的美术馆而努力”设定为长期的工作方向,而泰康收藏的建立也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这家管理着1万多亿资产的企业,能否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这家管理着1万多亿资产的企业,能否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在798艺术区A07大楼展览现场
“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在798艺术区A07大楼展览现场
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泰康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收藏模式。一方面,泰康保险每年拿出不超过企业税后净利润的2%来完善收藏。尽管迄今为止,1000余件的规模与国际上某些知名企业的收藏,甚至国内部分私人收藏家相比都不足媲美,但其清晰的线索、单件重量级藏品价值在国内收藏界已然蔚为大观。在唐昕于2009年提出“体系化收藏”的概念后,泰康始终秉持着“价值投资”理念,即买下后就长期持有。对于这家管理着1万多亿资产的企业而言,仅占据极小份额的艺术品投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式绝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陈劭雄《耗电72.5小时》 尺寸可变 装置、行为 1992  ©️泰康收藏
陈劭雄《耗电72.5小时》 尺寸可变 装置、行为 1992  ©️泰康收藏
陈箴《持续不断的声音》 160×150×100cm 装置,木头、铁、牛皮、麻绳 1998  ©️泰康收藏
陈箴《持续不断的声音》 160×150×100cm 装置,木头、铁、牛皮、麻绳 1998  ©️泰康收藏
另一方面,泰康旗下的非营利机构——泰康空间,始终走在学术最前沿,保持着敏锐的视角,潜心当代艺术的全方位研究。与此同时,他们也为泰康收藏输送着最有价值的拍卖信息,并对藏品展开研究。在众多收藏案例中,钱始终是最必要却也是最不重要的一个要素。多数具备财力的企业,对专业的尊重、对学术研究耐心且持久的支持才是他们最稀缺的部分。
 
担纲“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活动总协调的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应惟伟的回答恰恰印证了这点,这位自谦为“当代艺术门外汉”的高管坦言,他对当代艺术抱着一种开放、好奇、敬佩的态度。作为泰康集团的代表,应惟伟此次接受了《Hi艺术》专访,畅谈泰康模式的收藏策略。
应惟伟 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摄影:董林)
应惟伟 泰康保险集团助理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摄影:董林)
▶  泰康美术馆进驻798的一次预热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举办“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是否是为了泰康美术馆进驻798做的一次预热?
应惟伟(以下简写为应):美术馆我们仍在酝酿当中。另外,我觉得也应该保持一定的频率来公开我们的收藏。我们2011年、2015年举办了收藏展,现在又来了,隔几年一次的节奏感挺好。一方面我们是在做回馈社会、回馈艺术的一种展示,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展览获得很多有益的反馈。
 
Hi:泰康美术馆的创建已经说了很多年,之前曾说是在北京的CBD,最近又公布了要落户798艺术区的消息,为什么过程如此漫长?
应:对泰康而言,建立美术馆是一件重大的事,需要“深思熟虑”。建一座美术馆所需要投入的资源,对泰康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我们一直在讨论研究。所以在外部看来,就觉得很漫长,似乎有变化,但实际上这才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
徐冰《毛主席语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27.5×70cm×4(四联) 纸本水墨 2001©️泰康收藏
徐冰《毛主席语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27.5×70cm×4(四联) 纸本水墨 2001©️泰康收藏
陈逸飞 《黄河颂》143.5×297cm 布面油画 1972 ©️泰康收藏
陈逸飞 《黄河颂》143.5×297cm 布面油画 1972 ©️泰康收藏
Hi:这次的“中国风景:2019泰康收藏精品展”,可以看作是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五周年艺术品收藏展”、2015年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的“聚变”一个续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应:对,是这样的。我们在2009年第一次提出了“体系化收藏”的理念,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第一次展示了自己体系化收藏的框架,也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邀请民营企业来做收藏展。后来的藏品比那个时候更多更丰富了。
2015年在武汉大学的万林艺术博物馆,我们面对的观众是大学师生几万人,这里面只有极少数是专业做艺术的,所以我们用编年体的方式呈现给他们看,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
那么,现在在798做收藏展是第三次,我们面对的是中国最专业的观众,所以我们基于“体系化收藏”的大框架穿插了九个主题,希望观众能够感知到从1942年到改革开放开始的“红色艺术”,以及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到现在的当代艺术。两个时期的艺术题材、呈现方式、方法论、载体虽然都不一样,但实际上有很微妙的内在关联,也是观众容易忽视的。
比如徐冰写的“新英文书法”,内容就是毛泽东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完全是一种当代艺术的呈现方式。尽管两者间隔了好几十年,也完全不同于“红色艺术”对领袖的歌颂,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但二者之间既有一种冲突,也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统一性。
再比如靳尚谊在“红色艺术”时期最有名的作品是《毛主席全身像》,但我们知道他在20世纪80年代画的著名肖像作品是《青年女歌手》。同样一位艺术家既有“红色艺术”的主流创作,也有他在当代艺术繁荣时期的代表作。
这样,我们就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性的人文景观,这是我们本次策展跟前两次不同的地方。
吴作人《战地黄花分外香》119×176cm 布面油画 1977©️泰康收藏
吴作人《战地黄花分外香》119×176cm 布面油画 1977©️泰康收藏
吴冠中 《北国风光》 68×179.5cm 布面油画 1979 ©️泰康收藏
吴冠中 《北国风光》 68×179.5cm 布面油画 1979 ©️泰康收藏
Hi:这次的展出名单是如何产生的?
应:我们首先要挑选三类艺术家,第一类我们称为“昨天的艺术家”,他们是“红色艺术”时期最主流的艺术家;另一类叫做“今天的艺术家”,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还有一类是“明天的艺术家”,我们选了一些我们认为在未来也许会成为新时期明星的年轻艺术家。这些人可能现在还没有成名,甚至作品也很便宜。但是他作品的题材、方法论可能代表了未来的方向。但每一个艺术家,我们选择的标准都是:他对于时代的敏感,题材的选择,方法的创新,都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王广义《凝固的北方极地25号》 65×90cm 布面油画 1985©️泰康收藏
王广义《凝固的北方极地25号》 65×90cm 布面油画 1985©️泰康收藏
▶  买了以后就持有,不卖了

Hi:这也是泰康“体系化收藏”的核心。那么站在你的角度,又是如何理解“体系化收藏”的?
应: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从反的方面理解,很多人搞收藏像买股票一样,低买高卖,跟风、炒作,什么流行买什么,什么贵买什么。“体系化收藏”在资本市场上我们叫“价值投资”,买了以后就持有,不卖了。你看我们的收藏记录就知道,就是买了就搁着,这就是一种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我们认为只有做体系化收藏才能够真正去获得藏品的长期投资价值,也正是因为你做了体系化的收藏、做了深入的研究,才能挖掘出价值来,别人没有看到的你看到了。
另一方面,我们是从哪些领域做体系化收藏?从时间段上来讲可以分成两段。一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开始,红色艺术开始有了理论的指导。这段时间应该说中国主流的艺术是“红色艺术”或者说是“社会主义的艺术”。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很著名的艺术品都已被公立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在二级市场流通。因为有这样一个思路,我们只要看到好东西就会去买。虽然看起来是一件一件在买,但是最后拼起来就很完整,代表性艺术家、代表性作品我们都有。
另一段是“当代艺术”,它一定程度上是对“红色艺术”的发展和扬弃。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看到有很多新的代表人物、新的题材、新的流派,这段时间的代表作品更容易获取,所以我们也都做了体系化收藏,特别是绘画方面的代表性作品。这就是体系化收藏,前40年的红色艺术,后40年的当代艺术我们都有。
隋建国 《结构系列(云石)》 99×65×35cm 云石、铁 1993 ©️泰康收藏
隋建国 《结构系列(云石)》 99×65×35cm 云石、铁 1993 ©️泰康收藏
Hi:你提到“长期持有”“价值投资”的概念,既然是“投资”,那么在更久远的将来,会不会也有出售的可能?
应:至少现在我们不认为有这种可能性。我们把它叫做“投资”,并不是说我们希望从这种投资中获利。泰康管理着1万多亿的资产,我们要赚钱的地方肯定不是通过艺术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式,它占我们总资产的比例太小。我们未来可能会有数万亿的资产,但是艺术品我们买得再多,它在总资产的份额依然很小。所以这么大的一个金融机构,我们不会在这方面去打主意的。
 
Hi:目前泰康的藏品体量有多大?
应:现在超过1000件。
张晓刚 《血缘——大家庭:全家福》 100×130cm 布面油画 1995©️泰康收藏
张晓刚 《血缘——大家庭:全家福》 100×130cm 布面油画 1995©️泰康收藏
Hi:泰康人寿保险集团收藏艺术品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
应:很简单,泰康空间负责搜寻信息,他们会持续了解关注各类信息,特别是拍卖信息,并且在泰康空间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来。最后的拍板还是在集团,以董事长为首的集团高管来做决策。
 
Hi:每年投入在收藏上的资金是否有固定的金额?
应:我们没有固定的金额,但是原则上不超过我们税后净利润的2%。因为企业的利润在增长,所以理论上我们每年可以用来做收藏的金额也在增长。
 
Hi:为什么主要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收藏?
应:这可能还是因为我们挑选的标准比较高,我们总希望挑选出一些能够反映出对时代有高度敏感性、反映时代变迁的作品。这一点往往在当时看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容易在二级市场上看清楚已经流通的、有一定时间沉淀的作品,所以我们会果断地在二级市场上把它拿下。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在一级市场上也会有少量收藏的可能。
张培力《X?系列》99×79.5cm 布面油画 1987 ©️泰康收藏
张培力《X?系列》99×79.5cm 布面油画 1987 ©️泰康收藏
▶  从不理解到很骄傲

Hi:2003年泰康空间最初在复兴门的泰康保险大楼顶楼创立的时候,泰康保险集团的内部员工对此的态度是什么?
应:成立于1996年的泰康保险集团当时也是一家年轻的小公司,所以业务压力还是蛮大的。再加上艺术部门的自身文化跟保险公司的销售文化还存在差异,那时候泰康还不完全具备这种底蕴。所以内部的很多员工对泰康搞艺术收藏、设这个部门并不是太理解。后来这个部门搬到798艺术区待了一阵,之后又搬到草场地,在寻找合适的空间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的定位。
有意思的是搬走以后,泰康保险集团反而对泰康空间更接受了。今天你再去问泰康的员工,应该会听到很多认可的声音,他们也认为泰康空间做的这些艺术收藏、这些艺术公益活动对泰康的品牌和形象是很好的支撑和宣传。泰康空间跟泰康保险集团公司的互动也是在不断地调整中。总之花了很多时间,从不太理解不太接受,到现在大家都很骄傲很自豪。
石冲 《欣慰中的年轻人》 152×74cm 布面油画 1995©️泰康收藏 
石冲 《欣慰中的年轻人》 152×74cm 布面油画 1995©️泰康收藏 
Hi:这种态度的转变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
应:如果非要说一个时间点的话,我想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五周年艺术品收藏展”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经过这个收藏展,泰康的员工才知道我们的泰康空间、泰康收藏原来这么了不起,从那之后大家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Hi:据你所知,泰康人寿的员工有没有在进行一些艺术品收藏?
应:普通员工的财富水平可能暂时还不太方便进行收藏。但是据我了解,企业高管或者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有一部分是会收藏当代艺术品的,这和我们泰康空间的艺术熏陶是分不开的。我们有浓郁的当代艺术氛围,我们泰康人寿总部大楼几乎每一层墙上都挂了泰康收藏的艺术品,这些作品还会不定期更换。
刘小东 《小豪,佩怡,小姚》 162×130cm 布面油画 2002©️泰康收藏
刘小东 《小豪,佩怡,小姚》 162×130cm 布面油画 2002©️泰康收藏
Hi:在内部管理上,泰康空间和泰康集团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应:泰康空间是我们泰康保险集团所创立并长期资助的一个非营利的艺术机构,我们在内部管理上把它当作相对独立的事业部,这意味着唐昕总监在泰康集团的级别跟别的事业部总经理是一样的。但是它又相对独立,它有自己在草场地的办公场所,没有跟保险集团的职场在一起,我们每年给它稳定的预算,所以它不用为经费发愁。另外,公司每年也给出资金预算,用于做艺术品收藏,购买艺术品。
 
Hi:泰康人寿每年提供给泰康空间的经费方便透露吗?
应:不便透露。但可以说的是:泰康空间成立以来,我们已经花了大几千万,每年都超过1000万的运营经费,这还不包括收藏经费在内。
周春芽《中国风景》 194×130cm 布面油画 1993©️泰康收藏
周春芽《中国风景》 194×130cm 布面油画 1993©️泰康收藏
▶  关注而不盯住
 
Hi:你怎么评价唐昕率领的泰康空间以及她所负责的系统性收藏的工作?
应:唐昕团队毫无疑问是中国一流的艺术专业团队。他们的优秀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他们是在做深入的研究。正因为研究做得深,所以他们对整个艺术品的价值会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包括他们提出“体系化收藏”这样一个思路,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私人收藏的重要方面。二、他们把握时机的能力很强,很多重要的藏品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出手收藏。举个例子,我们有一幅赵半狄的《涂口红的女孩》,这件作品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唐昕团队很快看准了,于是泰康果断把它买下,很多同行觉得我们的眼光和时机的选择都非常好。
谢墨凛 《叠No.038》 170×170cm 布面丙烯 2013 ©️泰康收藏
谢墨凛 《叠No.038》 170×170cm 布面丙烯 2013 ©️泰康收藏
Hi:作为唐昕的上一级领导,你们之间的工作模式是怎样的?
应:我跟她的工作模式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关注而不盯住”。我没有要求她每天或者每个礼拜事无巨细向我汇报,但是我们会不定期地沟通。我更多是做她的后勤保障和支持,因为我也不是艺术领域的专家,不能过多干预。我们对她都很认可,很有信心,她需要我帮她做沟通的时候我再出来。我更愿意把我们的关系归纳为一种合作关系,她是一线专家,在一线发挥她敏锐的艺术嗅觉,去寻找各种优秀的、可以去收藏的标的,去发现未来的艺术之星,去支持优秀的年轻艺术家,我们乐于为她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
 
Hi:你偶尔会去泰康空间看展览吗?即使在业内人士看来,他们展览的观念、实验性都非常强。你对当代艺术的态度从开始到现在有发生过变化吗?
应:我去过几次,也看过他们的“日光亭”项目。应该说我对当代艺术一直都不太懂,所以变化不大。因为分管泰康空间这项工作,我相对算扫了盲,过去将近100年中国油画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都略知一二。当然,泰康空间支持的年轻艺术家的展览更为前沿,更不容易看懂。但是我对当代艺术抱着一种开放、好奇、敬佩的态度。因为人类发展到今天其实靠的是创新,科学、艺术、商业都是最能体现最能反映人类创新精神的领域,艺术是人类创新精神重要的源泉,有很多伟大的商界领袖、科学家都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最后在商业上、科学上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艺术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资助的领域。
 
马秋莎 《沃德兰》 装置 980×615cm 水泥、尼龙袜、多层板、铁、树脂 2016 ©️泰康收藏
马秋莎 《沃德兰》 装置 980×615cm 水泥、尼龙袜、多层板、铁、树脂 2016 ©️泰康收藏
▶  继续在中国艺术收藏领域深耕
 
Hi:艺术品收藏对泰康保险集团意味着什么?
应:我觉得是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作为一个企业购买艺术品,它肯定不是最好的投资,不像我们买股票可能1年翻10倍;但它也不是最差的投资,它还是一个可以长期投资的优质资产。
第二,泰康集团收藏艺术品丰富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泰康将来作为一家百年老店的保险公司,当然也希望能拥有一些穿越时空的具有百年价值的艺术品,需要有一些优质的艺术品能够和我们百年老店的地位相称,不仅仅赚钱有利润,也应该有艺术的氛围。
第三,好的企业做收藏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持续推动,很多艺术家、艺术作品因此得到了发掘。我们泰康不仅做艺术收藏,还做公益,目前我们支持了超过600位艺术家和学者,他们在泰康空间做过很多展览和活动,这都是一种支持。
最后我想讲,像泰康这样的企业收藏实际上完善了艺术品的价值形成机制。我们看国内外的艺术市场,很多好的艺术品最后的买家都是大企业。所以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我们都不知道那些艺术品到底多么的珍贵。企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玩家、重要的参与者,它对于完善艺术市场的定价价值还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上四点应该是企业做艺术品收藏的意义。
政纯办 《豆腐,功夫》 单频录像 3分5秒 2009©️泰康收藏
政纯办 《豆腐,功夫》 单频录像 3分5秒 2009©️泰康收藏
Hi:国际上有哪些企业的收藏经验是值得泰康学习参考的?
应:太多了。我们中国的企业在收藏领域跟国外那些优秀的企业比起来还是一个新手,收藏的时间也很短。我们藏品的丰富程度、艺术价值和他们比还是有差距。国外像摩根大通银行、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以及美国很多保险公司等优秀企业都做得非常非常好。
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第一,国外好的企业收藏的藏品过万件,远超过我们泰康的藏品规模,我们还要继续丰富自己的藏品规模。第二,国外优秀的企业藏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形成的清晰定位。有的专注于收藏当代艺术,像瑞银就喜欢买当代艺术品。当代艺术相对新一点,也相对便宜一点,但是也会慢慢沉淀出一大批很有价值的藏品来。有的企业可能喜欢买古代的艺术品。如果收藏像百货公司似的其实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再好的企业财力也是有限的。你非要弄一个百货公司面面俱到,其实最后也没有特色,也没有自己的价值了。所以我想这两方面很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去学习,我们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追赶。
刘辛夷 《自动手臂》 273×23×232cm 招财猫、电池、螺丝 2013©️泰康收藏
刘辛夷 《自动手臂》 273×23×232cm 招财猫、电池、螺丝 2013©️泰康收藏
仇晓飞 《无题》 雕塑(一组两件) 23×9×23cm×2 铜喷金、尼龙袜 2011©️泰康收藏
仇晓飞 《无题》 雕塑(一组两件) 23×9×23cm×2 铜喷金、尼龙袜 2011©️泰康收藏
Hi:泰康会不会考虑收藏国外艺术家的作品?
应: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想法,我们还是立足中国的艺术。
 
Hi:为什么如此坚定的立足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的收藏?
应:这个道理就在于,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必然会带来中国文化的繁荣。中国在过去100多年里因为经济、科技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导致缺乏文化自信。但中国变成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强国指日可待,我们是充分看好中国艺术未来的,所以我们在中国艺术收藏领域还有很长的时间要去深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于西方的艺术品还没有太大的兴趣。中国艺术会迎来一个更大的繁荣阶段,我们能够在这么好的一个领域耕耘,为什么要进入一个我们并不擅长的领域呢?
 
Hi:你怎么看现阶段中国企业在文化艺术上的收藏和赞助的状况?你觉得未来会是什么面貌?
应:经济繁荣了,必然会带来艺术的繁荣,所以我们讲“盛世收藏”。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它在艺术品收藏的市场中,需要逐渐找准自己相对独特、明晰的定位,跟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趋于一致。当然不排除少数企业可能会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走弯路,但是我们觉得企业收藏是个好的现象。我个人相信也许再过10年、20年,中国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像发达国家那些优秀的做艺术品收藏的企业,比如说像美国的摩根大通银行、瑞士的瑞银集团、德国的德意志银行等等。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