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自主创新的意识与方法

作者:石玩玩 来源: hiart.cn 2012年11月15日 专题人物
冯博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独立策展人从2000年“不合作方式”开始,就十分关注当年轻艺术家。如今80后艺术家纷纷崛起,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者与观察者,冯博一并没有单独的评价某个现象,而是从时代的角度给出了中肯的看法。
Hi=Hi艺术 冯=冯博一

青年一代具有消费文化特征
Hi:在你看来80后艺术家的特点在哪里?
冯:当80后艺术家已经有机会在一种普遍的个体命运中展开自我选择时,在他们的一些作品中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放逐与自我焦虑,也就不难理解了。“青年一代”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物质匮乏的生存困境,他们的表现带有一种“物化”的情感,具有消费主义文化的特征。在消费中,个人才能够发现自己,彰显个体生命的特殊性,消费行为成为个性存在的前提。生存对于他们来讲不是一个问题,他们的问题是选择的对象和方式。他们已经摆脱了艺术干预生活的一厢情愿,而从所谓的“宏大叙事”过渡到更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良知。当然这里也包含着某种自觉的批判意识,抑或还有对主流文化的抵制。但他们已经不存在于上世纪80、90年代常见的与周围环境以及与自身的高度紧张关系。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一种致力于创作本身的沉静,他们已经将自己调整到一个自由创作者的位置上,一种比较纯粹的心态与表达。面向未来而不是营造怨恨的可能,似乎更加体现了这个时代变化的征侯。
Hi:这代人有哪些问题是之前的艺术家没有遇到过的?
冯:相对来说,如果他们是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长大成人,在不稳定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体验人生。那么,80后艺术家面对的考验不得不自己用自己的选择加以面对,而不是像中50、60年代出生的一代,在文革时期稳定的计划经济与社会压抑中生存,在不稳定的政治运动中被规定性地接受时代的裹挟,命运的摆布,从而在创作中,将问题意识表述为被“生存环境”支配的无能为力的痛苦和对自由的向往。
Hi:什么样的机会更适合80后艺术家?
冯:我最近看到美国《纽约时报周刊》(2012年9月27日期)上有一篇访问了数位卓越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自何处的专题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灵感诞生的过程往往并非想象般的神秘莫测——第一步:工作;第二步:崩溃;第三步:周而复始。我挺认同的。其实机会总是提供给哪些对当代文化境遇不断思考和敏感的,并坚守自己艺术的艺术家。
Hi:你觉得80后艺术家目前越来越受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冯:作为年青一代的他们是代表未来的,未来总是受到关注。同时,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能使然,尤其在艺术界。
Hi:你策划过哪些以80后艺术家为主体的展览?你是怎么选择艺术家的?展览最终符合你的策展预期吗?
冯:我策划的主要展览有2007年《七零八落》、2008年《潜活——公寓日志》、2011年《一个人的剧场——80后艺术家作品展览》和2012年参与策划的《CAFAM未来展: “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等。
如果说艺术家是通过个人认知的个性化方式表达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看法,那么策展人其实也是面对纷繁的历史、当代文化,艺术家的创作分析,乃至个人的考察、思考、研究的范畴,试图通过展览的策展理念和展览本身,包括撰写的展览论文、画册文本的编辑等等,提示出策展人对艺术对文化的一种观点。只不过策展人的认知是通过他策划的一个展览来给予支撑和呈现的,而这个或者是个展或者联展又是由艺术家的若干作品来构成的。凡是符合这道大餐的艺术家及作品,就在我策划的某一个专题性展览的选择之中。所以,基本上都符合我策展的预期。

作品不是判断艺术家最重要的方面
Hi:你在展览策划过程,与80艺术家合作容易吗?
冯:在展览策划等活动中,相对那些所谓“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来说,80后艺术家因为没有更多的条件,对我来说,合作更容易。
Hi:你觉得哪些特质是80后艺术家最应该具备?
冯:我现在看待艺术家的创作,已经不是单纯地从一件作品的作品性和艺术家生存经验和处境的线性思维来判断其作品的当代性体现。而更注重艺术家整体的存在和行为方式上,包括他们的自省、反思和对艺术对生活对未来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等综合因素的考察。也就是说,对作品乃至艺术家的分析已经扩展并演绎到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方式的整体的状态之中。而作品本身只是其中需要考察的一个环节或层面,其多维的综合能力和对当下文明程度的敏锐,以及为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或许更为关键与重要。至于他的作品究竟如何?我以为既不是最重要的方面,也不能简单地按以往的判断标准来给予衡量与评介。一句话,它的创造性价值体现在何处?滥俗地讲就是是否具备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与方法”。

每个时代都存在着竞争
Hi:对于大规模的80后艺术家展览和推广活动,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冯:对年轻艺术家的推广活动,当然对中国艺术生态会起到作用。但要区别于二种方式,一种是打着学术展览的幌子,其目的是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以便倒买倒卖;另一种是通过展览,提示出年轻艺术家创作与当代语境的关系、特征,考察、研究、呈现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向。其实,艺术家卖画,藏家收藏作品是天经地义的事,艺术市场或资本本身是个中性词语,没有问题,关键是获得和消费这些资本的运作方式、目的是否合理、正当。
Hi:80后艺术家面临的竞争是否比他们的前辈更加激烈?
冯:每个人和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文化处境,面临竞争是个常态,只不过80后面临碎片化的现实社会更丰富,选择的余地更多维,已经不是像前几代那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比如,在创作上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但是,这也令年轻人关注公众话题的方式转变了。如果互联网只是提供海量的信息,让我们目不暇接,那应对起来好像比较容易。但这个碎片化时代的特征是,你对信息的应对让你陷入碎片化生活之中。接纳信息,做出反馈,这个机制在网络上运行得无比畅通。对许多人来说,微博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自己关注的人,通过他们的链接,他们各自的“角色扮演”,你可以轻松地知道这世上发生了什么事,大体上的舆论是什么样子。使用者当然可以定制自己的信息来源,但没有哪个大众媒体能抗拒社会化媒体,保持其固有的权威性。新型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站带来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又反过来会影响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对年轻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挑战。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