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 奖项需明确好供需关系,做好不同站位的配合

采访:吕晓晨 2016年7月27日 专题话题
作为艺术圈的活跃分子,以主持人或评委不同的身份、参与了很多奖项的尤洋看来:奖项说白了就是特定供需关系的产物,因此其自身的短板来源于行业环境的缺乏。改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处于各个不同位置的参与者,携手做好不同站位的配合。
尤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
尤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
Hi艺术=Hi 尤洋=尤

目前的奖项设置依然不够吸引人
——————————————

Hi:你如何评价今天艺术圈的现状?
尤:每一个奖项都有自身的动机和意识。传统一些的奖项主办方往往希望通过颁奖行为,肯定艺术人士的工作成果,推动艺术行业的发展。我们看到现在大部分奖项的宣传语中也是这样描述的,但实际上奖项的动机已经非常丰富:比如寻求和娱乐行业的合作、希望把艺术家资源纳入到组织者自身品牌的宣传渠道中、颁奖活动类似于公关公司为一些商业品牌打造的营销事件等等。我觉得这些动机在当下的社会中都没有问题,即使在宣传语中好像都不爱谈这些动机,但还是需要主办方和参与者都明确奖项这些供需关系,这样大家才能从不同站位配合好,做好这个活动。
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巅峰之夜现场
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巅峰之夜现场
Hi:在你参加过的奖项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吗?
尤:国内的艺术奖项数量并不算少,但是奖励机制或者奖金的设置还是比较有限,没有办法大力支持到艺术家的发展。相对设置有力奖项的,我印象中有华宇艺术奖,以前是给艺术家几十万奖金,现在发展成花费近百万人民币帮助获奖艺术家实现艺术项目。去年“报喜鸟”邀请我当他们奖项的评委,以前我不了解这个奖项,后来发现他们的单项奖金给30万,这个钱够很多年轻艺术家两年的工作室租金了!雅昌AAC给获奖者的宣传资源也比较多。但整体而言我觉得目前的奖项设置依然不够吸引人。
第三届“华宇青年奖”得奖艺术家吴超的植物人唤醒计划“回神”展示现场
第三届“华宇青年奖”得奖艺术家吴超的植物人唤醒计划“回神”展示现场
奖金怎么着也差不多能在北京城里买个一居室吧
—————————————————————

Hi:你觉得主办方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
尤:很多奖项都在忙着发“终生成就奖”,我年轻时候以为这么重要的奖项,奖金怎么着也差不多能在北京城里买个一居室吧。但后来在这个行业里工作,发现一套北京一居室的价格可能要超过这些奖项颁奖公司一年的企业收入了。我觉得艺术家的贡献虽然不一定只能用奖项的经济价值呈现,但是去过好多颁奖活动,主办方都要求客人穿正装礼服、吃干冰烟雾的点心、喝法国起泡酒、选在大饭店宴会厅……场合都搞成这么隆重了,给重大贡献艺术家颁奖时,奖品也多少要说的过去吧。我策划过一次汽车品牌的奖项活动,当时我提出的必要要求就是:把品牌最新款的一辆汽车作为奖品给获奖者,之后再聊一些什么口头鼓励啊、和女明星互动啊这些其他福利。
2014年新锐绘画奖展览现场
2014年新锐绘画奖展览现场
缺乏的是行业环境
————————

Hi:奖项评选的过程有哪些可以加强的地方?
尤:艺术奖项的观众群体分为业内人士与业外人士,业外人士对奖项的期待都是娱乐化的效果,就像梁山好汉108将,排好顺序,最好每人还有个外号,看着十分过瘾;但业内人士对奖项的需求则不是名次,而是从评选背后的动机去分析逻辑导向。我个人希望看到每位评委实名发表的针对每位候选人的评述,以前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一个叫“金酸梅”的奖项。艺术界中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评论家艺术家,每年都会讨论“金酸梅奖”的评委评述。
2016王式廓奖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
2016王式廓奖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
Hi:艺术奖项与大众如何嫁接?
尤:奖项是特定供需关系的产物,目前看主要缺乏的是行业环境。从普世社会层面,目前关注艺术的人并不多,公众的兴趣是素人成名的选秀节目,这类节目嫁接的是移动媒体平台,其性质和渠道,与艺术奖项都不相同。 
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展览现场,经过现场嘉宾投票,宗宁获得长江影像双年展大奖,奖金15万元
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展览现场,经过现场嘉宾投票,宗宁获得长江影像双年展大奖,奖金15万元
宗宁《灯芯草》153×120cm 2012
宗宁《灯芯草》153×120cm 2012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