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 履行一场对校尉胡同的责任

作者:吕晓晨采访:吕晓晨图片提供:非凡仕艺术 2015年9月28日 专题话题
左起:王玉平、刘庆和、武艺、董梦阳
左起:王玉平、刘庆和、武艺、董梦阳
9月28日下午4时,由非凡仕艺术FEEFAN'S ART主办、董梦阳策划的“校尉胡同5号第一回展”在位于东山墅南院的非凡仕艺术北京展厅开幕。这是董梦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首次策展,也是他从版画系毕业之后,与老美院的一场阔别多年的重逢。展览以武艺、王玉平、刘庆和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向理想时代的老美院致敬。
展厅外的走廊两侧悬挂着校尉胡同时期的老照片
展厅外的走廊两侧悬挂着校尉胡同时期的老照片
Hi艺术=Hi  董梦阳=董
拿出学到的经验弥补今天社会的缺失
————————————————

Hi:策划“校尉胡同5号”的初衷是什么?
董:对于老美院还是有很多情结的,尤其这些年从事市场的工作,仔细想想,刚毕业的时候最重要的生存问题,反而过了很多年,再想起时突然有些责任的感觉。面对市场的纷乱,再想想美院那时的精神和态度:因为我觉得中国在一个没有建立好艺术标准的时代就有了艺术市场,这件事是最麻烦的。在美院学到的都是经过沉淀之后的知识、真理性的东西,但是到了社会之后对不上,到底是谁错了呢?有些时候我还是觉得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空白、缺失,所以我们应该把曾经学到的知识、经验甚至态度拿出来去推动一下,彰显一下、弘扬一下。
校尉胡同5号老照片
校尉胡同5号老照片
Hi:策划这个展览跟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董:实际上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策展,以前我的工作“艺术北京”的工作更多是组织式的。我是第一次做这种有一些学术性、专业性的事情,以前更多都是商业活动。我也有一些小小的紧张。
老美院画室
老美院画室
校尉胡同是个注重基本功的时代
——————————————

Hi:之所以选择武艺、王玉平、刘庆和这几位艺术家参展,你认为他们的作品与老美院气质上有什么相似点?
董:说得朴实点,老美院是一个功夫派。我认为任何好的艺术品都要有好想法和好技术,这是任何时代的艺术都需要的。之所以拿出校尉胡同来谈,是因为那时候都注重基本功。虽然这件事现在说起来有点土,但是尤其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发展更需要被谈到的。现在有很多当代艺术的出现都开始谈观念,其实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都有自己的观念,但重要的是要有能力阐释。校尉胡同5号是一个注重基本功的时代,这在今天依然很重要。
老美院并不宽敞的校园里,培育出了一届又一届的理想青年
老美院并不宽敞的校园里,培育出了一届又一届的理想青年
Hi:这也是那时候老美院艺术青年的普遍特点?
董:对,功夫派今天依然应该提倡。就如同中国古代的词牌,上千年有上千人写过这个词牌,但是流传下来的就那么几首,是因为那些人更拥有能够淋漓地表达那份情感的能力。
 

老美院画室照片
 
老美院画室照片
理想的、凝聚的时代
—————————

Hi:很多人提起校尉胡同,都认为那是理想的一代,你怎么看?
董:我们所有人进去的时候都是希望能当大师的,崇尚的都是艺术的东西,因为当时没有市场这件事情。现在我觉得有些过头的是大家似乎有些倒过来,这是最麻烦的。只有好的东西未来才有价值,这也是顺理成章,但那时的学生更理想地希望成为一个艺术家或是大师,甚至超越大师,那是个向大师学习和致敬的时代。
老美院校园老照片
老美院校园老照片
Hi:这是否和当时老美院的教学特点也有关?
董:当然,和社会氛围也有关系。那时从老师到学生大家都是一个方向,很简单:所有人都是为了画得更好。当时全校7个系所有学生就只有200人,老师比学生还多一些,学校也很小。当时很朴实,因为社会也没有那么多元、那么信息化。
Hi:好像那时候很有凝聚力。
董:整个学校当时就200多人,一个班就10个人不到,大家都熟悉,交流起来也很容易,宿舍也是混着住,上下四年大家都熟。一个宿舍楼、一个教学楼、一个食堂、一个浴室——而且老师和学生也是同一个浴室,大家都很融洽。那时的风气就是老师和学生都像朋友。不像现在,可能很多老师都认不清学生。
“理想主义”青年
“理想主义”青年
有了市场,依然坚持理想
————————————

Hi:当时很多版画系的学生都转去画油画了,是否市场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董:那时候除了美术史系和国画系,其他5个系至少三年左右所学的,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做基本功,画人体、画素描,所以他们很容易“通”。当然也不否认有很多版画家转做了油画家有市场的原因,因为版画变得更抽象,认知更加困难。大家都面临生存的问题,要找到一个人们更能理解、更能传达的时候,可能就选择了油画。
Hi:理想的一代那时已经在市场面前有所改变了?
董:后期的时候开始有了一些转变,尤其是市场作用愈加明显以后。前期的时候,至少上学的时候大家还是比较纯粹的。不管所谓的妥协也好、倾向也好,但始终没有离开校尉胡同5号当年那些理想的东西,大的方向都还在。那时他们的作品开始有了市场并不是他们画了很多商业画。比如方力钧,他会把各个时期的作品做回顾展,那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是能找到源头的。
展厅内,王玉平组画《狩猎图》
展厅内,王玉平组画《狩猎图》
《狩猎图》局部
《狩猎图》局部
《狩猎图》局部
《狩猎图》局部
对老美院的责任感
————————

Hi:你对老美院是一种怎样的情结?
董:老美院那时没有市场,那是个所有人都以画好画为荣的时代,所谓“好画”自然有“好”的标准,大家努力去画、去看画册、去请教老师,我认为这是今天更需要的东西。什么是好画?怎样画好画?当面对市场蓬勃发展、还会持续增长的时候,这件事就变得尤为重要。什么是正确的方向?什么是好的东西?这件事变得更需要责任,作为美院人你我都有责任。
展览现场的作品吸引了观众驻足
展览现场的作品吸引了观众驻足
Hi:这个展览实际上是你对老美院的一种责任感?
董:对我来说更多是责任。我也未想过社会有多么快的变化,我认为这是个软件的建设,但是要做。如果大家都没有要做一件正确的事的想法,只是觉得挣到钱就是真理的时候,这件事就会很荒唐,这个社会就会很荒唐。我们之所以去专业的院校,就是把专业的知识怎么用于社会上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知识不能有益于这个社会,这就是件可悲的事情,我们应该成为一种专业的力量。西方的市场有两个事情:一个道德的底线、一个专业的底线,是他们所有商业的基础,我们就缺少这两个东西,做商业就会变成了危害社会。那么越发达的商业就会越危害社会,因为缺少了两个基础。就像西方有大量的美术馆,我们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民营美术馆,但要是没有标准门槛的进入,用一堆假画、烂画放在里面给观众参观,那么这件事就变成了一件危害社会的事情。
刘庆和 《朝阳档案之九》 55×65cm 纸本水墨 2015
刘庆和 《朝阳档案之九》 55×65cm 纸本水墨 2015
刘庆和 《朝阳档案之五》  55×65cm 纸本水墨 2015
刘庆和 《朝阳档案之五》  55×65cm 纸本水墨 2015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Hi:那么你除了责任感,还在担忧?
董:我经常会想,那时的精神是不是也可以放在今天这个繁杂的社会里呢?而不是大家都流于市场。我现在经常看到美院的老师学生,大家都慌慌张张的,我跟他们说“你们都可以说是贵族,但真的千万不要因为市场的波动就动摇了你一些坚定的东西”,之所以市场是这样,是因为受众的无知造成的,比如一些“天价”或资本的事情;也不要以十年八年来论英雄,因为总有一天很多东西会水落石出,大家会找到真正的方向。我们现在就在这个转型期,软件教育还没有跟上造成了混乱,但是我相信什么事情都是有规律、有标准的。
武艺 《不空成就佛》 66.5×44.5cm 2014
武艺 《不空成就佛》 66.5×44.5cm 2014
Hi:当下越是纷杂,就会越怀念那时的纯粹?    
董:之所以现在谈校尉胡同,是因为留恋那时理想的东西。是不是现在依然可以成为我们的理想?那时的学习态度是不是应该拿来用于社会和市场?如果我们没有专业、没有道德地来做一件事,就真的是在危害社会。我认为这件事越来越变得严重起来:当那么多人兴致勃勃地冲进市场,结果发现大家都在骗他,他珍藏的、值得炫耀的东西完全不值得一提、没用的时候,那是件多么伤人的事。因为我们是美院人,我们见过那些东西,去过博物馆,受过相关教育,因此我们更应该把这些东西传达出去。我们不缺少商业,但专业真的很重要,这是最根本的。我越是觉得中国的市场朝气蓬勃,就越觉得这件事变得至关重要。
武艺 《眷属之七》 66.5×44.5cm 2014 
武艺 《眷属之七》 66.5×44.5cm 2014 
武艺 《喜金刚》 66.5×44.5cm 2014
武艺 《喜金刚》 66.5×44.5cm 2014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1月10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