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涩的艺术赞助

作者:廖冬云 2014年6月27日 专题话题
空间站展出最新群展“一间不属于你的房间”,图为叶甫纳影像作品。此次展览得到了江南布衣的赞助。
空间站展出最新群展“一间不属于你的房间”,图为叶甫纳影像作品。此次展览得到了江南布衣的赞助。
开始这个话题时,手头刚好碰到一本《Hi艺术》去年七八月合刊的杂志。一则上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Massimiliano Gioni的采访跃入眼帘,被问及策划双年展的最大挑战,Gioni坦率提到了经费不够。“230万美金的经费,这怎么可能够?我个人又筹集了200万美金。”并且披露资金主要来源于此前曾服务过的美术馆的某两位董事和楚萨迪基金会等。没有足够的资金,这似乎是多数接手大项目的策展人们,或者说机构运营者们,或者说个体的艺术家们,经常要面临的难题。这个时候出现的救星往往可归为“艺术赞助”。
当下的艺术活动愈是火热发生,就愈发需要艺术赞助。本以为能够提供艺术赞助的企业、机构或者个人都是Superman,可偶尔它们的出场也会让人感觉有那么一丝“羞涩”。比如说企业艺术赞助越来越不那么纯粹,总想要既赞助又参与,一不小心就过度了,这或许是一种自信心和觉悟不够的羞涩;而最近涌现的艺术基金会则处在一种在理想推动之下,又经验不足,有一种“新生儿般”的羞涩;个人赞助方面,则仍尚未有成熟而大气的表率,或者说成全这类赞助的健全机制。
不过,乐观一点地想的话,好在这些与艺术赞助相关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了。在路上,终归是件好事。
瑞士摄影师汉内斯·施密德在今日美术馆塑造的犹如宇宙一般的大型装置作品。展览由UBS(瑞银集团)鼎力呈现。
瑞士摄影师汉内斯·施密德在今日美术馆塑造的犹如宇宙一般的大型装置作品。展览由UBS(瑞银集团)鼎力呈现。
企业赞助:暧昧又强势

“在国外可能心甘情愿能够在赞赏商一栏署上一个Logo就不错了,但在国内,同样条件,至少得是冠名吧。”这句牢骚话道出了国内企业艺术赞助的常态,牢骚过后,同样是这个声音的主人,他表示可以理解。“因为在国内企业赞助艺术并没有减税等优惠政策,企业在考虑回报率上这么要求也无可厚非。”于是,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企业品牌与艺术联姻的合作在业界也是见怪不怪。“新星星艺术节”的前缀是“1912”;今日美术馆的“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提名展”一开始冠名“富隆杯”,去年起换成了“凯撒艺术新星”,等等。
最近一场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开幕的瑞士摄影师汉纳斯·施密德个展,亦收获了来自老牌赞助商UBS(瑞银集团)的鼎力支持。事实上,UBS在这场展览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赞助商的角色,更像是展览主办方,几乎所有宣传物,包括展厅墙面、媒体资料,UBS的标识都有着强势的出场,亦在展厅入口处播放着UBS的宣传片。这个展览让人感觉,UBS为其关系密切的艺术家办了一场展览,今日美术馆友情赞助了场地。显然,当企业既想要赞助之名,又忍不住营销时,这种微妙的气场也一会一并传达给观众,而被赞助方如果让步太多,也就让出了主办方应有的姿态。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支持了“N12第五回展”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支持了“N12第五回展”
中国非营利性组织K11艺术基金会和巴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东京宫宣布了为期三年的合作计划 。图为11艺术基金创始人郑志刚(右)和东京宫馆长让·德·劳西(左)
中国非营利性组织K11艺术基金会和巴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东京宫宣布了为期三年的合作计划 。图为11艺术基金创始人郑志刚(右)和东京宫馆长让·德·劳西(左)
艺术基金会:新生且名目繁杂

今年年初,筹备了3年的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正式宣布成立。业界对其始终观望,带一点期望,但最终随着它逐步公布每年赞助金额和方向,到后来发现也只能继续观望。能被涵盖入艺术的范围颇为宽泛,当代艺术也就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门类。于是,20亿元的总金额细分再细分,期望值也就被大大削弱了。
而早于国家艺术基金会落地之前,各种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业界已经显得有些名目繁杂了。民生当代艺术基金会、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奥沙艺术基金会、K11艺术基金会、集群基金会、余德耀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等等,有些是基于企业艺术赞助而成立,有些是基于个人公益方向而成立,有些是基于美术馆的发展和推广而成立,大多注册地并不在内地,且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赞助方向有的限定为当代艺术,有的则是将当代艺术纳入其中方向之一。基金会成立历史最久的也不过10年,都是新生儿,发展方向和思路也都在探索和调整中。最近听闻,成立不到两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也正在筹备一个主要服务于PSA发展的基金会,以健全美术馆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基金会,三位一体的国际通行的美术馆运营管理模式。但能否通过依然是悬念,在国内注册基金会并不容易。而诸如此类的酝酿,只盼十年过后又十年,艺术基金会除了繁杂之外,还能更专业更成熟,成长为艺术赞助的重要力量支援。
由21世纪传媒联合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发起的“2013年艺术赞助人”评选活动现场
由21世纪传媒联合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发起的“2013年艺术赞助人”评选活动现场
一进入UCCA即可遇到的显示赞助理事名字的墙面
一进入UCCA即可遇到的显示赞助理事名字的墙面
个人赞助:犹抱琵琶半遮面

至于个人赞助,那就更加羞涩了。私底下聊天,你会听到很多项目的实现来源于某位私人藏家的赞助,但这些消息总是会被要求不要公开曝光,似乎“艺术赞助人”的身份在当下的环境中还并不那么让当事人感到欣喜。连续两届由21世纪传媒和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艺术赞助人”评选活动,在”艺术赞助人评选之个人榜单“的提名单上,出现的大多一些美术馆或者机构创办者、收藏家,与”机构榜单“重合度颇高,覆盖面略显局限。UCCA试图在个人赞助上迈开先行一步,引入了“赞助理事”的模式,组成了囊括乔志兵、杨滨、晏青、赵剑桥、雷博克、万捷、刘钢、陆寻等一众藏家参与支持。理事们入会虽然在资金上每年只需要捐赠10万人民币,但入会有一套自己的准则,必须得到全部成员的通过,加上UCCA为理事会成员提供的服务,也形成了藏家们与机构之间的良好互动。这一模式也非常被馆方看好,寄望未来能够成为美术馆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且在此基础之上,UCCA还启动了吸收21-40岁的年轻赞助人的Ullens Contemporaries项目,捐赠金额只需要两万元,试图更大范围地培养艺术赞助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一模式已经被广泛推行至各类美术馆,亦不然发现,其实国内也有一些藏家悄然进入了国外重要机构的美术馆董事名单,比如说陈泰铭、郑志刚等等。但在国内尝试这么做的机构也就只有UCCA了。这或许在于,我们的美术馆们也不过才进入初级发展阶段,离专业化运作尚存在一定距离,在公共影响力上和品牌认知度上还不足以让社会力量来为它买单。另外,公众也还不太懂得给予艺术赞助人以礼遇和掌声。这就在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净化且进化了。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